?

群文閱讀教學中的組文策略

2024-04-27 15:22吉旭緯
新閱讀 2024年2期
關鍵詞:群文議題文本

吉旭緯

摘要:群文教學中組文的選擇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首要因素,如果只使用單元內的課文進行閱讀教學,課堂往往具有很強的預設性和機械性,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很難從根本上發展學生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以議題為導向,根據階段性的教學目標,靈活選擇差異性、互補性的閱讀文本,能讓組文更加靈活和科學,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關鍵詞:群文閱讀? 多元組文? 時代精神? 語文教學

在大概念、大單元教學的背景下,群文教學成為非常實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挖掘了教材中不同單元之間潛在的聯系,使前后階段的教學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這樣的教學方法,既合理利用了教材內容,又有很強的導向性。在群文教學實踐中,一些語文教師選擇文本時,常常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以往的教學經驗來選擇群文閱讀的教學篇目,這樣的做法通常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容易忽視學生的變化和教學的發展。教師要想真正發揮群文閱讀教學的實際功效,合理組文是第一步,后續教學環節的推進都要建立在此基礎之上,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圍繞議題,精準組文

議題的確定是群文閱讀教學的首要環節,它統領教學全局,后續教學環節都需要圍繞議題來展開。[1]在確定議題后,組文的選擇必須和議題保持高度統一。教師可從以下三個角度圍繞議題確定群文教學的篇目,做到精準組文。

第一,內容的聯系。議題中的關鍵詞就是群文教學文本中主要內容的體現。例如,筆者在執教以“四季情隨景動”為議題的群文教學時,組文就選取了陸蠡的《囚綠記》、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及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這幾篇文章分別對應著議題中的“春情隨景動”“夏情隨景動”“秋情隨景動”“冬情隨景動”四個關鍵詞,這樣精準的組文能保證議題和文本的高度契合。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中,既可以橫向比較各篇文章中有關季節的景物描寫,又可以縱向比較各篇景物描寫與作者情感之間的關聯。這樣的教學安排,既提高了對群文閱讀材料的利用率,也清晰顯示出材料之間的深層內涵。

第二,內在情感的聯系。議題中一般會出現表達思想情感的主題詞,比如“激揚青春風采”中的“激揚”,“謳歌時代英雄”中的“謳歌”,“擁抱自然之美”中的“美”等。選擇文本時,要挑選能夠體現議題中思想情感的文本,且這種思想情感是文本著重表現的情感,做到議題和選文內在情感上的契合。例如,筆者在執教以“親情散文中‘自我的痕跡”為議題的群文教學中,選擇了體現父愛的《背影》,體現母愛的《秋天的懷念》和體現幾代人親情的《散步》,通過文章中不同親情主體的經歷,來尋找作者情感表達的共通之處,即都是“自我意識”下“愛”的表達。

第三,寫作手法的聯系。議題中會提到某種寫作手法,課堂內容就是結合這種手法進行探究,譬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見大等。因此,教師需要挑選出具有且著重突出這種手法的文章進行組文。例如,在以“探究小說中的對比手法”為議題時,教師可以選擇《變色龍》,分析其人物語言上的對比;選擇《祝?!?,分析其環境描寫上的對比;選擇《巴黎圣母院》,分析其人性善惡上的對比。通過精準的組文,可以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依據學情,合理組文

學情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依據,脫離了具體的學情,一切教育教學就會毫無意義。教師可從以下兩個角度依據學情確定群文教學的篇目,做到合理組文。

一是參考教學目標。課前可以思考本節課、本單元或者是最近這一階段,打算教授學生什么樣的知識,發展學生什么樣的能力,提高學生哪方面素養。有了預設的學習目標,組文選擇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例如,近階段教學計劃是學習論述類文本,那么就選擇論述類的文章來組文;教學計劃是學習記敘文寫作,那么就選擇記敘文或敘事散文來組文,等等。

二是參考學生的學習實際。符合議題的文章有很多,它們之間差異很大,既有寫作年代上的差別,也有篇幅長短上的差別,更有價值觀念上的差別,如何多中選好、好中選優,挑選出適合中國學生閱讀教學的文本,關系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目前,群文教學是面向全體高中生的,所以選擇的文章應該適合學生群體,符合其年齡階段和心理發展規律,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在文章內容上既不宜過于簡單明了,也不能晦澀難懂,閱讀難度應在與高考文本閱讀的難度區間之內,以此為標準進行組文最為適宜。

顯示差異,多元組文

群文閱讀教學是顯著區別于單篇閱讀教學的一種方式,它是對一組文本進行探究,除了要考慮文章本身的情況,還要考慮所選文章之間的差異性,做到多元組文。群文閱讀教學選擇的幾篇文本既要有圍繞議題的共性,也要富有一定的變化。古人說:“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比何慕虒W要學習這種兼容并包的思想,讓選文各具獨特之美、差異之美。因此,群文閱讀教學文本的選擇應體現其獨有的一面,通過并列式組文、遞進式組文、對照式組文、互解式組文、多文體類型組文等方式來顯示組文之間“同”與“不同”的變化之美,形成文本之間的有效互補。在執教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六單元時,筆者設置了“感悟思辨性語言的魅力”的議題,圍繞這個議題選擇了古代的說理性散文《勸學》和《師說》、毛主席的政論文《反對黨八股》、魯迅先生的雜文《拿來主義》及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的《讀書:目的和前提》,通過這樣多元化的組文,能夠使學生欣賞到不同時期、不同作家、不同文體的充滿思辨性的語言,這樣的組文安排既為學生以后閱讀類似文本積累了經驗,也為學生同類型的寫作提供了范例。

緊跟時代,靈活組文

緊跟時代是語文教學活的源泉。群文閱讀文本的選擇只有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反映時代精神,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修訂工作的基本原則也指出:教學堅持反映時代要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話語體系。所以,在群文閱讀教學的文本選擇上,要適當融入反映近期社會發展、時代變化的文本,做到靈活組文。

從現行的教育部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來看,每個單元的編排,由“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兩條線來組織,[2]這種方式本身就為組文提供了思路,教師可以此為基礎,適當地進行增減,加入一些教材上沒有的,卻與當下時代生活密切相關的文本,通過靈活組文來實現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轉變。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勞動光榮”,筆者以此為思路,設定了“學習時代精神”的閱讀議題,在組文選擇時,不僅可以選擇書本上《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探界者鐘揚》《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等文章,還可以聯系時代,關注當下,選擇2020年高考卷閱讀題《對話〈鐘南山:蒼生在上〉作者》及《人民日報》刊發的張桂梅署名文章《江姐,我一生的榜樣》等文本,讓學生學會比較不同時代下的偉大精神,這樣的靈活組文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現代眼光。

當下,群文閱讀教學越來越深入課堂,教師應充分把握機遇,借教育改革的東風,通過科學、合理地組文,釋放群文閱讀教學的內生活力,推動群文閱讀教學進一步走深走實,更好地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審美鑒賞等方面能力的切實提高,讓群文閱讀教學成為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抓手。

作者單位:淮安市第一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郭祥雪.小學高段群文閱讀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9:25.

[2]鄒佳叡,馬紅麗,馬長安.統編版與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同文異樣”比較研究——以朱自清《荷塘月色》為例[J].教學研究,2020(4):87-92.

猜你喜歡
群文議題文本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群文活動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關注制藥企業環保議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