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MS 血管融合術在治療煙霧病中的研究進展

2024-04-30 12:50秦政包金鎖王衍剛
系統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重建術融合術煙霧

秦政,包金鎖,王衍剛

1.內蒙古民族大學臨床醫學院,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0;2.河南省焦作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河南焦作 454000;3.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內蒙古通遼 028000

煙霧病是一種慢性血管狹窄閉塞性疾病,最早由日本人發現,做血管造影檢查時類似一團裊裊升起的煙霧狀,因此得名。這是一種缺血性的腦血管病,主要表現為患者顱底血管進行性閉塞,閉塞后自身產生代償性血管。腦-硬腦膜-顳肌環路術(Encephalo-Duro-Arterio-Myo-Synangiosis, EDAMS)血管融合術在治療煙霧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種手術方法能夠有效地改善腦部供血情況,緩解患者的癥狀。在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的一項研究中,對1998—2004 年收治的25 例煙霧病患者進行了EDAMS 手術。術后,臨床癥狀緩解率高達96%。通過全腦血管重建、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學檢查,證實了顱外代償血供的存在,原顱底煙霧狀代償血管部分有所減少。這表明EDAMS 手術在治療煙霧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療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EDAMS 手術在改善腦部供血和緩解患者癥狀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但煙霧病本身是一種復雜的腦血管疾病,其治療和預后受多種因素影響??偟膩碚f,EDAMS 血管融合術在治療煙霧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療效,但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來完善和優化這一治療方法。

1 煙霧病的診斷

煙霧?。∕oyamoya Disease, MMD)表現多樣,如缺血、神經功能異常、癲癇、頭痛、認知功能障礙等癥狀。臨床上主要以可逆性缺血型神經功能障礙、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腦梗死為主要特征[1]。腦出血癥狀多是腦實質出血破潰或不破潰入腦室,蛛網膜下腔出血少見,主要原因:①異常增生的煙霧狀血管玻璃樣變,使其失去了正常的管壁,所以造成了小米型微型動脈瘤的血流量增加,從而造成了顱內出血,此種情況比較常見。②脈絡膜前部血管破裂,導致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既往研究顯示煙霧病患者的脈絡膜血管及分支延髓血管顯著變厚,且在出血患者中更為顯著,因此本文擬通過研究煙霧病患者的脈絡膜血管和(或)后交通血管的擴張程度來判斷煙霧病發生的可能性。③顱內有微小的顱內動脈瘤出血。MMD 患者因腦供血不足并伴隨著供瘤動脈的替代,極有可能導致腦內出血。其他的臨床表現都伴隨著腦缺血和出血相關,主要由于工作強度大、精神壓力大、食用高溫食品等引起[2]。在MMD 的診斷中,以全腦血管重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為“金標準”,可以動態地顯示腦外的血液流動和血管狀態,并可以判斷疾病的分級,為進一步的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2 外科血管重建術治療

2.1 間接血管重建術

間接血管重建術是將供體的顳淺動脈、帽狀腱膜、顳?。êi外動脈)等植到缺血區,在自體血管生長因子的刺激下,促使新生血管再生,并在供體-皮層之間建立側枝循環,提高缺血區的血液供應。間接血管重建術是一種簡單、方便、耗時少、微創、安全的方法,一般神經外科醫師只要稍加練習就能掌握。

間接血管重建術包括腦-硬腦膜-動靜脈通路、腦顳肌貼敷法(Encephalomyo-Synangiosis, EMS)、腦-硬腦膜-顳肌環路術(Encephalo-Duro-Arterio-Myo-Synangiosis, EDAMS),此外還有腦顳肌血管連通術,多處顱骨鉆孔術等。但是缺點也很突出:①間接血管重建術的療效依賴于側枝循環的建立,而后者通常要3~4 個月才能完成,這就導致了后者的治療時間延長,從而導致腦梗死的危險也隨之增大;②直接搭橋適合于小兒,成人中仍有40%~50%療效不佳,原因不明。Matsushima 教授于1981 年在顳淺區進行了帶筋膜的解剖,以確保其解剖結構的完整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符合血管走向的小骨窗,并在此基礎上,在腦膜中動脈的兩邊切斷硬膜,該手術被稱為腦-硬腦膜-血管貼敷(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 EDAS)[3]。EDAS 可促進局部側枝供血,減少中風的發生。Gesang D 等[4]對EDAS 進行改良,將硬膜翻轉、顳肌縫合法與分離硬膜邊緣分離,建立了“大腦-硬膜-顳肌”聯合靜脈貼敷治療(EDAMS)。與EDAS 比較,EDAMS 能明顯提高血管的供血量,從而促進循環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EDAMS 可顯著減輕小兒煙霧病腦內的血液動力損害[5]。EDAMS 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手術時間短、無損傷、無損傷側支循環等優點,已成為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取顳淺動脈的主支和其旁側的腱膜-動脈瓣,經小骨窗將骨瓣與硬膜緣吻合,再對其進行固定。Adelson 和Scott 對其進行了改進,其最大區別是打開蛛網膜,再縫合STA 外膜,使其更容易形成側枝循環,并獲得較好療效。Lama S 等[6]發現,75%的煙霧病患者在使用EDAMS后一年內沒有出現過腦卒中癥狀。

2.2 直接血管重建術

直接血管重建術是指利用外科技術將顱內動脈與腦皮質血管吻合。大多數的直接血管重建術都是采用顳淺動脈與腦中動脈/腦前動脈/腦后動脈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較高的操作技術,尤其是針對小兒,由于其血管管徑較小,且血管壁較細,因此,其操作難度較高,需要長時間專門訓練。若兩者均能達到較好的手術配合,則可使腦缺血區血流迅速恢復,并能即時改善患者的臨床表現,特別是在貧血性煙霧病患者中療效更佳。由于手術后腦部灌注量急劇增加,極易發生肢體麻痹、肢體癱瘓、失語等癥狀。

2.3 聯合血管重建術

臨床上,聯合血管重建術主要有三種:ATAMVA+EMS、STA-MCA+EDAMS、EDAS+EMS 等。該方法具有手術范圍大、易形成側支循環等優點,不僅能提高腦組織低氧灌注,還能充分利用頸外動脈,減少再出血的風險。近年來,由于對其自然史和病理生理機制的認識不斷加深,各種手術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類型的手術中,并獲得了良好的療效。

3 EDAMS 血管融合術在治療煙霧病現狀分析

針對煙霧病,國外的一些研究人員并不贊成采用EDAMS 血管融合術,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手術無法防止再出血。Willsher A 等[7]對42 例煙霧病晚期進行了研究,其中4 例患者進行了EDAMS 血管融合術,8 年來沒有再出現第二次出血。Choi 等在88 例煙霧病患者中發現22 例出血型,其中36 個患者接受了EDAMS 血管融合術,52 例患者只接受了藥物療法,經過研究,煙霧病患者行EDAMS 血管融合術療效較好,比藥物療法更有效。Cho WS 等[8]為深入探討EDAMS 治療煙霧病的療效,對282 例煙霧病進行了臨床研究,其中126 例行藥物治療,108 例行EDAMS,48 例行顱內血腫清理和鉆孔引流,平均追蹤47.6 個月,二次出血率分別為16.8%、13.2%、18.2%,經數據分析,EDAMS 療效更加顯著。關于這一點,有研究顯示,某醫院選擇了53 例符合條件的出血型煙霧病患者,分別行雙側頸總血管外膜剝離、雙側前額鉆孔引流和硬膜切除并行蛛網膜剝脫術,其中5 例合并上述兩種方法,1 例接受單側頸動脈外膜剝離,2 例接受顳肌貼敷手術,2 例接受蛛網膜剝離術,29 例接受藥物治療,接受外科治療的患者追蹤時間為3.02 年,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為3.26年,通過統計,手術治療在遠期再出血方面沒有顯著的差別,提示長期使用諸如EDAMS 血管融合術等外科方法對于出血型煙霧病的長期效果并不理想[9]。研究發現,在出血型煙霧病中,通過對其進行直接顱內外血管重建和EDAMS 血管融合術,可以使其出血概率由30%~65%降低到12.5%~20%,并能使病變性生長的“煙霧樣”和伴隨的小動脈瘤逐漸消退,因此在防止繼發性腦出血方面,外科手術是比較有效的[10]。

Wang QN 等[11]對59 例煙霧病患者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其中對21 例煙霧病患者進行了EDAMS 血管融合術,其余38 例接受了藥物療法,實驗顯示,EDAMS 組10 例有新的血管生成,11 例有“煙氣層”,研究表明,在出血型煙霧病中,進行EDAMS 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Singh R 等[12]對24 例出血和缺血型的成年煙霧病進行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腦血管重建,術后追蹤6.4 年,發現3 例出血型患者出現復發,而缺血型只出現2 例,DSA 結果表明,90%的患者能形成側支循環,而后者只占38%。有研究發現,在成年煙霧病中,采用EDAMS 是一種較傳統方法更為理想的方法,它能顯著減少術后再出血風險,較傳統方法效果更好[13]。對于成年的煙霧癥患者,首選的手術方法是進行EDAMS,Pan S 等[14]對44例煙霧癥患者進行了研究,包括41%的患兒和59%的成年人,缺血型MMD 患者占到32%,出血型患者占68%。出血型患者總共為30 例,其中經直接顱內外血管重建術、EDAMS 及聯合顱內外血管重建術的患者分別為11 例、9 例、2 例,其中36 例患者得到了完全的追蹤,其中缺血型患者的追蹤時間為24.1個月,出血型患者的追蹤時間為24.4 個月,經外科治療的患者在追蹤期間均無復發現象,其中2 例出現腦梗塞,5 例出現出血癥狀。Kalra N 等[15]選擇22例出血型煙霧病患者,手術組與藥物治療組各為11例,手術組中有6 例分別實施了直接及間接顱內外血管重建術,患者平均年齡為43 歲,通過8 年的隨訪,術后出血及(或)腦缺血的發生率明顯降低,而后者較前者顯著降低。

孫嫻等[16]對23 例煙霧病患者進行了直接和間接顱外重建兩種不同的方法,經DSA 證實,吻合動脈沒有出現狹窄或阻塞,血運較好,旁路的形成也正常,隨診時沒有再出血。王雪源[17]對65 例成年煙霧病進行了系統研究,16 例出血型和缺血型49 例,DSA 顯示吻合狀況好,側枝循環建立良好,未見再次出血。李海龍等[18]選擇59 例煙霧病患者,均采用了EDAMS,經過0.3~5 年的追蹤,未見再次出血,其中14 例在DSA 下煙霧樣病變明顯減少。雖然臨床觀察結果較為理想,但仍需大樣本多中心、長時間的追蹤觀察才能獲得準確的結果,而EDAMS 是否能減少再出血的發生還有待于后續研究。

出血型MMD 的外科療效尚有爭論,但許多學者認為,出血型MMD 可以提高其腦組織的血液供應,同時由于血流動力學的變化,使得腦內的煙霧狀血管和微小動脈瘤逐漸消失,從而減少了再次出血的風險。在出血型患者中,常伴隨著腦組織的缺血和出血,在發病初期就會表現出缺血的癥狀,但是,因為缺血會導致血管的脆性,從而提高了出血的危險,所以,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EDAMS,從而更好地建立側支循環,降低再出血的概率。

4 結語

針對煙霧病,國外多位專家建議將采用EDAMS,不僅能提高患者的預后,還能更大程度地形成側支循環,從而提高腦血流,預防缺血型病變;另外,EDAMS 能提高腦血流,預防缺血型腦卒中。出血型煙霧病的患者用藥是無效的,由于二次出血會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造成極大的損害,從而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但是,國內外許多學者都認為,對出血型MMD 患者可以采用EDAMS。然而,迄今尚缺少大樣本、多中心、長期隨訪和比較研究。值得高興的是,一些國家對煙霧病的臨床研究已經進入了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的階段,其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更好地指導全球煙霧病的臨床診治。

猜你喜歡
重建術融合術煙霧
經斜側方入路椎體間融合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應用
薄如蟬翼輕若煙霧
影視劇“煙霧繚繞”就該取消評優
咸陽鎖緊煙霧與塵土
青少年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腦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觀察
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時間選擇
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和關節融合術治療Lisfranc損傷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單側和雙側內固定聯合髓核摘除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比較
脊髓型頸椎病前路減壓融合術的預后因素分析
假體置換聯合LARS韌帶軟組織重建術治療肱骨近端惡性腫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