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024-05-01 19:54林中林
科學咨詢 2024年3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思政心理

林中林

(閩南理工學院,福建泉州 362700)

思想教育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關鍵。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應當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積極推進課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借助課程思政的影響力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生理與心理的發展規律,結合心理知識等內容,形成的全新教育學科。相較于傳統教育學科,心理健康教育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積極、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并將此作為動力,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內容廣泛,覆蓋自我意識、人格培養、心理情緒等多個方面,需要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引導。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解決學生面臨的心理困惑和不適,轉變學生的低落情緒,幫助學生形成有益的思想觀念,并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1]。

二、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符合高校人才培養發展趨勢

關于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及相關部門有明確的內容指導。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中提到:“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盵2]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促進大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盵3]由此可見,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發展趨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教師應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課程思政元素,并將這些元素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及教學方式有效結合。這種融合可以增強學生對課程思政與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為社會培養出身心健康的新時代人才。

(二)促進高校人才培養

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為實現此目標,教師需要深度挖掘現有教育內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并將其與課程思政元素相融合,以完成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然而,目前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表明,大部分心理健康教學僅停留在表層,教學無法深入學生內心,從而使教育效果大受影響。此外,由于教育方式的單一性,課程思政元素難以進一步融入課程,使得學生對課程思政內容的理解僅限于表面,未能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隨著現代教育工作改革的推進,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革新,而且能促使高校不斷反思和更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教育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和創新。

(三)實現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目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價值觀的引入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高校學習階段是大學生思想發展的關鍵時期。然而,面對來自學業、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壓力,大學生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在面對多樣化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他們容易受到錯誤思想的干擾,價值觀的建立或思想發展可能出現偏差。這將對校園的安全穩定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鑒于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現狀,高校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關重要。這可以幫助大學生疏解生活和學習的壓力,避免對學生和學校發展造成潛在的風險。同時,高校應當加強大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使他們在面對不同困境時能夠及時從法律、制度、規范和輿論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和辨別,減少因心理問題引發的校園安全隱患。

三、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培養目標一致

課程思政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教學目標不僅不沖突,而且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它們既可以實現課程育人,也能夠同時促進文化育人和實踐育人。在高校學習階段,大學生需要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這對于他們順利完成學業以及為將來的人生發展奠定基礎至關重要。同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有助于他們更有效地學習和吸收課程思政元素,進而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為社會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F代大學生只有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地擔負起社會發展的使命和責任。因此,高校應始終遵循立德樹人的基本原則,全面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共同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為我國培養出杰出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二)內涵特點相近

課程思政建立在隱性教育、學科德育、三全育人等理論基礎上,旨在高校教育階段全面實現思政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知識性、實踐性、體驗性的特點,旨在鍛煉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引導學生在面對社會壓力時能夠及時調整心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由此可見,課程思政與心理健康教育在內涵上相近,教學特點相似。隨著對高校教育關注度的逐漸增強,將思政元素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地發揮兩者的教育功能,使教育工作深入人心,有助于加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教育方式互補

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之間是相互補充的關系。這兩種教育方式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助于實現最終的教育目標。心理健康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之間具有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屬性。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隱性教育內容能夠得到更好發揮,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隨著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顯性教育特點得到強調,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吸收知識。此外,通過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梢栽诓煌慕逃绞秸{節下解決實際問題,并在兩者深度融合過程中,全面實現教育人、育德、育心的目標。

(四)教育效果互通

心理健康教育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由此可見,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更有利于推動高校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和進步。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不僅能夠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狀態,使學生始終堅守理想信念,培養堅毅的品質。在課程思政元素的引領下,面對難以解決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相關知識。這不僅能完成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務,而且在正確的思想觀念指導下,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促進其人格的健康成長,并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為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取得優異成績奠定基礎。

(五)課程優勢顯著

課程思政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突出學科的優勢,促進教育質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而且是將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等元素融入日常教學工作中,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優勢來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的效果。在課程思政的影響下,大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愛國愛民的責任,堅定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努力奮斗、積極實踐的精神,提升體質和心理素質,從而有效地完成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四、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存問題

(一)校方缺乏基本重視

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傳輸式、填鴨式教育忽視了大學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導致我們在面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無法及時反應,錯過了對學生進行正確教育與引導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教育部門加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注,并出臺相關規定,要求高校摒棄傳統教育觀念,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實踐中,部分高校仍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即便設置了相關課程,實際教育效果也十分有限。這種形同虛設的現象頻繁發生,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難以取得進展,課程思政元素也難以有效融入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部分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只有當高校糾正了這種錯誤的觀念,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和疏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是有效實施這一教育的基礎。然而,在多數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置面臨諸多問題,如課時、年級覆蓋和內容不足。首先,就課時而言,許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課時較短。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需要調整教學方式和簡化內容。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變得形式化,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和目標。其次,關于年級覆蓋,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重視,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課年級受限,無法全面覆蓋所有大學生年級和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在多數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最后,在內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個系統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然而,從大多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現狀,我們可以發現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內容存在缺陷和局限性,無法為學生心理問題提供有效的指導,也難以幫助大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意識。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缺失。

(三)師資團隊素養偏低

為了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必須組建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然而,根據目前各高校的實際發展狀況,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通常由班級輔導員、學校行政人員或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職擔任。這些教師往往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指導能力,在面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他們難以及時識別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容易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被忽視,影響學生的恢復和成長。此外,很多高校未能為這些非專職心理教育教師安排及時的專業培訓,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職能名存實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專業的教師負責,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問題的關鍵,及時提供有效的調整建議,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擾。盡管部分學校擁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但將所有教育責任歸咎于心理健康教育團隊這種做法存在局限性。高校應鼓勵所有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在日常教學中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與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協作,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

(四)融合教學程度較低

在大多數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教師通常專注于監測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提供指導,幫助學生調整心理問題,促進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的形成。然而,從課程思政的角度來看,教師更加關注學生在思想政治層面上的精神狀態,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引導學生提升思想境界,進而培養健康的心理狀態。因此,在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大多數高校難以實現兩者的完美融合,常常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鑒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未來發展的關鍵學科,具有顯著的實踐性。當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時,教師應該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只有在理論的指導下突出實踐效果,才能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高校未能充分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導致課程思政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難以找到平衡點,實踐教學中出現一定程度的“排異”現象,融合度低,教育效果受限。

(五)缺乏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影響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大學生作為網絡世界的主力軍,心理健康意識發展可能會受到各種網絡信息的影響。例如,如果學生長時間瀏覽內容消極的心理健康網站,接觸錯誤的心理知識,可能會導致他們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然而,網絡平臺在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扮演著積極的角色,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意識。學生能通過正規平臺及時發現心理問題及其解決途徑,從而快速調整心態,保障心理健康發展。但是,就目前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狀況而言,這種教育渠道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只有通過積極構建良好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并在持續的實踐中尋求多渠道的合作機會,才能實現其與傳統教育方式的有效結合,為大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心理健康教育選擇。

五、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觀念更新,促進學生形成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F代高校應當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革新傳統教育理念,在大學生生活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比重,以助力新時代大學生培養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此外,現代高校還應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元素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通過運用課程思政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改革和完善,加強其教育引導作用,確保大學生始終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例如,高校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二)深挖教材,使課程思政元素有機滲透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高校的必修課程之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必須培養學生形成對心理健康的關注意識,并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師應不斷探索教材中的課程思政元素,采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充分吸收教學內容,實現身心的和諧統一。例如,在教授人際關系、情感、壓力、愛情等主題時,教師可以通過挖掘這些章節內的課程思政元素,幫助學生全面理解不同情緒表達中存在的相互聯系。只有深入了解不同情緒變化及情感之間的微妙聯系,學生才能在面對各種壓力和人際關系挑戰時做出妥善處理。教師還需要在指導學生如何傳播真、善、美的同時,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教授他們如何設立目標和理想,以培育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質[4]。

(三)不斷創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正確的課程思政價值觀應被有效地融入。教師不應只依靠傳統的說教方式來促進學生的短期成長,應從多維度進行評價,以充分實現課程思政中的隱性教育目標。在課程思政的幫助下,心理健康教育應在傳授傳統知識內容的同時,全面考慮到個人情感、意志力和人格魅力的培養,并將這些要素融入日常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心理健康教師可以通過團體輔導的方法,增強學生的互動能力,并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手段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還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輔導小組,促進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互助,引導各小組探索和解決成員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樣的做法不僅激發了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四)與時俱進,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載體

隨著社會發展的推動,教育形式正在經歷改變與創新。在將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應不斷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介促進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的融合。例如,學??梢蚤_設微博、公眾號、抖音等宣傳賬號,及時與大學生進行交流。為了提升師生面對面交流的效果,各高??梢匝埿睦斫】到逃龑<业叫i_展知識講座和心理健康教育主題宣講,以此延伸課堂教學內容,實現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此外,高校之間也可以通過交流和互動,共同開展知識問答和競賽等活動,從而拓展學生的人際交流渠道。在組織這些活動的同時,心理健康教師應積極履行教育責任,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正確交流與溝通,與學生建立伙伴關系,指導他們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五)整合資源,組建高素質師資團隊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師。因此,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至關重要。在組建教師團隊的過程中,高校應當積極整合教育資源,招聘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并強化教師自我素質的提升,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構建。例如,在建立專業師資團隊時,高??梢园才努F有的教師參加進修課程,并邀請專業的心理教師安排培訓課程。針對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高校應當積極組織本校及與其他高校之間的交流活動,以促進心理健康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升[5]。

六、總結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關鍵學科。通過有效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教師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而且能教會學生心理調節的技巧和方法。為了促進課程思政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有效結合,教師應深入分析兩者的基本特征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模式,優化教育結構,以實現人才的全面培養,達到高校立德樹人的終極目標。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思政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心理感受
思政課“需求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