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亮遮蔽的部分朝向我們

2024-05-01 14:20譚夏陽
星星·詩歌理論 2024年2期
關鍵詞:劉春協奏曲詩集

譚夏陽

2023年9月,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劉春的詩集《我寫下的都是卑微的事物》;同一時間,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了劉春的另一本詩集《另一場雨》,可謂花開兩枝,爭相競發。劉春認為,兩本詩集的同時出版“可以視作我的詩歌寫作成績單”。我在閱讀過程中饒有趣味地發現,兩本均為短詩作品結集,體例相似,選編均衡,在內容上沒有交叉重復之作,直觀地反映了劉春多年來的寫作狀況。而兩本詩集的開篇收錄的都是關于“月亮”的詩。詩集《我寫下的都是卑微的事物》開篇收錄的《月光》,是以一個巨大的隱喻直擊現實的詩;詩集《另一場雨》開篇收錄的《月亮》,是一首向內發展的詩。我的用意是想說明兩點情況:第一,以悲憫情懷關注弱小事物,并對現實生活進行深刻反思是劉春貫穿始終的創作基調;第二,兩本詩集是對劉春三十多年詩歌寫作的一次總結。

縱觀詩集《另一場雨》和《我寫下的都是卑微的事物》,它們的形制、結構幾乎一致,形成兩相對應的姿態。比如《我寫下的都是卑微的事物》中有“微茫之光”一輯,《另一場雨》中則有“另一場雨”一輯與之相應,兩者皆為詩人得意之作,的確難分高下;前本詩集有思想性較強的“各得其所”一輯,后者也祭出“命運協奏曲”一輯來應對,最終還稍稍占了上風。具體內容上更是如此,一些詩作“這邊唱來那邊和”,簡直遙相呼應,相映成趣,比如本文開頭列舉的《月光》與《月亮》就分屬不同的詩集,類似的還有“秋天”“夢境”“電影”等主題。它們可能是劉春寫作的興趣點和重復點,但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選編之時將它們分別歸入兩個“陣營”當中,肯定使它們產生了某種關聯或對應,讀者在閱讀時也會相互觀照,所以我說這兩本詩集是相互對稱的關系。更進一步來說,如果《我寫下的都是卑微的事物》偏向于過去的總結,那么《另一場雨》則偏向于未來的思考,它預示著劉春未來的創作變得更加開放和廣闊,因而令我更為看重。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對詩集《另一場雨》做具體分析。

詩集《另一場雨》由“另一場雨”“命運協奏曲”“低音區”三輯組成。第一輯“另一場雨”與書名同題,收錄了詩人近年創作的部分短詩,它們短得名副其實——有些只有三四行,最長也不過十六七行。在這些短詩里,詩人展現了最為愜意的自由度,這是寫作狀態的反映,相信讀者在閱讀時也能感受出來。在整部詩集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二輯“命運協奏曲”,其由《命運協奏曲》《人間滋味》《詞不達意》三組詩組成,代表了劉春對世界、自然與人生的思考,以及對詩學的全新探索。第三輯“低音區”延續了詩人一貫低調而謙卑的個性,從中還能看出詩人對于各種風格不斷嘗試的過程,應該說,這輯作品與劉春之前的詩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與其說它們一脈相承,倒不如說它們互為遺珠。

詩集《另一場雨》中以《月亮》作為開篇,“月亮升起的時候,我在海邊漫行/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擁堵著/狹窄的胸腔//旁邊有人喊‘月亮,月亮/我低著頭,牽著一肚子心事/默默行走//夜深了,空氣有些凄冷/‘月亮,月亮,似乎又有人喊/抬起頭,天空一片澄明”。這是一首由外在事物逐漸返回詩人內心,最終孵化出全新詩意的詩作。在詩中,月亮成為一個參照物,映照著詩人擁堵的心事,以及在心事化解之后所抵達的“澄明”境界。第二輯中的組詩《命運協奏曲》寫于疫情居家隔離期間。疫情促使劉春進行深入的思考,“一個寫作者該為何而寫”。很多時候,一首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并不是取決于怎么寫,而是寫什么。所謂的思想性,正是源于生活,由表層生活現象指向深層次的社會意義。而關注弱小事物并對現實生活進行反思是詩人的基本立場和職責,也必然要求詩人要勇敢地面對和處理這些題材,深挖其背后獨具價值的那些閃光的寶礦。除了具備天生的敏感度之外,時代也要求詩人必須具備理性的思維和對題材處理的開放度,來為自己的發現做出冷靜判斷。只有清楚了這些,我們才容易進入劉春的組詩《命運協奏曲》中去。

整組詩由“風”“花”“雪”“月”“雨”“露”“草”“水”等十七首短詩組成,形制整飭,意蘊相近,詩與詩之間相互咬合、相互支撐并相互協奏,最后融合于一起,成為一首真正的交響樂——《命運協奏曲》?;蛟S很多讀者對組詩的寫作懷有誤解,以為把幾首主題相同的詩放到一塊就是組詩,其實不然。組詩和長詩有些類似,同樣考驗詩人的整體把控能力;在詩歌內部,詩與詩之間的結構和榫合,也必須得到有效的約束和調度。另外,每首詩的形制和意蘊也要求做到統一,指向同一個整體,服務同一個主題。換言之,散亂的組詩,每首詩各自為政,就算將它們分拆開來也不會影響各自的表意。好的組詩內的各首詩,它們的整合力遠遠大于這些詩的機械總和,即1+1大于2;如果拆解開來,每首詩的表現力則被大大削弱,甚至不能獨立存在。從這個標準來看,作為組詩,《命運協奏曲》是出色而出彩的。

詩集《另一場雨》中有一組組詩《愛情故事》,同樣采用了“風”“花”“雪”“月”這幾個小標題,但組詩《命運協奏曲》的意蘊更加深廣,突破了愛情界限,甚至對“風”“花”“雪”“月”原先的意旨做了一次顛覆。即是說,詩人在這組詩里對某些舊意象重新進行了定義,從而賦予它們全新的含義和理解。如《風》中,“如果夜里你聽到某種聲音/低沉、憂郁,在窗外嗚嗚地懸著/請記?。耗遣皇秋L/是真的有人在壓低嗓子哭泣”,風在這里,無形中有了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悲憫;在《雪》中,“當你贊美雪純潔,烏鴉說:/我多么干凈,你才是無邊的污濁”,這是黑與白、純潔與污濁的反向延伸,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被迅速反轉;在《露》中,“不要眼睜睜地看著重力改變樹葉的平衡/不要看著孩子慢慢長大,然后墜落/不要在電視機前看著人們在/房屋坍塌后絕望擁抱/來不及求救和哭泣/來不及準備挽歌和悼詞”,在一種先知般的口吻里,騰挪著的是西川式的冷峻與喋喋不休。

這樣精彩的例子不勝枚舉,但還不過癮,讓我們再來看這首《鐵》,“硬骨頭只是傳說。那些原料/不必經過火的考驗,也會提前撇清自己/都是不好意思,多多包涵/都是將心比心,萬望體諒和理解//你也一樣。起風前你渾身灼熱/像鐵剛剛放進爐膛/風起后就開始慌張凌亂/豎起領子,把所有門窗關上//但你無法挪開心里的硬塊/它梗著,不讓你輕松/它是你無法甩開的羞澀,將你的一生/籠在漆黑的注視中”。這首詩寫“鐵”,卻硬生生地寫活了一個人的懦弱,令人讀來莞爾一笑。第一段表現軟弱的借口,通過日常的話語“不好意思”“多多包涵”“將心比心”“萬望體諒和理解”來展現,就算不加語氣助詞,也非常生動——平時,咱不也這樣說嗎?第二段寫行動,風起前后,“叛”若兩人。到了第三段,詩人直接將這塊鐵植入人的愧疚之中,有一種直逼靈魂的意味??梢哉f,劉春把對生活的感受、理解和思考帶入詩中,在詩中,他建立起一個屬于自己的“江湖”——有著與現實相同的人情世故,體會與別人不一樣的酸甜苦辣。一個擅長寫作的人,往往善于體察生活。因為,“功夫在詩外”。

我這樣說,是為了引入另一個話題。

通常一個詩人從習詩的那刻起,隨著閱歷增加會依次進入寫詩的幾個階段:第一階段,他會寫一些簡單的、稚嫩的詩,看起來淺白又不失香甜;第二階段,他開始不滿足于現狀,決定增加寫作難度,挑戰繁復和技巧,并且對事物的表象進行反復深挖,以期實現思想性的突破;第三階段,重新認識到簡約的力量,于是放棄技巧,返璞歸真,這時他對詩歌的認識已經變得通透和澄明。

然而,也有詩人不按這個套路來。他在第一階段可能超前地發現了詩歌的“簡約”真相,想著最后還得兜著路兒回歸,犯不著這么費勁,遂繞開第二階段,即繞開繁復和有難度的訓練,繼續堅持淺白(簡約)。其實,這也是一種修煉和冒險。而在那批踐行難度寫作的詩人眼中,這儼然是個異類。殊不知“功夫在詩外”,這個人在生活中吃香喝辣,在江湖中磨煉人情世故,一旦看通透世界的乾坤,拿出來的作品是會令人吃驚的。

由此,我再度揣測,如果某天某個詩人放棄發表,在寫作上也變得無所牽絆,那么他是否擁有更大的可變量呢?對于這樣的詩人以及他的寫作,我總是懷有最高的期待。

猜你喜歡
劉春協奏曲詩集
Photoexcited carrier dynamics in a GaAs photoconductive switch under nJ excitation
詩集精選
詩集精選
我與揚琴協奏曲《鳳點頭》的“緣”
墊肩傳情
詩集精選
釣者
詩集精選
海浪協奏曲(上)
海浪里的協奏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