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最愛是天然

2024-05-01 14:20曹凌云
星星·詩歌理論 2024年2期
關鍵詞:塘棲文學青年溫州

曹凌云

初識葉坪老師,是在1992年春天。那時候我正與妻子董秀紅熱戀,秀紅讓我去拜訪一下葉坪老師,談一談,她要聽聽葉坪老師對我的印象。于是,我叫上我的老師潘源源,一起前往溫州小南路24號葉坪老師的家。葉坪老師的房子面積不大,小小的客廳里家具簡樸。見我們到來,葉坪老師客氣地請我們坐在沙發上,自己拉過一把椅子坐在對面,就像老朋友一樣與我們聊開了。他沒有詢問我什么,倒是向我和潘源源老師講了許多秀紅的情況,他說秀紅在一家文化館工作,詩寫得好,在他的幫助下出版過詩集,成為當時溫州市出書年齡最小的一位。我自然認真地聽著。那次拜訪十分順利,事后秀紅告訴我,葉坪老師對我的印象不錯,說我誠懇老實、篤厚可靠。

1992年年底,我與秀紅結婚了,葉坪老師高興地參加了我們的婚宴。他知道我也愛好文學,常有小文章發表在當地的報紙副刊,從此便也認我是他的學生,對我特別愛護。我們彼此十分投緣,他與我一直保持著詩友般的交往。我與秀紅時常去他家里坐坐,成了他家的???。

隨著交往漸深,我得知葉坪老師原名葉連根,祖籍紹興,1944年2月5日出生于江南古鎮塘棲。其父葉柏善小時候從紹興鄉下來到杭州塘棲,學成打繩索的手藝,成了塘棲鎮小有名氣的手工業主。塘棲地處杭嘉湖平原,大運河從他家門口緩緩流過。在我們后來的交往中,我看得出來,葉坪老師對杭州、紹興有著相當深厚的情結。

葉坪老師在塘棲讀完小學,1956年考進浙江省杭縣中學(今塘棲中學)。1958年暑假,葉坪老師讀完初中二年級,得知杭州藝專來塘棲招收“戲苗子”,對文藝懷有濃厚興趣且一直是學校文藝骨干的他,瞞著父母和老師前去應考,結果被錄取了。十四歲的葉坪離開父母,來到西子湖畔的杭州藝專,在京劇班學老生,啟蒙老師是筱月紅先生。他每天早起晚睡,喊嗓子,練功夫,刻苦磨煉。期間,他跟隨杭州京劇團上臺表演,走江湖,跑碼頭,不辭辛苦。劇團里的老演員發現他嗓子脆亮,扮相俊美,就讓他改學小生,拜著名小生演員葉鳴蘭先生為師。1962年他學成畢業,被分配到溫州京劇團,憑借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葉坪老師很快便成為劇團的中堅力量,以文武雙全的綜合表演贏得了廣泛贊譽。兩年后,為了響應男女合演越劇現代戲(傳統越劇主流為女性)的號召,葉坪老師接受組織的安排,調到溫州越劇團。從京劇演員到越劇演員,他要重新學習,從頭再來,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務求專業、精深。他從京劇和地方戲中汲取營養,形成了博采眾長、雅俗共賞的表演風格,在舞臺上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生動的越劇人物形象,贏得觀眾的喝彩。藝無止境,戲比天大,羽翼漸豐的他立志當一名優秀的越劇演員。

1981年,溫州市文聯創辦《文學青年》期刊,有人推薦葉坪老師擔任該刊詩歌編輯,提議得到文聯領導同意,他被借調了,負責《文學青年》詩歌與散文欄目。1983年,《文學青年》全國公開發行,當時正是文學的黃金時代,《文學青年》立即被全國的文學青年所青睞,鼎盛時期郵局發行量達八萬份,編輯部每天的來稿都要用籮筐來裝。面對堆積如山的稿件,葉坪老師做到每稿必讀,甚至還與作者探討如何修改、如何提升詩藝。葉坪老師編發過許多文學青年的處女作或成名作,當年的多位文學青年現在已成為當代著名作家,仍活躍在當下的中國文壇。1987年,鼎盛一時的《文學青年》???,葉坪老師又成為《溫州文藝報》《東南詩報》的責編,從審稿、約稿、校對、編輯到排版、設計、印刷、發行,他浸潤其中,樂在其中。

我與葉坪老師開始交往的時候,他已被溫州電視臺借調,擔任文藝編導。他留起了胡子,穿著一件多口袋的馬甲服,與幾位靚女俊男一起全國各地跑,做一個“中國電視吉尼斯”的節目,有時他自己也走上熒屏,像模像樣地充當主持人。他居然把這檔節目做得很火,還獲得了中國電視“星光獎”。

葉坪老師是一個擁有多種才華的人,在許多藝術領域均有所成就。也許是早年間闖蕩江湖的經歷,葉坪老師愛交朋友,善交朋友,不論年齡、職業、愛好、學養,上至廟堂之高,下至三教九流,他都以誠會友,把酒言歡,傾心暢談。他重情重義,見長輩謙卑隨和,待同輩親如兄弟,對晚輩竭力提攜,對處境困難的朋友解囊相助。他還是一個有趣、好玩的人,瀟瀟灑灑,樂觀通達。他的許多趣事,他自己娓娓而談,朋友也津津樂道。比如某個寒夜,他正在房間里埋頭寫稿,忽然聽到窗外有動靜,是兩個小偷正在竊取晾曬的醬油肉。他不慌不忙地隔窗說道:“窗外的‘朋友,手下留情,剩些給我……”小偷一聽,也就留了一半醬油肉。又比如有一次他與兩位男性詩友去天目山游玩,途中遇到四位活潑可愛的杭州少女,于是結成同伴驢友。他們一起領略了疊翠峰巒、蔥蘢古木、奇巖怪石、流泉飛瀑,兩天后分別時,已是依依難舍。三位詩人后來都寫了一首《三個男人和四個少女及旅途中一支短暫的歌子》的同題詩,還拿去發表。這些趣事是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也鮮活地豐富了葉坪老師的人設。

葉坪老師在日常生活里不能沒有朋友,更不能沒有酒。他一生頗好飲酒,紅白皆可,逢酒必歡。不過,酒的魅力還不及詩的魅力,葉坪老師更迷戀詩歌。自從開始詩歌創作以來,葉坪老師就將大部分時間投入深愛的文學事業中。他的詩歌文筆清新自然,真誠樸實,又不乏奇妙的想象和瑰麗的意象,讀來膾炙人口,令人心生美好。我喜歡讀他的《站在秋野的風口》,“站在秋野的風口/感覺明天的雪正向我/暗暗襲來/如歌如泣的寒意/漸漸彌漫于一片蒼?!蔽疫€喜歡讀他的《不滅的火焰》,“生命一如臨風玉樹綻開/滿枝繁花沉默如金/金色的花朵凌空飛舞如歌似泣/在遠方流浪的賞花人呵/心靈的歌亦在飛舞”。他走過大千世界,觀遍世間萬物,以生活為源泉,以現實為根底,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他寫自我和社會、個體和群體、生命和時代,寫憂患與安樂、勇毅與怯懦、頑愚與睿智,蘊含著思想的火花和人生的哲理,讓人可觸可感,可歌可泣。

他有一顆滾燙的詩心,對文學的摯愛無怨無悔,于是,《江南一片葉》《太陽與酒》《點燃歲月》《葉坪短詩選》等詩集一本接一本地問世,引發讀者的廣泛關注,也得到諸如艾青、余光中、洛夫等著名文學家、詩人的好評。著名國學大師蘇淵雷寫下“一生最愛是天然”的條幅贈予他,這是出自湯顯祖《牡丹亭》中的經典語句,“姹紫嫣紅情世界,一生愛好是天然”,講述的是一個超越與堅守的故事,寄寓的是一代文人的生命質地。

算起來,我比葉坪老師小二十四歲,正好兩紀。我們都屬猴,但我與他天賦不同、個性迥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天資聰慧,我稟性樸拙;他為人張揚,我情感內斂;他交往廣泛,我自得其樂。這樣說來,我們應該不屬于“同道中人”,但他卻一直關心我、幫助我,我們也彼此信任,真誠以待,以師生相稱。我在龍灣文聯工作時,請他來龍灣參加活動或給學生做文學講座,他從不推辭,從不懈怠,總以飽滿的熱情認真對待。過年過節,我與秀紅到他家走動,他還住在小南路那間小居室里,小客廳立起兩個書柜,顯得更加窄小、擁擠。溫州城市蓬勃發展,高樓林立,街道寬敞,他家的那一方小屋卻深藏在逼仄的小巷里,是被遺忘的角落,但他從不在意,依然恬淡安適,自由自在。他說,以前住在老城區謝池巷時,一間二樓朝北的斗室,溫州越劇團最老的宿舍,僅十一平方米。他在那里認識了妻子趙玉蘭,一位文靜秀氣的瑞安姑娘;在那里結婚,生下一兒一女,女兒取名綠蘇,兒子取名綠周;一住就是十七年,他還很懷念呢。他一路跌跌撞撞,經歷歲月的動蕩和波瀾,體悟生活的苦辣與心酸,對生活條件沒有過多計較,只在乎能吟詠自由之詩歌?,F在的小屋前還有方寸過道可以讓他栽種花草,這里就成了他的花園,茶花、瓊花、蘭花、玉蘭、月季、紫藤等,一年四季鮮花永駐。他營造了美麗,也創造了樂趣。

按理說,葉坪老師行萬里路,遇各種人,閱盡世態,看盡風華,可以做一個通達喜樂、“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者。但他偏不,還是那么不掩飾自己的觀點,是非愛憎直言不諱,由此得罪了一些人,就有了一些恩恩怨怨。我一度提醒他少說話,少鋒芒,他卻不以為然,說自己就是實實在在做人。

一年一年很快過去,我調到溫州市文聯也十余年了,這些年來,我們見面的次數不少,他還是那么健談,談他敬佩的師長莫洛、洛夫、痖弦等先生的大愛襟懷,也談某些小人的虛假、自私、諂媚,口齒還是那么伶俐,思維還是那么活躍。他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識幾位佛教居士,相約去寺院讀佛經、編簡報、吃素飯??伤€是愛酒、酣酒和醉酒,因酒后騎電動車出了兩次車禍,右額和左額都縫了針,留下傷疤。近兩年,他突然消瘦了許多,連原本濃黑的頭發也稀疏了。他年近八十,但根本不認為自己已年老,也確實,他沒有老年人的暮氣,只要與詩友、酒友同在,他的蓬勃朝氣始終如一。

我時常惦記著葉坪老師,像牽掛親人一樣牽掛著他。我知道他有意總結一生的文學創作,想出一本詩文精選集,我就努力幫助他。他開始整理稿件,還寄作品給好友黃亞洲先生指教。2023年4月,我安排他參加“全國文學名家溫州采風行”活動,他可開心了,給我發微信講述旅途的趣事。我說等我忙過這陣子,與秀紅去看望他,慢慢再聊。他說幾月未見,又攢了許多話想和我們說說??墒?,2023年8月22日晚上,我突然收到文友林獻雄的信息,說葉坪老師病危。第二天,秀紅趕去醫院看望他,他已經躺在ICU里,緊閉雙眼,不省人事了。8月26日早晨,我接到葉綠周發來葉坪老師去世的消息,我的心頓時被一種空蒙無際的悲痛揪緊,不知不覺淚流滿面。他的溘然逝去,讓他的親友學生悲痛不已,大家都用不同方式哀悼他。

葉坪老師喜歡秋天,寫過詩歌《很秋很秋的日子》。秋天正是出門遠行的好時節,他總是以放松的姿態和快活的心緒去游覽明媚的南國、爽朗的北國、幽靜的山村、繁華的都市。當這個秋天到來時,他已經匆匆忙忙走向另一片天地,我想,他在那里也一定有詩有酒有笑聲。

猜你喜歡
塘棲文學青年溫州
古鎮新韻
——千年文脈煥新生塘棲古鎮
枇杷之鄉戲枇杷
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
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
溫州,詩意的黃昏
塘棲慢悠悠
杭州:清水草 護運河 呈塘棲水鄉美景
難忘九二溫州行
ON THE TRAIL OF THE CHINESE HIPSTER
論《文學青年》的作家群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