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析

2024-05-02 09:37張騰飛康會娟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4年5期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課程產教融合教學改革

張騰飛 康會娟

摘要: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計算機基礎技能已經成為當今社會職場必備的通行證。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文章通過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以平頂山學院為例,提出了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具體措施,通過全面深化校企協同育人、計算思維與育人有機結合、改革創新教學內容及方式等方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技能和應用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產教融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4)05-0175-03

0 引言

產教融合是指產業與教育深度結合,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企業和院校共同作為產教融合的主體,產業為教育的發展提供資金、場地等方面的幫扶,教育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將產業需求與教育供給相結合,培養出具有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共同促進各自效益的最大化。

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平頂山學院把產業學院建設作為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先后與平頂山市人民政府、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平高集團、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等單位合作共建河南省重點建設現代產業學院尼龍新材料學院、全國首家鯤鵬產業學院、智能電力裝備學院、陶瓷學院、大河傳媒學院等多個成效明顯的產業學院。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形成了“政產學研協同 教學做創融通”的產業學院建設模式。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全體學生的必修課程,如何適應新的形勢的需求,利用學?,F有產教融合平臺,不斷改革創新,增強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和計算機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 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1 校企雙方培養與需求不對稱

經濟效益是企業第一目標,成本與收益是影響企業參與高校教育的決定性變量,所以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而學校的根本目標是培養整個社會發展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容易落后于最新的社會需求,人才培養與需求的不對稱容易導致在產教融合過程中降低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和企業對人才的認可度[1]。

1.2 忽視德育培養

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如果立德樹人教育不足,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對道德問題的思考。例如,在處理個人信息時,學生可能沒有意識到保護隱私的重要性,或者在編寫代碼時可能沒有考慮對他人造成的影響。這種狀況可能會使學生產生不負責任的態度,甚至可能在將來的工作中造成不良影響。另外,忽視德育培養,可能使學生缺乏對社會問題的認識,例如,學生可能無法全面理解信息技術對隱私權、信息安全、社會公平等問題的深刻影響。因此,忽視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德育元素,不僅限制了學生的知識視野,還可能影響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1.3 忽視和非計算機專業的有效融合

在很多高校中,無論是計算機專業還是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教學內容往往是一致的。但是,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包括計算機的操作系統、編程語言等。而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了解如何使用計算機解決他們專業領域的問題,這就可能需要多學習如何處理數據、如何使用軟件等。

1.4 教學評價不全面

目前,很多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評價方式相對比較單一,主要以學生考試成績為主,這種評價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因為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單一的評價方式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考查,而忽略了對實踐能力的評價。此外,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只重視最終的學習效果,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1.5 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一方面,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結合不緊密,學生缺乏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生感覺課程內容抽象難懂,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上機課效果不理想,大部分理論課和上機課都是分開上,上機作業檢測力度也不夠,導致有些學生認真完成上機作業,有些學生不認真做作業,從而影響了上機實操效果。

2 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進策略

產教融合就是要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勝任企事業單位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為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計算機基礎課程確定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產教融合,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將課堂理論講授、線上平臺實驗和產業學院具體要求相結合,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發揮,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2]。

2.1 全面深化校企協同育人

在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中,通過“六個對接”全面推進引企入教,“六個對接”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與合作單位對接、課程教學團隊建設與合作單位對接、課程建設與合作單位對接、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與合作單位對接、教學過程與合作單位對接、教學質量評價與合作單位對接。依托各產業學院政產學研共建的平臺,建成一批特色學習小組,推進“教學做創融通”,利用計算機基礎課程知識和計算思維,解決產業發展遇到的具體問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鍛煉,又進一步提高了相關知識技能,實現了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的效果,更實現了專業建設與產業需求統一、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統一、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統一,企業對學生能力的認可度普遍提高。

2.2 計算思維與育人有機結合

在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當中,可以通過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社會責任教育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強化立德樹人教育。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發展史和前沿技術時,可以穿插王選、黃令儀等在計算機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還可以結合計算機安全、信息保護等知識,引導學生遵循網絡道德規范,重視信息安全。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校園內義務維修電腦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利用這種富有挑戰性和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養,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對于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具有積極意義。

2.3 改革創新教學內容及方式

針對不同的專業需求,要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除了計算機基礎知識之外,還要增加操作系統、多媒體技術知識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比較前沿的知識,結合學?,F有產教融合平臺鯤鵬產業學院,更多地添加實戰元素,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和能力。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可以采用1+X+Y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體系(即:各個專業都需要學習的基礎知識+不同專業特色內容+不同產業學院對應實踐內容),滿足非計算機專業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提供足夠的靈活性和選擇性,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專業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在教學方式上采用線上線下雙平臺雙環節一輔助的課程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在線訓練平臺為課堂實訓平臺,由上課教師根據不同專業班級發布不同側重方向的實驗,進行課堂練習。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為學生課前及課后學習平臺,支持手機端操作,發布作業及章節測試等任務,單次任務題量小,又增加趣味性,便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對分課堂方式,講授時間為總時間的三分之一,且分段開展,學生練習實踐時間超過總時間的一半,另有10分鐘時間進行問題點評和重點總結。學生助教為課下重要輔助辦法,從學生中抽出學習能力較強,掌握較好的成員,作為學生助教,幫助其他學生,并根據學生興趣組織學習興趣小組,共同提高[3]。通過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改革,更好地實現跨學科的交流和合作,改革創新計算機基礎課程,提高教育的整體質量。

2.4 強化教師隊伍

為了強化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隊伍,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師師資培訓體系。通過定期邀請行業專家和學者授課,進行師資培訓,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使教師了解最新的計算機科技發展趨勢和應用領域。為了強化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隊伍,可以實施雙師型教師培養計劃,聯合企業建立雙師型師資團隊,鼓勵教師獲得雙師型資格證書或技術職稱[4]。同時,引進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人才作為兼職教師,與學校教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為了強化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鼓勵教師參與產業實踐和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

2.5 豐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實踐教學是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要環節,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實驗項目,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強化計算機基礎課程和專業的有機融合,根據不同專業的需求和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體現計算機技術在不同專業領域的應用和實踐。

同時,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宣傳和動員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通過組織團隊,培養學生團隊協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比如可以鼓勵學生參加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企業計劃競賽、“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業大賽等比賽,并且設立獎勵和激勵機制,對于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和團隊進行獎勵,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比賽,通過比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2.6 完善評價體系

在考核評價中,應該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以及技能操作的熟練程度和準確性;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考查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和創新能力[5];關注學生的應變能力:評價學生在面對突發情況或挑戰時的應對能力和決策能力;關注學生的自信心、抗壓能力、情緒調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關注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評價學生對自己的了解程度,包括自我評價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的發展潛力,預測學生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成長空間,關注學生的自我提升能力和持續學習的態度。

傳統的評價體系往往考試成績比重很高,而忽視了學生的平時表現和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可以適當增加學生線上學習和實驗環節的評分比例。線上學習環節的評分可以包括學生在線作業完成情況、在線測驗成績、課堂互動表現等,這些可以有效地反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實驗環節的評分可以包括學生的實驗報告完成情況、實驗操作規范性、實驗結果準確性等。這與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非常符合,在實驗環節中,可以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在評價中還應該重視學生開展各類創新學習的情況。學生在學習、實踐、參加比賽等過程中,通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等自主探究過程,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他們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力。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緊迫的。結合當前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實際問題,應從產教融合理念著手,堅持協同性、融合性、分層性、實踐性的改革原則,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中,以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只有不斷探索和創新,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桐,劉宇,伍小兵,等.我國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現狀、困境及創新路徑[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2,39(9):228-234.

[2] 石貴舟,余霞.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型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4):69-73.

[3] 夏棟梁,趙偉艇,何偉娜,等.面向鯤鵬生態軟件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3,41(9):104-106.

[4] 曹水蓮,柳佳剛.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 經濟師,2023(10):209-210,262.

[5] 劉黎明,王雪斌.電子技術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分析[J].電子技術,2023,52(7):392-393.

【通聯編輯:代影】

猜你喜歡
計算機基礎課程產教融合教學改革
網絡時代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研究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淺議物流管理專業的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