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部門綜合設置服務保障類事業單位的探索與思考

2024-05-07 00:48張欽國
中國機構編制 2024年2期
關鍵詞:汶上縣群團事務

●張欽國

濟寧市汶上縣創新設立跨群團機關的綜合服務保障類事業單位,創新機制,通過資源整合、資源共享、綜合設置等手段,使各群團形成合力,切實發揮機構編制最大效益。

為用好用活編制資源,充分挖潛增效,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積極探索,創新設立跨群團機關的綜合服務保障類事業單位汶上縣群團事務服務中心,切實發揮機構編制資源最大效益,為保障全縣群團機關高質量開展工作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一、改革探索

按照集約高效、機構優化、保障有力的原則,探索跨部門設立汶上縣群團事務服務中心,為團委、婦聯、紅十字會、工商聯等群團機關提供綜合保障服務。探索實施“崗編分離”管理模式,人員編制列在群團事務服務中心,人員工作崗位在團委、婦聯、紅十字會、工商聯等群團機關。為保障群團事務服務中心有序發展,該中心由團縣委機關代管,主要負責中心人員的日常管理、考核、組織人事等事務,在此基礎上,協商制定職能規定、優化理順運行機制,通過資源整合、綜合設置等手段,使各群團組織形成合力,努力構建“隊伍共管、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工作體系,有效破解了群團組織人手不夠的問題。2022年以來,通過公開招聘、優才計劃等形式為縣群團事務服務中心招聘人員3名,有效充實了中心人員力量。

(一)創新機制,變“各自為戰”為“系統運作”。在編制配備上,從全縣待分配事業編制中調劑8名事業編制保障群團事務服務中心運行,整合團委、婦聯、工商聯、紅十字等群團組織工作力量,統一辦理群團組織所承擔的公益服務、公共職能,增強群團組織團結教育、維護權益、服務群眾功能,更好地發揮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在機構設置上實行扁平化管理,減少中間層次,創立“1+N”模式,即中心下設一個綜合服務辦公室和N個群團職能部門,綜合服務辦公室負責“共性”工作,其他職能部門負責“個性”工作,相互配合協作,形成工作合力,逐步構建形成整體聯動、融合共推、運作高效的系統運作體系,切實提升群團機構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二)制度保障,變“試點突破”為“協同高效”。在試點運行的基礎上,立足實際、注重長效,會同各群團組織機關協商制定《汶上縣群團事務服務中心機構職能編制規定》,將運行機制制度化、規范化、責任化,確保運行順暢、有規可依。優化整合機構編制資源,實施“崗編分離”管理模式,制定《汶上縣群團事務服務中心“崗編分離”方案》,明確機構管理、崗位設置、人員管理、考核獎懲等管理機制,縣委組織部負責人員考錄、考核、提拔使用等工作;縣委編辦負責機構設置、編制核實等工作;縣人社局負責招聘、職稱待遇等工作;縣財政局負責工資、人員經費、福利待遇發放等工作。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縣委編辦及時梳理匯總,各協作部門積極參與、及時解決,確保工作開展高效。

(三)整合資源,變“物理變化”為“化學反應”。優化整合群團組織力量配備、服務資源,統一辦公地點,采取集中辦公,通過“工作聯促、隊伍聯抓、活動聯辦、服務聯做、資源共享”等措施,使群團組織服務工作一體化運作、平臺化運行,切實提升群團機構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聚焦主要職能、基本定位,充分發揮群團優勢,突出服務引領,形成聯系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的合力,將工作方式從“對上負責”向“對下負責”轉變,進一步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層、職責明確、運轉高效的格局,為擴大群眾基礎、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發揮積極作用。

(四)正向激勵,變“被動參與”為“主動推進”。進一步完善群團事務服務中心的政策保障機制,對工作人員單獨進行年度考核,優秀等次不占相關單位名額,工作經歷可視為多崗任職和基層掛職對待,表現優秀、業績突出的優先提拔重用。除國家規定的工資和津補貼等待遇外,在交通費、差旅補助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保障其正常職稱晉升不受影響,對特別優秀的人才按程序可破格提拔任用。根據工作任務需求,動態調整編制和崗位,杜絕“一核定終身”現象,確保群團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干事有勁頭,工作有盼頭,前途有奔頭,生活有甜頭,全身心投入工作。

二、存在問題

(一)溝通協助機制需進一步暢通。在黨和政府部門引導的大背景下,群團組織想要進一步實現自身的改革創新,必須充分發展其利用內外部服務創新資源能力,不斷實現多元主體之間知識、資源的共享。目前汶上縣雖然成立了跨部門綜合服務保障類事業單位群團事務服務中心,構建了相互協同機制,但是群團之間內部橫向的協同機制建設仍稍顯薄弱,不能徹底實現各個群團組織本身創新服務信息的溝通與交換,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群團事務服務中心創新發展的阻礙。目前,汶上縣群團事務服務中心主要以團委、婦聯、紅十字會、工商聯四部門為主,四部門都有自身獨特的職能,彼此之間雖有聯系,但依然更加傾向單獨開展業務。

(二)經費使用模式需進一步創新。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各群團機關在資源整合上積極性不高、意愿不強烈,主要是目前各群團機關運作的主要經費來自財政支持,而該經費主要都是跟隨不同的服務項目走,直接用于群團組織之間協同互動的建設經費少之又少。這就造成了群團組織之間有效的聯動經費十分缺乏,要真正發揮群團事務服務中心的功能,實現群團組織之間功能的整合與結構的融合,有效整合社會力量,創新公共服務,就必須在彼此之間的協同聯動上投入一定比例的經費,促進彼此之間的聯合。

(三)干部培養方式需進一步探索?,F階段,為確保群團事務服務中心新進人員盡快熟悉工作、轉變角色,開展工作更加順暢,除必要的初任培訓外,對新進人員采取輪崗交流模式,從團縣委開始,直至在每個群團機關都工作三個月后,再安排到縣群團事務服務中心工作。雖然可以使新進人員對各群團機關的工作都有一定了解,開展起工作比較順利,但培養周期過長,且并不能完全掌握各個群團機關工作,對縣群團事務服務中心的正常運轉也造成一定影響。下一步,需進一步探索干部培養方式,著眼于適應時代和形勢的需要,突出群團機關保障性事務工作特點,把握重點,疏通堵點,培育切合工作實際和現實需要的專業人才。

三、對策建議

(一)完善協同機制。建立工作推進制度,統籌協調解決問題和困難,督促工作落實;建立資源統籌機制,避免群團事務服務中心出現“多頭指揮、疲于應對”的現象;進一步細化運行制度,實現陣地共享、政策互通;建立合作機制,實現重點工作“一家牽頭、多家參與”。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立足群團事務服務中心構建群團組織協商對話機制,搭建日常交流平臺,推動群團組織之間的公共服務創新工作實現充分交流,協同開展。

(二)強化經費保障。給予各群團組織在經費使用上的靈活自主權,支持項目聯建共建,活動聯合共承擔,進一步提升協作配合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群團事務服務中心的作用,增強群團組織服務群眾的動員力、號召力、影響力和凝聚力,持續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支持群團組織參與政府購買服務工作,保障群團組織參與政府購買服務所需資金,按照部門預算編制規定在相關工作經費中統籌編列,嚴格規范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管理,確保公開、透明、規范、有效。根據群團組織工作特點,特別是保障群團事務服務中心工作開展,進一步深化群團組織預算改革,優化和調整支出結構,保障群團組織經費需求。

(三)加強干部培養。健全考核機制,創新干部考核評價體系,發揮考核“指揮棒”“風向標”作用,完善《群團事務服務中心干部管理考核辦法》,做到以考促干、以考提能;強化業務培訓,將群團工作履職能力提升納入干部培訓總體規劃。建立群團項目考核機制,根據工作特點實行群團工作“項目化推動、社會化運作、規范化管理”,支持群團干部到一線工作,不斷淬煉實踐能力,提升履職水平。

猜你喜歡
汶上縣群團事務
“事物”與“事務”
基于分布式事務的門架數據處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青春獻藍天 浩氣留青山——追記山東省濟寧市生態環境局汶上縣分局董魯光
河湖事務
汶上縣玉米種植新技術推廣途徑探析
汶上縣少先隊“微信群矩陣”凝聚10萬人氣
《共產黨宣言》與無產階級政黨的群團工作
貫徹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 我們有探索
關于構建大群團服務平臺實現精準服務的思考
略論中國夢視野下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