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4-05-08 01:00羅冬蓮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對策建議存在問題

羅冬蓮

摘?要隨著互聯網產業在我國的迅猛發展,未成年人的現實生活空間日益與互聯網絡虛擬空間深度融合,未成年人的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基本權利,在網絡時代呈現新特點、面臨新挑戰。讓未成年人在網絡使用中趨利避害,要以“四大檢察”綜合履職主動融入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助推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和司法六大保護相融互促,“線上”與“線下”一體治理,健全制度保障機制,完善法律法規,強化違法懲治,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網絡綜合治理,積極構建廣泛參與、協同發力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新格局。

關鍵詞: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的使用推動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根據《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6.8%。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其中10歲以下網民和10-19歲網民占比分別為3.8%和13.9%,青少年網民數量近2億??梢娀ヂ摼W在未成年人成長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未成年人學習模仿能力強,但社會閱歷淺、是非分辨能力較差,更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這就決定了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需要對未成年人群體予以特殊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為未成年人筑牢網絡安全“防火墻”,是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的“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的必然要求。然而,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網絡空間亂象叢生、網絡侵害屢禁不止,嚴重威脅著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凈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保護孩子的“觸網”安全,是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責任。2021年6月1日,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下簡稱《未保法》)專門增加了“網絡保護”專章。2023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網絡法治工作的意見》,強調要“聚焦網絡空間未成年人權益,大力加強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把網絡保護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重點進行部署和推動。

一、未成年人網絡使用風險及挑戰

(一)未成年人網絡使用風險

《未保法》第三條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民族、種族、性別、戶籍、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等受到歧視?!边M入網絡時代,未成年人對網絡的接觸和使用滲透到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對未成年人基本權利的保障自然有必要延伸到網絡空間,建立起相應的新型權利體系和保障機制。

未成年人在網絡使用中受到的不良侵害和權利保障,具體而言主要包括:網絡不良信息侵害、沉迷現象、網絡欺凌、個人信息侵害、網絡相關的犯罪活動等。由全國135家網絡社會組織共同發起的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對全國各省300多萬網民調查——《2022年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以下簡稱《調查》)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的平均網齡為4.35年,其中網齡在3年的比例最高,占到17.35%;5年網齡的比例次之,為14.84%,有5.38%的未成年人報告網齡在10年及10年以上。

未成年人的網絡使用風險包括“網絡沉迷”“接觸色情、賭博、毒品、暴力等不良信息”“網絡詐騙”“個人隱私泄露”“虛假信息或網絡謠言”“被誘導大額充值或過度消費”“網絡心理健康”“網絡欺凌、暴力”“盲目追星、粉絲應援”等問題。就網絡暴力事件來說,《調查》顯示,12歲以下未成年人沒有遭遇到網絡暴力的比例更高(50.50%),比12歲以上未成年人(40.51%)高近10個百分點?!墩{查》也發現,三成多未成年人參與過與網絡暴力相關的活動。

(二)未成年人網絡使用面臨的挑戰

有學者將未成年人現如今在互聯網面臨的挑戰劃分為3個類別,分別為網絡技術風險挑戰、網絡消費風險挑戰、個人信息安全挑戰。隨著科技進步和犯罪人員的規?;?,目前這三種風險挑戰都有危害性大、類型多樣化的趨勢。

1.網絡技術風險挑戰

網絡技術風險挑戰是未成年人所面臨的互聯網最底層的風險,這種風險內生于互聯網本身的特點與機制,基于互聯網本身的技術黑箱,未成年人無法規避大數據“母愛”算法帶來的“信息繭房”,容易沉迷于網絡的碎片化信息,并且仍有不法分子利用技術和制度漏洞傳播不良信息,包括“軟色情”“暴力”等低俗信息、虛假信息和博眼球的惡俗標題與粗俗圖文,即使不刻意搜索關鍵詞依然會彈出相關頁面。根據《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顯示,41.1%的未成年犯認為自己犯罪是受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其中,認為受網絡暴力恐怖信息影響的占65.5%,受網絡淫穢色情影響的占56.4%,受網絡虛假信息影響的占24.9%。一些新技術新應用也有很大的風險問題,比如有的網站鏈接或平臺利用“AI換臉”“AI繪圖”“AI一鍵脫衣”等技術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圖片視頻;利用所謂“閱后即焚”的密聊軟件誘騙未成年人提供個人信息,誘導實施違法行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制作發布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2.網絡消費風險挑戰

網絡消費風險挑戰主要分為誘導過度消費和網絡詐騙兩類風險。受到消費主義和“炫富”信息的影響,未成年人會被不良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念帶偏,形成攀比心理。另一方面,游戲平臺誘導消費購買“皮膚”和游戲道具,網絡直播打榜以及粉絲經濟“做數據”為偶像打投等事件層出不窮,給未成年人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同時,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詐騙近年來也日益普遍,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通過網絡游戲的關卡、刷單返利、追星“打榜”或“免費領游戲皮膚道具”“解除防沉迷系統”“免費領紅包”“低價購買游戲裝備”等圈套誘使未成年人付款、購物?!妒刈o成長:未成年人權益狀況研究報告》顯示,近1/3的未成年人曾收到虛假付款要求,其中8%的未成年人有過多次類似經歷,近1/5的未成年人在網上購物時被欺騙過,其中3.8%的未成年人多次被騙。

3.個人信息安全挑戰

個人信息安全挑戰分為個人信息被他人非法收集和自主過度披露個人隱私兩類風險。一方面,未成年人對個人隱私信息被非法收集缺乏防范心理,網絡平臺收集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形成用戶畫像精準推送其感興趣的信息導致其沉迷網絡。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通過自媒體過度披露自己的個人隱私,與陌生網友分享自己的個人生活和心理狀態甚至是隨意透露家庭住址和真實姓名。

二、未成年人涉網絡犯罪侵害的特點

(一)未成年人涉網絡犯罪侵害案件的特點

近年來,利用互聯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日益增長,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披上了互聯網“馬甲”且花樣翻新。針對北京市H區人民檢察院2020—2022年辦理的未成年人涉網絡犯罪侵害案件進行梳理分析,主要有以下特點:

1.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年齡呈逐年下降趨勢。根據《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顯示,“當前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幾乎飽和,未成年人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手機是上網的主要設備?!弊鳛榛ヂ摼W時代的“原住民”,網絡已經成為未成年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與此同時,危險也如影隨形。首次觸網群體的低齡化,再加上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薄弱且缺乏辨別能力,導致未成年人在網絡中更容易受到不法侵害。根據案件數據統計分析可知,伴隨著未成年網民呈現低齡化趨勢,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的平均年齡同樣出現低齡化態勢:從2020年的平均年齡14歲降低到2021年的13.4歲,再到2022年的12.3歲。

2.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聯系途徑以微信為主,其他軟件為輔?;ヂ摼W時代各類網絡交友軟件繁多龐雜、層出不窮,為陌生人社交提供了便捷工具。近年來,未成年人使用的社交媒體平臺逐漸從QQ轉移至微信。除了日常使用普遍的微信、QQ等社交軟件以外,還出現了“TT語音”這一新興的聊天交友軟件?!癟T語音”中很多用戶公開征友,表明自己年齡很小,很多女性賬號發布公開信息中出現軟色情等內容。如,該院辦理的鮑某晨涉嫌強奸罪案、齊某富涉嫌強奸罪案中,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均系通過“TT語音”交友軟件添加好友后再相約線下見面,繼而對被害人實施性侵害。

3.罪名集中于強奸、猥褻等性侵類案件。2020—2022年該院辦理的未成年人涉網絡犯罪侵害案件罪名主要為強奸罪、猥褻兒童罪、強制猥褻、侮辱罪、盜竊罪以及介紹賣淫罪,其中,83.35%的案件主要為強奸、猥褻等性侵害案件。

4.猥褻案件從現實身體接觸型向線上隔空型轉變?;ヂ摼W時代各類網絡交友軟件繁多龐雜、層出不窮,為陌生人社交提供了便捷工具。區別于物理空間身體接觸的猥褻行為,一些不法分子將目標鎖定網絡平臺用戶,利用社交軟件線上“隔空”猥褻未成年人。201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專門發布指導性案例,確立無身體接觸的猥褻行為(隔空猥褻)等同線下犯罪的追訴原則,指導性案例發布以來,檢察機關累計追訴此類犯罪3000余人。2020年至2022年,檢察機關起訴涉嫌利用電信網絡侵害未成年人犯罪7761人,“隔空猥褻”“網絡誘騙”等新類型犯罪占比漸升。根據北京市H區人民檢察院2020—2022年案件數據分析可知,猥褻案件犯罪趨勢從傳統的現實身體接觸型向線上隔空型轉變發展。如,該院辦理的李某洋涉嫌猥褻兒童罪一案,犯罪嫌疑人李某洋曾系被害人的跳水教練,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內,犯罪嫌疑人李某洋偽裝成“送福利”的陌生人,通過微信、QQ,以滿足性刺激為目的,以獲得紅包福利的方式層層誘騙被害人回答與性相關的問題、發送裸照和身體隱私部位的視頻,“走進”被侵害的“網絡圈套”。

(二)未成年人受網絡犯罪侵害的特點

結合北京市H區人民檢察院2020—2022年辦理的未成年人涉網絡犯罪侵害案件以及有關新聞報道等情況可以看出來,近年來,未成年人受到網絡侵害的情形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首先,侵害未成年人的網絡行為呈現多樣化的特點。網絡游戲、社交軟件、網絡追星、打榜應援、平臺直播、網絡賭博、色情網站等眾多場景都有可能成為侵害未成年人的助推器,侵權人也以更為多樣化、契合未成年人心智的手段。比如網絡詐騙手段也是花樣繁多,一是以“內部人員”“含淚轉讓”等名義向未成年人虛假售賣演唱會門票,實施網絡詐騙;二是以免費游戲裝備、投票返現、盲盒抽取、粉絲抽獎等名義誘導未成年人加入群聊,誘騙轉賬匯款;三是誘騙未成年人提供社交賬號、支付密碼等用于網絡詐騙活動。

其次,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侵害手段呈現隱蔽性特點。一方面眾多有害內容隱形變異,一是以諧音詞、變體字、表情符號等形式傳播色情低俗、賭博迷信等內容;二是利用視頻剪輯、影視二創、動漫改編等方式集中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等畫面;三是通過外鏈、浮窗、二維碼、賬號信息等進行色情引流;四是兒童智能設備自帶及第三方APP,語音、文字搜索結果中存在涉黃涉暴內容。

最后,預防未成年人網絡犯罪成為新課題。網絡游戲、網絡交友、網絡追星、網絡賭博、平臺直播等,觸網載體的多樣化、不良信息的誘導性、未成年人的易受影響性,使得一些未成年人“耳濡目染”,增加了網絡違法犯罪的可能性,給未成年人網絡犯罪預防帶來全新挑戰。以未成年人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為例。2020年至2022年,檢察機關審結(含起訴、不起訴)未成年人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人數分別為236人、3001人、5474人,2022年同比上升82.4%。因該罪屬于最高法定刑為三年有期徒刑的輕罪,未成年人涉嫌該罪被檢察機關作出相對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的人數較多,但其上游詐騙犯罪往往隱蔽性強、跨境、數額巨大等,危害嚴重。所以如何預防未成年人成為信息網絡詐騙活動的“工具人”,也是當前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網絡犯罪的重要課題。與此同時,應當高度關注網絡空間數字化形勢下未成年人網絡權益和服務。未成年人檢察應重點在網絡保護和社會保護方面發力,但在涉及隱私等方面應采取嚴格態度。

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互聯網背景下傳統家庭監管模式的失靈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化正逐步改變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傳統的家庭教育都面臨新挑戰。未成年人涉網絡犯罪案件的發生存在家庭監護不力的因素,未成年人投入虛擬網絡意圖擺脫現實社交,很大程度上與其家庭無法滿足其情感需求有關,也反映出父母對子女世界觀、價值觀、金錢觀等缺乏正確引導。除卻上述因素,我們也應當看到傳統家庭監管模式的無力和滯后。對于家庭監管和教育而言,面對面的溝通是其他任何溝通方式都不能替代的,也是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有效途徑。雖然網絡為家庭監管和教育提供了便捷的平臺,卻也大大減少了面對面溝通的時間,讓監管和教育從“語言+情感”轉向為“語言”。網絡社會逐步“解綁”未成年人親子間的依賴關系,獨立的網民身份使得父母難以捕捉未成年子女在網絡上的動態。

(二)網絡風險環境下未成年人抵御能力的削弱

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各網絡平臺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網絡信息爆炸時代,海量的信息真假難辨、良莠不齊,大量網絡不良信息的泛濫對未成年人的成長發展帶來極大傷害。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其通常難以辨認互聯網信息的好壞,也無法抵制網絡誘惑,很可能過度沉迷網絡,以致其權益受到侵害而不自知,甚至可能誤入歧途成為不法侵害者。網絡不良信息是網絡上非法傳播的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信息。目前未成年人接觸的網絡不良信息主要包括網絡淫穢色情信息、網絡暴力信息、網絡虛假信息、價值觀扭曲信息和反科學信息。其中,網絡淫穢色情信息和網絡暴力信息是嚴重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不良信息。不具有篩選和辨別能力的未成年人往往選擇“照單全收”,被錯誤的價值觀、不良誘惑的侵蝕和影響。

(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體系側重于防沉迷

網絡保護未成年人模式并不只是防沉迷系統在游戲或短視頻領域的運用,2020年《未保法》修訂后,未成年人模式提升了立法規制層次,強化了法律責任和執行機制,其設置目的從防沉迷擴張為對未成年人權利的全面保護。未成年人模式提供義務具有普遍性,所有涉及未成年人使用的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均有可能承擔這一義務。對于未成年人模式的發展理念,應當從消極地保障未成年人權利向積極地以服務未成年人為中心擴展。解決未成年人模式的當前困境,需要以“易用、穩定、顯著”的技術要求保障未成年人模式的可靠性,以反成癮措施加強未成年人模式的有效性,加強未成年人專屬內容池建設,激發企業、行業協會、政府、司法機關、家長和未成年人等多元主體的責任意識,并讓未成年人參與到網絡保護未成年人模式的設計運行之中。

除了《未保法》《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外,目前關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部門規章主要是2019年8月2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此外,自2013年起至2021年,國家新聞出版署、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陸續發布《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成癮綜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及《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梢钥闯鰜?,一直以來,我國將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作為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的工作重點。我國目前對防沉迷系統的開發運用以實現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目標已經初見成效,但仍需要對未成年人的網絡權益進行進一步的保護。

四、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對策建議

(一)強化司法保護

一是完善法律對接。新修訂生效的《未保法》有諸多亮點,其中之一就是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做了專章規定。該章共計17個條文,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中的重點問題,例如網絡素養的培養提高、政府部門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職責、網絡沉迷的預防、智能終端產品的限制及管理、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統一認證、未成年人網絡欺凌問題等,均作了明確規定?!段幢7ā沸抻喓?,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領域提升了立法規制層次,強化了法律責任和執行機制,其設置目的從防沉迷擴張為對未成年人權利的全面保護,但是具體的細節落實尚不完善,建議根據互聯網環境下未成年人保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加快出臺配套的落實細則方案。

萬物互聯時代,未成年人的網絡參與權、隱私權、受保護權等成為熱議話題。2023年10月,國務院發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是運用法治手段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現實需要,是推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中國方案?!段闯赡耆司W絡保護條例》的出臺,是我國網絡空間治理體系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成果,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事業具有里程碑意義?!段闯赡耆司W絡保護條例》的出臺,有助于發揮平臺企業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中的重要作用,為平臺企業提供了制度預期,有利于引導和促進平臺企業在合法合規框架下健康有序發展。立足北京互聯網平臺企業多、網絡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線索多的實際,借助《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實施的有利契機,與網信、文旅等部門,以及平臺企業、互聯網協會、高校、科研機構等加強溝通,就網絡不良信息治理、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電商銷售不適合未成年人的商品等問題開展研究,推動落實未成年人保護規定,助力行業綜合治理機制建設,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二是注重源頭打擊。以懲防網絡犯罪為重點,促進網絡保護。針對近年來未成年人電信網絡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犯罪等增多趨勢,全面把握案件事實和證據,準確甄別未成年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重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挽救措施,筑牢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防火墻”,聚焦綜合履職高質效辦案、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等領域、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新內涵新趨勢新特點,深入踐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立足檢察機關全過程參與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的工作特性,在注重源頭打擊,切斷網絡犯罪的上游犯罪,嚴厲懲治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網絡犯罪的同時,通過法治進校園、檢察開放日以及制發“督促監護令”等多種形式,對未成年人及其家長開展法治宣講和普法教育,引導未成年人了解網絡犯罪危害,增強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家長的監護意識。結合刑事辦案,推動銀行等機構采取對未成年人設定較低支付限額、嚴禁開通網銀專業版等措施,助力未成年人電信網絡犯罪預防。針對陌生人交友APP運營者未落實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責任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侵害問題,向網信部門通報情況并共商加強網絡平臺企業監管、協同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

三是積極推動網絡領域未成年人公益保護。深入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一號檢察建議”,針對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發現的社會治理問題,通過檢察建議、公益訴訟等方式,從源頭上加強保護、堵漏建制。公益訴訟是監督互聯網企業落實未成年人保護責任的重要途徑。檢察公益訴訟作為網絡空間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典型案件等重要實踐,為未成年人友好型網絡空間的構筑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以辦理涉毒音視頻傳播、侵犯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權益等典型個案作為突破口,通過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情況通報等多種形式敦促互聯網行業壓實未成年人保護責任,推動互聯網行業自治,促使多方協同、齊抓共管。

(二)強化平臺監管

一是全面落實管理措施。網絡信息和服務提供者等網絡主體和平臺,是實現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可或缺的力量。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利益,實現未成年人全面健康發展,需要以未成年人模式對抗智能算法推薦造成的“信息繭房”,并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對內容和廣告推送的智能算法加以限制。然而,未成年人龐大的群體數量代表著巨大的流量商業利益,識別未成年人身份、開啟未成年人模式就與流量變現的商業利益存在沖突。要提升互聯網平臺主體意識,督促互聯網平臺落實主體責任,履行社會義務,開展自律規范,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采用技術手段限制未成年人上網、打游戲的時間,對涉及淫穢內容的聊天記錄進行監測,采取封號等措施,持續加強內容審查,全面落實管理措施,以健康豐富的網上內容供給,積極為未成年人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生態。

二是切實履行法律義務?!段幢7ā返谝话俣邨l對信息處理者、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違反網絡保護專章各項義務的行為規定了不同的處罰,從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直至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營業執照或者吊銷相關許可證,其責任后果和處罰手段較為全面,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違法行為做出輕重有別的處理。這些有關法律責任的規定涵蓋違反未成年人模式提供義務的情形,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就未成年人模式的提供與適用進行跟蹤、監督,發現有關主體未能履行義務時運用各項處罰措施追究其法律責任,以保障這一義務得到切實履行,實現這一模式的設置目的。

三是聯動加強網絡保護??梢越梃b參考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同市委網信辦、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建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執法監督聯動工作機制的經驗做法,研究制定《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信息執法指南》,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信息的種類、范圍、判斷標準進行了明確,形成“行政執法+法律監督”協同履職合力。通過檢政企聯動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制定發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風險提示清單》,將涉及未成年人的常見網絡風險分為信息安全、產品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生活服務五大類39項,為社會公眾識別、發現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風險,互聯網企業等及時處置、阻斷風險信息,深化強制報告制度落實提供了細化的參考。

(三)注重家庭引導

一是激活家庭教育輔助功能。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家庭教育不再僅僅是家務事,國家也應當予以督促、助推。應切實激活家庭教育輔助功能,督促家庭教育不缺位。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責任人。父母應加強與子女的交流,了解未成年人思想、交友、消費動態,并對未成年人使用電子終端產品進行有效監管,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交友觀、戀愛觀,不沉溺于網絡世界。要發揮家庭第一課堂作用,發揮家長表率作用,加強親子溝通,做到主動引導、積極示范、有效監督。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正確、適度使用網絡,培養、提高網絡違法犯罪風險識別和自我保護能力,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使用互聯網的“第一??圩印?。

二是促進司法職能介入家庭教育。積極促進司法職能與家庭教育融合發力,針對監護人存在家庭教育失當、管教不嚴、監護不力、缺位等問題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或受到侵害的情況,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制發《督促監護令》,對其父母予以訓誡,提出改善教育方式、加強溝通交流以及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等重點監護舉措,以檢察履職助推家庭教育,幫助涉罪未成年人更好融入社會、成長成才。

三是建立家庭教育合作機制。進一步加強與婦兒工委(婦聯)溝通協作,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合作機制,推動家庭教育評估客觀化、精準化,提升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質效,增強“督促監護令”“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的執行剛性。加強與民政未成年人保護站的協作,發揮未保站在公益訴訟線索發現、督促監護令執行效果檢查、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發現干預、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落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四)提升學校保護

一是普及素養教育,筑牢思想防線。要持續普及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扎實推進網絡素養教育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覆蓋全場景,貫穿全過程,引導未成年人正確認識網絡規則、理性判斷網絡現象、科學對待網絡行為,筑牢安全用網思想防線。提升網絡能力,培塑文明習慣。要教育未成年人主動學習網絡知識,增強辨別能力,抵制不良誘惑,提升防護技能,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踐行良好的網絡行為規范,從小養成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習慣。

二是以法治副校長工作機制為依托,促進學校保護。牢牢抓住“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保護”中心點,以法治副校長為主體抓牢校園法治宣傳線,以網絡宣傳為紐帶抓牢社會法治宣傳線,切實將法治宣傳深度融入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位一體”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推進檢校陣地共建,積極打造各具特色的法治宣講團。找準普法發力點,依托法治宣講團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在六一兒童節、開學季等關鍵時間節點,強化校園普法宣傳力度,主動就新學年法治教育問題與學校溝通交流,圍繞強化法治觀念,增強網絡保護意識、預防網絡犯罪等講授“開學第一課”。堅持普法宣傳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積極策劃、組織“檢愛同行,法治進學?!薄皺z愛同行,共護花開”等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輸送精品法治產品。

結語

互聯網是當代未成年人學習、社交、娛樂的重要工具,對其成長的重要影響日益凸顯,在為未成年人學習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隱藏著新的安全隱患。在互聯網時代,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問題已經成為未成年人保護議題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內容。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打造清朗網絡空間的應有之義。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推動司法辦案和檢察技術融合,探索網絡犯罪案件專業化建設,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亟需綜合發力,促進科技賦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Curr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for Network Protection of Mino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ork of Huairou District People's Procuratorate in Beijing from 2020 to 2022

Luo Donglian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 in China, the real life space of minors is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with the virtual space of the Internet. The basic rights of minors, such as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the right to protection and the right to participation, present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face new challenges in the Internet age. In order to make minors draw on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in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we should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minors with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 four major prosecutors ',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ix major protections of family, school, society, network, government and justice, integrate ' online ' and ' offline ' governance, improve the system guarantee mechanism,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 illegal punishment, continue to carry out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ons, further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network, and actively build a new pattern of network protection for minors with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and coordinated efforts.

Key wordsnetwork protection for minors;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責任編輯?袁光亮

猜你喜歡
對策建議存在問題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醫院門診一卡通收費信息化發展研究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