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陽發展篇

2024-05-08 07:23簡易
博覽群書 2024年3期
關鍵詞:新場陰陽狀態

簡易

物壯必然老,負陰可抱陽。

內強不疑陽,示陰開新場。

觀察任何事物都應該看到其中的陰陽,從分辨陰陽入手進行破解。找到陰陽之后呢?再進一步,就是要了解陰陽自身發展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得上運用規律。

關于陰陽的發展規律可以有很多種歸納和描述,這些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傳統典籍中有詳盡的記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認識。如果詳盡羅列,絕非幾十本書或者雜志所能承載。如果再細究其中的細微差別,則非普羅大眾之所好,亦非其所能。舉個例子,我不喜歡吃大米,愛吃面。只要知道哪個牌子哪個廠家的面粉可以做出好面條就行,不必搞清楚面粉產地乃至小麥品種的基因序列,更不必知道這是幾號小麥的種植成果。這些都是專業農業科技人員的工作。既然重點在用,所以,在此談論陰陽發展規律,重點不在辨析典籍上,也不在描述古人說法之間的異同上,而是把重點放在自己的理解上,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陰和陽的發展規律。

物壯必然老

物壯則老,這是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過的話,意思是任何一種事物或者態勢不可能總是沿著發展的道路持續下去,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會轉變向相反的方向,呈現出 “老”的態勢,直到最后走向“死亡”結束當前的狀態。這句話道出了陰陽自身發展的規律,無論是陰或陽,都不可能永遠保持當下的狀態,總是要隨著自身的發展而改變狀態。辯證唯物主義里主張的從量的改變到質的改變,內涵和這個道理相通。

我們觀察自然,有沒有連續刮上幾天的狂風?沒有。有沒有連續下幾天幾夜的傾盆大雨?沒有。極端的天氣,雖然具有很強的威力,但都不可能持續很長時間,等他們發展呈現出老的態勢,就會轉變到反面。山洪海嘯可謂威力巨大,但是也受到時間限制,都是突如其來,迅猛而來,疾馳而過。自然現象總是以默默無語的方式訴說了道,就看我們的心靈能否平靜下來,從中悟出道理。在自然界顯而易見的物壯則老道理,也是貫穿宇宙萬物的法則。這一法則在人身上體現最為明顯。

從人類自身角度看,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弱者?;o千日紅,人無常少年。無論權勢有多高,總不免一死。身體強壯的人,如果不注意保養,不注意節制使用身體的強度,甚至把過度運動當成鍛煉,肯定會衰老比較快。對抗競技類運動員鮮有長壽之輩,就是證明。不僅個人的身體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小時候,父母是強者,孩子的一切都要靠他們。隨著父母的衰老,孩子們一天天成長為強者,反過來成為父母的依靠。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物壯必然老在人倫關系中的生動展現。

數年前,我認識了一位20出頭的姓陳的小伙子,他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4歲前幾年,小陳沉溺在游戲世界中,整天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學業一塌糊涂。他的幸福感來自陳父在京的三家大公司,還有親戚在全國各地的產業,這些給了他虛榮。14歲那年暑假,陳父在一場意外中去世,留下一大堆產業。盡管有不少財產可以繼承,但是他不知道怎樣保值這些財產,不知道繼承了財產后生活還會發生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安排未來。對小陳來說,這個物壯則老的態勢來得太突然,他無能為力,也無所適從。

為了應對現狀,小陳的家族經過商量,讓他上了一個學習商業的家庭版速成大學。他先后被派到武漢、西安、上海等地,在親屬的公司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旅館,從擦馬桶開始,然后做客房服務,還做過大堂經理、后廚采買,用一年的時間干遍了旅館的所有工種。他在一家印刷工廠,用同樣的模式熟悉了印刷行業的所有環節。他還在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打工,也是經歷了所有的環節。在工作中,他參與每一家企業運營的流程,感受管理的和被管理的關系,體會父輩創業的不易。打工中,沒有照顧,沒有特殊,所有的開銷只能從低微的工資中支出。生病了,或者有其他需要錢的地方,需要在叔叔、姑姑那里賒賬,然后用工資來償還。整整三年時間,他有了對人情冷暖的親身感受,有了對爾虞我詐的打工江湖感受,有了辛勤付出獲得收獲的喜悅,有了埋頭苦干的堅韌,有了胸懷大志腳踏實地的沉著。三年后,他接手了父親留下的產業,靠著自己的踏實奮斗,最終做出了很好的業績。

物壯則老,陳父的離世是小陳安樂生活狀態的終結,也是這一狀態到老之頂峰。如果他全面執掌產業,沒有歷練,缺乏經驗,自身的知識能力儲備無法匹配已有的產業,肯定會對先輩的產業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陳父在去世前,曾不止一次地教育小陳要學習要奮斗,但彼時的小陳正在“快意人生”,對父親的告誡無動于衷,他在安逸的狀態上越來越“壯”。此后,陳父去世,家庭發生重大變化,改變了小陳在原來道路上慣性。通過三年的集訓式打工,小陳的能力增長,心智得到鍛煉,可以駕馭家族產業,此時再上任,自身的積累基本具備,才能駕馭新的機會局面,方算是陰陽平衡。

詳細敘說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無論是陰還是陽的狀態,都會發展走到自身的對立面,這是必然的。所以,物壯必然老就是對于事物發展規律的一種描述。壯是超出了一定的度,所以物開始僵化,失去了對于外界反應的靈敏性,自我調整發展的柔韌性也在逐漸失去,如此下去既不能適應變化的環境,自身也在蛻化,這就是必然老的意思。

如果你正處于春風得意的狀態,請記住,沒有永遠的春風。

如果你處于艱苦的奮斗階段,也請記住,沒有永遠的不出頭。

山窮水盡是老的狀態,到了盡頭就是柳暗花明,能找到一條嶄新的道路。所以,物壯必然老,在必然的變化中,既有走向死亡的老,也有開辟新道路之前的老。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全憑自己努力把控方向。

負陰可抱陽

先看一個生活中的例子。這些年我國高鐵技術發展迅猛,帶給我們很多方便。尤其在節假日期間,成了人們出行的便利選擇。然而,在春節時,如果遇到了冰凍雨雪,南方部分地區的高鐵上面輸送電的接觸網會結冰,讓車頂上受電弓接觸面處于坑坑洼洼的狀態,從而出現電火花,有時會讓受電弓折斷,嚴重的甚至把接觸網燒壞,導致停運。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有三條途徑。一個是給接觸網接上融冰裝置,用電流加熱溶化冰。這種方法等于給現有的裝置再加裝一套裝備,投入代價大,而且溶化的速度趕不上新結冰的速度,里面化了外面又凍上了。一種是開一趟“破冰”車,讓特殊的受電弓在機械運動中打掉線路上的冰。但是這種方法對付較厚的冰無能為力。最后一種是人工用棍子敲,只能在不運輸時斷電才可以人工操作,效果也不是很好。越是冰凍嚴重,越是需要快速除冰,但是這三種方式的效果都不理想。這種方式下,負陰抱陽的思路有沒有作用?如果直接給接觸網上面加蓋一層保護層呢?如同加蓋一個屋頂一樣,不就是典型的負陰抱陽?有了綿延的頂蓋就可以無懼風雨,而且在現有的設施設備基礎上加蓋,投入也不會很大。鐵軌可以綿延幾千里,電線可以綿延幾千里,加個頂棚,也是可以實現的。到時候,接觸網上面有一個略寬的頂棚,下面是接觸網,然后就是火車和鐵軌。如同一個人怕雪怕雨,那就干脆帶個帽子打傘或者穿雨衣吧。負陰抱陽的思路對解決這個問題有參考價值。

花無百日紅,人無常少年。沒有長勝的將軍,沒有永遠的青春,更沒有永遠好的運氣。問題在于,人在順風順水時,總是希望可以保持住當下的美好狀態?這個能實現嗎?

從根本上來說,不可能實現。因為任何一種狀態都會改變,而且希望擁有這種狀態的人本身也會改變。兩個改變加在一起,成了更多變化。那么,怎么能保留住往昔的美好?一張舊船票永遠不可能登上原來的客船,所以,美好總是存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正因為短暫才顯得美好。

換個角度看,美好的存在一定有不美好的陪伴,也就是陰陽必然相隨。然而,陰和陽一定是不斷變動的,美好和不美好也是不斷變動的。如果我們放大視野,不固守于美好,主動增加不美好,有可能會帶來更多美好的機會。其中的基本原理是,主動擴張陰,以此來帶動陽的擴大,也就是負陰可抱陽。舉個例子,旅游的過程中必然有不少辛苦可謂陰,欣賞美景的那個階段是美好的可謂陽。人不能總是只在欣賞中,再好的風景也會看膩的。只有不斷在路上前行增加自己的陰,才有可能看到新的更好的風景從而增加陽。這個過程,就是背負著陰,去追求陽。主動找到陰的狀態,積極應對,才能從根本上增加陽,從而保持希望的狀態。若一味追求陽,不能發現并承受相應的陰,那就不能享受希望的陽。

從陰陽原理上理解,事物的存在都有陰陽,陰陽合在一起是太極。在這個太極存在的范圍內,要我們希望的陽存在,當然離不開相應的陰支撐。因為,沒有了陰,希望中的陽也是必然不存在了。所以,要保持希望的陽,就要把相應的陰考慮進來,以陰的存在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去謀劃陽。此時,陰就成了一個積極的包袱,背負著陰去求得陽,是負陰可抱陽的基本內涵。也就是說,要考慮到反面的因素,能有應對的措施。能預見到反面的因素,才不會盲目,能控制反面狀態的發展,才能穩操勝券。

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話,要保持目前的狀態,保持目前的增長速度,保持良好的關系等。用物壯則老的原理判斷,單純的保持是沒法保持住的,任何狀態必然要走向老,老了就會改變。同樣,如果身處差的狀態,也會隨著時間推移條件改變,產生變好的可能,因為差的狀態也會老。事物處于運動的狀態,沒有不運動的事物,馬哲的觀點在此也是擲地有聲的。

但是人們還是愿意留住自己喜歡的當下狀態,而且很多時候也是可以成功的??蛇@并不能說明物壯則老的原理不對,相反,那些能成功保持狀態的,往往是遵循了物壯則老的原理。因為他們認識到這一點,就會事先積極地調整,不讓單一的狀態壯大下去,避免最后的老死結果。

中國歷史上留下很多富貴家族逐漸敗亡的例子,但也有少數家族能延續長一些。分析他們的經驗,基本上都集中在這樣兩條。

一是思想開放,有憂患意識。他們把當前的成功看作偶然,認為需要不斷發展才能壯大,不會陶醉于一次成功止步不前坐吃山空,往往能及時能抓住新的機會獲得新成就。他們之所以能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意識到當下成功不可能永久,害怕失去財富回到以前。對于失敗的恐懼和擔憂成了陰。這種陰發揮了警惕常在的作用,讓他們充滿憂患意識,認為眼下的財富不是固定的,會隨著機會和時間的變化流失,唯有時刻保持創業時的精神,小心謹慎的同時,不放過新的機會,才是保持昌盛的不二法門。

二是注重以經歷來培養接班人。有的民營企業家為了把孩子培養成為合格的接班人,往往會采用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做法,卻能收獲頗佳。他們并沒有讓孩子從一開始就坐在企業的最高位置,而是讓他們到其他企業去打工積累經驗認識社會,補足成就陽需要的陰。當孩子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逐漸放權培養,經過一級一級的鍛煉直到合格。相反,銜著金鑰匙出生的公主少爺,如果沒有經歷陰,基本上不能把握住陽的機會,因為他們沒有人生的經驗,不珍惜機會,再加上每個人都會不可避免的失誤,最終會栽跟頭。當然,這其中若有部分孩子對于家族企業的經營沒有興趣,高明的老板會走向聘用職業經理人的路線,而不是強迫孩子接班。因為那樣的強加,也違背了這個原理,難以成功。

盡管負陰抱陽是實現發展的基本規律,但也不能處處尋陰,忘記陽的承載能力,把負陰抱陽變成了刻意的人為狀態。物壯則老,這種刻意會帶來反面的影響。那么,此中的關系如何把握?陰和陽要成為相互匹配能產生源源不斷動力的結構才是根本。

如果找到的機遇,自身能力素質無法實現,或者需要犧牲當下發展,就會產生危害,不是真正的負陰抱陽。負陰抱陽,關鍵是所負之陰和陽的制衡匹配,可以相互成就。其中的方法,在于層層遞進,積小勝為大勝。先設定一個夠得著的目標,從謀劃陰入手,及時跟上陽,把可能的收獲拿在手中。然后,再進行新一輪的負陰抱陽。戰略上,取向可以長遠深沉。戰術上,步步為營比較可靠。

內強不疑陽

負陰可抱陽說的是普遍道理,適用于物和人。但是,沒有說透徹關于人和群體的發展問題。

個人想發奮圖強的想法應該是屬于陽,這種想法的狀態本身也會老。難道這種想法不該有,或者因為要考慮陰的一面而示弱或者放棄自我發展嗎?非也。

一般來說,在發展的道路上,個體或者群體面臨自身發展和外部威脅兩方面的挑戰。在對內方面,必須要靠陽的想法實現發展。但是涉及外部,一旦這種陽的想法變為現實,在一定程度上讓其他群體或者個人感到威脅,會給自己帶來阻礙,這種阻礙顯然屬于陰。如何在這里負陰報陽?如何化解這些,對內應該是內強不疑陽。這里所說的陽,屬于生發的狀態,是立足于自身能力的擴張,可以給群體帶來更好前景的陽。不是逞強,更不是不顧他人意見一意孤行,而是基于自身能力基礎上為了美好愿景的努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任何一個個體,或者一個團體,想發奮圖強的念頭屬于陽的范疇,應該堅持下去,不要懷疑自己的思路,更不要動搖放棄,這就是內強不疑陽。任何時候,個人的發展都要靠自己的努力。這種努力的內涵是多樣的,既有自己發奮圖強,也有努力爭取外援,既有臥薪嘗膽,也有忍辱偷生。種種可能,歸根到底,都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就是離不開自身陽的發動。對于群體,也是如此。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被列強欺負瓜分,神州大地的凄慘何曾讓一個列強心軟收手,他們反而是步步緊逼,各個相隨,勢必陷中國于孱弱無能四分五裂而后快。清王朝的君主立憲是被動改革,洋務運動有一些自強的色彩,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并沒有換來片刻的寧靜,反而讓敵人更加貪婪,讓自身的問題更加積重難返,進而走向滅亡。國民黨時期,能掃清軍閥統一全國已屬不易,在內部建設對外斗爭方面乏善可陳。共產黨成立以來,以一股銳利的方新之氣,在斗爭中成長,在成長中完成歷史任務,建立了一個新中國。新中國成立之初,西方聯手封鎖,但是我們發奮圖強,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在朝鮮戰場上讓世界見識了共產黨所領導軍隊的威力。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我們撥亂反正,發動自強自立的精神,學習先進技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口號是何等的振奮人心!這個過程,呈現出識得陰陽按照規律發展的態勢。十八大以來,我們從反腐敗入手,開啟了新一輪的改革,取得了很多成績,贏得了民心。如今,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但是我們這個歷經戰爭考驗,傳承千年文化精華的優秀群體,不僅沒有任何動搖,反而民心黨心更加鞏固,經濟基礎和體系更加完善,高科技也更加富有競爭力。這一切都說明了,無論個人還是群體,強盛的秘訣是要立于陽的狀態。不要幻想對方給你留下戰略空間,不要幻想西方國家會把戰略發展機遇留給我們。古往今來,所有的發展壯大都是自己努力奮斗的結果。從來沒有救世主,《國際歌》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內強不疑陽不是逞強,不是所有的目標都是可以去實現的。如果這個目標不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甚至會危害社會,努力的結果必然是失敗。這種狀態下,不適宜于內強。如果目標設定超出了自己職業范圍,能力水平上有差距,但是對于社會對于大眾有益,就應該堅持努力奮斗。

當目標設置正確的時候,應該堅定地努力下去?!兜赖陆洝氛f到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地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講的是大道的應用,重在爭取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用強力的同時應該關注爭取人心,贏得了人心可以不用或少用武力,從而減少整個社會的損失。通過對各種因素的認真準備調整,讓勝利的態勢自然偏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應該保持心態的平和,不能動不動就發怒,意氣用事不僅傷害身體影響判斷,還會對整個隊伍造成不好的影響,失去平和的韌勁,變得暴躁,反而喪失戰斗力,具體到辦事的能力也是大打折扣。有了平和的心態,為了一個利于大家的目標,而不是為了自己利益,再加上謙虛的態度,就可以贏得人心,獲得大家的支持。

在目標價值正確的前提下,內強的基礎是陽,要靠自身的內生動力,啟發出一種生生不息的根本動力,以此為動力才可以成功。這個過程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乾卦之德很好地闡釋了其中道理。乾卦為周易第一卦,分為六個層面,主要講了奮斗生發向上方面的規律。在“潛龍勿用”階段,有才能的人,沒有獲得干事業的平臺和機會,不能牢騷滿腹抱怨懷才不遇,反而要堅定信心,相信自己終究會施展才干,不喪失信心就是此時的陽。在“見龍在田”的階段,才能得到展現,機會和平臺呼之欲出,此時,利于獲得更高位置,得到更高才能人的支持,要把支持轉化成為事業奮斗的動力,這個也是不懷疑陽相信奮斗的作用。在“君子終日乾乾”的階段,自身發動了全部能力精力來奮斗,就是陽的體現。但是,陰陽須相稱,全身心投入的奮斗,離不開謹慎行事,離不開對于所處狀態的警覺,所以要檢視自己的所作所為,補上陰的課,即便遇到危難也不會有大的過錯,成全終日乾乾的成果。在“或躍在淵”階段,想要的目標基本實現,應該把一開始的沖動有所控制,多一份警覺,讓自己不要跨越出目標的范圍,不要因為成功引發嫉妒,不要沖動上頭導致功虧一簣。因為正處在實質的變革階段,所以更要根據外界情況變化及時調節自己的行動和心境,做符合身份的事情。唯有如此,才可以無咎。在“飛龍在天”階段,既定目標已經實現,個人威望能力得到認可,獲得更高平臺和機會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個人的能力和水平經過鍛煉,接近于完美,對于外界變動反映及時準確,應對措施合理高效,所以利見大人,讓自身具備的陽德可以在更大范圍應用。在“亢龍有悔”階段,已經獲得了成功,還不滿足,不明進退之道,做出了超越身份的舉動,表現出來是逞強,把內強不疑陽演變到了反面??傮w看來,進步做出成就,要靠內心有陽。但是要舉止有度,符合身份。要調節自身的狀態,符合變化的環境。還要檢視自身,做好自我保護,方可收成功之功。否則,出師未捷身先死,有多少人在奮力拼命干,卻常常被中傷,被誣陷,被搞得心力交瘁,哪里還有機會繼續干下去,還談什么成功。所以,內強不疑陽的實現,既要自身努力,還要反思調整,這個過程也是典型的陰陽相成。

示陰開新場

如何實現負陰報陽?在內強不疑陽的基礎上,對外應該是示陰開新場。

對外部的反映,會給自己帶來危險。不論是自己給別人帶來的真正危險,還是自己并沒有帶來,卻讓別人誤以為的危險,這兩種陰都是真正的挑戰。怎么辦?示陰開新場是盡量不要讓對方感到自己是威脅,必要時可以開辟新的領域來奮斗,而不是去纏斗。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避開不必要的爭斗,把有效的時間盡量用在對自身有益的發展上。

一個人在特定環境中待得不舒服,總有人穿小鞋。怎么辦?雙方撕破臉皮是一種方式,但是以后就多了一些敵人。人還是應該讓自己的朋友越來越多,敵人越來越少的好。此時,不妨外在示弱,也就是示陰,求得暫時的平衡,另外找尋新的思路,等時機成熟,果斷離開原來的環境。在示陰的過程中,反思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如果是,就迅速改正。如果不是,正好找到新的可能。當然,在整個過程中,必要時也需要鋒芒畢露,讓其他人認識到自己的底線,從而對釋放出來的善意回報合理友好的態度。這個過程就是典型的示陰開新場,用外在的陰給自己贏得時間和空間。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如何對待一件事,有兩個評判體系,一個是當事人對事情的處理方式,這個主要是自己的利益標準。一個是周圍人們看待此人對待事情的處理方式,這個主要的標準是公德和大眾利益等。多數人關注第一個標準多,關注第二個標準少。當這兩個標準重合時,當事者容易做好。事實上,多數情況下這兩個標準不重合,比如你吃了虧憤憤不平,大家卻以為考驗你的時候來了。此時,如果不符合第一個標準,卻符合第二個標準,就屬于人過留名。知道了這個原理,主動的示陰,贏得第二個標準,是在更高層面開了新場,讓大家認可你的為人處世之道。如果大多數人認可了你,未來的機會還會少嗎?

對于國家來說,示陰開新場,意味著最大限度爭取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眼下,我們身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局。我們的態度是光明磊落的,在外交場合充分闡明中國強大也不稱霸思想,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增加各國的凝聚力。我們還用“一帶一路”做了很多實實在在利于參與國家發展的事情,得到了眾多擁護。除了這些,我們在國內堅持高質量發展打牢自身基礎,通過反腐解決自身問題,實現了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實力的提升,實現了陽態勢的增大。在國際舞臺上,我們國家以嶄新的姿態頻頻亮眼,在很多問題上的影響力不斷增大,大國形象更加鮮亮。這個過程,我們就是在示陰開新場。

示陰開新場的陰也有另一種含義,就是相對于現在的狀態,找出新的戰略空間。即身居現在的陽,找到未來的路就是陰,在力量最小化的消耗中逐漸把戰略變為現實,到最后真正開出了新場,走出了原來的陰陽狀態。這種思路,屬于高一個層面的整體思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一種具體的體現。在秦末漢初,劉邦和項羽爭霸時期,項羽進入關中威風凜凜,把劉邦安排在漢中,意圖死死困住,讓其終老于封地。因為不放心,還派了大量軍隊在交通要道駐守以防備之。劉邦當然不能束手就擒。于是采用了張良的計策,在去漢中的路上燒掉了棧道,讓項羽認為他絕無回到長安爭霸的意思。這是第一個示陰,緩和氛圍,爭取空間。過了一段時間,有人起兵反對項羽,反擊的時機成熟,劉邦找到了新的戰略空間,認準了出道陳倉攻占關中的戰略價值,這個是他下一個陰。為了把握好這個機會,他采用了韓信的計策,派少量的士兵修棧道,吸引了把守關中將軍章邯的注意力。章邯認為,棧道漫長,幾百個人來修,等到牛年馬月也不見效,所以不用著急且觀其效。而在背后,韓信帶領真正的精銳主力,經過長途跋涉出其不意地來到陳倉,繞道而來的軍隊讓項羽的部隊大吃一驚,陳倉很快被攻下來。等到章邯明白過來,想派兵救陳倉時,已經為時已晚。劉邦取得了攻擊關中的一個關鍵點,韓信帶領隊伍勢如破竹東進,一直打到了咸陽,最終攻占了關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其實為示陰開新場。

示陰不是示弱,更不是退讓求和。弱的根源在于自身力量不足,對戰略發展的趨勢認識不透徹。弱不用示,可以被明明白白看到,藏都藏不住,還有什么資格去逞強。示陰的根源是有發現新戰略空間的能力,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自身擁有一定的實力,又具有運用實力取勝的方法自信。示陰是老虎追捕獵物時,還沒有全力以赴追逐前的狀態,不斷調整角度,甚至掩藏自己,直到找到最佳出擊的角度,然后才可以奮力一擊。能示陰,必然是胸有韜略,有氣度,知道功成不必在一時一地,即便遇到大的失敗,也能看到可期的未來,所以可以蟄伏,可以喘息,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可以把一盤看似失敗的棋變魔術般翻盤取勝。將飛者翼伏,將奮者足跼。雄鷹振翅高飛前,必定收斂翅膀,進入一種狀態。猛獸將要尋峰追捕獵物,必定先拱起腳,為出擊積蓄力量。這些都是自然狀態的示陰。人的示陰,是一種自我的選擇,以實力為底,經過短暫的沉寂低調,方才把精彩徐徐展示。事后諸葛亮好當,是因為等結果呈現出來了,很多人都明白。智慧體現在事情未發,狀態不明,不知何處去的時候,自己可以明察秋毫,可以識得風雨,可以胸有成竹,能把每一個設想都變為現實。所以,我們需要學會示陰,這是主動運用陰陽運動發展規律的體現,是事物發展低潮時期的必然選擇,更是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傳統哲學陰陽思想又一次相通,在實踐中激發出精彩。

或許,年輕的你正在春風得意,或者經歷黑暗?;蛟S,中老年的你經過人生沉淀,對于過往和未來有所思,有所得,對未來,或躊躇滿志,或欲在自己畫的圈內怡然自得。無論哪種狀態,你本身就體現了陽和陰自身發展的規律。千年中國發展歷史的興衰和許多個人的成長軌跡說明了這些,中國近年來的發展壯大歷程也說明此理。未來,當人類飛出地球進入星際航行時代,值得再次回味這些:物壯必然老,負陰可抱陽。內強不疑陽,示陰開新場。畢竟,現象的背后是規律,規律的背后是哲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唯其智者知之用之。

(作者系中央機關公務員,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博士)

猜你喜歡
新場陰陽狀態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狀態聯想
美麗的新場古鎮
愛情永恒(組詩)
生命的另一種狀態
服藥先分陰陽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法于陰陽
大戰將軍山
熱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