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列珠璣 不一樣的煙火

2024-05-08 07:23羅學敏
博覽群書 2024年3期
關鍵詞:沈陽商家商業

羅學敏

上世紀90年代初,我第一次在沈陽過春節。大年初二,到北行農貿市場去買菜,結果大廳關門。只有幾個裹著大衣和圍巾的小販,蹲在大廳門口賣菜,棉被包裹著的菜筐上面,擱著一小截芹菜或黃瓜做招牌,那一點點的新綠,永遠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作為一名記者,我特別關注有關老百姓菜籃子的新聞。那時候每當逢年過節,報社都會組織關于副食市場節日保供應的報道,什么節日菜肉蛋奶供應量、銷售渠道、商品價格、今年又有什么新品種啦,都是報道的重點。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沈城超市、農貿市場新鮮的蔬菜水果琳瑯滿目,報紙也不再報道保供應、新品種的新聞了。

如今30多年過去了,我依然關注沈陽的商品市場,但關注點已然不同。剛到沈陽的時候,報到時還要辦糧食關系,到糧站去買糧要拿糧本,其中規定每月可買粗糧多少斤、細糧多少斤。但很快這個糧本就不用了,到糧站或市場上買什么糧隨便。當時不覺得有什么,現在想起來才知道這個變化的意義有多么重大。

假如你問一個沈陽人,最能感受沈陽煙火氣的地方是哪里?不同的人會給你不同的答案,大概率都會提到中街、太原街、西塔街、皇寺廟會、彩塔夜市、小河沿早市、蒲河大集等,還有人會說夏天的沈陽,大街小巷的燒烤店煙火氣最濃。在這些地方,人們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一幅幅人潮涌動、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圖景。

其實,沈陽這座城市的商業繁華,還有很多場景是我們平時不容易看到或注意到的。比如午夜的十二線、北大營、八家子等各大副食品批發市場,場院里停滿貨車,大廳燈火通明,一片繁忙;渾南、沈北各大電商基地,貨物如山,碼垛機器人、分揀機器人24小時不停地智能分揀;桃仙機場貨運航班密集起降,大成站貨運列車裝缷繁忙,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一列列貨運列車滿載待發;每到年底,銀行、稅務部門的結算中心徹夜忙碌,匯總一年的消費數據……

這些繁華的表象背后,有著沈陽作為東北商業中心的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仡櫝鞘袣v史,我認為沈陽成長為東北商業中心城市,得益于七次重要的歷史機遇——

第一次是2300多年前,中原政權首次在這里建立城市,使位于東北地區水陸交通要道的一塊邊鄙之地,一躍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軍事障塞城市,隨后設為縣治,大量軍隊和漢民的遷入,開啟了這里的市井商業生活。

第二次是遼代初年阿保機建立沈州城,沈州作為節度州,又曾是遼太宗的斡魯朵(宮帳),是東北地區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商貿城市。金代沈州城是東北地區僅次于東京路(今遼陽)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繁庶,工商業發達。到元代,沈陽由州城升格為路城,驛路發達,城鄉經濟、與中原地區的商業貿易活躍。

第三次是明代建立沈陽中衛城,大規模屯墾和遼東馬市的繁榮,給沈陽商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沈陽臨近開原、撫順、廣寧(今北鎮)馬市,又位于南北貿易和女真各部進京朝貢的必經之路,商貿興旺,成為東北地區除遼陽、廣寧兩鎮城之外最重要的商業城市。

第四次是大約400年前,后金遷都沈陽,皇太極在此建立大清王朝,并擴建城市,建立四平商業街(今中街),將沈陽由過去的縣城、州城、路城、衛城一躍而提升為都城,成為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水陸交通極便,南北商賈云集,城市商業日益繁華。

第五次是100多年前的清末民初,沈陽自開商埠,在老城之外開辟商埠地,吸引國內外投資,民族工商業蓬勃發展,使沈陽從傳統的封建都城轉型為近代化的工商業城市,并進一步發展為國際化都市,商業輻射東北亞乃至歐美地區。

第六次是1948年沈陽解放,沈陽作為東北大區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進一步強化了沈陽作為東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地位,社會主義改造激發了民族工商業的活力,城市商業和對外貿易得到嶄新的發展。

第七次是40多年前的改革開放,沈陽領時代風氣之先,在全國率先恢復農貿市場,建立五愛服裝、九路家具等大型批發市場,一批老字號商業重新煥發活力,中興、商業城兩家大型商業企業上市,中街、太原街成為全國著名商業步行街,城市商業發展步入快車道,與東北亞商業合作更加緊密。

在對沈陽商業文化的觀察中,我慢慢發現,資源稟賦和歷史機遇固然重要,但一個城市商業發展的核心還是在文化。歷史上沈陽的貂裘文化、金玉文化、飲食文化、酒文化、洗浴文化就很發達。只要把這些傳統商業文化研究透了,順應時代改良創新,自然就能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別的不說,就說東北人吃了幾輩子的酸菜、餃子、雪糕、冰糖葫蘆,沈陽商家都能把它們做成產品推向全國,做成全國數一數二的品牌,這是需要文化底蘊的。沈陽的老字號企業堅守“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價值理念,在日常經營中堅持從細節做起,比如天益堂藥房只做道地藥材,診脈抓藥,明檔炮制,任人觀看;萃華金店對本號售出的產品終身保修,不取分文。這些老理兒說起來容易、聽起來普通,但能落實到行動上、細節上,堅持百年如一日做下去卻不容易,能堅持下來的都成了老字號。

最讓我感動的,是沈陽商家的公益精神、民族大義。在沈陽商業歷史上,不乏商家捐資助學、修建廟宇、購買義冢、賑災濟困的記載。沈陽最早的消防隊——奉天水會,就是由當時的奉天總商會集資組建的。上世紀20年代,面對日貨、洋貨的傾銷,沈陽民族工商業者自強不息,紛紛建廠生產國貨,惠臨火柴、八王寺汽水、肇新瓷器、老火車頭牌牙粉等一經面世便以質優價廉廣受歡迎,成為令人驕傲的國貨之光。沈陽解放后,沈陽商家為支援全國解放和抗美援朝,紛紛捐款捐物捐飛機。改革開放后,沈陽商家為希望工程、抗洪救災、光彩事業慷慨解囊,捐資巨萬。沈陽商家這種集體的利他、愛國精神,體現了商業文化的最高境界,正是沈陽商業之樹長青的根源所在。

借著寫作《沈陽文化叢書·市列珠璣》這本書的機會,我想和您一起走訪沈陽市井商家,共享城市商業成長故事,品味沈陽獨特的商業文化,一起感受沈陽不一樣的煙火。

(作者系沈陽日報社高級編輯、沈陽城市學院遼河文化研究院研究員)

猜你喜歡
沈陽商家商業
The Thin Line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費者獲十倍賠償
沈陽分店
沈陽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商業前沿
商業前沿
商業前沿
商業遙感已到瓜熟蒂落時?
春節黃金周陜西省商家攬金二百一十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