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實施路徑

2024-05-08 12:56洪瑋欣
新教育·科研 2024年4期
關鍵詞:部編教材學習任務群實施路徑

洪瑋欣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能夠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引,采取以真實問題為驅動,注重情境聯結以及課內外知識融通重構等方式建構學習任務群,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主動性,促進語文學習任務群活動在小語課堂的真正落實。

【關鍵詞】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實施路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課程理念”中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結構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習任務為載體……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痹谛抡n標理念指引下,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在課堂該如何實施呢?結合語文新課標及語文課程及學生特點,教師可以從問題驅動、聯結情境及內外重構等方面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從而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一、以真實問題為驅動,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

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是以任務為起點的,以任務為起點的語文學習任務群離不開對課堂問題的設計,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真實問題的設計來驅動語文學習任務群在課堂的實施與開展。一般來說,以真實問題為驅動的任務群設計可以圍繞著學生的認知與思維發展方面進行設計。

1.以問題驅動認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來驅動學生學習是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的有效途徑。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真實問題的設計要遵循教學內容與學生邏輯的特點,形成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循序漸進的語文學習任務群。如教學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學習任務,任務一:誰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任務二: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緣由是什么?任務三:你從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件事中感受到了什么?任務四:與同學交流“你是為什么而讀書的?”這幾個學習任務環環相扣,落實了單元語文要素,有助于學生對課文中人物優秀品質的把握。問題驅動是語文任務群設計方面經常采用的學習策略,教師要注重對問題的優化設計,以促進語文學習任務群在課堂的落實。

2.以問題驅動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圍繞學習內容設計出由中心向周圍發散的問題,引領學生閱讀學習,這種學習任務群的設計可以體現出向心性與聚合性的特點,可以驅動學生思維的發展與升級。如教學五年級上冊《父愛之舟》一課時,首先,結合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課文中的七個場景,并提出核心問題“課文為什么要以‘父愛之舟為題目?”然后圍繞核心問題設計子任務,子任務一:你記得哪些和舟有關的場景?子任務二:這幾個場景中,哪個場景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然后,引導學生具體感受品味這些場景中蘊含的細節,進一步引領學生體會父愛,并設計子任務三:怎樣才能從印象深刻的場景、細節中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呢?最后再引領學生回歸到核心問題上。這樣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可以體現出問題的聚合力量,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真正走向深處。

二、以情境創設促聯結,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

2022版語文新課標在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中指出:“……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等?!逼渲械摹扒榫场笔钦Z文新課標的高頻熱詞,教師要注重情境在學習任務群作用的發揮,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學習任務群的意義與教學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聯結的方式把學生引入到學習情境之中,從而把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1.關注情境中學生真實的學習經驗,與他人聯結

在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視域下,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要能夠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創設出真實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把文本中抽象的學習任務轉化為真實而具有意義的學習任務。如六年級上冊《書戴嵩畫?!芬徽n教學中,第二個學習任務“我來講故事”,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插圖,并且能夠由文本中人物展開想象,然后再進行講述。在這個學習任務中,學生審視古人的思考方式,在多元的情境中實現了輸入與輸出的自由切換,學生學習目標明確,起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背景下,教師注重學習情境的多元聯結,可以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

2.關注情境中學生的真我歷程,與自我聯結

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不僅要注重與他人的聯結,還要注重與自我的聯結。教師要依據學習內容特點,聯結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出真實的學習情境,進而讓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如教學五年級上冊《田忌賽馬》一課,第二個學習任務是“我是觀察員”,要想完成這個學習任務,就需要對賽場上田忌、齊威王以及觀眾的微表情等進行細致地觀察,還要注重對學生原有的言語、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理解、去詮釋,以豐富文本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樣的情境聯結教學充分關注了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實際情況,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究愿望,真正把語文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在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中,學生的真我歷程是落實學習任務群教學目標的催化劑,可以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發生。

3.關注情境中學生的學科素養,與閱讀聯結

在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中,豐富的學習資源不僅可以充實學生的知識儲備,還可以擴大學生閱讀面,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資料的搜集與查閱,把任務群教學與閱讀聯結起來。仍以五年級上冊《父愛之舟》一課為例,在學生讀完課文以后,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說:“關于描寫父愛的文章有許多,你還知道哪些跟父愛有關的文章呢?請把你們查閱到的文章說一說?!苯處熞I學生就搜集到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可以使學生對父親的形象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三、以內外循環促重構,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

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不能只是一個單向的活動,而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活動的內外融通,并以此設計學習任務群,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系統完整,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在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背景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動態建構的過程,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任務的重構,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

1.找到支點,分層延展,打通學習內循環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的創設來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思與建構,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例,教師以“走進民間故事”為切入點展開教學,并設計如下幾個學習任務,任務一:“民間故事博覽”,旨在讓學生在分享自己讀過的民間故事中初步感受民間故事的特點。任務二:“海力布故事宣講會”,旨在通過對海力布事跡的宣講活動,讓人們感受到海力布舍己救人的美好品質。任務三:“策劃民間故事連續劇”,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民間故事(一)(二)》把課文改寫成劇本的形式,并讓學生演一演,這樣進行學習任務群設計,打通了學習的內循環,讓學生在獲得語文知識、能力的同時真正可以把課堂所學內化于心,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2.發展支脈,補充資料,梳理學習外循環

學生學完課文以后,當教師以“回頭看”的形式引領學生重新審視學過的內容時,學生就會有新的發現與理解。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此為學生創設一個新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原有對文本所思所想的基礎上,超越現有層次,來實現學生語文學習的升華。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一課時,許多學生在讀完課文以后都非常羨慕課文中的作者,認為她想怎樣就怎樣,沒有束縛,這樣的生活真是太美了,自己也想擁有這樣的生活。作者的童年生活真的是很美、很愜意嗎?教師可以向學生適當補充拓展一些關于作者的生平資料,然后再讓學生就此發表看法,這時候學生再來讀課文的時候,自然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并且對文本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童年生活的孤寂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與認識,同樣的閱讀材料,不同的閱讀感受。在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設計中,教師不光要能夠找準支點,打通學習的內循環,還要能夠依據文本的實際情況,打通學生學習的外部循環,實現對學生學習內容的重構,可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在語文學習任務群背景下,教師遵循語文新課標特點,從驅動、聯結、重構等方面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符合學生接受認知事物的規律,實現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動態建構。

【參考文獻】

[1]劉春,戴曉娥.語文學習任務群的理念解讀與實施路徑[J].語文教學通訊,2023(Z3).

[2]吳義霞.學習任務群下的習作指導課實施路徑初探[J].小學語文教學,2023(26).

[3]宋佳玉.“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實施路徑探尋[J].小學語文教學,2023(29).

猜你喜歡
部編教材學習任務群實施路徑
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作文教學初探
表述與實現:從“語文課程目標”到“語文課堂目標”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群文閱讀教學
大手牽小手,我們一起走
把脈漢字教學,凸顯中國意趣
把握部編教材特點 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從學情認知“思辨”教學內容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部編教材”教學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一項必須做好的育人工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