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語

2024-05-09 16:23
關鍵詞:呼蘭河言說談論

葉 君

無論是傳記還是創作,蕭紅似乎始終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自2011 年蕭紅百年誕辰再掀研究高潮之后的這十多年來,關于蕭紅生平和創作研究的熱度依然不曾稍減,出現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本輯推出的4 篇論文,剛好也是人與文各有聚焦,可謂近年蕭紅研究的一個縮影。

蕭紅棄世過早,加之性格原因,生前極少談論自己以及背后的家族,導致逝后關于其身世和私人生活的談論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許多生平問題成了一場又一場的“羅生門”。言說蕭紅者有其親屬、友人、愛人,還有當年愛人的直系或旁系親屬。蕭紅生前在自己的文字里也對自己的家人有比較具體的情感判斷。這些蕭紅言說者還有蕭紅自己的談論,共同建構了蕭紅的形象。而她的一些經歷貌似過于傳奇,導致數十年來,人們對蕭紅本人的關注,遠遠超出了對其文字的關注。然而,顯見的事實是無論對于他人關于蕭紅的談論,還是蕭紅的自訴,都需要審慎對待,不能全然采信。本輯中,買琳芳《言說蕭紅與蕭紅言說》便真切直面蕭紅傳記研究中的這一問題,關于蕭紅的言說委實存在“自我局限”和“時代局限”的問題;而蕭紅的自訴亦存在受一時一地情感和處境的左右,個中真實情形并不如其言說。該文更指出女性的自我言說與他者的凝視之間存在著巨大矛盾,這也是關于女作家的共同言說困境。在西方女性主義者看來,身體的歷史就是女性的歷史;身體的遭遇就是女性的遭遇。這一點體現在蕭紅的人生遭際與文學創作上,可以說再為典型不過。劉東玲《蕭紅小說的身體書寫》同樣也是直接探究蕭紅小說創作中的身體書寫問題,直擊問題的核心層面,不迂回、不纏繞。文章調用了蕭紅傳記研究中的一些材料來佐證相關問題,并得到了相關理論的支持,論證較為深入,基本上能自圓其說。

本輯的兩篇作品研究,都不約而同地聚焦蕭紅后期創作的兩部長篇?!逗籼m河傳》自然是蕭紅經典化程度最高的作品,自問世至今關于它的解讀可謂綿延不絕。很多話題輾轉論述,幾成濫調。蘇曉芳的論文專以風景書寫的視角與意蘊作為切入點,探究風景書寫在小說中所擔當的功能與意義,并指出風景書寫在蕭紅當時有懷舊,亦有批判。學界長期以來將《呼蘭河傳》視為懷鄉之作,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濫調,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沒有看到風景書寫里的批判性因素。而兒童視角更是《呼蘭河傳》研究中另一影響深遠的濫調;實則在《呼蘭河傳》甚至蕭紅其他作品中的兒童視角背后都有一雙成人的眼睛,以及一副成人心態。在這篇論文里,作者對這些問題都展開了比較深入的探究,對相關問題并不拘于成見,敢于做出新解。葉君的論文較為詳細地梳理了《馬伯樂》的成書過程以及形象接受史。在作者看來,在蕭紅的長篇小說中,《馬伯樂》是文學史價值被嚴重低估的一篇。而在梳理該書版本遷延、創作緣起以及小說主人公名字由來的過程中,澄清了蕭紅愛人的親屬在言說蕭紅的過程中,慣常出現的基于為長輩正名的書寫沖動而生成的偏見。關于馬伯樂這一形象的接受,人們從“浮尸”到“阿Q”到“渣男”到“巨嬰”的認知演變,在分明感染時代色彩的同時,亦讓人看到批判的力度在減弱,更多表現出對這一形象的某種寬容與理解。在作者看來,馬伯樂是蕭紅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對一個時代男性的凝視,并把捕捉到的一個時代面相,寄托著她那國民性批判的旨歸;而這才是這部小說的非同凡響之處。

猜你喜歡
呼蘭河言說談論
阿來《云中記》的死亡言說及其反思
“行走”與“再現”——論梅卓散文的言說姿態和藏族風情
當我們談論周杰倫時
當我們在談論“數字新聞”及其研究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談論
夢游呼蘭河(組詩)
師生之間無法言說的梗
當我們談論VR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么?
讀《呼蘭河傳》有感
淺談《呼蘭河傳》中蕭紅的“赤子之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