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什么?

2024-05-10 08:12張玉棟
小學語文教學·人物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師生關系教育教師

張玉棟

教育是什么?有一段流傳很廣,許多人奉為圭臬的名言: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句言之鑿鑿冠以雅思貝爾斯之名,而且被頻繁引用的話,經有心人考證,其實源自2005年的一個中文網頁,傳播流行期間還曾假不同名人之口,直到演化為這個廣為人知的“定本”。盡管是句假名言,可是連那篇考據文的作者也承認,“關鍵不在是否名人所說,是也未必是真理,否也未必無深意”。這個有趣的語言傳播現象耐人尋味,我們能從中瞥見國人尤其是教師群體(因為恰恰是在我們這個群體中傳播得最為廣泛和迅速)對教育本質和自身角色認知從猶疑到確認的變遷:教育是師生之間真摯、深刻的交往,教師和學生是教育過程中平等的存在,同為教育活動的主體。

說回我自己。我很早就認識到,教的內容、教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師本身,是教的那個“人”。這個人的底蘊、情趣乃至生活的經歷、態度都決定著他對內容的甄別與闡釋、對方法的選擇和使用,進而影響教的效果,影響學生。所以我時常不遺余力地呼吁我的同行們要“修煉真身”,也曾開列過“好老師”的標準:只要他是喜歡讀書,沒有停止學習、思考的;只要他是熱愛生活,還能夠感受、希冀的;只要他是親近學生,可以真誠地關注、傾聽的。這幾條,今天看起來也還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只是時代對我們的考驗,似乎更多地落到了那最后一條:師生關系。

這世界變化快。經濟發展,社會轉型,科技迭代,網絡沖擊,凡此種種,使身為教師的我們和身為學生的孩子隔膜了;不但隔膜,而且還生出許多反目成仇的悲劇來。師生關系的出路在哪里?

我們得認識到:時代變了。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日子一去不返了?!爱攲W生學會使用網絡,他就有了一位全科老師?!敝R壟斷徹底瓦解,終結了教師在知識傳播中的權威地位。普世價值的傳播、現代教育理念的普及,使學生在入學伊始就有自主意識、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師在課上課下被學生問倒、難住,早已不是新鮮事,許多同行對此也能坦誠應對并采取積極的后續行動,比如加強自身學習、改變教學方式等,樹立起一種新的、好的教師形象:勇于承認不足和錯誤,愿意并能夠和學生一起努力、共同成長,更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畢竟走下神壇的人更可親??墒桥c此相伴而生的另外一些現象,我們對待它們的態度和處理的方式可能就沒有這么坦然和從容:“以前你無論布置學生做什么,他們都會一聲不吭地完成。做得不好,批評幾句,他們也不會反駁?,F在不同了,首先他可能跟你爭辯應不應該做,不得不去做時,可能給你甩臉子,嘴里嘟嘟囔囔,你再要批評他做得不好,甚至可能會發生沖突?!眴问强催@一段敘述,其實已經可以感受到教師的不滿和無奈;同樣單是看這一段敘述,也一定會引起不少同行的心有戚戚。我自己就有過類似這樣的時刻。尤其是在其他同事面前如此時,我們的惱怒會被放大,進而可能“以暴制暴”。說到底,我們不能接受自己的要求和指令被質疑、被拒絕(特別是當眾),還是我們腦子里身為教師不自覺的威權意識在作祟,而這種威權意識有周遭環境的影響和自身成長經歷的烙印。所以,這種時候,也應該像課堂上有學生問“為什么‘錯字是金字旁”而我答不出的時候一樣,要心平氣和地傾聽、了解,然后反思、改進。成年人也罷,小孩子也罷,教師也好,學生也好,承認我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沒有什么是只能“我說你聽”的。

說到“我說你聽”,難免聯想到我們小學語文課堂上的一些問題。湯普金斯在《沮喪者教育學》中說:“作為教師,我的困擾在于沒能幫助學生學習他們想要了解和需要了解的東西,而是向學生展示我有多聰明,向他們顯示我知識多淵博,向他們顯示我備課多認真……我就是在進行一場演出,其真實目標不是幫助學生學習,而是以此使他們對我有一個好的評價……除了學會怎樣掩飾、炫耀,我的學生學會某種東西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我掩蓋了我的內心,無法按照教與學的要求形成有機的聯系?!蹦敲?,怎么形成有機的聯系?應該是對話。對話的前提是有話可說,所以,教師要給時間讓學生讀書、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讓”他們說;對話講求平等和信息的“往來”,所以,教師要真正傾聽學生的聲音,而不是只顧表達自己;好的對話帶來的是啟迪、是領悟,所以,教師要引領學生抵達他們各自的完整與深刻,而不是拽著他們走向教師自以為是的目的地。這些是我所追求和踐行的教育教學境界。近來聽課,對上述第二點的思考更深入了:課堂上的話語霸權,不僅僅表現為“不讓你說”,還表現為“我說你聽”,尤其是當這種局面以淵博乃至溫柔的面貌呈現的時候,更具有迷惑性。教學過程是師生對話、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對話,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對話發生的教學,是假教學。之所以有假教學,是因為沒有構建起真正的、教育學意義上的師生關系——帕爾默在書中說這樣的教學過程教師“掩蓋了自己的內心”。我起初還不能準確理解,現在我知道了:只有當教師和學生都以自然真實的狀態袒露其中,自信、坦誠對話的時候,人性與智慧都得以發展的教育才會真實發生。

盡管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于理性,而作為社會關系縮影的師生關系也顯得契約成分愈重而倫理分量愈輕,教師越來越多地被視為政府向納稅人提供教育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但“學校里的學習從來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教師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會在各種變革中重新被確認,而我們則需要在這個過程中確證我們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師生關系產生各種問題不假,改善師生關系的主動權卻也在我們手上。沒有教師不想贏得學生的尊重、信賴和依戀,然而今天在努力建立深厚師生關系的過程中,要避免的另外一個誤區是:迎合和討好他們。如果以為只要和他們說笑玩鬧、跟他們分享食物、允許他們不經揀擇只是圖樂子去看書等就行了,那師生關系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昵關系,而這對于教育是危險的。師生關系在放棄威權、真誠對話的基礎上,仍然有教師身為成年人和教育者去引導、評價、示范、提升的內涵。而我們的困境是,幾乎沒有任何懲戒權。加上被師德事件污名化,也有不少教師開始僅僅把教師當作普通職業,把師生關系看作職業關系來處理??梢圆槐恢匾?,卻不能自甘墮落,教師群體的自甘墮落,勝弒師之悲劇倍矣。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盡管是句假名言,但這個比喻還是生動地表達了我們對于教育理想狀態的向往。雅思貝爾斯對教育的真正闡述是什么?“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范,并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交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并啟迪其自由天性?!北M管時移世易,我們所從事的,仍然是這樣光榮而偉大的任務。只是我們必須明白,我們的方式是搖動、推動、喚醒,而我們的對象是和我們一樣有獨立人格和獨特價值的那棵樹、那朵云、那個靈魂?!妒裁词墙逃分羞€有一句話:“文字恰恰不能表達出真理在相互思想的現實交往中于一瞬間突然亮相的事實”,那么,就讓我們在行動中體驗吧。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龍華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田? ?晟

猜你喜歡
師生關系教育教師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最美教師
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教師如何說課
掌握談心藝術 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