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中的20世紀90年代消費文化書寫

2024-05-10 16:41王昌忠
肇慶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現實主義沖擊波書寫

王昌忠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重慶 401331)

“現實主義沖擊波”概念最早由張新穎、雷達等在20 世紀90 年代中期提出,它所命名的對象是“劉醒龍、陳源斌、畢淑敏、關仁山、鄧一光等一些相當活躍的作家”“充滿了濃烈的當今實際生活的氣息,表現出經濟和文化轉型過程中我們這個時代的勃勃生機,同時也寫出了這一過程中普通民眾的痛苦和艱難”[1]的作品?!艾F實主義沖擊波”概念提出后,同步于新的文學事實的不斷出現,它所指涉的文學對象、覆蓋的話語范圍也在不斷增多、擴大??梢哉f,凡是操持現實主義創作立場、運用現實主義寫作手法,以全景方式書寫90年代以來的經濟改革、政治體制改革過程及其面臨的問題與沖突,揭發和抨擊官場和遍布社會各個角落的腐敗現象的小說樣態,即可納入“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范圍。90年代以來,盡管消費社會所需的物質保障并未全部具備,但消費社會的雛形在中國卻已建成,尤其是消費社會的運作模式、現實圖景、生活情形、理想愿望和思想意識已經從國家層面到日常生活層次都得到大面積、全方位的展開。這就正如洪志剛所指出的:“消費主義贏得了合法性的生存空間。從經濟到文化,從都市到鄉村,中國社會開始步入了消費主義時代?!盵2]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所處理、面對的政治性的現實生活,其實就是消費社會或者說消費文化語境中的社會生活或與之緊密相關的社會生活??傮w來看,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所書寫的消費情狀主要包括:消費圖景、狀況,基本消費資源的爭取、維護,及個人消費資源的攫取、占有。

一、消費社會消費圖景的逼真展示

消費社會的典型特征即在于消費活動取代生產活動成為了社會的主要和基本“事件”。人類消費不是單純的物質、生理活動,而是一種文化、精神活動。文學消費書寫,其實是對消費的價值、意義的揭示和傳達,也就是對消費文化的揭示和傳達?,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偏于“政治寫作”,其中的消費書寫著重揭示、發掘的是消費事實的政治文化,即政治意義、政治價值。作為消費生活的兩個重要方面和環節,消費場景、情形和消費狀況、水平被廣泛、大量編織進文學消費書寫文本成為其中的話語組織。由于消費場景、情形和消費狀況、水平,承載、寄托著較為濃厚、直接和明顯的政治氣息,因而成為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的題材內容。順應于政治意旨的實現,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主要書寫了兩種不同樣態的消費情形和狀況:一是奢侈、豪華、鋪排的,二是貧窮、困頓、窘迫的。

在大力提倡“消費有理”“消費也是生產力”的消費社會,享樂主義、消費主義大行其道。在某些層面,奢侈消費、高檔消費都被視為具有天經地義、不容置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拔覀兊纳聿?、住宅、廚房、食品以及西方世界通行的所有消費習慣,都是意向性符號,體現著某一地位的生活方式;它們的標志性功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突出”[3],的確,消費社會的消費既標識著消費主體的社會地位、身份,也象征了消費主體的個人能力、品位?,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所書寫的高檔消費、奢侈消費分成公共性、集體性的和私人性、個體性的兩種。前者指的是一個地方、一個區域(主要是城市)公共的、集體的高檔、繁華消費事實,比如城市道路、公園、景觀、樓堂館所等“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周梅森的《至高利益》書寫了市長錢凡興極力修建的峽江市“時代大道”,花建設(由太平鎮鎮長提為沙洋縣副縣長)主持建設的太平鎮“鎮容”,以及其修造的“比人家青湖市一般的縣政府大樓都好的”“真氣派”的“鎮上的辦公樓”;王曉方的《駐京辦主任》所寫的丁能通對東州市駐京辦大樓的興建,等等?,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書寫公共性、集體性高檔、繁華消費事實的政治用意主要在于:一是揭示、批判官員將城市改造、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這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作為“政績工程”以達到維護或提升自己的官位、權力的私人目的,二是暴露、抨擊干部摒棄為人民服務宗旨而貪圖享受、互相攀比的不正之風;除此之外,也包含揭發、呈現領導干部借大興土木、建設項目以撈取好處的圖謀,如收受賄賂、安排人事等。

后者指的是個人、私下在衣、食、住、行、用、玩等方面的高檔消費、奢侈消費。拘囿于特定的政治性對象視域和政治性主旨意涵,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主要呈現了領導干部(及其家屬)和商人、企業老板的高檔消費、奢侈消費。先來看領導干部的高檔消費、奢侈消費。在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的消費敘事中,大凡貪污腐敗、以權謀私的官員及其家屬,都無不過著高檔奢侈、揮霍鋪排的消費生活。除了住豪宅、穿名牌、乘名車、喝名酒、吸好煙、戴名表等之外,他們還玩豪賭(如《駐京辦主任》中的副市長賈朝軒)、玩古玩字畫(如《駐京辦主任》中的“京城要人”“王老”、王躍文的《國畫》中的柳秘書長)、玩女人(如周梅森《至高利益》中的副省長趙達功、《國畫》中的皮市長),等等?,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對領導干部奢靡消費的書寫,其目的既在于揭示他們黨性人格的喪失、理想信念的沉淪和精神操守的泯滅,也在于說明他們走上貪污腐敗、以權謀私道路的必然性。

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中的商人、老板都享用著豪華高檔、奢靡鋪張的消費生活。張欣的《浮華背后》中的走私頭目高錦林、陸天明的《大雪無痕》中的九天集團馮祥龍這樣的大企業的大老板自不必說;就是處于經濟困境的小地方的私營企業的老板們,如關仁山的《九月還鄉》中作為鄉三產企業的金河貿易公司的馮經理、劉醒龍的《分享艱難》中的鎮辦養殖場老板洪塔山,等等,也是如此?,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一是揭露他們揮霍、鋪張的消費資源通常是建立在掠奪、損害別人(主要是工人、農民等弱勢群體)的消費資源的基礎上的;二是反映他們的揮霍、鋪張消費背后隱藏著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丑惡行徑。因而,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也將商人、企業老板的奢靡、揮霍消費書寫拉向了政治書寫的軌道。

事實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的各種改革在經歷了它的新銳期后,各種矛盾逐漸突出、激化,進入到了一個十分艱難的境地。一些重大而又棘手的問題浮出水面:工廠破產、工人下崗;農民與土地的矛盾日益尖銳,大學生就業困難”[4]。從消費角度看,貧窮、困頓、窘迫消費隨處可見、比比皆是。關仁山、劉醒龍等農村題材的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主要書寫了農民貧苦、困頓的消費狀況?!毒旁逻€鄉》中,農民們在城市打工,或者獲取不到消費資源,或者要遭受凌辱,只能回到農村靠土地為生,然而,他們不是保不住想要的土地就是缺乏開發土地的資金(如楊雙根)。在劉醒龍的《挑擔茶葉上北京》中,農民們為了得到一點政府的救濟款,就要采摘冬茶(茶樹會因此死掉,導致以后的消費困境)上交給鎮領導去送禮?,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對于農民艱難、困苦的消費情狀的書寫,意圖在于批判、控訴造成其消費事實的深層原因。其中既有“三農政策”的問題,也有基層干部官僚主義、貪污腐敗、無所作為及片面追求政績的問題,還有為富不仁、黑惡勢力橫行鄉里的問題。

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更多地寫了企業工人的消費生活狀況。談歌的《大廠》《車間》對舉步維艱、瀕臨倒閉的工廠里工人們無錢看病,領不到工資,見義勇為被抓卻無錢領回等消費事實或與消費相關的事實,進行了書寫。陸天明的《大雪無痕》書寫了下崗女工方雨珠、檢舉官員收受股權的原東鋼集團職工廖紅宇的清苦消費狀況。在周梅森的《至高利益》中,由于趙娟娟受到包括副省長趙達功在內的官員、領導的庇護,而遲遲未歸還所虧欠的紅峰公司巨款,致使紅峰公司職工陷入了嚴重的消費困境,以至于只能以“用附近菜場魚攤上撿來的鱔魚骨頭和內臟做的”“漂著黃菜葉的白湯”和“饅頭”打發中飯。在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中,工人困頓、清苦、窘迫的消費狀況,都有其現實原因。比如改制、轉型給國企帶來的陣痛(《大廠》《車間》),比如政企不分形成企業經營、管理漏洞從而使職工遭受利益損失,比如權錢交易、錢色交易和以權謀私、徇私枉法、中飽私囊使得工人不得不承受艱辛的消費生活。

二、維護基本消費資源的客觀呈現

人類消費指的是作為消費主體的人對消費資源、消費對象的消耗、享用,因而其前提是對消費資源、消費對象的占有和獲取?,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鮮明的政治指向,導致其中的消費書寫主要落筆在了消費資源的創造、爭取和維護上面?,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創作者將創作視線投向了90 年代以來市場經濟深化改革、轉型升級過程中消費資源受損、消費條件不足的群體維護,以及爭取消費資源、消費條件的事實。既書寫了他們自身的維護和爭取,也書寫了“社會”(主要是企業領導和基層干部)為他們的權益所進行維護和爭取。

先來看消費利益受損者自身對消費資源的維護、消費條件的爭取?,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中的工廠題材作品經常以國企職工因為收入低下而另謀出路為書寫對象?!洞髲S》中,當在舉步維艱的國有“大廠”無法得到基本消費條件的保障時,包括總工程師在內的職工便產生了跳槽到經濟效益好的私營企業的主意。由于三農政策的出臺、基層官員的工作作風問題、農村經濟基礎薄弱、黑惡勢力橫行鄉里等原因,農民的基本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消費資源受到了損害,消費條件遭遇了危機。面對這些情形,農民們要么如《大雪無鄉》中的九月到城里打工(甚至賣身)掙錢回鄉開墾土地,楊雙根偷賣公家鐵橋換錢開墾土地;要么如何申的《信訪辦主任》中的揣德強上訪呼告;要么如《挑擔茶葉上北京》中的農民拒不理睬鎮長要求的上交冬茶。官場小說、反腐小說在這方面書寫較多的是當官商勾結侵犯了企業職工的利益時,如企業向官員行賄(施與股權、金錢),企業被廉價兼并或轉讓等,企業職工通過上訪、集會、談判、申訴等途徑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利益?!洞笱o痕》中,東鋼集團將內部股行賄給省市領導自是損害了職工的利益,占據了職工的消費資源,以廖紅宇為代表的東鋼職工上訴、告發便是為了維護、捍衛自己的消費資源權益。

再來看政府、部門、單位、企業如何為集體、他人爭取消費資源、創造消費條件。個體作為“社會”人,當利益受損、資源缺失時,他們就不得不求助政府、部門、單位、企業。事實上,“社會”也確實向他們伸出了援手?,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對此所做的“記錄”主要有:第一,政府查清權錢交易真相,懲處貪污腐敗,清除黒惡勢力,維護集體利益,保障職工、百姓的合理消費需求。在《大雪無痕》《蒼天在上》《絕對權力》《至高利益》《蒼黃》《國畫》等反腐小說中,國家、政府中的正義力量,經過艱巨復雜的較量,最終都懲處了貪官,消除了官員及其家屬對企業資產的占有、奪?。ㄈ缦碛泄蓹?、收受賄賂、直接挪用),從而保障了職工的權益。第二,企業經營管理者(廠長、經理)加強管理、改善經營,甚至采用一些陰暗、下作的方法,改善經營狀況、提高經濟效益,給員工提供消費資源、創造消費條件。如呂建國廠長(《大廠》)與派出所交涉保出涉黃的重要客戶,田書記(《大廠》)等人給下崗工人安排工作和給因公殉職的職工家庭“弄些困難補助”、秦志文索回張青(私營老板)向廠里借走的三百萬資金,等等。第三,農村基層干部想方設法促經濟、增收入,使基層公務員、鄉鎮教師等獲享基本消費資源,并鏟除黑惡勢力,維護農民利益??滋剑ā斗窒砥D難》)鎮長為了發放教師工資,與派出所“斗智斗勇”巧妙獲取了賭博人員的罰款經費;為了保住作為鎮里主要財政來源的養殖場,不僅袒護養殖場老板洪塔山嫖娼,而且在表妹被強暴后也選擇了姑息、容忍。太平鎮鎮長計夫順(《至高利益》)更是“膽大妄為”,為了發放教師和鎮里工作人員工資,為了湊到退休干部的醫藥費用,竟冒犯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挪用了村民上交的超生罰款。鏟除黑惡勢力以維護農民利益的情形,在《九月還鄉》《至高利益》中有所表現。前者如制止馮經理強行低價收購棉花,后者如懲處橫行鄉里、為非作歹(私自在公路上設卡收取通行費等)的郝老大、郝老二(計夫順為此付出了生命)。

三、攫取奢侈消費資源的如實描摹

消費社會消費主體的消費對象,有的是純粹為著滿足身體的奢靡需求,有的則是“徹底地與某種明確的需求功能失去了聯系”,“對應的是”“社會邏輯”和“欲望邏輯”[5]。消費欲望的閘門一經打開,在漫無止境的消費需求的脅迫、驅動下,對于消費資源的占有往往會失控、失禁,其手段、舉措往往會越過合理性、合法性藩籬,而滑入不合理、不合法的泥潭。這就如王峰秀所指出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對利益的追求為杠桿,極大地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它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效應,使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東西泛濫起來,嚴重惡化了人與人的正常關系”?,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以赤裸裸的生活真實,讓我們警覺到了市場經濟中‘一切向錢看’的負面效應”[6]。正因為如此,關于官員、干部、商人對于消費資源的爭取、占有,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著力書寫的是他們采用不合理手段、不合法方式的“巧取”“豪奪”,比如貪污、受賄、以權謀私、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等。具體來看,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集中呈現了官員、商人(老板)和女人對個人消費資源的貪婪攫取和大肆侵吞。

一些作品書寫了各級政府官員、領導干部和國企管理者中所出現的把持力弱、控制力差的人,從工資福利等合理合法渠道之外去謀求消費條件、占據消費資源?,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的重要類型之一的“官場小說”也稱為“反腐小說”,就在于它集中書寫了官員的腐敗,而這腐敗就包括憑借權力而實施對財富、金錢的占有和奪取。具體情形主要有:第一,收受賄賂。談歌的《車間》里,廠子本身遭遇了嚴重的資金困境,吳廠長卻不去追回廠里貸給張青的三百萬元巨資,原因就在于他收受了張青的賄賂。何申的《信訪辦主任》中的縣委梁書記之所以阻止村民們上訪,就在于他收受了村支書楊光復的賄賂。第二,接受股權、股票分紅。這其實也是企業向領導干部的行賄,而且往往是更大額度的賄賂,只是形式更隱蔽一些?!洞笱o痕》中顧書記獲取了東鋼集團三十萬的職工內部股,《絕對權力》中的市委書記齊全盛夫人高雅菊“買”入的是藍天集團的股票(輕而易舉就賺了二百萬)。第三,占有、挪用國家、企業資產。周密(《大雪無痕》)便是挪用了九天集團老總的十萬元資金給顧書記買東鋼集團的內部股。市長趙芬芳(《絕對權力》)為了坐上市委書記的寶座,居然占取金字塔集團一千萬元人民幣向北京來的“領導人兒子”(實為騙子)買官。第四,利用權力經辦、插手企業事務并從中牟利。齊小艷(《絕對權力》)就因為是市委書記的女兒而當上了藍天集團的老總,從而給了情人白先樹副市長占取公司資金的機會。卓琴(《浮華背后》)利用母親杜黨生是海關關長這一背景,開辦第三方公司,自己走私也協助他人走私。

企業老板、負責人,通過管理、經營企業,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萌生了占有個人財富的欲望。占有財富的欲望一經產生,便沒有滿足、沒有止境。因此,企業老板、負責人便會千方百計地借助管理、經營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在90 年代以來的市場經濟現場,企業、公司采用不合法、不合理的途徑、渠道創建和經營的情形比比皆是。諸如偷稅漏稅、投機取巧、剝削職工、挪用國家資產等?,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對90 年代以來出現的企業老板、商人不合理、不合法經營和管理,攫取消費資源、占據消費條件的事實展開了書寫,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直接將企業資金占為己有。比如周梅森的《至高利益》中的峽江市投資公司的董事長田壯達,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把老婆、孩子和情人全悄悄移民國外”后,攜“公司的近三億元港幣”“消失”了。其次,強行向銀行巨額貸款而拖欠不還。關仁山的《大雪無痕》中的鄉鎮企業老板潘老五貸了銀行的巨款,倒成了要挾銀行、政府的資本,因為銀行需要他經營好企業償還貸款和利息,政府需要他利用貸款經營好企業來為鄉鎮創造財富。王曉方的《駐京辦主任》中的北都集團老總陳富忠,在“向東州各家銀行總共貸了七個億了,一分錢也沒還”后,因再次向市建行中山支行貸三個億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竟將行長段玉芬和一名工作人員暗害了。再次,采取非法途徑、犯罪手段謀求經濟利益。王躍文的《國畫》中,雷拂塵的龍興大酒店隱藏色情服務以招攬顧客;《九月還鄉》中有勢力有后臺的鄉鎮企業老板馮經理,設卡低價收購農民棉花;《蒼天在上》中的萬方公司,仗著“上方”授意,強行將“質量不過關的煞車管”使用到新生產的汽車上,導致試車時車輛失控,失去了“二三十條人命”。至于張欣的《浮華背后》中的高錦林,更是置國法于不顧,大肆走私獲取暴利,使國家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有,官商勾結在買地及企業轉讓、股權交易等巨大經濟行為中借力政府“暗箱操作”,謀取巨大經濟利益。周梅森的《絕對權力》中,在市長趙芬芳的支持、策劃下,先讓藍天集團宣布破產,然后讓金啟明的金字塔集團以超低價買進藍天集團?!秶嫛分?,皮杰(皮市長兒子)用四百萬購置了別人(如雷拂塵)愿意出五百萬購置的一塊好地,并且很快建起了東方娛樂城,搶走了雷拂塵龍興大酒店的生意。

與物質消費欲望緊密結合的是人的情欲、性欲?,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所書寫的一些女性以出賣身體交換消費資源、消費條件的情形主要為:女性將性資源投放給男性政府官員、領導干部和商人、老板以滿足其性消費欲望,從而換取財富。王曉方的《駐京辦主任》書寫了不同層次的女性(高層次的如白麗娜、蘇紅袖、羅小梅,低層次的如林娟娟)與官員、商人之間的不正當男女性關系。在這其中,雖然也有建立在純粹情愛基礎上的,比如丁能通和羅小梅之間。但更多的是女性“出賣”性資源以滿足男性官員、商人的性欲、情欲而獲取消費資源、消費條件。白麗娜成為市長肖鴻林的情人,除了謀求更高的職位還包括享擁他腐敗所得的財富。蘇紅袖“投身”于副市長賈朝軒、袁錫藩和商人陳富忠,無不為了與他們一起揮霍金錢、享用財富。至于林娟娟以保姆之軀“服務”商人陳忠富、副市長袁錫藩,直接就是為了換錢給父親治病?!吨粮呃妗分?,趙娟娟把身體“支付”給趙達功而被其樹為企業家典型;把身體“支付”給陳仲成和其他法官“換取”了紅峰案的勝訴,從而占有了本應支付給紅峰公司職工的巨額租金。

文學“在向人們展現真理的同時,也向人們呈示著意義,并以審美情感訴諸人們的心靈和激發人們的情緒的方式,發揮著它的審美意識形態作用”[7],這意義往往借助創作主體的價值立場、情感態度來體現?,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作家在將領導干部、政府官員以及商人、老板和女性,靠不合理、不合法的政治手段和途徑攫取消費條件、掠奪消費資源的事實,作為題材內容時,所持的價值立場、情感態度堅定、鮮明,那就是無情暴露、強烈批判、堅決抵制?,F實主義沖擊波小說屬于傳統的現實主義小說,其傳達寫作主體情感態度、價值立場的途徑、方式也很常見。從敘述投影來看,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以全知全能的外聚焦為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第三人稱敘述為主;從敘述聲音來看,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以故事外敘述(異故事敘述)為主。具體到領導干部、政府官員以及商人、老板對消費資源的攫取,消費條件的獲具的敘事,敘述者和聚焦者常常都是隱含作者,而這隱含作者在思想立場、價值態度上又與作者本人保持著同構與一致,即都是無情暴露、強烈批判、堅決抵制。這一情感態度、價值立場主要通過下述方式得到了體現:第一,采取不合理、不合法的政治手段、途徑攫取消費條件、掠奪消費資源的行為最終被敗露、被禁絕,那些人大多受到了應有的行政懲處、法律制裁。第二,將他們占奪消費資源、爭得消費條件過程中不合法、不合理的具體表現和完整細節“展覽”“播放”出來。第三,用有著暴露、批判、抵制等情感色彩、思想意涵的敘述聲音(語詞、語氣、句式等),描述、闡釋、評價他們以不合理、不合法的政治手段,途徑攫取消費條件和掠奪消費資源的行為。顯然,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消費文化書寫的意圖在于審視、反思和質疑、批判消費文化,為實現“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消費主體、消費客體和消費環境,得到美的享受”[8]的消費目的而努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基本確立,消費文化在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成為了一種重要文化事實。一方面,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秉承現實主義原則,筆觸游走于20 世紀90 年代的消費文化現場,深入、具體地描摹了其狀貌,透視了其肌理,把捉了其實質。另一方面,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作家對于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消費文化的書寫,并非停留于真實“記錄”、客觀“呈現”的層面,而是憑依自己的標準、尺度,進行了思考和評判,也即投入了自己的思想意識和情感態度。顯然,通過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的消費文化話語不難發現,創作主體在面對、處理20 世紀90 年代消費文化時的基本立場和主要態度是反思、審視和質疑、批判。他們的意圖不在推動、鼓噪愈演愈烈的消費文化,而在糾偏消費文化的異化、扭曲之處,以便把社會主義消費文化發展引向合理和健全。因此,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消費文化書寫的意義主要體現在社會學和文學兩個方面。就社會學意義而論,第一,使公眾讀者對于20 世紀90 年代以來蜂擁而入的消費文化既有現象上的感性了解,又有實質上的理性認知。第二,提醒相關職能部門管控、規范消費文化,尤其要制止、杜絕其中的負面傾向,從而使其呈現應然、正常態勢。在文學層面,第一,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的“先鋒”“實驗”“探索”盛行的文學風氣中,現實主義沖擊波小說通過書寫活生生的消費文化現實,體現出現實主義文學的勃勃生機,也彰顯了文學所具有的現實介入、社會擔當的強大威力。第二,消費文化將在今后相當長時間里“盤踞”于中國版圖,將成為文學書寫的客體對象,因此,現實主義沖擊波的消費文化書寫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參照作用。

猜你喜歡
現實主義沖擊波書寫
Unwritten 尚未書寫
自然科學與“現代現實主義”——19世紀現實主義再闡釋
用什么書寫呢?
新法律現實主義
武漢沖擊波
離婚起訴書寫好之后
能源物聯網沖擊波
醫生集團沖擊波
書寫春天的“草”
超聲雙探頭聯合定位法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