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空間視域下潮汕古建筑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

2024-05-10 08:56蔣譽鄒焯培林桂蕓
新楚文化 2024年8期
關鍵詞:數字化保護文化空間

蔣譽 鄒焯培 林桂蕓

【摘要】潮汕古建筑是潮汕地區的傳統建筑,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谖幕臻g理論,潮汕古建筑可解構為物質、精神、社會三個層面。通過分析潮汕古建筑的現狀,結合數字化技術,從三個層面探索出潮汕古建筑數字化保護與數字化傳播的架構,實現對古建筑本身的保護與傳承,同時為其文化空間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文化空間;潮汕古建筑;數字化保護;數字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K879.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08-008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8.027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2023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文化空間理論視角下的潮汕古建筑數字化保護與傳播路徑探究“(項目編號:202342018)的研究成果。

一、文化空間理論

“文化空間”由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在其著作《空間的生產》一書中首次提出[1]。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文化空間定義為“一個集中了民間和傳統文化活動的地點,但也被確定為一般以某一周期或是某一事件為特點的一段時間”[2]。2005年,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界定中把文化空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基本類別,認為“文化空間”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是具有一定傳統文化活動周期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3]。除了將“文化空間”看作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別之一,也逐漸出現了將“文化空間”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視角,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的另一條研究線索[4]。敏承華、朱剛認為,以文化表現形式為核心,從時間和空間維度入手察看其實際的實踐過程,基本可以作為我們開展文化空間研究的基本路徑[5]。楊馥端、竇銀娣等人以三元空間辯證法為根基,將文化空間分為物質、制度、精神這三方面[6]。筆者認為,文化空間不應該局限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某一種類,而應該成為一種研究視角,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研究。

二、潮汕古建筑的文化空間

(一)物質空間:客觀的物理空間

潮汕古建筑是一種潮汕地區的傳統建筑,它保留了潮汕人民聚族而居的傳統,多以宗祠為核心,四周相連形成對外封閉獨立而內部相通的建筑群體,發展出諸如“下山虎”“四點金”“五間過”等多種建筑形式。

地形要素、人口要素、氣候要素深刻影響了潮汕古建筑物質空間的形成:潮汕地區地處東南沿海,三面環山,南面朝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在建筑的選材上因地制宜,將當地的貝灰、土按一定比例拌合,形成“三合土”夯土墻;潮汕地區地少人多,人口密度大,因此古建筑建材采用夯土墻以減少燒磚對土地資源的占用;潮汕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漫長,多臺風、多暴雨,空氣潮濕,在建筑的建造中多采用石柱、石階、石門等石結構,避免腐壞,并起到通風透氣、抗風防洪的作用。

(二)精神空間:主觀的精神建構

潮汕人民在潮汕古建筑這一物質空間中,通過社會實踐產生了一個存在于頭腦中的空間,其中具有一定共同審美意蘊的場域,包括思想理念、觀念文化等內容,即精神空間。

潮汕古建筑的精神空間具體體現在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上。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是潮汕先民的一種建筑理念和實踐方式,涵蓋了彩繪、泥塑、木雕、石雕、嵌瓷、灰塑等多種傳統工藝,兼具實用功能和美學價值。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以對稱方正的布局、對比強烈的色彩、層級復雜的工藝表達潮汕人民對富足生活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生活理念。此外潮汕古建筑在建造過程會結合風水學說,以“人”為核心,輔以選址、朝向、格局、植被等要素,實現天地人三者的和諧統一。例如五行山墻(俗稱“厝角頭”)有“金、木、水、火、土”五種類型,會結合屋主的生辰八字,按照五行相生法選出合適的山墻樣式,以求居住者在未來生活中能夠風調雨順。

(三)社會空間:人與人在交互中形成的空間

共居于潮汕地區的人們出于血緣、宗族、婚姻等原因,在交互往來中逐漸形成了在人際交往、規則意識、社會關系與文化交融等方面的規范,進而衍生出獨特的宗族文化。在不斷地社會實踐活動中,潮汕人民創造和總結出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文化,展現著獨特的生活經驗和地區歷史。

歷史上,潮汕地區遠離政權中心,社會相對安穩,常有世家大族南遷并扎根于此。血緣與地緣重合,人們更傾向制定相關規定管理宗族的方式維護社會的穩定與秩序[7]。在社會實踐中,潮汕人民遵循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尊卑等級秩序,確立了一套完整自洽的祭祖祭神禮俗并傳承至今,因此而形成的宗族觀念也逐漸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根深蒂固。潮汕古建筑的社會空間在物質空間里具體表現在建筑布局上:以家庭為單位,以擺放家族牌位的大廳為核心,左右為臥室、廚房等房間,一家人共同生活,更有世家大族會統一管理整個宗族,建造“百鳥朝鳳”等格局的建筑。

三、潮汕古建筑現狀研究

(一)物質空間的現狀不甚理想

潮汕古建筑本身是一種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其物質空間即指保存它的原真性和整體性。筆者選取了潮汕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組群“德安里”開展實地調研。在走訪中筆者發現:德安里古村落內大多數建筑的墻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開裂、腐朽、脫落等情況。古建筑的裝飾構件如木雕、彩繪等,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潮汕古建筑標志性的厝角更是存在著部分缺失、表面裝飾基本消失等問題;投身于保護工作的專業人員數量與龐大的古建筑群數量失衡,除了德安里、陳慈黌故居等幾處保護較為完好的古建筑群,在潮汕地區仍有大量零散的古建筑缺乏專業保護;此外,潮汕地區雨水充沛,夏季常有暴雨天氣,空氣較為潮濕,而德安里古村落的排水系統無法高效排水,甚至有倒灌的風險,加之潮濕的環境,導致部分墻體存在發霉、疏松的問題。

(二)精神空間的傳播受到限制

文化遺產的產生及生存的空間適應的是舊文化生態環境,而要使文化遺產能夠在新時代中保持活力,則需要融入當代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中。但實際上,大眾保護意識弱和認知淺薄仍是潮汕古建筑在保護與傳播中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大眾對于“保護文化遺產”已達成共識,但在實踐層面上,人們往往難以注意到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真的在保護文化遺產。在實地走訪中,筆者發現潮汕古建筑墻體上被刻畫了詞句且多年無人修復的情況。此外,文化遺產走入人心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于2021年被選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才進入大眾的視野。要達到人們自發保護潮汕古建筑的階段,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

(三)社會空間的活化存在難度

要對潮汕古建筑社會空間進行保護與傳播,必須賦予其生命力,對其進行“活態化”傳承,使其融入人民群眾的生活當中。相較于北京故宮、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這類已經成功打入人心的文化遺產,潮汕古建筑的知名度在全國范圍內并不高。一方面,潮汕古建筑作為居民區,無法容納大量觀眾的訪問,難以很好地發展旅游業;另一方面,新媒體時代的數字化傳播仍是“內容為王”,但政府和相關組織未對潮汕古建筑的社會空間進行整體性的挖掘和整理,零散的信息不利于大范圍、全面化傳播,加之未投入充分及有效的資源進行宣傳,大眾認識潮汕古建筑的渠道受限,保護及傳播潮汕古建筑精神空間的觀念暫時未能深入人心。

四、潮汕古建筑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策略

(一)保護與存續:運用數字技術保護物質空間的本真

針對潮汕古建筑的物質空間,應保護其物質實體,并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存續。這可以分為數據采集、數據保存、數據分析、數據展示四個階段。

在數據采集階段,可采用攝影測量、三維激光掃描、二維圖像采集、AI影像修復技術、三維重建算法等手段,從而獲取高精度的空間數據和影像信息,提取出地形、建筑、道路、水文、結構等地理信息以及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布局、建筑形制、特殊工藝等古建筑信息。同時,要注意結合文獻資料和專業人士的意見,及時對信息進行補充,從而保持數據的原真性。隨后對數據進行標記及分類,并通過空間分析、統計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手段對已經分類好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去除數據中的異常點,提高數據的精確度。對于處理好的數據信息,可以建立大型數據庫以儲存所有數據,將古建筑的結構、材料、時代、地址、坐標、開放情況、簡介、照片等信息記錄完整。同時,利用動態監測技術,利用多平臺、多時相和多源數據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不斷地對數據進行更新和完善,以滿足保護與傳播工作的長期性。最后需要將數據進行可視化操作,以便于潮汕古建筑物質空間的傳播。運用3D建模技術,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嚴格遵循潮汕古建筑原有的建筑建材、建筑規模尺寸、比例布局,以及建筑內部的工藝制品及精美構件,按照特定的比例進行建模。這可以用于建設數字博物館、數字文化遺產查閱網站、開辦全息投影展覽等。通過將實體建筑轉換成數字化信息,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便于潮汕古建筑更好地傳播。

(二)重塑與傳承:在數字化保護與傳播中構建符合時代需求的精神空間

保護與傳播好潮汕古建筑的精神空間,是保護潮汕古建筑文化空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承潮汕古建筑的精神空間,要把握好保護與傳播的尺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宣揚能夠適應新的文化環境的內容。

在對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的空間構筑中,可通過記錄圖像、影像、音頻等數據信息,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譜,系統地形成數據集。其一是邀請相關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及專業人士,對營造技藝進行講解與示范,通過拍攝的方式記錄下營造技藝的制作方式、制作環境、使用器材、制作原料等,整理成一部紀錄片,在將營造技藝記錄下來的同時也便于其傳播。其二是借助擴展現實技術(VR、AR、MR),建立非遺文化體驗平臺,打造文化遺產向導。在平臺上,用戶將體驗木雕、石雕、嵌瓷、灰塑和彩繪等工藝的制作,切實感受到非遺的樂趣。其三是創建網絡平臺并利用AI技術回答用戶關于營造技藝的疑問,同時設置非遺傳承人與用戶連線的板塊,加深非遺傳承人與大眾之間的聯系。其四是利用GIS空間信息技術,結合相關文獻,將潮汕古建筑所處的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朝向方位等地理信息及其對應的風水學說解釋和現代科學解釋一并以電子地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實現精神空間的可視化。

(三)開發與參與:通過數字媒介構建一個多方協作的社會空間

保護與傳播社會空間,才能讓大眾更好地理解潮汕地區歷史文化與社會秩序,了解潮汕文化新時代的發展態勢。

構建社會空間,要充分發揮數字媒介的儲存功能、表現功能和傳播功能,實現社會空間的開發。其一是借助數字媒介的儲存功能,采集潮汕古建筑的物質空間信息和相關文獻資料,高精度還原潮汕古建筑物質形態。其二是利用數字媒介的表現功能,模擬潮汕古建筑內潮汕人民的生活實景。其三是依托數字媒介的傳播功能,在B站、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投放視頻,并通過參與相關話題、與網絡紅人進行合作等手段,在吸引流量的同時跟觀眾實現互動交流,更好地理清大眾的文化偏好與選擇動向。

實現社會空間的多方協作,需要構建政府、企業及公眾三者之間的協同機制。政府可以與企業聯合,推出潮汕古建筑主題的聯名產品或數字藏品,以滿足大眾的消費需求,進而創造經濟效益。此外,地方政府可以引導居民定期舉辦社區文化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增進與周邊社區及居民的互動,收集公眾意見,優化治理策略,提升民眾的認同感和參與度,最終實現對古建筑自覺保護與傳承的目標。

五、結語

本文通過對潮汕古建筑物質、精神、社會這三個空間的重構,利用數字技術對其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展現與利用,構建了一個數字世界,營造了潮汕古建筑在新時代中的生存環境,為潮汕古建筑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在實現數字化保護與傳播的過程中,既能夠使當地的居民了解潮汕文化,產生文化認同感,形成共鳴,在實際生活中能夠身體力行地為潮汕古建筑的保護與傳播出力,也能吸引線上線下的觀眾,使更多的人參與進潮汕古建筑的保護與傳播中。

潮汕古建筑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不能只靠一方的力量,若要實現永續發展,需要構建一個“政府引導、企業幫扶、群眾參與”的多主體全方位協同機制,共同實現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美學價值、教育價值、娛樂價值及消費價值。

參考文獻:

[1]伍樂平,張曉萍.國內外“文化空間”研究的多維視角[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37(03):7-12.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EB/OL].(2010-04-21)[2023-12-22].1998.http://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5719.

[3]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EB/OL].(2005-08-15)[2023-12-22]..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4]覃琮.從“非遺類型”到“研究視角”:對“文化空間”理論的梳理與再認識[J].文化遺產,2018(05):25-33.

[5]敏承華,朱剛.歷時和共時視域下文化空間概念的再闡釋[J].文化遺產,2023(02):1-9.

[6]楊馥端,竇銀娣,李伯華,等.符號消費與場域轉換:傳統村落文化空間演變與重構[J].地理研究,2023,42(08):2172-2190.

[7]顧媛媛,黃旭.宗族化鄉村社會結構的空間表征:潮汕地區傳統聚落空間的解讀[J].城市規劃學刊,2017(03):103-109.

作者簡介:

蔣譽(2003-),女,漢族,廣東汕頭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傳播。

鄒焯培(2003-),男,漢族,廣東東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傳播。

林桂蕓(2003-),女,漢族,廣東汕頭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傳播。

猜你喜歡
數字化保護文化空間
文化空間視角下的湖南區域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探究
況氏武術研究
民初皖籍知識分子與文化公共領域的建構
淺談數字化變電站數據異常和檢修狀態對差動保護的影響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探討
傳統古文化都城中旅游遺產以及文化空間問題分析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數字化保護研究
獨立書店在數字化背景下的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