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音樂逆向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2024-05-10 15:22邱黎苑
課堂內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關鍵詞:高中音樂核心素養

邱黎苑

摘? 要:高中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課程育人的集中體現目標,音樂教師應當積極探索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傳統的音樂教學設計一般都從教材、從課堂講授相關的學習活動開始,更多關注教師的“教”。逆向教學設計一改傳統教學設計的聚焦點,結合大單元的主題,能為音樂教師提供新的教學設計理念,幫助教師制訂出更合理的教學計劃,不斷完善高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與評價方式,助力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音樂;逆向教學

逆向教學設計是一種強調以結果為導向的目標與教學評價,它不僅保有傳統教學基礎上的知識、技能學習,更提倡以始為終,它是從學生的學習結果出發逆推到教學活動過程,其對學習經驗和教學的規劃是根據目標與評估來展開的。它采用了一種逆向的思維模式,從教學內容考慮的話,屬于逆向的。它的任務分析目的十分明確,是一種直面目標的設計方法,從課程最為核心的部分為相應的基準,首先考慮需要解決的問題。它可以通過建立大單元的概念來實踐。逆向教學設計的理念契合高中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高中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融入逆向教學設計的理念,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知識素養與藝術技能,還能促進師生間的平等和諧關系,同時還可以完善現有的教學評價機制,通過教學實踐來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育。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音樂逆向教學設計的應用現狀

高中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課程育人的集中體現目標,音樂教師應當積極探索落實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思考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以美育人,落實學科育人價值的體現,從當下的課程改革目標來看,高中音樂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落實需要結合具有創新意識的理念和方法,高中音樂教師可以通過逆向教學設計的方式,甄選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和改進,從而真正提升高中生的審美感知、藝術實踐、文化理解能力。音樂學科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進行逆向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大部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雖然善用各種資源優化課堂,但教學設計中教學過程所占的比重偏大。教師教學設計的流程大多屬于傳統教學設計,所關注的更多是如何整合現成的教學資源,著重闡述怎樣教,忽略了學生怎么學,缺少對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關注,更沒有關注課堂的生成和教學的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分離。

其次,教師普遍缺乏有深度的教學設計,這也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學生學習結果的成效。提及逆向教學設計,大部分教師表示他們有一定的了解,但普遍沒有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也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實踐案例。因此如何將逆向教學設計作為教學目標實現的手段,助力核心素養和教學改革的實現,是值得音樂教師去實踐和研究的。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音樂逆向教學設計的可行性分析

(一)逆向教學設計的特征

傳統的音樂教學設計一般從教材、從課堂講授相關的學習活動開始,更多關注教師的教。教師在設計流程時往往先從分析教材、學情入手,再結合課標的理念來制訂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活動,最后才進行學生習得的評價。逆向教學設計一改傳統教學設計的聚焦點,變為關注學生將能習得什么開始,授課前先明確學生即將達成的學習結果,繼而進行逆向反推,它的逆向主要表現在明確教學目標后就進行明確合理的評估證據,再來進行相應的教學活動和學習體驗的設計。

逆向教學設計突破了傳統教學設計的局限性,教師在教學中反向設計教學活動,也就是“以終為始”。有的教師可能會質疑逆向教學設計的思路是否科學和易操作,是否與傳統的教學設計相背離,其實無論是從教學目標的實現,還是從教學活動的展開,它的思路都是清晰且有條理的,以它的方法來指導教學更能體現教學的系統性。

(二)逆向教學設計的可行性分析

在逆向教學設計的實施中,首先需要厘清它的幾個步驟:

第一步應確定學生習得的預期結果,讓學生了解具體課程的大概念,有哪些知識點需要理解掌握,同時考慮這些知識點需要通過怎樣的問題設置,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展開探究,最后學生能習得什么,以確定預期的結果。

第二步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可以結合大單元教學,用表格等方式做出評價量規,呈現提出單元的表現性任務,預設學習任務單,提出每課時具體的評價項目和具體要求,并結合學生的自評、他評和師評來完成。還可以結合課標中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設置單元的綜合性評價表。

根據前面兩個步驟,再進行第三步設計教學活動。在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授課單元的表現性任務,讓學生對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做提前了解。

從上述的步驟教師可以了解到,逆向教學設計在教學中真正將學生擺在學習主體的位置,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度和課堂關注度得到提升,而教師也能通過逆向教學設計,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從而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音樂逆向教學設計的實施策略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各學科基于學科本質凝練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明確了學生學習該學科課程后應達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課程標準還圍繞核心素養的落實,精選、重組課程內容,明確內容要求,指導教學設計,提出考試評價和教材編寫建議。因此,教師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可以將逆向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指導思想運用其中。下面以人音版高中《音樂鑒賞》第四單元“國之瑰寶——京劇”的《京劇傳統戲》一課為教學案例,來實踐高中音樂鑒賞課中運用逆向教學設計的思路和方法。

(一)分析教學內容

本課是普通高中《音樂鑒賞》(人音版)第四單元的內容,屬于“欣賞·實踐”學習領域。本課的教學內容有四個作品,本教學案例將講解四個作品的教學,一是《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圍繞作品的唱腔、行當、流派和西皮板式來展開學習,此段落做聆聽體驗;二是《忽聽得萬歲宣包拯》,圍繞作品前半段的西皮流水特點來進行學唱體驗,該唱段節拍屬于有板無眼(1/4拍),易于學生學唱;三是《蔣干盜書》,圍繞作品的“念白”咬字,進行韻白口白的練習體驗。四是《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根據教學時間做簡單欣賞,不做太多深入探究學習。選定本單元作為逆向設計的原因是在國家提倡熱愛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視域下,對民族音樂戲曲文化的學習尤為重要,本課的教學內容凸顯經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

(二)制訂單元教學目標和核心任務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優秀的京劇唱段,學習與京劇相關的一般知識。通過模仿學習簡單的唱段、念白,實踐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行當角色,感受京劇藝術的表演特點,領略京劇表演的魅力所在。

本課的核心任務為通過欣賞經典京劇唱段,激發學生對探究傳統戲曲表演的興趣,學習傳統京劇的相關知識,并能感受、體驗京劇蘊含的中國傳統音樂美學思想,傳承、弘揚我國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三)確定預期的結果

1. 所確定的目標

審美感知:學生在欣賞、聆聽的過程中,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故事梗概,知道與戲劇相關的一般知識,體驗、感受不同行當、不同流派的特色。

藝術表現:能在感受、體驗京劇唱段的過程中,積極參與演唱、欣賞等活動,并對中國傳統藝術產生興趣及自豪感。

文化理解:通過實踐了解京劇相關知識,領略京劇表演的魅力所在,能對民族戲曲藝術有興趣。

2. 學生預期達到的具體內容

學生可以理解“湖廣音、中州韻”的特點,熟悉京劇表演風格特點,了解京劇表演藝術特征。學生可以知道京劇的起源,戲曲片段中的人物角色行當分類,唱段中的咬字讀音和唱腔韻味,西皮流水中“過板起唱”的特點。學生會做到模仿實踐唱段中京劇的唱腔、念白、身段體驗,按照京劇唱詞的咬字發音特點進行演唱,并模仿出其韻味。

(四)收集單元評估證據

1. 表現性任務

學唱傳統戲《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和《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片段,體會老生和旦角的唱腔特點。學習《群英會》之《蔣干盜書》中蔣干的念白片段,知道京劇是一個多門類的、廣博的藝術。

2. 其他證據

(1)課堂回答問題。(為什么京劇會成為國粹?京劇的傳統戲故事來源主要是什么?京劇的每個行當唱腔、念白有何特點等問題)

(2)完成學習任務單(簡答題)。任務一:了解京劇《空城計》《霸王別姬》的劇情;了解京劇四大名旦的名字及經典劇目。任務二:學唱《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和《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的第一句,了解京劇咬字吐字的一般方法,知道老生和旦角的用嗓方法(大嗓和小嗓)。任務三:聆聽唱段,辨別角色行當、流派特點的風格特征。

3. 學生的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

教師可以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評估。結合單元綜合性評價表來呈現。清晰的評價量規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對本單元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能幫助學生有效地識別和改進自己的知識盲點。因此,教師將高中音樂課標中提出的三個核心素養,作為單元綜合性評價。

如《京劇傳統課——綜合評價表》中,教師圍繞審美感知、藝術實踐、文化理解三個維度,制訂本課的具體評價要求,并對應具體的分值體現,然后在表格中以自評、他評、師評的過程來記錄。具體要求中如“按要求完成學習單”“鑒賞能力的體現”“學習態度是否端正”“課堂實踐的主動性”“對所學藝術形式是否有興趣”等,都以三個檔次來區分,讓評價更加多元,評價的效度也更精準。

教師將逆向教學設計融入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實踐后,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針對學生對音樂課的喜愛程度、教師的授課形式、課堂評價方式等問題,通過結果分析,教師得出了如下結論:大部分學生表示喜歡基于逆向教學設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整體的接受程度較高。大部分學生認為通過逆向教學設計的授課,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單元的核心內容,讓他們對教師的授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學習單的方式也幫助他們熟悉和掌握了更多音樂知識,還能有與更多學科融合的機會。大部分學生對評價細化的方式表示認可,認為評價形式豐富多元,樂意參與。

綜上所述,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期下,教師需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品德。逆向教學設計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可以通過對“為什么要教”“教什么”“如何教”等問題進行探究,讓教師轉變自身角色定位,從以往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轉變。逆向教學設計不僅符合新課程改革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要緊跟新時代教育前進的腳步,改變原有的教育方式及理念,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利用逆向教學設計不斷完善高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與評價方式,以此引導學生更好地提升藝術素養,從而得到全面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佳卉. 新課標下的高中音樂鑒賞逆向教學設計的研究[D]. 銀川:寧夏大學,2018.

[2]劉彥. 基于課程標準的普通高中音樂鑒賞逆向教學設計探究[J]. 北方音樂,2016,36(16):150.

[3]李秋華. 基于課程標準的普通高中音樂鑒賞逆向教學設計研究[D]. 煙臺:魯東大學,2015.

(責任編輯:鄭? 暢)

猜你喜歡
高中音樂核心素養
基于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探討
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淺析
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育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新課改下如何打造優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