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融合教育特色發展的“海淀”實踐

2024-05-10 17:53王紅霞
現代特殊教育 2024年7期
關鍵詞:特色發展融合教育海淀

【摘要】 融合教育是保障特需學生接受公平且有質量教育的重要途徑,北京市海淀區銳意進取,形成了“政策先行、專業引領、多元協同、生態融合”的融合教育發展特色。通過系列舉措,切實保障特需兒童受教育權利,健全融合教育指導機制,創新培養專業化教師團隊,打造融合教育發展共同體,為推進融合教育發展、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海淀經驗。

【關鍵詞】 融合教育;特色發展;區域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60

【作者簡介】 王紅霞,正高級教師,北京市海淀區特殊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北京,100083)。

融合教育是特需兒童平等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徑,是特殊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北京市海淀區(以下簡稱海淀區)基礎教育規模大、樣態多、類型全,有備案特需學生近3000人,義務教育階段融合比例達到79%。隨著普通學校的特需學生障礙類型逐步增多、障礙程度逐漸加重,家長對于學生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融合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海淀區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融合教育探索以來,已形成“政策先行、專業引領、多元協同、生態融合”的發展特點,切實保障特需學生在普通學校從“進得來”“留得住”到“學得好”,以實際行動落實黨的二十大“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要求。

一、政策先行,優先保障特需兒童受教育權

在融合教育事業發展方面,海淀區始終秉持有教無類、需求導向、政策先行的原則。2002年,海淀區制定《海淀區特殊教育事業“十五”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在中小學大面積推廣隨班就讀工作,讓海淀區成為普特融合教育的先進地區”,“推進特殊教育高標準、高質量發展”。隨后出臺《海淀區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9—2022年)》《海淀區關于加強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少年融合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海淀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方案》等多項文件,規范融合教育管理,創新政策舉措,切實保障特需兒童的受教育權。

(一)開辟“綠色通道”,特需學生就近就便優先入學

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委員會印發《海淀區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就近就便”“優先保障”的要求,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免試就近入學,普通學校對于區域內具備就讀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零拒絕”,同等條件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學。對于小學升入中學的隨班就讀學生開辟“綠色通道”,家長可選擇2—3所學區內擁有融合教育資源的學校填報意向,由區教委統籌安排就近就便入學。該項政策還明確規定了區招生考試中心、區特教中心、各學區和各學校在特需學生入學過程中的不同職責,建立特需學生入學聯動機制,確保特需學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二)完善補助政策,強化特殊教育經費保障

為落實對隨班就讀學生的特殊關愛,海淀區堅持特教特辦,加大特殊教育經費支持力度,設立“特殊教育質量提升項目”,為融合教育發展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出臺《海淀區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學生生均公用經費使用辦法》,對隨班就讀特需學生生均公用經費使用范圍進行明確規定,確保??顚S?。此外,海淀區還于2021年印發《海淀區殘疾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區級資助管理辦法》,對在本區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特需學生免收伙食費。至此,特需學生學前至高中階段均落實“四免多補”,最大限度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擔。

(三)細化激勵政策,規范融合教育教師管理

教師是推進融合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海淀區普通學校資源教師和隨班就讀教師管理辦法》明確要求資源教師持證上崗。2018年,印發《海淀區普通學校資源教師特殊教育津貼發放和管理辦法》,充分激發資源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隨著普通學校陪讀人員日益增多,為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發布了《海淀區特教助理及其他陪讀人員管理辦法》,建立特需學生助教陪讀申請、審核及備案的工作流程。

二、專業引領,建立健全融合教育指導機制

海淀區在充分調研了解特需學生、家長、教師需求的基礎上,先行先試,加強特教中心標準化建設,探索專業引領機制。

(一)建設融合教育三級支持保障體系

2002年,海淀區特殊教育管理中心正式成立,附設在海淀培智中心學校,開啟了融合教育專業化發展之路。2016年,海淀區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區教委直屬單位——北京市海淀區特殊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以下簡稱為海淀特教中心),成為集“特殊教育研究中心、融合教育指導中心、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教師發展中心、評估轉銜中心、兒童發展中心”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特教中心。海淀特教中心的獨立標志著融合教育治理體系的創新,融合教育從“零星個案”走向“全面覆蓋”,從“求數量”邁向“要質量”。目前,海淀區形成了“區級特教中心—學區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學校資源教室”三級支持體系,建有學區資源中心8個,覆蓋率達50%,學校資源教室102個,覆蓋率達76%,“普特融合”“普惠發展”的教育生態蔚然成型。

(二)構建融合教育巡回指導模式

經過多年探索,海淀特教中心建立了分學段巡回指導模式,主要包括“接案—進校指導—個案評估—個案研討—教育安置—制訂計劃—計劃實施與追蹤”等流程,指導學校為特需學生制訂個別化教育計劃并據此調整課程設置、教學、評價和支持方式,幫助特需學生在普通課堂里同樣能接受高質量的教育?;诙嘣诤?、彈性安置的理念,針對中重度特需學生難以有效適應普通學校學習生活的難題,設計“漸進式”融合教育模式,探索特需學生從特殊教育中心逐步過渡到普通班級完全融合的專業支持方式,開辟區域融合教育發展的新路徑。

(三)實施特需學生評估轉銜機制

海淀區構建了“班級初篩—資源教師篩查—特教中心評估”的三級教育評估機制,加強特需學生認知能力、適應行為能力、運動能力等綜合能力評估,依據評估結果為特需學生科學制訂“一人一案”并推進有效實施。建立特需學生入學評估、轉學評估和升學評估常態化工作機制,確保特需學生得到適宜安置。先行探索專家委員會制度,整合教育、心理、醫學、康復、社會學等領域的專家資源,充分發揮智庫作用,為特需學生提供教育安置建議,科學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入學、升學、轉學、復學、轉銜等順利開展,借助專家的權威研判緩解家校矛盾沖突,保障特需學生在普通學校健康成長。

(四)提供“普惠式”融合教育課程服務

海淀區探索了“完全融合式”“漸進式”“整合式”3類融合教育課程模式,為特需學生的融合教育課程實施提供全方位指導。此外,打造“5+P”特殊教育支持性課程體系,探索“六步循環式”教學策略,海淀特教中心、學區資源中心及學校資源教室從感知運動、生活自理、認知發展、溝通交往、社會適應、潛能發展等領域入手,為特需學生提供免費的、普及的、優質的支持性課程。

三、多元協同,創新培養專業化教師團隊

海淀區歷來高度重視教師培養工作,形成“以巡回指導教師為指導,以資源教師為骨干,以隨班就讀教師為主體,以行為指導教師和特教助理教師為補充”的融合教育教師團隊,以教師專業化發展助推融合教育內涵提升。

(一)形成資源教師資格認證制度

自2011年起,海淀區積極探索資源教師的培養,形成“理論培訓+教育實習+考核評估”的資源教師資格認證TEA模式,對通過認證的教師頒發“海淀區資源教師資格證”,率先實現資源教師“持證上崗”。海淀區迄今已培養618名資源教師,確保每所普通學校至少有1名專職或兼職資源教師。隨著融合教育體系建設的完善,目前資格認證制度向學前階段延伸,創新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種子教師”資格認證,為普通幼兒園儲備融合教育專業人才。

(二)打造“學—訓—研—督”一體化培訓體系

海淀特教中心已研發培訓課程累計3828課時,培養教師超過14萬人次。創新開展資源教師“初級—中級—高級”的進階式培訓,關于教育評估、言語治療、物理康復等內容的主題培訓,探索行為指導教師“理論培訓+教育實習+現場/線上督導+考核評估”的培訓模式、特教助理教師入校指導培訓,系統推進融合教育班主任及學科教師系列培訓,拓展資源教師和專任教師專業成長通道。依托骨干教師隊伍成立資源教師、行為指導教師、學前融合教育種子教師研修工作室,建立區校兩級教研機制,逐步打造教育家型融合教育教師。

四、合力共贏,打造融合教育發展共同體

海淀區以特需學生發展需要為核心,發起“百校共融”項目,建立區校聯動、校家社協同的育人機制;并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促進地區教育經驗交流互鑒方面做出貢獻。

(一)校家社協同,建設融合教育生態網絡

海淀區堅持與時俱進、統籌規劃,開展多樣化的家庭指導服務。創辦“繪聲繪色”微信公眾號,面向家長及時發布課程資源及特殊教育資訊。整合社會各界資源,引入教育基金會、社會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定期開展家長培訓、家長沙龍、家庭教育咨詢、趣味化親子公益活動、多樣化家長喘息服務等,形成“學?!彝ァ鐣比灰惑w的融合教育生態網絡。

(二)擴大輻射面,促進融合教育協同發展

近年來,“海淀特教”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海淀特教中心自2018年起與河北保定、張家口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10所特殊教育學校建立了區域特教聯盟,開展云南鎮雄特殊教育幫扶項目,促進區域融合教育協同共進。2015年海淀區融合教育代表團參加里斯本國際融合教育支持大會,2017年首屆“海淀教育與世界對話”融合教育國際研討會成功舉辦,2023年海淀融合教育經驗在第二屆融合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上進行主題交流,在國際上發出屬于中國的融合教育聲音。

未來,海淀區將持續推動融合教育創新發展,加快融合教育向兩端延伸,擴大融合教育服務范圍,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全面提升融合教育質量,為推進融合教育特色發展、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海淀經驗。

(責任編輯:葉 萍)

猜你喜歡
特色發展融合教育海淀
海淀職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海淀青少年們,歡迎回家!”
停課不停學 海淀青少展風采
民辦高校特色發展的經濟學分析
海淀 “一盤棋”統管區域衛生
基于融合教育視角下國內學前特殊教育發展對策
加快以內畫為特色的衡水文化產業發展設想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見
學校特色發展視角下校長角色與素質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