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屋

  • 新加坡組屋公共空間的歷史演變及意義
    ampong)到組屋。新加坡組屋是新加坡政府建屋發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簡稱“HDB”)自1960年成立后采取的高密度開發模式,為新加坡80%以上的人口提供住房。隨著組屋高層建筑的發展,甘榜逐漸被建屋發展局的新城鎮所取代。高層開發雖然是許多城市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方案,但大多數公共住宅都面臨過度擁擠的風險,這可能導致社會和空間退化。在這種趨勢下,組屋中的公共空間顯得尤為重要,不同類型的公共空間,都能為整體設計帶來新的

    建筑與裝飾 2022年24期2023-01-05

  • “經濟適用房”轉租?新加坡密切關注
    %擁有其他房產的組屋業主會通過轉租組屋賺取差價。新加坡房地產分為彼此獨立運行的私宅市場和組屋市場,所謂組屋類似于中國的“經濟適用房”。組屋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BD)建造,價格在絕大多數人可承受范圍內,只有新加坡公民可以購買一手組屋,永久居民只能購買超過5年的二手房。外國人可購買私宅,一般是有地住宅或較為高檔的公寓。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李智陞表示,新加坡約3%的組屋業主擁有至少一處私宅,其中45%的業主轉租自己的組屋,還有約4%的業主將組屋中一間或多間房間

    環球時報 2022-11-092022-11-09

  • 氣氛變換:新加坡的空調、熱物質文化與公共住房
    住房(以下簡稱“組屋”,新加坡所有公共住宅一般均稱為“組屋”)中空調系統的引入對一系列事物產生的影響——從建筑尺度到建筑構件再到室內設計的物體(包括家具與燈具)。雖然這些事物挑戰了學科邊界以及其他研究聚焦范圍的差異,但它們通過自身及其所環繞的物體之間的空氣流通和熱能交換使彼此相連。除了人文社科中關于空氣與氛圍的研究,本文也希望對空調研究做出更具體的貢獻:從20 世紀初至今有關“空調”的文獻幾乎都集中在與能源效率、熱舒適和降溫功效等議題相關的技術討論與實驗,

    建筑師 2022年4期2022-09-20

  • More Young Singaporeans Are Flying the Nest 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年輕人正在離家自立
    補貼的公共住房(組屋)里。他們只有結婚或者年滿35歲才有資格購買屬于自己的組屋。Yet a small but growing number of Singaporeans are defying the nanny state.然而,一些新加坡人正在反抗這種保姆式政府,這樣的人數量雖然不多,但在持續增加。For many people it was COVID-19 pandemic that pushed them out of the nest. S

    時代英語·高一 2022年2期2022-05-30

  • 新加坡組屋定期維修翻新機制對我國老舊社區改造的啟示
    年代開始興建公共組屋,并將其作為主要的住宅模式延續至今[5]。公共組屋的定期維修翻新機制,既包括日常維修,也包括定期翻新,在實現改善小區環境、增進社區活力、促進社區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本文通過對新加坡公共組屋定期維修翻新機制的全面分析,借鑒其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國情,以期為我國的老舊社區更新提出相應的建議。1 我國老舊社區改造面臨的問題1.1 老舊社區缺乏維修機制不同于通常的有專門維修基金的商品房小區,我國的老舊小區多數為由原來的單位大院、農

    上海城市規劃 2021年6期2022-01-18

  •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啟示
    以“廉租房—廉價組屋—高端組屋—私人住宅”為代表的階梯化住房結構,建立了“中低收入靠保障、高收入靠市場”的雙軌制住房供應體系。針對中低收入人群,新加坡政府機構建屋發展局規劃興建政府組屋,即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居民可以優惠價格分期付款購買,也有少量房源用于租賃。商品化的私人住宅主要面向無法購買組屋的外國人和少數高收入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政府通過大量建造價格可控的組屋,促使其成為市面上的住房主體,以此控制當地房價維穩。新加坡房地產的主要供給是政府部門建屋發展局開發

    小康 2021年33期2021-12-11

  • 新加坡沒有人敢炒房
    。這就是新加坡的組屋制度。因為組屋的價格遠遠低于成本價,新加坡政府歷年在這一方面的撥款,加起來折合成人民幣超一千億元。即使如此,新加坡政府仍然擔心低收入公民會淪為“房奴”。因此從1968年開始,新加坡政府就建立了公積金制度,所有公民都擁有一個公積金賬戶,每個月由雇員和雇主各繳納工資的5%,在購房的時候可以提取出來作為首付款。會不會有人利用組屋搞腐???新加坡政府早就預料到了這種可能,對組屋的購買和使用進行了嚴格的規定。首先,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套組屋,買了之后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23期2021-07-19

  • 新加坡:正進行太陽能招標活動電力足以涵蓋5 500 座組屋
    蓋5 500 座組屋。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以書面答復議員楊益財的詢問時指出:“約半數太陽能板已完成安裝,其余將在接下來兩三年分批逐步安裝?!崩钪顷呁嘎?,280 MWp太陽能板所產生的太陽能,可為相當于70 300 個四房式組屋單位供電,每年預計減少16.8萬噸碳排放,減輕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新加坡政府去年宣布將在2030 年年底前,將組屋太陽能板裝機容量增至540 MWp。這意味著每年可生產648 GWh的清潔能源,比2020 年的目標提高了145%。

    新能源科技 2021年2期2021-04-03

  • 新加坡非土地財政模式的啟示與借鑒
    政 中央公積金 組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通過對自身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轉型和創新,實現了經濟社會較快的發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近二十年來,新加坡經濟一直保持穩定發展,2019 年新加坡人均GDP 為65,233.3 美元,成為“亞洲四小龍”中人均GDP 最高的經濟體。新加坡公共設施完備,環境優美,人民安居樂業,在很多方面堪稱其他國家的楷模。新加坡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財政政策無疑在促進效率與公平兩個方面都發揮了特殊的作用。新加坡的財政來源與

    人民論壇 2021年6期2021-03-15

  • “新加坡住房模式”長啥樣?
    房特點又是什么?組屋+公積金制度建國伊始,新加坡普通居民的居住條件十分惡劣,平均每一戶居民不足一間居室。據官方統計,當時200萬人口中有40%的家庭住在貧民窟或棚戶區,能夠住上像樣住宅的人口只占居民總數的9%。李光耀認為,新加坡住房問題必須由政府統籌解決,采取符合國情的政策措施,以“保證所有的公民都有房子住”。與之相適應,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由政府提供居民住房的土地和房產政策。1960年,新加坡政府頒布《建屋發展法》,設立建屋發展局(Housing and

    產權導刊 2021年1期2021-02-22

  • 新加坡模式:“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已形成以組屋和共管公寓為主的保障房市場和以中高檔公寓、別墅為主的私人住宅構成的住房體系。眾所周知,新加坡的住房自有率向來令人羨慕,長期被人津津樂道。那么,“新加坡模式”是什么?它的特點又是什么?組屋+公積金制度建國伊始,新加坡普通居民的居住條件十分惡劣,每戶居民平均不足一間居室。據官方統計,當時200萬人口中有40%的家庭住在貧民窟或棚戶區,能夠住上像樣住宅的人口只占居民總數的9%。之后,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新房產政策。1960年,新加坡政府頒布《建

    檢察風云 2020年20期2020-12-03

  • 新加坡:80%的居民住組屋
    收入階層購買政府組屋。與其它發達國家以公共租賃或房租補貼相比,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住房保障制度。所謂政府組屋,即新加坡的公共住房,由新加坡政府機構建屋發展局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簡稱建屋局、HDB) 規劃興建,以優惠價格出售 (少量租賃),讓居民分期付款購買。同時,政府會給符合條件者提供各種購房津貼。據《聯合早報》報道,今天新加坡政府已推出超過100 萬套政府組屋,分布20 多個市鎮,覆蓋了80%的居民,這些居民中住

    寧波經濟(財經視點) 2020年10期2020-10-19

  • 去新加坡買房得留意這些“坑”
    、轉售私宅或轉售組屋的銷售,還是預售組屋的認購率都有所上揚?!度毡窘洕侣劇返让襟w認為,是中國資金撐起疫情下的新加坡房市。但如果去新加坡買房,國人也得注意一些細節。新加坡橙易產業咨詢有限公司和亞洲最大房產科技集團居外IQI本月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持永久居民身份的外國買家購買量創下兩年來的新高,無永久居民身份的外國買家購買量創下今年除1月外其他月份的最高水平。居外IQI董事會執行主席喬治·奇米爾表示,中國人對新加坡房地產的需求很高,而且還在增長。新加坡房地產

    環球時報 2020-09-302020-09-30

  • 深圳房價上漲的市場基礎與政策作用
    案例屈指可數?!?span class="hl">組屋”是新加坡房屋發展局(HDB)為新加坡居民提供的公共住房的俗稱。目前大約新加坡80%的人口居住在組屋內(Zhang,2017)。目前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制度在全球都是最為成功的(Economist,2018)。新加坡的組屋制度采取申請-以售為主,租為輔的制度。申請條件嚴格限定為新加坡籍居民或永久居民的夫婦,或者是年滿35歲以上的新加坡籍居民或永久居民(Hoe,2015)。每個夫婦只能購買一套組屋,購買組屋會得到政府的補貼。組屋的建筑面積最大

    證券市場周刊 2020年17期2020-05-18

  • 新加坡居住建筑維護改造管理模式探究
    其中,公共住宅(組屋)是由政府(建屋發展局)承建,其產權歸屬于政府,并委托市鎮理事會進行物業管理;私人住宅是由房產開發商通過市場土地招標建設有圍墻的公寓及洋房,其產權歸屬在一定期限內(99年、999 年、永久)歸業主所有,物業管理由管理委員會聘請物業服務公司負責??梢哉f,新加坡的公共住宅有點類似我國的直管公房(租屋業主實際上買了99 年使用權),市鎮理事會近似我國早期體制下的房管所(同時具有目前業委會、物業公司的職能);私人住宅及其物業管理模式則類似我國的

    住宅科技 2020年4期2020-04-28

  • 新加坡屋頂停車場變菜園
    s將居民不常用的組屋停車場頂層變為耕作空間,在過去一年收成18噸蔬菜,相當于1125名新加坡人去年食用的總葉菜量。據報道,這是目前新加坡唯一設在組屋停車場頂層的商業農場,它計劃在未來兩三年內再拓展四五家“停車場農場”。農場創辦人表示,農場每個月最多可生產3-4噸蔬菜,但因初期階段還在調整種植程序和試種不同品種等,所以尚未達到最高產量,估計今年能增產。報道稱,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近日也在國會上表示,這項試驗計劃引起人們對在社區空間耕作的興趣。新加坡食品

    環球時報 2020-03-102020-03-10

  • 新加坡組屋,這邊風景獨好
    ,而新加坡卻通過組屋實現了居者有其屋。新加坡人的房屋擁有率高達90%左右。組屋不僅解決了住的問題,還因為別具匠心的設計成為新加坡獨有的建筑與社區風景,不少新型組屋獲得國際設計大獎,要感受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一定要到組屋區看看。八成以上居民住組屋組屋,是新加坡政府為普通家庭所建造的公共住房。約82%的新加坡人口住在組屋里。在全島有20多個組屋區。這些組屋區配套設施齊全,附近通常設有公共泳池、圖書館、購物商場、學校、幼兒園等配套。筆者就住在組屋社區,某天一大早

    環球時報 2019-09-042019-09-04

  • 新加坡工業化建筑發展的啟示
    劃(即通常說的“組屋”計劃)。首要問題需解決建房資金來源問題。為此,新加坡政府設立了公積金制度,個人40 %~50 %被強制性劃入公積金帳戶,其中企業和個人各負擔一半;積累的私人公積金由政府借給建屋發展局作為建房的最初資金,建成后的組屋出售給用戶,費用則從用戶的公積金中逐年扣除。公積金制度使國家建得起住房,居民買得起住房。其次,新加坡政府按不同的收入水平制定購置組屋的政策,凡月收入800新元以下的家庭購屋首次付款只占房款的5 %,其余的95 %可向建屋局申

    四川建筑 2019年2期2019-09-03

  • 高密度人居環境下城市化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構建
    發展水平。新加坡組屋歷經50多年的演變和發展,已經成為高密度人居環境下城市化社區建設的典范。通過解析新加坡組屋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設計、建設的發展過程和典型特征,針對我國城市化社區的發展現狀和居民需求的發展趨勢,從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綜合交通系統構建和無障礙設施設計三個方面總結新加坡社區公共服務規劃設計的先進經驗,以期為我國城市化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建設提供參考依據。關鍵詞:城市化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組屋;新加坡DOI:10.3969/j.issn.167

    上海城市管理 2019年3期2019-06-03

  • 新加坡的四點“不怎么看到”
    另一方面是新加坡組屋遍布城市各個區域,從城市核心區(中央區)到偏遠郊區都有。同時實施組屋—領里—市鎮的三級城市布局,每個組屋組群周邊均建有公園和學校,形成一個領里,若干個領里之間建有大型商場和辦公區,形成一個市鎮,大量居民不用經??绯鞘虚L距離通勤。二是新加坡不怎么看到私家車。即使在城市核心區,私家車也不多,且基本上是豪車。原因是新加坡私家車的牌照非常貴,10年有效期,費用10萬新加坡幣。2017年新加坡轎車擁有量為54.6萬輛,比2016年減少5721輛,

    浙江經濟 2019年3期2019-01-27

  • 新加坡公共住房設計策略分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力的當屬其特有的組屋制度。截至目前,有超過80%的新加坡公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組屋中。在實現“居者有其屋”這一目標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還不斷致力于提升組屋品質,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住房選擇。此外,新加坡政府專門成立了建屋發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簡稱HDB),負責組屋規劃、建設、銷售、維護等事項。1 居住區規劃設計策略1.1 用地與區位依照新加坡最新用地規劃,新加坡大部分陸地都被劃為居住用地。每一塊居住用地內部或周邊都設

    城市建筑空間 2018年10期2018-12-03

  • 馬來西亞限外國公民3個月內搬出人民組屋
    部即日起給予人民組屋(PPR)屋主3個月時間,空出租給外國公民的單位。房政部長祖萊達說,若屋主在該期限內沒空出單位,當局將驅趕外國租戶,屋主將面對罰款及擁屋權被撤回。她說:“房政部采取此行動以確保沒有外國公民住在人民組屋,這行動將從房政部管轄的房屋開始執行,接著我們將從其他領域著手?!弊嫒R達說,這一執法行動旨在解決住在人民組屋的外國公民經常引起社會問題的現象,并確保國人獲得優先權住在人民組屋。她說:“我們也要管制有關地區的租金,因為我們知道外國公民的租金比

    僑園 2018年6期2018-10-22

  • 新加坡:讓買不起房的成年人住上 “豪宅”
    人提供策劃周詳的組屋”,明確住房問題必須由政府統籌解決,并與此對應,制定了一系列由政府提供居民住房的土地和房產政策:新加坡由國家免費提供居民住房土地,統一規劃、建設居民住房 (新加坡稱組屋)。對每一位有工作的居民收取工資收入的34.6%作為個人中央公積金,用于住房、醫療和養老。其中個人繳交20%,企業繳交14.6%;其中的20%用于租賃、購買住房。政府劃定購房收入限定標準。新加坡建屋局負責發展的組屋,視房型大小和地點、樓層等,一套房大概20——50萬新幣就

    寧波經濟(財經視點) 2018年9期2018-09-12

  • 新加坡的組屋制度
    功于新加坡獨有的組屋制度。組合房屋,簡稱“組屋”,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承擔,專門建給新加坡人居住的公共房屋。組屋制度始于上世紀60年代,當時新加坡剛剛從英殖民統治下脫離,成立自治機構,整個社會發展比較落后,政府財力有限,民眾住房條件比較差。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先生非常富有遠見,當時提出的口號是要實現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組建了新加坡建屋局,在全國范圍內興建政府組屋。截至目前,85%的新加坡公民住進了政府建造的“政府組屋”,其中93%的居民擁有其房屋的產權、

    浙江經濟 2018年1期2018-03-15

  • 建立新型組屋模式新加坡組屋政策重視“剛需”群體
    文/ 劉威組屋是新加坡的國民住宅,由政府規劃建設,為符合條件的購房者提供各種優惠津貼,并以低廉的價格出售給本國國民。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新加坡成熟完善的組屋體系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加坡政府根據民眾需求,在組屋建筑設計、配售制度,以及房屋保值等多方面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優先保障“剛需”群體最近,剛剛結婚的萊恩和嘉慧申請購買到了一套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五房式“政府組屋”,總價約50萬新加坡元(約合250萬元人民幣),大約為夫妻二人年收入的3倍至

    中國房地產業 2018年22期2018-02-11

  • 新加坡為何沒有瘋狂炒房
    加坡政府通過力推組屋制度,真正落實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85%的居民都住進了政府出資建設的組屋之中,而且95%實現了自有產權,很好地解決了國民的居住問題,沒有出現全民炒房亂象,的確值得我們好好思考。新加坡政府住房政策的核心理念是“民生的歸民生,市場的歸市場”。新加坡政府的住房政策實行三軌制模式,對占居民人口總數80%的中低收入群體提供政府出資建設的組屋,對15%的高收入群體提供商品房,對5%的社會最底層提供政府廉租屋,可謂各得其所。政府組

    浙江經濟 2018年13期2018-02-07

  • 簡析新加坡的住房模式
    主要組成部分是“組屋”,其住房模式主要采取政府分配與市場出售相結合的方式,逐漸形成較為完備的政策法律制度和中央公積金制度為調控手段,向比較貧窮,收入少的人提供房屋,而市場上的住房(商品房)則主要由高收入階層購買。二、組屋(一)組屋的特點1.價格低廉2015年新加坡家庭收入報告顯示,新加坡人均月收入中位數是2500新幣,家庭月均收入中位數是8666新幣,這樣算家庭年收入是10.4萬,以普通家庭申請成熟社區的四居室47萬為例,房價收入比是4.5,也就是說一般居

    山西青年 2018年20期2018-01-25

  • 新加坡城市治理:火雞如何變成天堂鳥
    提供17000套組屋(政府住房)。面對“為何組屋數量越來越少”的質疑,新加坡國家發展部表示,在2014年之前,一個組屋單位常常有多人甚至近十人申請,因此政府每年推出20000多個組屋單位供應市民需求;但最近兩年,一個組屋單位只有兩三人申請,因此組屋供應也越來越少。 組屋計劃是新加坡最引人注目的民生工程,而組屋申請數和供應量的逐年減少,則表明這項歷時半個世紀的工程已經達成了它最初的目標:讓所有新加坡人“居

    中國新聞周刊 2017年38期2017-10-23

  • 長效機制他山之石
    坡住房市場可分為組屋(HDB flat)和私人住房兩部分,組屋是由住房發展局(HDB)組織建設并以一定的標準出售或出租(以出售為主)給居民的政策性住房;居民購買組屋后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基礎上還可以將其轉賣或出租給符合HDB規定的其他居民。私人住房則是由私人住宅開發商建設開發,由于私人住房在位置、密度、環境、品質等方面均遠優于組屋,因此其價格也遠超組屋。新加坡住房市場的特點是保障歸保障,市場歸市場,居民根據自身收入水平“對號入座”,市場效率大大加強。住房市場有

    證券市場周刊 2017年27期2017-08-12

  • 新加坡寸土寸金,但沒人敢在這里炒房
    屋”。步步升級的組屋制度在新加坡,只要是其合法公民,結婚后都可以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購買一套房子,而且這房子由政府進行精裝修,還贈送基本家具,年輕的小夫妻們拎包入住即可。這就是新加坡的組屋制度。這就是李光耀的價值觀——“居者有其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加坡令人羨慕的房屋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加坡處于一場歷史變革之中,這片土地剛剛擺脫了英國人的殖民統治,成立了自治機構。與現在經濟繁榮的新加坡大大不同,曾經的新加坡經濟十分落后。再加上地

    華聲 2017年12期2017-07-28

  • 雄安堅決禁止炒房
    地炒房,新加坡的組屋模式成為首選。新加坡80%的人住組屋,20%的有錢人購買高價商品房。組屋主要由政府出資建設,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從1964年正式實施李光耀“居者有其屋”的計劃起,建屋局就一直在行使職權以政府力量平抑組屋價格:由政府劃撥土地,以購房補貼的方式向市民讓利,確保市民以低于市場價購買組屋。僅提供補貼一項,新加坡政府44年撥款159億新元。經過40多年的努力,組屋覆蓋人群由1959年的8.8%提高到2010年的80%,其中

    上海企業 2017年5期2017-06-06

  • 雄安可能會是炒房者的噩夢 它將效仿的新加坡模式什么樣?
    資購買土地,建設組屋,建立完善的廉租房制度,以達到限制房價,使國民人人住得起房。近幾年來,新加坡居民的房屋擁有率一直穩定在90%以上,真正實現了“居者有其屋”。其實,新加坡廉租房制度的推出有著其特定的背景。上世紀60年代初期,新加坡還是個較貧窮落后的國家,當時人口過度擁擠,居住條件惡劣,住屋嚴重短缺,市區交通非常擁堵。1960年新加坡成立規劃局,負責整個城市的規劃設計,并制定了“五年建屋計劃”,大力發展公共住房,即一般所說的“組屋”。該計劃解決了當時的燃眉

    投資與理財 2017年5期2017-05-22

  • 新加坡住房體系建設的經驗
    共住房,又稱政府組屋,是指由政府投資建設并實行有償提供、價格由政府統一規定、一般以低于市場價出售或出租給中低收入者的公屋,年限99年。相比私人住房市場,公共住房的市場份額占比很高,是新加坡最主要的住宅類型。公共住房類型主要分為HDB組屋(建屋發展局組屋)、珍寶型組屋、執行躍層復式組屋、執行共管公寓、執行公寓、中等入息組屋、樂齡公寓和私人發展商設計、興建和銷售計劃等。2015年底,新加坡的住房總量約為132萬套,其中:有地產業占比為5.6%;共管式公寓及其他

    上海房地 2017年4期2017-04-26

  • 利民惠民便民的新加坡組屋制度
    培訓班”,其中“組屋建設管理”專題培訓期間,在新加坡管理大學聽取了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研究員萬華老師所作的《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組屋的建設與管理》專題講座,系統考察了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參觀了國民住宅樣板房,并試乘了當地的輕軌、地鐵,體驗一體化換乘,收獲匪淺。新加坡組屋建設管理方面的有益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新加坡政府將國民擁有住房作為其莊重的政治承諾,興建公共住屋(組屋)不只是為人們提供遮風擋雨的住所,更是為了建設人人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新加坡

    今日海南 2017年12期2017-03-06

  • 各國樓市降溫有妙招
    用住宅主要由政府組屋(HDB)和商品房兩部分組成。其中,類似于中國經濟適用房的政府組屋由政府投資修建,價格也由政府統一規定,以低價出售或出租給中低收入階層使用。在新加坡,組屋的供應量遠超商品房,占比高達70%以上,這使得房地產市場成功轉為政府主導。居民購買組屋價格低廉,但受到嚴格的限制:屋主在一定年限內不得整房出租;五年內不得轉讓,也不能用于商業性經營。為了防止投機多占,新加坡還規定一個家庭同時只能擁有一套組屋。業主出售購買時間不足一年的房屋,要繳納高額的

    中國報道 2016年11期2016-11-14

  • 新加坡樓市“跌跌不休”
    產類型還包括政府組屋(HDB)。新加坡的政府組屋制度從1960年開始。當時的總理李光耀提出要實現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政府組屋目前是新加坡最普遍的房地產類型,由政府建屋發展局統一建造,屬于有津貼的公共住房,絕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住在組屋里。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具有新加坡公民身份的人才能申請購買新的組屋,此外,永久居民符合一定條件的可購買二手組屋。私人住宅的購買者則沒有身份的限制。也就說,私人住宅的主要購買者,多數是外來買家。而中國買家一直在新加坡的私人住宅市

    21世紀商業評論 2016年10期2016-10-18

  • 新加坡公共住房及城市建設的啟示
    公共住房又被稱為組屋。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本著公益性、非營利的原則建設組屋。每個家庭只能申購一套自住的組屋,并且不得上市交易,杜絕買賣組屋獲利的行為。房屋的成本根據購房者經濟條件的差異按照不同的比例由其與政府共同承擔。低收入者還可以用極其低廉的價格租住組屋。對于申購資格的審核十分嚴格,凡憑虛假材料購買組屋者,可以處以5000新元的罰金或是半年以上監禁,也可同時施以上述兩種處罰。此外,根據1955年設立的中央公積金制度,購房者可以以較低的利率申請公積金貸款。19

    上海房地 2016年7期2016-08-05

  • 新加坡購房:離父母越近越便宜
    愿意和我一起申請組屋?”“組屋”是新加坡向國民提供的一種政策保障房,性質類似多年前中國人所說的經濟適用房、兩限房,月收入低于1萬新元的家庭都可以申請。目前80%的新加坡居民都住在組屋里。申請到組屋,意味著能獲得一定數額的政府補貼。月收入4000新元的許翰彪申請了一套90平方米的4居室,地點就在離父母不到1公里的一個小區,那樣他們將獲得更多的優惠。在新加坡,“組屋”購買資格需要抽簽。抽簽每兩個月一次。平均每個申請者要4次搖號才能中簽,但如果申請者選擇與父母合

    戀愛婚姻家庭 2016年17期2016-06-07

  • 新加坡:購房離父母越近越便宜
    組屋”是新加坡向國民提供的一種政策保障房,性質類似多年前中國人所說的經濟適用房、兩限房。月收入低于1萬新元的家庭都可以申請。目前80%的新加坡居民都住在組屋里。申請到組屋,意味著能獲得一定數額的政府補貼??墒?,不是申請后就能立刻購買。購買資格需要抽簽。抽簽每兩個月一次。平均每個申請者要4次搖號才能中簽,但如果申請者選擇與父母合住或者住在父母家2公里以內,搖號機構則會進行人工干預,讓他們的中簽幾率增加一倍,同時還能一次性獲得4萬新元的政府補貼。像這種通過具

    東西南北 2016年8期2016-05-06

  • 新加坡:購房離父母越近越便宜
    組屋”是新加坡向國民提供的一種政策保障房,性質類似多年前中國人所說的經濟適用房、兩限房。月收入低于1萬新元的家庭都可以申請。目前80%的新加坡居民都住在組屋里。申請到組屋,意味著能獲得一定數額的政府補貼??墒?,不是申請后就能立刻購買。購買資格需要抽簽。抽簽每兩個月一次。平均每個申請者要4次搖號才能中簽,但如果申請者選擇與父母合住或者住在父母家2公里以內,搖號機構則會進行人工干預,讓他們的中簽幾率增加一倍,同時還能一次性獲得4萬新元的政府補貼。像這種通過具

    東西南北 2016年8期2016-05-06

  • 新加坡年輕人為何能輕松買房?
    %的民眾住在政府組屋《南風窗》:先請你介紹一下,新加坡在購房方面有沒有為年輕人提供購房便利的政策和經驗?楊沐:我在新加坡智庫工作過多年,年輕人在那里工作一兩年以后買房子不是一個多大的問題。當然他們負擔貸款的時間也比較長。在這方面,新加坡還是有些經驗可以供中國借鑒:第一,新加坡確實能夠做到讓年輕人容易購房。新加坡是84%的民眾住在組屋里,組屋是政府興建的房子,82%是自己買下來的,2%是租的;而私人購買住房的民眾只占16%。(見圖1)第二,新加坡的制度能保證

    南風窗 2016年8期2016-04-15

  • 新加坡 引入年值“劫富濟貧”
    制的設計,與政府組屋的政策相互作用,讓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沒有出現惡意炒房的現象。在新加坡,9成居民生活在組屋里,組屋由政府統一規劃,按照居民承受力而非市場價格定價,其標準是新加坡中低收入家庭4至5年的收入之和,或者20年至30年可用于住房消費的公積金之和——能夠購買一套組屋。對于海外人士來說,他們唯一的選擇是購買價格高昂的公寓,其房價不僅是組屋的幾倍,更需要交付不菲的物業費等費用??偟膩碇v,新加坡約80%的收入稅是由頂層20%的高收入群體繳納的,這一比例同樣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15年10期2015-09-10

  • 新加坡鼓勵子女與父母同住
    的親人住在毗鄰的組屋里,并為之采取了一些切實有效的措施。鑒于年輕人不愿照顧老人的問題,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規定,年輕的單身男女不得購買組屋,但如果與父母同住,購買條件可以放寬;如果三代同堂則可優先解決住房問題。與此同時,根據年輕人希望有自己的獨立小空間的實際情況,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還設計了一種三問一套和一問一套相連的新組屋,讓子女與老人毗鄰而居,既方便子女照顧老人,也保證了自己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后來,當這種方案也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求時,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又推出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5年6期2015-05-30

  • 新加坡組屋政策探析及其對我國的借鑒
    重中之重。新加坡組屋政策為解決居民住房保障樹立了標桿,享譽于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試圖通過對新加坡組屋政策進行探析,以期尋求加快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經驗借鑒。一、新加坡組屋計劃的背景及歷史沿革新加坡是典型的熱帶海島城市國家,面積為710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數量526萬,其中146萬為外籍人。新加坡還是一個多種族、多語言、多宗教國家,華人最多,占總人口四分之三左右,其余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1824年,新加坡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國在遠東地區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11-26

  • 新加坡“經適房”為何成功
    目相比,新加坡的組屋之所以如此成功,和政府保姆一般周到的“售后服務”分不開。居者有其屋,在以土地為本的東方國家里,一向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理想。唐朝詩人杜甫就曾在饑寒交迫之夜,作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其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更是傳誦千古。在各個亞洲國家大顯神通的廉租房計劃中,最為成功且特別的,大概算是新加坡的組屋。政府保姆般的服務作為一個以清潔、有序而聞名的花園城市,開車行駛在新加坡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總能看到一些顏色雅致、排列整齊的

    世界博覽 2014年21期2014-11-26

  • 2011年,新加坡選舉
    隨后抨擊行動黨在組屋翻新工程的安排上對其他在野黨選區不公平的做法,并劍指行動黨的任人唯賢論,直言其拙劣手段“才是不道德的!”人們對政府一再使用翻新為誘餌的做法早有不滿,在兩屆大選以前,已經有呼聲希望政府不要把組屋翻新和競選掛鉤,但執政精英仍一意孤行,以為最了解人民的心聲,堅持自認英明的做法。我問K和小雪:“你們會不會因為所居住的組屋區老舊,迫切需要翻新,而不敢投在野黨嗎?”K沾沾自喜地回答:“我的組屋區已經獲得翻新了,我們可以無后顧之憂投在野黨?!毙⊙┑慕M

    中外書摘 2014年9期2014-09-18

  • 新加坡:兩大制度培育龐大中產階層
    尤其重要,一個是組屋政策,另一個是中央公積金。新加坡的組屋是指政府建設并出售給老百姓的普通商品房。鄭永年說,新加坡的組屋政策起初是從歐洲的保障房政策學來的。當初是為了保護窮人,但這樣的政策在歐洲卻失敗了,而新加坡則把組屋變成了讓老百姓分享資產增值的一種方式,其性質也發生變化,成了全民性質的住房,覆蓋除了富人之外的所有社會成員。目前超過八成的居民居住在組屋里。組屋并不窄小,相反還比較寬敞舒適,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建得越來越美觀舒適。組屋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在這個

    人民周刊 2014年6期2014-09-10

  • 組屋的奧秘
    新加坡的組屋政策不僅塑造了公民的國家身份認同感和作為公民的共同記憶,同時也塑造了新加坡的公共社區,為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代詩人杜甫這一悲天憫人的詩句,正是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的局訓。隸屬于新加坡國家發展部的建屋發展局,對新加坡老百姓來說,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地方。新加坡絕大多數公民居住在一種叫做“組屋”的高層套房式住宅里,而組屋的規劃、建造、出售和定價,都由建屋局負責。新加坡人有一句俗語:“老板

    決策 2014年7期2014-03-13

  • 三年內只許裝修一次新加坡裝修納入住房保障
    。新加坡勿洛北的組屋,幾戶人家共享走廊。八成國民住組屋欲了解新加坡的住宅裝修狀況,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該國的住房保障制度。新加坡雖然是個市場經濟國家,但是在住房保障上,長期以來采取的是“政府分配為主、市場出售為輔”的做法,并沒有完全依賴市場調節。這是因為新加坡疆域狹小,還不如北京順義一個區大的國土上(718.3平方公里),居住著547萬人,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7615人,這決定了其土地發展潛力非常有限。新加坡政府擁有該國約九成的土地資源,國家把開發的住房以“

    環境與生活 2014年11期2014-03-01

  • 新加坡房價如何“軟著陸”
    其早已名聲在外的組屋政策居功至偉,有超過8成的居民擁有組屋。這項備受矚目的組屋政策可以簡練地概括為:由政府建造房子出售給符合資格的公民或永久居民,保證絕大多數人能買得起,但每戶只能買一套。據11月8日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10月整體組屋轉售溢價中位數,進一步從9月的1.5萬新元再下跌3000新元,逼近4年前的1萬新元低點。這已是整體組屋轉售溢價中位數連續第7個月下跌,總體跌幅高達62.5%。整體組屋轉售溢價中位數被視為組屋市場的“溫度計

    中國新聞周刊 2013年42期2013-09-06

  • 新加坡裝配式組屋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居者有其屋”的組屋計劃。從20世紀6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新加坡為中低收入階層建成了62.8萬個組屋單位,有240余萬居民住進這些裝配式組屋,占國民總數的87% ?,F在400萬人口的新加坡基本實現了人人有房住,住房主要是由政府提供。其工業化生產方式在生產效率、資源和能源節約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建設經驗將為我國住宅建設所借鑒。1 新加坡裝配式組屋的發展及特點預制裝配式結構體系在新加坡應用非常廣泛,始于20世紀70年代。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住房需求的增加,

    住宅科技 2012年4期2012-09-11

  • 新加坡住房保障的經驗啟示
    者有其屋”的政府組屋(類似于我國的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是在政府主導下,由建屋發展局建設的公共住房)計劃。其具體做法是:1.政府主導組屋的開發與建設,由建屋發展局具體實施新加坡是市場經濟國家,但住房的開發與建設并不完全通過市場來實現,而是由政府主導。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直屬國家發展部,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機構,其財政預算納入國家計劃。在發展公共住宅方面,建屋發展局是起主導作用的組織者。新加坡政府賦予其廣泛的合法權力,它既代表政府行使權力,負責制定組屋發展規劃及房

    檢察風云 2012年16期2012-07-12

  • 新加坡公共住宅的精明之舉
    住宅分兩種類型:組屋和私宅。組屋是新加坡住宅的主要類型。組屋也叫組合房屋,由一棟棟相似的高樓組合而成,其規模相當于我國的小區。組屋屬于公共住宅,性質類似于我國的經濟適用房,由政府的建屋發展局(HDB)統一規劃建造,帶有一定津貼出售給本國居民。組屋價格低廉,但在建筑質量、環境品質方面毫不遜色,得益于建屋發展局對成本的有效控制和設計的精細考慮。目前,80%以上的新加坡居民居住在組屋區內?!熬诱哂衅湮荨?,是新加坡住房政策的核心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實現。二、住宅建

    現代裝飾·理論 2011年1期2011-11-11

  • 試論新加坡組屋政策與國家認同
    05)試論新加坡組屋政策與國家認同夏 玉 清(廈門大學 歷史系,福建 廈門 361005)1965年新加坡建國后,其外部面臨馬來西亞等伊斯蘭世界的包圍和敵視,內有極具離心傾向的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等族群并存的現實。在此歷史背景下,建構各族群的國家認同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人民行動黨政府以實施“居者有其屋”政策為載體,把組屋的分配、管理政策作為建構各族群的國家認同的一種策略和手段。組屋政策的實施打破了殖民地時期各族群集中居住的模式,在空間上形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年4期2011-04-12

  • 借鑒新加坡 建幸福城市
    顏”。新加坡的“組屋”模式確實可以給我們城市的住房保障工作帶來諸多的借鑒和啟示。新加坡“組屋”模式,即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主導建設的保障房,現在組屋住戶已經占新加坡總人口的81%。政府規例只讓新加坡公民購買新組屋,而永久居民則只可以在二手轉賣市場上購入組屋。新建組屋的售價在10多萬新元左右,對應購買者在規定時間內的家庭收入標準,一般用5~9年的收入就可購買一套組屋;如每月還貸也僅相當于家庭月收入的20%左右。對于首次購買組屋的民眾,政府則不遺余力地在政策和金

    城市觀察 2011年1期2011-04-01

  • 保障房在國外聚焦新加坡組屋經驗
    建屋發展局共興建組屋99萬多套,目前約有82%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政府組屋中。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認的住房問題解決得最好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國土面積僅有710平方公里,卻居住著498.8萬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很大。在新加坡建國初期1959年自治時面臨著嚴重的“屋荒”。惡劣的住房條件導致公共衛生狀況惡化和一系列社會問題,成為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為解決居住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發展局。1964年又推出“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組屋計劃,正式開

    中國報道 2011年5期2011-01-21

  • 新加坡如何實現“居者有其屋”
    好的國家之一?!?span class="hl">組屋(相當于中國的經濟適用房)計劃”的推廣,讓新加坡國民房屋擁有率達到100%,真正實現了“居者有其屋”。新加坡有一個建屋發展局,主要負責規劃與發展新鎮、翻修及重新發展舊宅區以滿足人民住房的需要。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成住宅近百萬套。在新加坡居民區見到的民居,大多都是組屋,周邊環境建設得如同花園一般。組屋由政府計劃供應,夫妻中只要有一人是新加坡公民即可購買。所有權屬購買者,有99年的使用權。為了防止有人在組屋購置中套利,政府對購買組屋控制很

    共產黨員(遼寧) 2010年2期2010-08-13

  • 保障房的海外經驗與中國夾心層的困境
    工作5年后買得起組屋在新加坡,保障房的總量約有50萬套,而新加坡全國房屋的總戶數也不過65萬套左右。87.6%的居民住在政府的保障性住房里,其中8.6%住在廉租房里,79.0%居住在廉價房里;其余12.4%則居住在私人購買的公寓或別墅里。新加坡是全球唯一近乎達到100%擁有住房率的國家。組屋 新加坡的組屋計劃使80%以上的居民住在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里。新加坡的“組屋”,全稱為組合房屋,類似于中國的經濟適用房。1964年,新加坡推出了“居者有其屋”的組屋

    小康 2010年6期2010-02-06

  • 新加坡組屋與我國經濟適用房的對比分析
    適用房與新加坡的組屋存在很多相似點,因而其成功經驗對我國經濟適用房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在比較兩國住房制度的基礎上,從申購條件、建設資金來源、價格管理措施、監督措施等方面進行政策的剖析比較。從對比中尋找差距,發現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關鍵詞:經濟適用房;組屋;政策比較中圖分類號:F29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50110021兩國住房制度的比較1.1新加坡的住房制度新加坡土地面積小,人口卻相對較多,住房建設成本

    現代商貿工業 2009年15期2009-10-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