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教育改革發展的啟示(上)

2009-02-19 10:04儲朝暉
江蘇教育 2009年2期
關鍵詞:發展教育

儲朝暉

以恢復高考為起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教育則經歷了從恢復到改革發展的曲折歷程?;厥?0年,能為今后教育發展提供難得的啟示。

一、30年教育改革歷程

“文革”使教育停滯十年,造成破壞深重,當時教育的主要問題是秩序混亂,人才奇缺。鄧小平在1978年4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教育要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要求全面部署恢復和整頓教育秩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致力于撥亂反正,全面恢復教育教學秩序,恢復與完善基本教育制度,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是這一時段教育政策的中心目標,采取了恢復招生考試制度、恢復重點學校制度、派遣留學生等一系列措施。調整恢復學制和建立督導、學位制度,著力解決農村小學“一無兩有”,發展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鼓勵多渠道集資辦學,擴大辦學自主權等,進行了教育改革的初步探索。

十三大做出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判斷,并決定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當時的教育體制統得過死,使學校缺乏應有的活力,政府應該管的事卻沒有很好地管起來,基礎教育薄弱,學校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合格教師和必要的設備嚴重缺乏;職業和技術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高等教育內部的科系、層次比例失調;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陳舊落后,脫離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198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鄧小平在會上提出,要把我國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會后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的指導思想;從體制人手,打破一統二包,包得過多、統得過死的體制,實行簡政放權;調整教育結構,相應地改革勞動人事制度;增加教育投入,使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撥款的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并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將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責任和管理權限下放給地方,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調整中等教育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使高中階段的職業技術學校招生數相當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數,實行“先培訓,后就業”勞動用人制度;擴大高校的辦學自主權,改革高校招生和畢業生分配制度,實行校長負責制等。

十四大明確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教育體系便成為新的政策目標,199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標志著這一探索的開始?!毒V要》確定了到2000年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重大目標;明確教育體制改革要采取綜合配套、分步推進的方針,進行包括管理、投資、辦學、招生和就業等方面的體制和制度改革。國家要保證教育經費增長,到2000年使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比例達到4%。中等以下教育要完善“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體制”。中等及中等以下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高等教育要“建立政府宏觀管理,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體制”,鼓勵學校提供科技開發和社會服務,促使社會各界捐資教育,發展社會力量辦學,多渠道籌措經費;逐步建立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辦學的體制。

進入21世紀,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形成,綜合國力空前增強,但由于全國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政府財政和居民收入差距明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發展不均衡,城鄉二元結構導致城鄉教育保障機制和辦學條件的差距拉大,人們對多樣化、高質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長,政府教育投資不足,城鎮居民和農民負擔較重。教育公平問題凸現,解決教育公平問題成為國家教育政策新的目標。

2003年,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教育又好又快發展成為新的政策目標,農村教育被列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啟動西部地區“兩基”攻關,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明確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成為了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取向。2007年十七大又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2008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提出在全國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30年來的教育改革歷程顯示出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不斷強化,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一直延續,教育政策因應經濟社會體制而演變,教育管理體制和資源配置方式變革成為核心內容。在踐行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的背景下。公平和質量成為教育發展的主導價值理念,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需要進一步落實,教育體制改革亟待進一步深化。這一歷程為未來教育戰略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支撐。是實行新一輪的教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必不可少的參照。

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成就

30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窮國辦大教育的特色發展道路,各級各類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實現了教育的大發展和大跨越,其中主要成就有:

1.國民受教育機會迅速增加

實現了義務教育免費普及和高等教育大眾化,國民受教育年限明顯提高。

2000年,我國在85%人口所在地區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簡稱“兩基”)目標。2007年底全國“兩基”人口覆蓋率進一步擴大到99%。躋身免費義務教育水平較高的國家行列。美國從頒行《義務教育法》到基本上實現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用了67年時間。英國用了48年,法國用了92年,德國用了125年。日本也用了35年才完成四年制的初等義務教育,而我國僅僅用了20年的時間,成就世界矚目。

同時,高中階段教育規模顯著擴大,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由1990年的21.9%提高到2007年的66%。2007年在校生達到4527.49萬人;幼兒園(含學前班)在園學生數量、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數量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中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在調整中加快發展。招生規模超過歷史最高水平,2007年招生規模達到810萬人。

高等教育在1999年高校擴招后實現跨越式發展,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增加,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進入大眾化階段。從1978年到2008年。中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約1.28億,錄取人數約5386萬,其中1999年實施高校擴招政策至2008年的錄取人數約4010萬,10年間錄取人數占改革開放30年來錄取總數的75%。2007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招生566萬人,在校生總規模超過2700萬人;研究生招生達到40萬人,在校生總數超過俄羅斯、印度和美國。位列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由1985年的3%提高到2007年的23%。毛入學率從5%增加到15%中國用了不到10年時間,而美國用了30年,英國用了25年。法國用了28年,日本用了23年,韓國用了24年。高等教育

規模的擴大為數千萬青年學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和改變命運的機會。

2.人力資源總量大幅度提升

30年來,各級各類教育為社會建設輸送了各種急需的人才,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為提高國民素質和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根據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就業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8年,其中63%是小學文化或文盲半文盲,大專及其以上文化程度額不到1%。人力資源總體水平不僅遠遠低于發達國家,還低于當時的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到2007年全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8.4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總人口中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超過7000萬人。

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有效提高了勞動者素質,推進了中國工業化進程。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以及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校招生人數大體相當,2007年高等職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招生總數達到1100萬人。在校生數超過3000萬人。

我國勞動力數量巨大,并通過接受較高層次的教育在大規模地從低勞動生產率部門向高勞動生產率部門轉移,特別是農業勞動力向非農勞動力部門轉移。1978年,我國非農勞動力11834萬人,到2002年達到36870萬人。

總體上。我國初中以上文化的勞動力規模世界第一。受過高等教育從業人員總數世界第二,實現了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擁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和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之一,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為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奠定了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3.教育公平取得重大進步

30年來,國民能夠享受更多的教育公平,受教育權得到更好保障。

在入學機會上,30年前全國農民子女只有三分之一能夠讀完初中,2005年已有四分之三以上的能夠完成初中學業;30年前農村的孩子只有10%左右能夠進入各類高中學習,2005年已經達到40%以上。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每年高等學校招收的20多萬大學新生中,農民子女被錄取的不到10萬人,但是近些年,全國農村的應屆、歷屆高中畢業生每年被錄取進入大學的人數超過了城鎮家庭子女的入學人數。農村戶口的學生進入本科院校和攻讀研究生學位的總人數都分別增加了幾十倍,所占比例相對于城鎮學生來說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城鄉學生入學比例差距的大幅度縮小表明,由入學機會擴大帶來教育公平較大的進步。

2008年秋季,全國所有城市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加上已建立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全國城鄉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因貧困失學問題的根源已經消除。

同時,建立完善了各級各類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2007年,國家實行新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資助政策:對所有中等職業學校在校一、二年級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連續2年的資助,三年級學生可通過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半工半讀獲得一定報酬,近1200萬名在校學生因此獲益。同年。國家實施以獎、免、貸、助、補等全方位的新的學生資助政策。每年500億元的各級財政資金覆蓋全國1800多所高校的400萬大學生和1.5萬所中等職業學校的1600萬學生。對高校貧困大學生實行了“綠色通道”及相關的助學政策,有力地保障了家庭經濟狀況不同的學生享有公平接受各級各類教育的機會。

4.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30年來,教育經費快速增長,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教育事業固定資產大幅度增長。1985年全社會教育經費近310億元,1992年全社會教育經費近867.06億元,2004年增加到7200億元,2006年已增加到9815.31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投入1992年為728.76億元,2006年增長為6348.36億元,同時非財政性教育投入由1992年的138.3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3466.95億元。各級各類教育的學費占教育總成本的23%,其中高校和高中階段的收費占總成本的40%。

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基礎教育在困境中騰飛?!皟苫惫ぷ魇紫葟母纳妻r村辦學條件入手,實現了“一無兩有(即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實現了校舍、桌凳、大門、圍墻、操場、廁所“六配套”;在實現校舍改造的基礎上,各地進行中小學辦學條件的標準化建設。在20世紀80年代解決“一無兩有”基礎上,90年代集中建設農村初中。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2000年校舍總面積5.86億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1.27億平方米。實現“普九”的學校儀器設備配備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一、二類標準。與1985年相比,2000年全國小學校均規模由160人增加到235人,增長約46%。初中校均規模由520人增至約1000人,增長80%以上。與1985年相比,2000年小學教師合格率由60%上升到96%;初中教師合格率由27.5%上升到86%,分別提高了36和58.5個百分點。

普通高中的校舍面積由2001年的2.2億平方米增加2005年的3.3億平方米,平均每年遞增2800萬平方米;同期,高中專任教師由84萬增加為130萬。年均增加9萬人。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全國高等學校的校舍面積只有1億平方米左右,2000年超過了2億平方米,2007年達到7億平方米,增長了6倍之多。普通高校的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由1994年的153億元提高到2007年的1732億元,增長了10倍以上;高等學校專任教師數也由1994年的39萬人提高到2007年的127萬人,增長了3倍多。

30年來,經過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協同奮斗。中國已由教育比較薄弱的國家發展成為教育大國和人力資源大國。

(待續)

猜你喜歡
發展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師發展
教育教學
教育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