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的思考分析

2009-06-13 06:26王普寧
西部大開發·中旬刊 2009年12期
關鍵詞:高中思考數學

摘要:東西方都在重視數學教育教學的現代研究,其中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高度關注是數學教育教學現代研究的一個持續熱點。關于數學學習的研究在整個數學教育領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從過去突出強調“教材、教法”到重視學生的學習活動,思維活動,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

關鍵詞:高中;數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631(2009)12-0131-01

“數學觀念分析”是心理活動中研究的新方法,其目標是希望更為深人地揭示數學思維的發生機制,又是如何發展起了相應的數學直觀及廣義的數學觀念。如用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像語言得到的基本的認知科學觀念,進而達到邏輯科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到進一步強調師生互動,民主教學,不僅對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地進入,而且更應關注教學內容對學生群體的可接受性,即可持續學習與可持續發展對智力發展的影響和作用。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初步設計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目的性的教育,特別是數學思想的教育教學不可忽視。長期的傳統教育是教師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F代要求逐步形成“教師設疑、解難、師生互動,不帶問題走出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強調課堂的生命意義和生活化,不浪費學生生命,用學生活生生的生活實現完成數學教育教學任務,在各學科知識結合點上加大力度,是當前數學研究性活動的緊迫任務。

研究性活動的基本流程是:

其一:設置特定情境,造成學生認知沖突,啟發思維,引發問題,鼓勵師生積極參與,互設質疑,共證猜想。其

二:獨立地對得到的問題進行深人探索、鉆研。這一環節可布置課余活動。其三:集體交流討論,在老師的調控下,個體提交所獲成果,在全班交流,并以集體的名義對所得成果進行評價。命題的真偽辨認的過程,必將增強學者的自信心和滿足感。

中學教育教學中的探究性活動,主要是指立足于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開展的。對某些數學問題的深入探討,或者從數學的角度對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中出現的問題(包括某些學科知識不到位,影響學生的正確理解)進行研究性活動。如物理的功W=ISI XIPIcos就是數學向量的內積axb=IotXtb,cosdo外語的數學命題的證明,生物的遺傳基因引發疾病的概率等。

二、以數學課程為突破口深入數學教育教學改革

數學新教材已在高一年級列入必學課程,對絕大部分教師而言都是第一次嘗試。按國際慣例數學新教材擴大了知識面,如邏輯學、平面向量、概率與統計、函數極限、導數與微分、積分等大學一年級的數學課程“下放”到高中學習。僅就新教材的知識而涉及的廣度來看,一名高中畢業生的數學水平已經提高到大學基礎課的高度。

數學新教材有一定的廣度,也有一定的深度,足以保證學生在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課程涉及到的數學工具。在教材各章節的安排上,高一年級學習“集合與簡易邏輯、“函數”、“數列”、“三角函數”、“平面向量”共五章;高二年級學習“不等式”、“直線和圓的方程”、“圓錐曲線方程”、“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排列、組合和概率”共五章;高三年級學習“概率與統計”、“極限”、“導數與微分”、“積分”、“復數”共五章,總計十五章。

數學新教材的章節安排與原教材有很大的變動,如原高二學習的數列納入高一上學期講,高二解析幾何中的有向線段,定比分點坐標公式,直線平行、垂直的充要條件放到高一年級下學期的“平面向量”一里,而且是用向量的觀點講解的,它無論從形式到內容上都體現兩個字:“簡與精”。高三年級的數學課程增補了大量的大學基礎課程,這些章節的內容都是限定選修課程。

不難看出,新數學教材編排新穎,知識面廣,結構嚴謹,可學性與可讀性強,適應各類層次的學生學習。另外,每章均有章頭圖和引言,作為全章內容的導人,使學生初步了解學習本章內容的必要性,每章都附有閱讀材料,供學生課外閱讀,借以擴大知識面,激發學生興趣,培養應用數學的意識。每章的小結內容豐富,知識結構框架式,注意事項即時提醒,參考例題典型化、規范化,還有分A、B兩組題供有余力的學生選用。

三、當前數學教學課堂的現狀和幾點建議

高中數學課較初中數學課有質的區別,無論是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還是邏輯、計算能力的提高都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高一年級實行新教材,教師由不適應到適應,由不順手到比較順手,就連數學符號,如自然數集包含0,補集用了一個繁瑣的符號,正切、余切由tga和ctgct改寫成tanot和cotot等也要適應一段時間。另外,許多新知識的切人點不同于舊教材,三角公式精減了80%,冪函數刪除了,由此帶來了過長的推理過程,正余弦定理用向量推證等等。教師認真集體備課,統一練習量,一、二班起著“尖兵連”的作用,使新教材的課改工作生氣蓬蓬,這一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課堂教學中,高一新生的基礎層次由原來的上、中、下三檔變為五檔或六檔,形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大家共知的。但新生的求知欲望較強,學習積極性較高,不甘落后的進取心較大。在新教材充分體現“培養用ol數學的意識”的課改趨勢中,同學們都能從實際出發理解引用概念,能從生活實際中發現課題,搜集信息,處理數據。通過實際操作使自己親身體驗數學的應用和發生發展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高二、高三年級沿用舊教材乙種本,但在課改感召下,數學課堂教學也出現了新面貌。如引進數學建構主義教學教法研究,多用數學教育實驗等科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和學習活動,以及用學習活動系統的應用等,為最后一批舊教材的學習者也體驗到了高科技時代的知識大爆炸的曙光。

四、幾點建議:

(1)發動全組教師來一個學習競賽,組織他們學習課改精神,把握好機遇,以適應高中數學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的重大改革。以“探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或“研究性學習的思想與方法”等專題,組織全組教師與有關領導一起,熟悉新教材新增內容及其作用,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型”而成為“科研型”、“學習型”的數學教師。

(2)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改變“權威一授予型:”的課堂教學,改為師生交流式,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啟發式,點撥式、討論式、自學式、答辯式的教學形式,確保學生主動、積極、獨立地學習,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勇于創新的意識。要更多地關注那些在課堂里學習處于初動,后進的學生層面,不形成死水一潭。

(3)除上述重新定位教師、學生的現代教學觀和學習觀之外,還有不可忽視的消極現象,就是課外資料過濫的現象。有些課外資料對學習教材起到輔導、補充、鞏固的作用。但也有不少“水貨”、“假貨”,其內容還是老一套,只更換帽子不行,換湯不換藥也不行。就連合法渠道流人的課外輔導資料,有不少錯誤連篇,答案有誤,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所以建議學校從多年的教學經驗里(題庫)提練出各年級各章節的必備練習題,分五個檔次編練,并有一定的穩定性,三、五年不變。

(4)某些老師對新教材的“恐高癥”,可否考慮提、留、穩、退的辦法,如高中三個年級均有一兩名骨干長年留守,特別是兩頭的年級。這樣,使有些教師經過長時間的“磨練”,提高教學教改能力。對有些教師不善于啟始課教學,承上啟下能力較低,而隨即教學內容膨脹,嚴重造成學生兩極分化的,應逐級后撤,直至找到相適應的年級為止。對于善長解題,學法豐富的教師,應組織課外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得到實惠,以提高數學教育教學水平,使教學真正變成“教一教會學生學”,“學一學會如何學”,“導一領導師生同進”的新局面。

作者簡介:王普寧(1970-)女,藍田縣焦岱中學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高中思考數學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