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縣道情現狀調查及發展初見

2010-08-15 00:50
太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3期
關鍵詞:道情臨縣劇團

高 鶴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 音樂系,山西 太原 030002)

臨縣道情現狀調查及發展初見

高 鶴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 音樂系,山西 太原 030002)

作為2006年入選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臨縣道情,歷史悠久,曾在呂梁山上盛極一時,但目前生存狀態堪憂,縣劇團名存實亡,民間演出力量微弱,保護和發展迫在眉睫。

臨縣道情;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報告;保護和發展;解決建議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觀內所唱的“經韻”,文體為詩贊體。后吸收詞調、曲牌,演變為在民間布道時演唱的“新經韻”,也稱“道歌”。山西素有“戲曲的海洋”之稱,它的道情戲可分為四種:晉北道情(包括神池、右玉、代縣、應縣),臨縣道情,洪洞道情,永濟道情。2006年臨縣道情與晉北道情一同入選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臨縣道情曾被譽為“呂梁山上的一枝花”,但在娛樂形式豐富多彩的今天,臨縣道情已經不能適應觀眾的“口味”,市場不斷萎縮,使得臨縣道情的生存十分困難。筆者在當地通過晤談式調查和問卷調查,對其衰敗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對臨縣道情的保護發展提出建議,以期能給更多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參考。

一、演出團體的狀況

1.縣劇團的名存實亡

臨縣道情劇團先后于1960年和1980年兩次建團,第一次因為無法與歷史劇目豐富和演出規模宏大的晉劇競爭而失去市場,被劃歸“冬花”(藥材)廠,屬縣藥材公司管理,有演出時便演出,沒有演出時則種冬花,并在“文革”中與縣晉劇團合并。第二次建團后,吸取之前的教訓,在排練道情戲的同時聘請了省城的晉劇名師開始排練晉劇劇目。從1981年劇團開始演出時,道情戲便作為“折子戲”陪演作為“正戲”的晉劇,直到后來純粹放棄道情戲只演晉劇。[1]此后臨縣的文化市場上有了兩個縣屬集體所有制性質的晉劇團。

1998年,呂梁地委、行署為挖掘和發展呂梁地區豐富的民間文化藝術,給臨縣道情劇團加掛了“呂梁民間藝術團”的牌子,并每年特批經費支持劇團發展民間文藝。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民間藝術團”無法在市場上找到立足點,生存仍然是問題。2001年,呂梁民間藝術團一分為二,一部分到省城太原演出歌舞,一部分留守臨縣演出晉劇。也就是說劇團成為歌舞團和晉劇團的結合,但是作為民間藝術的道情戲仍然是只有個名頭,沒有實質的發展。

2.民間演出隊的微弱力量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文化市場的日益繁榮,臨縣的個別著名老藝人自己組織演出團隊,在節假日、婚喪嫁娶的典禮上演出一些小型的節目,包括歌舞、民間樂器的演奏、臨縣傘頭秧歌以及臨縣道情。演出的這些道情戲在當地俗稱“小會子”,沒有繁雜的人物和豐富的劇情,形式也很簡單,演員只有男女各一人。運用道情戲的音樂唱腔唱一些表現當代男女愛情故事的小段。目前,這樣的民間演出隊僅有三支。

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05年的臨縣老年樂藝學會這一民間組織,雖然演員都是退休以后的老年人,但是學會的成員編創的臨縣道情在規模和形式上都大于民間演出隊,對臨縣道情的推廣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上是通過對政府官員、臨縣道情傳承人、鄉土文化專家進行晤談式調查得出的結果,筆者為了得到更充分、有力的論據,于是在臨縣縣城和農村(木瓜坪鄉張家溝村和王家坪)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基于問卷調查法對道情現狀進行分析[2-3]

此次調查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調查對象包括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以及少年。共發問卷160份,縣城和農村每個年齡段各20份。收回老年、中年、青年、少年有效問卷各40份。

結果分析:在知道臨縣道情是一種地方劇種和知道臨縣道情為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回答數據上是一致的??h城所有的老年人和中年人以及70%的青年人和10%的少年表示知道;農村所有的老年人和95%的中年人以及50%的青年人表示知道,少年中沒有人知道。但是在知道臨縣道情劇團的數據上,除了5%的農村少年不知道以外,其余的被調查者都表示知道。從數據可以看出:(1)縣城群眾知道臨縣道情和道情劇團的比例都高于農村群眾,這與道情劇團的團址在縣城有很大的關系;(2)知道道情劇團的人遠遠多于知道臨縣道情的人,這深刻說明:道情劇團這些年以演晉劇為主,傳播道情戲的功能已經盡失。

能舉出一、兩個臨縣道情的著名藝人的數據分別是:所有的老年人和縣城的中年人,8%的農村中年人,5%的縣城青年人和2%的農村青年人,而所有的少年都不能舉出;但是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能舉出至少五個臨縣傘頭秧歌的著名藝人。從這個數據上可以看出,臨縣道情沒有屬于自己的“明星”,沒有自己的“形象代言人”。

所有的被調查者都不能舉出一個臨縣道情的代表劇目;但是除縣城少年以外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能舉出代表晉劇的傳統劇目,其中老年人舉出的最多,即使是農村的少年也能舉出像《打金枝》這樣的晉劇名段。這個結果說明臨縣道情離開舞臺的時間太長,并且沒有深入人心的代表作,缺少讓群眾久久回味的作品。

縣城和農村的老年人都表示聽過臨縣道情的唱段,而中年人中只有農村的5%沒有聽過;青年人中縣城和農村各有30%和50%沒有聽過,而少年中都沒有聽過。在聽過的人中,100%的都在秧歌隊里聽過,只有11.5%的在劇院聽過,17.7%的在婚喪嫁娶的典禮上聽過,沒有人在電視上、網絡上或其他影像資料上聽過。從這個調查結果可以看出:(1)群眾看到過的道情戲大多出現在大眾的廣場文化活動中,而不是具有更大影響力的劇院和現代宣傳媒體。說明對道情戲的宣傳力度太小、宣傳手段太單一;(2)看過道情戲的人多于知道道情演員的比例,再次說明道情戲缺少自己的“領軍人物”。

在“你喜歡聽晉劇還是臨縣道情”的一項中,老年人中有7.5%的都不喜歡聽,20%的都喜歡聽,有5%的喜歡聽臨縣道情,有67.5%的喜歡聽晉劇;中年中15%的喜歡聽晉劇,5%的喜歡聽臨縣道情,8%的都喜歡聽,72%的都不喜歡聽;青年中3%的喜歡聽晉劇,1.5%的喜歡聽道情,剩下的青年和少年不約而同的都選擇都不喜歡聽。這很明顯地說明一點,傳統戲曲在現代社會中已經不是大眾主要的文化生活的成份了,人們有了更為廣泛的選擇;而臨縣道情的受歡迎程度雖不及晉劇,但是也還有一大批人是愿意接受的。

在“如果你家有婚喪嫁娶的宴會,你會請晉劇戲班還是臨縣道情來唱堂會”一項中,有8.125%的表示都不請,11.25%的愿意請道情戲班,15.625%的愿意請晉劇小段,65%的表示都可以。這里的數據顯示臨縣道情由于自身的演出規模小,比較適合演唱堂會,所以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

在“如果你們村要唱求神的戲,你想請晉劇還是臨縣道情來演”一項中,100%的都表示請晉劇。這個數據證明了臨縣道情劇團一直經營不善的原因,沒有大容量、大體積的劇本和廣泛的題材成了道情戲的“硬傷”。

33.125%的被調查者認為臨縣道情劇團還有存在的必要,12.5%的認為沒有,54.375%的認為無所謂;但是98.125%的人認為臨縣道情失傳了很可惜,1.875%的認為無所謂。有著直接“血緣”關系的兩者,關于同一個“存在”的問題,卻是如此大的差距。不難看出群眾對這門藝術還有著喜愛的態度和對劇團的無奈。

在“如果你的孩子(或者你自己)愛好文藝,你愿意讓他(或者自己)學習下列哪一種藝術門類”一項中,80%的選擇學習歌舞,17.5%的選擇臨縣傘頭秧歌,2.5%的選擇晉劇,沒有人選擇臨縣道情。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作為未來的藝術傳承者和觀眾群體的年輕的一代,沒有人選擇民間藝術的臨縣道情,而是大部分選擇了更為時尚的歌舞,而且從所選的比例來看:越是演員們能掙到錢的藝術形式,被選的比例越高。

三、基于問卷結果提出的解決建議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對其保護工作的指導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4“]保護為主”不應該以維持舊制原貌為滿足,而是要通過保養和呵護,在滋養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同時滋養他的生存環境,這樣才能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性。

第一,加大宣傳力度,讓道情重新回到群眾中去

在調查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喜歡臨縣道情表演的人多于知道它的人,往往會把這種形式當作是“二人臺”的表演,這就是我們忽略了文化遺產和群眾生活不可分割的關系。所以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讓臨縣道情走進每一個人的視野,開始重新培養臨縣道情的觀眾群體,也就是重新培植道情自身的生存環境。沒有一種文化藝術能離開人民群眾而生長的,一定要根植于大眾,其文化藝術形式才能得到永恒。

使用手段:1.組織道情藝術宣傳隊在社區、鄉村進行表演,讓群眾直接感知這門藝術的魅力。2.加大在社火等風俗活動中臨縣道情的表演成分。3.在縣電視臺開設有關臨縣道情的欄目,可以講述道情的歷史,可以設擂進行票友比賽,還可以對知名藝人進行宣傳等等。4.利用網絡進行宣傳。5.制作成動漫在電視、網絡以及所有公眾傳媒上播放,提高影響力,吸引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

第二,加大對編劇人才和研究隊伍的培養

文藝作品的編劇非常重要,一個好劇本救活一個劇團的例子枚不勝舉。傳統的臨縣道情劇目在題材上太過于狹隘和陳舊,不能適應當代觀眾的審美,也不能適應在結婚、喪禮、過壽、開業、拜神、社火、景區民俗表演等活動中的市場需求。所以培養一支強有力的編劇人才隊伍,是目前保護工作的重要舉措。

研究隊伍的培養同樣是值得重視的,因為只有不斷地挖掘和整理深藏或者散落于民間的非物質文化的“珍寶”,才能不斷地充實和豐富該文化的儲備,也才能更真實地反映該文化的原生性。

近年來,在山西戲劇職業學院社會文化系開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學院從研究的方法、創作和管理人才的培養等方面有了積極的探索。建議臨縣政府向這樣的專業院校選送自己需要的人才,還可以在當地的“白文職業技術學校民間藝術班”進行培養,但是在選擇人才和委培學習的過程中應加大激勵制度,以此來加大對有志、有文化的青年積極參加的吸引力。

第三,打造地方明星,增強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雖然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意味著要保護它的本來面目,但是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還像以前那樣的生活是非常不現實的,這些傳承人的思想、價值觀、生活方式都在新時代發生了變化。他們有改善生活條件和質量的欲求,如果不能讓傳承人在他自己的領域里獲得對生活需求的滿足,那么他就會通過其他生存手段去獲得,這樣勢必會影響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比如:臨縣道情劇團原來的臺柱子——張冬香女士,就是迫于生計跳槽到呂梁歌舞團擔任了獨唱演員。所以政府應該有意識地通過地方媒體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打造成當地的明星,提高他的市場價值和生活質量。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一個能讓人獲得名利,能改變生活質量的藝術形式一定會得到很多追隨者的擁護,從而提高臨縣道情在普通民眾中的地位,得到長足的發展。比如臨縣傘頭秧歌的頭牌歌王賀升亮,還被臨縣縣委任命為縣文聯副主席,在政治上也獲得地位。有了這樣的先例,就會有更多的后來者參與到其中并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藝術水準,以期有一天也能獲得這樣的待遇甚至超過。

第四,讓文化遺產走進中小學生課堂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許多內容屬于精神文化的范疇,具有了解歷史、教育后人、凝聚國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凈化靈魂的功能。讓中、小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對臨縣道情的了解和認識,首先可以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以家鄉為榮的自信心;其次為培養下一代的道情觀眾和良好的群眾基礎做好鋪墊。筆者曾參加過孟加拉國一個“畫軸戲”文化交流團的藝術交流,他們利用當地的音樂曲調來填詞演唱,布景是簡單的幾幅圖,這幾幅圖和演唱的內容是以教育少年兒童做好人好事為主的。由于音樂旋律和圖畫都比較簡單,讓少年兒童來表演是很合適的。而臨縣道情的音樂旋律優美,各種唱腔音樂比較簡練并且可以隨機組合,易于被少年兒童學習和表演。如此,在孩子們練習簡單的道情唱腔的同時,也掌握了一些抽象的知識、法律法規、人文故事等等。

第五,與當地旅游業結合,發展整體文化產業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是統一的雙方。保護是前提,只有完整保護非物質文化的特色,才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利用價值;只有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才會吸引大量的游客,并使文化產業得到發展。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將帶動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而有了足夠財政收入的政府才能加大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5]

臨縣以磧口風景區為龍頭的旅游業方興未艾。游客們除了對古街古巷古村落感興趣以外,當地的民俗文化對他們更具有吸引力。臨縣道情作為臨縣鄉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一定能成為這塊旅游業中的品牌。而只有不斷努力完善自己,臨縣道情才能得到觀賞者的喜愛和適應市場的需求。2009年呂梁民間藝術團新排了道情戲《磧口古鎮》,雖然這部戲僅僅只是為參加山西省第十二屆“杏花獎”在省城太原上演數場,并沒有在臨縣或者磧口景區演出,但是創作者已經注意到和旅游業結合的思路。希望劇團能和臨縣政府、磧口風景區管理局合作,把道情戲《磧口古鎮》打造成磧口風景區一張響當當的旅游文化名片,以此來推動道情戲在整個臨縣的影響力,以換來群眾對道情戲的熱情關注并參與進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文化的基礎,也是每個民族對人類文化的豐富和貢獻。所以我們必須加大力度去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研究人員擔心過多的經濟因素會破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生性,但是民眾去參與任何一種工作都是以解決溫飽、改善生活質量為基本目的的。而只有經濟的刺激,才符合民眾的合理生存要求。山西戲劇職業學院每年要招收晉劇專業的免費生,但是除了由學院老師們到偏遠山區“挖”回來的貧困生,沒有一個城市或者家境較好的農村學生來報考,而東北“趙本山藝術學院”的招生卻是異?;鸨?原因在于民眾眼中的經濟利益。當然一定要注意不能讓經濟創收的誘惑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改變得面目全非,一定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經濟利益的前面,讓這些遺產真正成為讓人類子孫后代能夠享用的可持續發展的資源。

[1]王洪廷.臨縣鄉土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2).

[2]周世斌.音樂教育與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3]周世斌.音樂教育與心理統計基礎[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國家中心.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普查工作手冊[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5]何星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民族文化現代化[J].中國社科院院報,2004.

[責任編輯:姚曉黎]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Lingxian Daoqing and Its Development

GAO He
(Music Department,Shanxi Drama Vocational College,Taiyuan 030002,China)

Lingxian Daoqing,as one of the first group of im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has a long history.It was in fashion for a time in Luliang Mountain.However its present existenc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The opera troupe of the county exists only in name.The folk performance power is rather weak.So it’s extremely urgent for us to protect and develop it.

Lingxian daoqing;im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investigation report;protect and develop;suggestion of solution

J82

A

1671-5977(2010)03-0051-04

2010-07-20

高 鶴(1977-),男,山西臨縣人,山西戲劇職業學院音樂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音樂學,聲樂。

猜你喜歡
道情臨縣劇團
山西臨縣舉辦電商峰會助力鄉村振興
歷史回音壁
——藍田上許村道情演唱
擎起健康扶貧旗 共筑百姓幸福夢 山西科技志愿服務健康科普活動在呂梁臨縣成功舉辦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走村入戶送溫暖 扶貧慰問暖民心 山西省種子站赴臨縣開展幫扶慰問活動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法學視域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
——以陜北道情為例
“道情窩”里的演唱家
——陜北道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白明理訪談錄
歡迎加入“藍狠狠小劇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