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反思等

2010-09-14 03:35譚廷學
新華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關鍵詞:輔助教學反思多媒體

譚廷學

【摘要】對語文課件使用的反思,不是說要望“課件”止步,因為一個好的課件往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賓實再現課文語言所描述的情景。而是覺得課件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必須選準最佳作用點和最佳作用時機,“該出手時才出手”,不宜用時不用,宜少用時不多用,發揮其獨特的、無法替代的優勢。

【關鍵詞】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反思

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于一體,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極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視聽等多種感官需求,老師只要操縱鼠標,一個涵蓋教案、板書、教材的“全能”課件便讓人目不暇接,效果立竿見影。

但用課件上課,教師容易受已定型的課件影響,完全圍繞課件講課,缺少課堂教學中最為精彩的“即興發揮”,把原本的“課件輔助教師”變成“教師輔助課件”。如果老師僅僅是把課堂上的主要活動變成操作鼠標,學生的主要活動變成看屏幕,畫面頻頻變換,學生目不暇接,而思維卻處于休眠狀態,那么,這種教學不過是一種“新款”的注入式教學而已,這種改革只不過是由過去的“滿堂灌”,變成了“電子灌”而已,學生除看到幾個好看的畫面,記住某個事物個別的、零散的特征外,一無所獲,根本沒有思考活動的參與,容易造成學生思維上的“依賴性”、“惰性”,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語文姓“語”,語文課本應是以“語言”為主要媒介的,聲光色效多媒體應該來為“學習語言”服務才是。結果呢,花里胡俏的聲像、圖文倒成為主角,而語言成為輔助,語文課的本質消失了。語文課,特別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其意境很多時候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如果用課件來展示美,等于是把語言所蘊含的美直接強加于學生,剝奪了學生想象的權利,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的感悟。想象的空間是多么的大,無拘元束,信馬由韁,想要多美就有多美。比如上《桂林山水》一課,學生本可以借助課文的佳句美文對桂林山水的美景,調動大腦庫存中的最美的景像,進行自由想像??捎辛硕嗝襟w課件,圖片一展示,桂林山水就是這樣的,在學生的頭腦中就定勢了、定型了。如果這個課件做得好也就罷了,如果做得差,桂林山水的美景豈不大受破壞?

而上課者在上公開課前,為制作這些課件,構思、畫畫、配音、集成、修改、調試,三番五次修改,這樣的課比平時的課多投入了十幾倍甚至于幾十倍的時間和精力,而這節課能比平時的課好十幾倍、幾十倍嗎?顯然不可能!投入和產出的差距是多大啊!老師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課件制作上,從而導致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關注學生的成長,研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這一核心問題上,那就意味著本末倒置。如果說課件的作用是“錦上添花”的話,那你的課不是“錦緞”,而是“土布”。即使繡上花后,人們也只會說“花”好看,而不會說“土布”好看。

對語文課件使用的反思,不是說要望“課件”止步,因為一個好的課件往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譬如,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真實再現課文語言所描述的情景等等。而是覺得課件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必須選準最佳作用點和最佳作用時機,“該出手時才出手”,不宜用時不用,宜少用時不多用,發揮其獨特的、無法替代的優勢。

巧變花樣練聽說

劉朝軍

【摘要】聽說訓練可以分開來練,這樣目標單一,但重點突出,容易見效;也可揉在一起練,一舉兩得,提高效率;還可以與讀寫綜合起來,舊互促進。

【關鍵詞】巧變花樣;練;聽說

語文課堂是一個多向信息交流的場所,聽說訓練在其中占著主要地位??墒?,大多數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都把語文課的重點放在了“讀”和“寫”上,而往往忽視或輕視了“聽”和“說”的環節,認為“聽”、“說”是學生課后自己解決的事,而不應該是語文課堂內教師來考慮的問題。導致農村中小學學生語文成績整體相對較低,即使偶有佳績,造就的也多數是會讀不會聽、會聽不會說、想說說不出、說來不達意的“高分低能”兒,很難真正適應社會的需要。聽說訓練不僅要練,而且應該變著花樣練。

聽說訓練可以分開來練,這樣目標單一,但重點突出,容易見效;也可揉在一起練,一舉兩得,提高效率;還可以與讀寫綜合起來,舊互促進。

1側重于“聽”的訓練方式

1.1聽讀。在教師范讀、抽學生朗誦時,向其他學生提出識記要點、糾正錯漏品評朗讀優劣等要求??梢詫φ照n文聽,邊聽邊勾畫;也可以不看課文聽,在達到具體要求的同時提高學生聽錄音磁帶、聽廣播電視播音進行聽讀練習,逐步提高學生的聽讀能力。

1.2聽寫。即把聽讀的材料逐字逐句準確地記下來,眼耳齊動,手腦并用,可以鍛煉聽力、記憶力、反應能力和書寫能力。小學常用檢查字詞掌握情況,初中則可以擴大聽寫的范圍,但聽寫的材料篇幅宜短,難字不宜太多。開始慢讀,要有必要的重復,長旬分幾截讀出,還可教給學生一些速記的知識以畫他們快速準確的記寫。最后快速讀一遍讓學生自行訂正。完成后可交換訂正或板書訂正。以后逐步加快速度,加大篇幅,通過一定量的練習使學習能快速準確地聽寫一段話,盡量達到一分鐘聽寫

3字以上。出錯率低于1%。

1.3聽記。即把聽到的重要內容材料記錄下來,這是培養學生學會聽課,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技能之一。學會邊聽邊記,始終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性,可促進積極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提高理解能力,捕捉重要信息。提高表達能力有很大益處??梢砸髮W生做到綱目清楚,條理分明,分類編號的使用前后統一,注意觀察手勢表情及語速語調的變化以便抓住重點,留意板書提示,學會留空跳記或符號代記的技巧。

1.4聽問。即對提問及回答作出自己的判斷。在組織課堂提問時,要求全體同學聽一位或幾位同學的回答,然后作出必要的反應(記錄正誤,補充,糾正等)。這不但是組織教學保主課堂秩序的需要,更是促進全體學習認真集中注意力,提高迅速判斷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方式。組織好聽問有助于及時補充糾正答問的不足,提高提問法的效果。

1.5聽述。即把聽到的材料按不同要求加以表述,較長的可以結合聽記進行,較短的也可以規定只用腦記鍛煉記憶能力。表述可以是評述,盡量全面完整;也可以是概述,抓準要點省略細節;可以是綜述,以不同的材料加以綜合歸納,鍛煉聽話組織能力。

1.6聽辨。即對聽到的話進行辨別,判斷。邊聽邊想,迅速評價,對思維的敏捷性開闊性鍛煉價值高,有助于提高注意力、聯想力、想象力、判斷力和品評力??梢员嫱?,例如聽讀兩篇文章后提出相同點和同異點可以辨類別,例如指出聽讀文章中屬于某一類的材料;可以辨美丑,例如對所聽的文章發表見解。這項練習可以結合閱讀、作文或專門的聽說訓練進行,指導時要強調完整理解,不要斷章取義和曲解。

2側重于“說”的訓練方式

2.1朗讀。這是最基礎的訓練,有助于鍛煉學生對普通話語音、語速、語調、語氣、表情等的掌握,豐富口頭語言,培養敏銳的語感,鍛煉口才。初中階段尤其是低年級要特別重視朗讀訓練,使學生多開口誦讀,并交替使用多種朗讀方式。

2.2復述。這是一種復雜的語言信息處理、轉換的過程,即把文字材料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轉述出來,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有明顯效果。有評述、簡述、摘述等多種方式,可以說片段、說人物,也可說功用、說特點、說方法,還可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變換體載、人稱、結構、中心、角度等進行創造性復述。

2.3描述。即將表達對象的特點形象地講述出來,如人物的外貌、語言、行為、性格特征,或靜物形狀、景物場面等,在學習課文有關內容范例后,進行遷移地采用??衫脤嵨?、圖畫、幻燈、實景或想象進行,對提高思考和表達能力有很大幫助。

2.4演講。即根據事先考慮的題旨和l臨場反映所作的有表演色彩的成套講說。這是一種高難度的口語表達訓練方式,它既有成套講說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又有即興講說的隨機性。由于巧妙地運用語調變化、語音強弱、語速緩急等來傳情達意,使它又具有語吉的藝術美,對提高學生思維想象的準確性、深刻性、廣闊性、嚴密性和靈活性都有極大的好處。

2.5口頭作文。即按教師要求口述一篇較為完整的文章。這是一種綜合性、創造性的口語訓練。出口成章,有利于決速寫作,也有利于及時反饋信息進行講評指導,提高教學效率。復述、描述看作是限定內容形式的單項或片段的口頭作文,是口頭作文的基礎?;疽笫蔷唧w、連貫、清楚,訓練要由淺人深,循環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另外,側重于“說”的聽說訓練還有看圖說話、討論、辯論、“答記者問”等方式。教師在具體訓練時必須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形式,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一方面既不能固守一“方”,造成課堂訓練方式單一枯燥,效果不佳;又不可不加思索,信手拈來,或多頭并進,雜亂無章,讓學生如墜霧中,無所適從。另一方面既要找準常用的訓練方式,穩中求勝;又要經常變著花樣練習,博采眾長。只要用心去思考、去摸索,身邊自然就會有不盡的訓練方式。選準了訓練方式,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學生的聽說能力自然就會逐步提高。

猜你喜歡
輔助教學反思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計算機輔助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如何運用多媒體平臺輔助小學數學教學
淺析體育教學中的柔韌性練習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淺談HTML5的發展與應用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