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回歸

2010-12-27 15:40
理論導刊 2010年12期
關鍵詞:信息化政治傳統

汪 勇

(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院,西安710063)

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回歸

汪 勇

(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院,西安710063)

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個性心理等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如何正確認識信息社會對大學生造成的影響,防止因信息技術的發展而消解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力,鼓勵和引導大學生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是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信息技術;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傳統文化;理性回歸

一、互聯網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

1.主體與客體的變化。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上,每一次科學技術的突破與普及,都會導致社會結構的轉型與重構?;ヂ摼W的迅速崛起正式宣告了信息化社會的來臨,而信息化從根本上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化影響著社會各個領域的全面變革,對政治活動、文化教育、意識形態、思維方式和日常生活均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ヂ摼W技術的發展從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條件上影響和制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體關系,并重塑了思想政治工作主客體關系的模式。在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主體是與受教育者矛盾對立的特定的教育者,他們掌握著大量的信息資源,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受眾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的灌輸。但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體關系,主客體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ヂ摼W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體施加影響,促使雙方形成了一個良性的互動關系。

事實上,這些年教育界關于“教育主體”的爭論一直是一個熱點問題。一般認為,教師就是教育的主體、是權威,進而將學生當作教師的對立面——客體;也有人認為學生是教育的真正主體,因為只有學生才是教育的內因,教師等其它因素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存的外在因素;另外還有“雙主體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說”、“復合主客體說”等等。然而,無論是哪一種觀點都必須承認,誰是教育的主體只有在教育實踐中才能得到證明。

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實踐過程中,要承認大學生不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受眾”,而要積極關注大學生在思想政治工作過程的主體作用,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換言之,互聯網的發展模糊了思想政治工作中主體與客體的界限,使得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進一步提高,主客體間的互動關系凸顯。但是在承認大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更要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發揮大學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的萎縮,恰恰相反,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背景下教師不僅需要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并且能夠熟練進行互聯網操作。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懷、科技意識和創新能力等素質,使教師與大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搭建的相互溝通和理解的平臺,確立彼此之間心理交流、情感溝通、思想共鳴的新型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講,互聯網改變思想政治工作主客體的關系更加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因而,也更容易使思想政治工作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內容和方法的變化?;ヂ摼W技術的發展從空間和時間上根本改變了傳統的社會信息交流方式和人的社會互動方式,E-mail、BBS、Blog、QQ等成為大學生的新寵,互聯網成為大學生的一種新的交流工具?;ヂ摼W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交往與交流的新技術、新方法、新介質,而且也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開放的平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借助互聯網這個平臺傳播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生活經驗等信息實現其塑造功能的,并通過信息作用于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想象力、情感、意志等思想要素,從而影響大學生知、情、意、行相統一的思維過程,最終改變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整體素質。

互聯網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圍更加廣闊。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一書中講到:“互聯網將無數教師和作者的最好勞動聚集起來,讓所有的人分享。教師將能夠利用這些資料作教學課題,學生們將有機會相互探討這些資料?!盵1]由于互聯網沒有地域上的界限,大學生既可通過互聯網共享思想政治工作資源,也可以在互聯網上自由地向教師咨詢思想問題,與其他人開展思想交流和討論,使得原先相對狹小的教育空間,變成了全社會的、開放性的教育空間。

互聯網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更佳?;ヂ摼W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方式、條件、效果乃至教育價值觀帶來全新的變化和拓寬,教育手段也從過去單調的指示、命令、說教,轉變為圖文并茂、多媒體并用、生動活潑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從過去自上而下的單向灌輸和被動接受,轉變為雙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動?;ヂ摼W是一種極具感染力的信息傳播工具,其影響力度遠遠大于過去任何一種曾經使用過的傳播手段,多媒體性和交互性使互聯網上的信息更加豐富多彩,對大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進而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互聯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方便快捷的互聯網使大學生不必按傳統的方式在規定的時間到規定的場所去受教育,而可以在任何一個設有終端的地方隨時獲取所需的知識,“聆聽”老師的教誨,迅速了解國內外正在發生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信息。不僅如此,互聯網對信息的敏感度和處理速度,以及新穎的思想和多元的觀念都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二、互聯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帶來嚴峻挑戰

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改變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信息分布形態,師生之間的信息分布從原來的信息不對稱變為信息對稱,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擁有與教師幾乎同樣多的信息資源,甚至更多。這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輸”模式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首先,西方思想的滲透加劇了大學生正確的政治信仰、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選擇的復雜性?!霸诨ヂ摼W誕生之前,個人要想對整個國際社會產生影響是非常不容易的……互聯網徹底地改變了這一切。它使任何個人擁有了一個能夠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向任何國家和社會發動進攻的銳利武器?!盵2]尤其是目前西方敵對勢力利用互聯網加緊對我國進行思想滲透,傳輸西方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和文化思想。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尚未成熟的大學生長期接觸互聯網,容易受到互聯網上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的沖擊和影響,造成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傾斜。因此,互聯網具有一定潛在的危險性。

其次,信息污染腐蝕大學生的思想和意志,嚴重影響學生的是非判斷和行為選擇?;ヂ摼W上的信息給大學生的學習、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開拓了他們的眼界,大大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但這些信息良莠不齊,許多泛濫著色情、兇殺、詐騙等嚴重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信息也充斥其中。美國學者約翰·奈比特指出:“失去控制和無組織的信息在信息社會里并不構成資源,相反,它成為信息工作者的敵人?!盵3]由此可見信息污染的危害性。另外,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環境,大學生在接觸互聯網時很容易擺脫現實社會的束縛,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忘卻社會責任,喪失道德感,出現如電腦黑客等嚴重的問題。特別是那些別有用心大肆利用互聯網惡毒攻擊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反動宣傳和思想文化滲透的信息,會嚴重誤導一些缺乏鑒別力的學生,影響了他們的是非判斷和行為選擇。

第三,互聯網成為掌控部分大學生的一種工具?;ヂ摼W的發展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活動天地,同時也使得部分自控力差的大學生整日沉迷于上網、聊天、玩游戲等,長期如此,使得他們無心學習,對學校的集體活動等漠不關心,完全沉溺于聯網社會那種虛擬化的世界中不能自拔,與老師、同學和朋友之間的情感日益淡薄和疏遠,產生緊張、孤僻、冷漠等心理失調現象。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大學生上網成癮,還患上了“互聯網依賴癥”。這些行為勢必對大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回歸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個契機,亦是一個挑戰。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適應社會的發展規律,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只是人的能力的延伸而不應成為替代。對思想政治工作來說,繼承傳統文化的關鍵乃是使傳統在現代與未來建立起真正意義的聯系,使傳統成為實現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成為達到未來目標的基礎。我們必須處理好弘揚傳統文化與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使優秀文化能適應信息化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而變革更新,使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和信息化發展達到辯證統一。

1.理性回歸的價值。在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中,我們的先人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留下了寶貴而豐富的文化遺產,對今天國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仍然具有深刻的影響力。造就理想人格是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標,儒家提倡“內圣外王”的一致與和諧,則是傳統理想人格的最高層面。所謂“內圣”是從事道德修養,以追求一種崇高的道德境界;“外王”是從事政治實踐及其它社會事務,以建功立業。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懷抱“人皆可以為圣賢”(孔子)、“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途之人可以為禹”(荀子)的道德理想,這是與儒家提倡的“內圣外王”的思想相得益彰的。正是基于這種價值判斷標準,“內圣”之學在中國歷史上被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將理想主義的道德精神視為理想人格的決定性判斷標準。從這個層面分析,傳統文化也就與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達成了一個完美的契合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起著引導人、規范人行為的作用,而且還能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觀念,重新塑造人的心靈、素質和人格。所以,今天我們所講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傳統文化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指那些深深扎根于華夏沃土、凝結著民族文化的精華,適應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的文化理念。它既反映了歷史發展的主流和方向,又反映著中國今天的發展和進步,是優秀文化傳統與時代精神的結合,因而它也就具有了理性回歸的價值。

2.理性回歸的實質。從傳統文化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概念既承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內涵,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耙粋€獨立發展的民族文化,必有其不斷發展的思想基礎,必有其促進文化發展的主導思想。這種主導思想可以稱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貫穿于民族發展過程的各時期的時代精神中?!盵4]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在信息化背景下著力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時,我們不能忽視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而是應該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幾千年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只有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才不至于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根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理性回歸的實質就是要充分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寶貴的思想文化資源。

3.理性回歸的目標。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我們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就必須從這些優良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要緊密結合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內容。要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把艱苦創業、勤儉節約的教育,把國情教育和形勢教育,與民族文化優秀傳統和革命優良傳統教育結合起來,并注意更多地采用民族文化活動形式,使我們的思想教育更加具有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更好地體現寓教于樂的精神,達到熱愛民族文化和昂揚民族志氣的目的?!盵5]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就是教導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以求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這與培養“四有”新人的目標是一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道理?!叭绾巫鋈?,如何做事”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點、交叉點、結合點。這也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引入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所在。

4.理性回歸的途徑。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理性回歸的根本途徑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江澤民同志指出,“要在我們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如果沒有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用高尚精神武裝起來的先進分子,如果沒有這些先進分子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共同奮斗,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說的高尚精神,就是指我們黨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優良傳統和作風,包括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發展起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德?!盵6]任何時期的歷史文化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并不是簡單的復古主義,而必須采取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教育大學生將繼承弘揚優良傳統文化與克服傳統文化的局限結合起來,對那些優良傳統文化在保持基本價值認同的前提下,把其內在的精神理念和道德含量提煉出來,放在今天的社會大背景下進行闡釋,以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此,我們在運用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傳統文化教育的針對性?;ヂ摼W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信息的多元化上,尤為明顯的是大學生對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接受更趨于相信自己獨立的判斷。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是從憂國憂民、樂于奉獻、勤勞儉樸、艱苦奮斗的精神積淀而成的。它孕育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等意識形態,同時也存在于社會發展、國情民情、崇尚科學、抵制假惡的實踐當中,它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是相一致的。在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要注意把內涵十分豐富的傳統文化與我們現實社會生活有針對性地融合在一起,并賦予它積極的意義。

二是堅持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性。傳統文化教育重在教化,強調修身養性的人格修養。在這方面環境的潛移默化作用尤其突出。營造傳統文化教育環境是實現滲透性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整個社會輿論的導向和各方面的努力。關鍵在于我們提倡什么、堅持什么,以怎樣的形象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一定要營造與之相統一的傳統文化環境,達到一個耳濡目染的滲透效果。

三是堅持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效性。信息化背景下互聯網不僅是作為一種技術擺在我們面前,作為互聯網的創造者和使用者,我們有能力對這個環境施加更大的影響力。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又如何能夠趨利避害,避免諸如不同意識形態文化對我們的侵襲,防止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污染大學生的視聽?我們認為,在教育大學生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要引導大學生養成善于吸收和消化傳統文化的能力,培養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傊?,面對互聯網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充分重視傳統文化精神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價值取向、政治態度和思想觀念是實現理性回歸的一個有效途徑。

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說:“誰掌握了信息,誰控制了網絡,誰就擁有整個世界?!盵7]信息化的發展,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先進的理念,同時也提供了科學的手段。我們要積極把握機遇,努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手段、方法與社會的發展同步,使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信息化社會的發展達到和諧的統一,實現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回歸。

[1]比爾·蓋茨,未來之路[M].辜正坤,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234.

[2]陳衛星.網絡傳播與社會發展[C].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330.

[3]約翰·奈比特.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M].梅艷,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23.

[4]張岱年.思想·文化·道德[M].巴蜀書社,1992:191.

[5]李瑞環.關于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若干問題[Z]//.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人民出版社,1991:870-871.

[6]江澤民.宣傳思想戰線的主要任務[Z]//.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人民出版社,1997:1647.

[7]阿爾溫·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創造一個嶄新的文明[M].陳峰,譯.上海三聯書店,1996:31.

G641

A

1002-7408(2010)12-0099-03

汪勇(1969-),男,陜西綏德人,西北政法大學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與研究,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陳合營]

猜你喜歡
信息化政治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