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川東紅色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

2011-06-22 10:33徐曉宗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川東地區思想道德教育紅色資源

摘 要:川東地區紅色資源具有政治性、時代性、學習性、實踐性、趣味性等特點,利用川東地區紅色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義,可以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人格教育、黨的宗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艱苦奮斗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四川文理學院作為川東地區唯一的省屬本科院校,利用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進行積極的探索。

關鍵詞:川東地區 紅色資源 大學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103-02

川東地區(含達州、巴中、廣安)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劉伯堅、張愛萍、王維舟、李中權、魏傳統等的故鄉,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帶,這里走出了威武雄壯的紅四方面軍和威震敵膽的華鎣山游擊隊,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等曾在此浴血奮戰;改革開放以來,川東地區各級政府修建了不少紀念園、紀念館、陳列館等,使這塊紅色的土地有著豐富而易得的紅色教育資源,是四川省最大的紅色資源富集區。利用紅色教育資源對大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真實生動、感染力、震撼力、實效性強等優點。依托川東地區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探索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功用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實踐策略,可大大增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一、川東地區紅色資源具有的特點及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意義

川東地區紅色資源具有政治性、時代性、學習性、實踐性、趣味性等特點。從政治性來看,川東地區紅色資源所具有的厚重的革命歷史內涵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是對大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珍貴教材,可以達到“資政育人”的目的。從時代性來看,川東地區紅色資源主要是紅軍長征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所形成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流傳的革命故事。這些都是革命戰爭時代的產物,深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并匯集成巨大的精神財富傳承下來,為一代代社會主義建設者提供取之不盡的精神動力。從學習性來看,川東地區的紅色資源都值得一游,這是一種新型的動態的學習方式,是寓教于游,寓學于樂,通過“游中學,學中游”,在潤物無聲中受到傳統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課堂教育枯燥無味的說教和大學生對傳統思想道德教育的排斥心理。從實踐性來看,組織大學生就近進行紅色旅游,是堅持政治理論教育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開辟第二課堂的有益嘗試,它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活動,而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有目的性的接受學習、接受教育的體驗行為。從趣味性來看,川東地區紅色資源不僅表現為革命者苦中取樂的樂觀主義內涵,更因其感染力、震撼力和沖擊力引起人們的關注。在教育過程中,如果堅持“三貼近”原則,輔以“聲、光、電”等高科技展示方式,就能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使一些歷史資料變得形象、生動、有趣,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利用川東地區紅色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三大意義,一是具有傳承革命精神、凈化思想靈魂的政治意義,二是具有弘揚傳統文化、鑄就創新精神的文化意義,三是具有鼓勵大學生開發貧瘠紅土,致富老區人民的經濟意義。

二、川東地區紅色資源拓展了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內涵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從川東地區走出去的偉人、領袖、將軍、烈士們,都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無論是在生死關頭,還是身處逆境,始終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視死如歸,把他們的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通過組織學生對他們事跡的學習和革命遺址的考察,可以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二是道德人格教育。這些偉人、領袖、將軍、烈士們,都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優秀的品德,他們光明磊落,襟懷坦蕩,公道正派,求真務實,顧全大局,淡泊名利,每一個人身上都閃爍著道德人格光輝。三是黨的宗旨教育。這些偉人、領袖、將軍、烈士們,視人民為父母,熱愛人民,體察民情,關心群眾疾苦,把自己生命和熱血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是當代大學生學習的光輝榜樣。四是愛國主義教育。川東地區的各類革命博物館、紀念館、故居等,都成了全國、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發展紅色旅游的主要載體。這些基地既見物、見景,又見思想、見精神,革命先輩們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堪稱大學生接受教育的鮮活教材和生動的課堂。五是艱苦奮斗精神教育。通過開展“重走紅軍路、重溫入黨誓詞、重讀紅色書籍、重唱紅色歌謠、重上紅軍課堂、重看愛國影片”,讓大學生體驗戰爭年代的艱苦生活,接受思想洗禮。六是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除此之外,通過組織大學生參觀鄧小平紀念園,感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加強他們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和“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通過組織大學生參觀張愛萍故居,感受張愛萍將軍的軍隊建設思想,加強他們的國防教育。

三、四川文理學院利用川東地區紅色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四川文理學院是川東地區唯一的省屬本科院校,利用紅色資源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學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精神,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創新,特別是利用本地和周邊地區的紅色資源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果。

1.舉辦紅色講壇。把川東地區豐富的紅色資源進入課堂是加強大學生紅色教育的主渠道。近年來,學院有關專家、學者對川東地區的紅色資源進行了大量研究,尤其在川陜蘇區研究、張愛萍研究等方面產生了一批研究成果。通過舉辦紅色講壇,把這些研究成果介紹給學生,可加強學生的革命精神、革命思想、革命傳統教育。比如,李萬斌教授為學生作的《巴魂雄杰神劍將軍——張愛萍將軍人生足跡及其人格潛質價值研究》講座,把張愛萍的人生奮斗足跡分為十個階段,指出張愛萍的人格潛質特征優異,集中表現為:自青少年始,敢作敢為,具有超常的果敢性;自青少年始,博聞強記,具有非常的聰慧性;從戎入武始,能文能武,具有突出的廣適性;自投身革命始,無私無畏,具有驚人的剛毅性;領研“兩彈一星”始,殫精竭慮,具有無比的執著性;自加入共產黨始,赤膽忠心,具有徹底的堅定性。他認為,張愛萍人格潛質價值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是:將個人追求意愿與時代前進趨勢相統一;將個人才干顯現與集體力量聚集相結合;將個人智慧謀劃與組織政策策略相協調;將個人名利榮辱與民族興衰存亡相一致。孟兆懷教授為學生作的《張愛萍與四川文理學院》的講座,概述了張愛萍中學時代在該院南壩校區進行革命活動的情況,并深情地回顧了張愛萍將軍及其親屬對學院的關懷以及四川文理學院專家、學者對張愛萍的研究情況。除此以外,陳正平教授為學生作了《張愛萍將軍的詩詞創作》的學術講座,侯忠明教授為學生作了《論張愛萍書法藝術的鄉子情結》的學術講座,范藻教授為學生作了《風骨寫春秋氣韻抒豪情——張愛萍將軍“神劍詩歌”的美學特征》的學術講座,訚耀輝副教授為學生作了關于川陜蘇區方面的學術講座。學院還邀請了達州紅軍文化陳列館副館長肖萬強作了《巴山之子——張愛萍》的報告,邀請了達州市地方志辦公室鄧高先生作了《張愛萍將軍故居旅游開發的對策研究》的報告。這些講座,在學生中產生了較好反響。

2.創作紅色歌舞。藝術來源生活,同時又反映生活。四川文理學院作為一所位于革命老區的高校,該院音樂系的老師們創作了一批反映川東紅色文化的歌舞,具有代表性的有張大鳴、楊荔等老師創作的舞蹈《大巴山抬工漢》,該舞蹈反映了老區人民不屈不饒、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該作品在2005年全國第一節大學生藝術節中榮獲一等獎。周先明、何鳳先等老師創作的大合唱歌曲《紅色歌謠不變調》,該歌曲歌頌了紅四方面軍在大巴山區浴血奮戰、不屈不饒的紅軍精神,在2005年四川省第四屆大學生藝術節中,該作品榮獲三等獎;由趙英、何元平等老師創作的女子小合唱《打雙麻窩子送紅軍》,歌頌了革命戰爭年代巴渠人民踴躍支持紅軍的事跡,該作品在2008年四川省第五屆大學生藝術節中,榮獲二等獎。這些作品多次在學院大型活動中演出,對學生的紅色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制作紅色視頻。幾年來,學院在辦學經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投入6萬元制作完成了《熱土的呼喚》、《為了這片紅色的土地》光盤,集中展示了學院辦學一百年,尤其是辦高等教育30多年所取得的成績,展示了革命老區高校艱苦創業、負重前行的精神風貌。

4.播放紅色影視。以原達縣師專中文系77、78級學生譚力、雁寧為代表的巴山作家群,近幾年來創作完成了如《女子特警隊》、《殺出絕地》、《突出重圍》、《冰山上的來客》、《遠山的紅葉》、《江姐》等謳歌時代主旋律的紅色影片,這些影片多次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反響。在周末為學生放映這些影片,既可加強學生的愛校教育,又可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為紀念張愛萍將軍誕辰100周年,由中央有關部門制作了《夢懷青萍——上將張愛萍》的電視連續劇,在四川文理學院主頁網“在線影視”中播放,成為加強學生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的生動教材。

5.組織紅色考察。每年寒暑假,學院都要組織學生到川東地區的革命遺址、紀念園(館)參觀考察,組織學生到邊遠農村支農、支教,幫助學生了解國情、民情、社情,接受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

6.編寫紅色讀本。學院組織院內專家編寫了《川東地區紅色教育知識讀本》,該讀本內容豐富,圖文并茂。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對川東地區的大量革命遺址、博物館、紀念園等進行介紹;二是對川東地區誕生的偉人、將軍、英烈的生平、事跡進行介紹;三是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涌現出來的時代先鋒如王瑛、向守牧等的事跡進行介紹。這一讀本,將成為四川文理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輔導教材。

7.創辦紅色網站。學院黨委宣傳部創辦了紅色網站(http://xcb.sasu.cn),該網站包括了宣傳動態、理論學習、形勢教育、時代先鋒、文明新風等板塊,成為學院宣傳紅色經典、弘揚時代主旋律、謳歌黨和社會主義的主要陣地。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2010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點課題《川東地區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編號:CJS10-047)和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2010度一般項目《川東地區紅色資源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編號:SLQ2010B-11)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徐曉宗,四川文理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教授、碩士,主要從事馬列理論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四川達州 635000)

(責編:芝榮)

猜你喜歡
川東地區思想道德教育紅色資源
川東地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以達州市為例
川東北地區外購良種肉牛育肥的長途運輸應激調養
革命紀念館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
有效發揮紅色教育基地作用開展兵團組工干部黨性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論思想政治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對大學生人格養成的啟示
醫患關系緊張對醫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川東地區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瓶頸與措施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