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

2011-06-22 10:33趙麗央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經管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獨立學院

趙麗央

摘 要:面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狀況與獨立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迫在眉睫。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等四個方面淺談具體改革的策略與措施。

關鍵詞:獨立學院 經管類專業 統計學 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114-02

創新的基礎在于教育,沒有統計教育的改革,就談不上統計實踐的創新。統計學是經管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面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狀況與獨立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作為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的主講教師,筆者一直在思考與探索著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問題。在此,筆者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等四個方面談談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

一、教學思想改革

1.領會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宗旨,注重知識、能力、素質的整體優化,著力體現人才的個性和特長。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學校的辦學層次、服務面向和服務領域,突出人才的實用性、適應性和發展性。目前,獨立學院基本上將辦學類型界定為教學型,其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應用型,這種定位明確了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與任務,就是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基礎厚、素質高、應用能力強”的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作為第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只有明確了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目標,才能更好地把握如何培養人才問題。統計學作為一門方法論科學,只有將其應用到具體的社會經濟領域,才能夠發揮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

2.從“教師本位”改為“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F在高校,幾乎全部課程都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但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思想下,教學方式仍然以教師說教為主,教師始終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灌輸的對象。這種現代“填鴨式”的灌輸教育,不僅缺乏創意、缺乏師生互動交流,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且容易使學生“消化不良”,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統計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必須摒棄“教師本位”的觀念,把課堂教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教輔學”的新型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使統計學課堂教學真正實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二、教學內容改革

1.以實際應用為導向。統計學作為一門工具,必須有其用武之地,否則,統計方法就成為無源之水、無用之器。因此,在統計學教學內容的設計中,要以實際應用為導向,注意與經濟管理實際問題相結合,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將理論聯系實際,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修正統計學教學大綱,精心組織教學內容,使其更貼近實際性和夠用性。如在給經管類專業學生講授統計學課程時可以聯系到市場調查、企業生產產品質量評級、對外進出口業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等問題。

2.重視統計軟件的介紹與應用。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離不開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統計過程中涉及到大量數據、統計圖表的繪制與繁雜的計算過程,這些內容通過統計軟件處理就很容易得到解決,同時也使統計教學由繁瑣抽象變得輕松、由枯燥乏味變得趣味盎然。因此,統計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統計分析與統計軟件相結合,介紹常用統計軟件的操作與應用,使學生在學習統計理論知識的同時具備了應用軟件分析問題的能力。目前,市場上提供的專業統計分析軟件有SPSS、SAS、STATISTICA、EVIEWS、BMDP、SYSTAT等等。筆者在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的統計學教學過程中選擇了電子表格軟件EXCEL。EXCEL提供的統計分析功能雖然比不上專業統計軟件,但它比專業統計軟件操作簡單、易學易用;而且EXCEL的統計函數與統計宏軟件包,已經覆蓋了統計基本理論與分析方法,完全能夠滿足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內容的需要。

3.加強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皩W習方法是獲取知識的金鑰匙?!痹诋斀裆鐣?,知識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涌現。統計學的理論知識點多、應用領域廣,僅靠課堂教學時間,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師不僅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精心設計高質量的教學內容,而且要當好知識的中介者,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在第一堂課上,筆者就給學生推薦相關的統計學專業教材、統計相關網址,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雜志等廣泛充實自己的統計知識,了解統計在相關領域里的運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通俗實用的教學方法將課程重點難點簡易化,同時也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技巧。

三、教學方法改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的教學效果,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很大因素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所謂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目前,高校教育中課堂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能夠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條件、教師自身素質以及學生實際特點,合理地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并能進行優化組合。針對獨立學院培養目標,結合統計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安排,筆者在統計學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了案例啟發法、項目驅動法與實驗實踐法等創新啟發式教學方法。

1.案例啟發法。統計學中不乏抽象的理論知識,如果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可能會因為難以掌握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啟發法,將枯燥的統計學理論轉變為通俗易懂的實踐案例中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分析討論方式總結得出的一般規律性知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在統計學教學過程中,采用許多實際案例組織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學習,如大學圖書館使用狀況分析、某4S店服務質量分析、我國網民人數增長趨勢分析等。

2.項目驅動法。項目驅動法,即結合統計學理論知識與教學進度,設計項目任務,通過項目實施過程的合理設計與過程控制,使學生在項目任務的驅使下積極主動接受系統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將知識應用到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將項目驅動法引入統計學課程的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通過將統計學課程分散在各教學章節的零星實踐教學內容整合到綜合性的“項目”中,有利于實踐教學功能的系統發揮,有利于學生實際調研能力和統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強化技能培訓的有效途徑。

2009-2010學年的第一學期,筆者在溫州大學甌江學院08級財管專業4個班級的統計學教學中,進行了項目驅動法的嘗試,具體做法主要包括以下5個步驟。

(1)劃分項目小組。在統計學課程開課之初,筆者就讓學生分組,每組人員8~10人,一個班級大概5~6組。學生分組的依據:在遵從學生自愿原則下,照顧同寢室(方便課后交流討論)、考慮性別搭配(方便分工合作)等細節問題。各組推薦一位“項目經理”(組長),負責項目實施的組織與管理。

(2)選定統計調研項目。根據大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結合統計學課程知識點的需要,筆者提出了若干貼近獨立學院學生學習、生活的調研項目供學生參考,如: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大學生逃課現象調查、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大學生時間分配狀況調查、大學生網絡生活現狀調查、大學生網絡創業現狀調查等等。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小組成員討論自擬感興趣的可行的項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筆者也建議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選擇項目。

(3)明確項目實施任務。具體做法是:筆者在各組學生選定統計調研項目后,給出每組學生總體的任務要求;然后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每上完一章節內容,就會布置相應的任務要求,提醒督促學生按照教學進度完成相應的項目任務。在具體的任務要求中,注意既要和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又要給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如在介紹完第二章第二節“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內容后,筆者就提供范例,并且讓各組制定相應的調查方案。而整個項目實施的流程按照統計工作的四個環節展開,即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與統計分析,最后成果表現為統計調查報告。

(4)輔助學生完成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組組長負責組織管理,針對本組項目任務隨時召集項目組成員開展研究討論,明確組內分工,同時注意成員間協同學習、共同攻克項目“難題”。這期間,筆者注意輔助各組學生完成項目的具體實施,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及時了解項目實施進度,適時適度給以提示指導。具體方式途徑可以選用EMAIL、QQ等通訊方式,做到學生有“難”、及時指導。

(5)項目成果展示。在學期末的時候,選取一個課時,讓每組學生展示自己的項目成果、進行收獲交流,筆者將和學生共同評定各組項目的完成情況。通過交流對比,讓學生對自己參與完成的項目有更深刻的認識,尋找優勢與不足,同時進一步激發創造激情。

目前,項目驅動法已經開展了四個學期,學生普遍反映良好,學生表示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習興趣,既鞏固了課堂知識,也通過項目實踐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自身能力。

3.實驗實踐法。為了能讓學生更好掌握統計軟件,筆者將獨立學院統計學教學由理論教學為主向理論實踐相結合教學轉型,將原先54課時的理論課時改為36理論課時,18實驗課時。在實驗實踐中,向學生提供實驗指導手冊,該手冊包括了附有詳細操作步驟的實驗案例,以及根據統計基本理論、方法和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來的資料編成的單項或綜合實踐作業。在實驗課堂上,學生利用EXCEL軟件,通過教師演示或者自學案例,進行基本概念的辨析、統計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寫出實驗報告。實驗實踐法,為學生進一步消化理論知識,用統計方法親自動手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條件,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假期開展統計實踐研究,引導學生申報學生科研項目、參加相關競賽活動,以科研與競賽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同時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四、考核方式改革

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在統計學考核方式中,除了強調期末筆試考試外,更要注重采用靈活機動的方式來考核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根據統計學教學目的,結合統計學教學方法,筆者在院級重點課程建設中,提出加大實踐環節的考核比例。目前統計學成績主要包含三項:平時成績20%,實驗成績20%,期末成績60%,而課程中的項目調研作業包含在平時成績里。隨著實踐教學環節的逐漸完善與成熟,可以在期末考核時,加大實踐環節的考核比例,將課程項目作業的分值提到與上機實踐一樣,而課程項目作業最后要以統計調查報告與課件(用于成果交流)的形式提交。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應著眼于“應用”教育,注重“學生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應用實踐,改革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從而更好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培養實用性、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胡璋劍.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謝小蕓,李立清.項目教學法在獨立學院統計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中國農業教育,2007(4)

(作者單位:溫州大學甌江學院 浙江溫州 325000)

(責編:呂尚)

猜你喜歡
經管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獨立學院
獨立學院法學專業的學科特色及其發展研究
以微課教學促進獨立學院國際經濟學應用性教學轉型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