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牽引結合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

2011-09-18 01:15210000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莫非孫志成
中國療養醫學 2011年11期
關鍵詞:偏振光椎動脈供血

210000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 莫非 孫志成

牽引結合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

210000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 莫非 孫志成

目的 探討采用牽引結合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CSA)的療效。方法 80例CSA患者隨機配對分為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治療組采用牽引結合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療,對照組單用牽引治療,2個療程后分別對兩組的治療療效作出比較。結果 治療組的治愈顯效率(87.5%)明顯高于對照組(62.5%),經統計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結論 采用牽引結合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療CSA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椎動脈;頸椎??;牽引;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

椎動脈型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臨床常見病之一,患者以眩暈及頭痛為主要臨床表現。據國外資料統計,約70%的頸椎病患者伴有椎動脈受累表現[1]。作者采用牽引結合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療CSA,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06—2011-04本科門診及住院收治的CSA患者80例,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治療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33~67歲,平均(44.32±9.51)歲;病程6個月~9年。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31~65歲,平均(43.74±9.27)歲;病程5個月~8.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1992年全國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提出的CSA診斷標準擬訂[2]:①曾有摔倒發作,并伴有頸性眩暈。②旋頸試驗陽性。③頸椎正斜位X線片示鉤椎關節側方有骨贅,也可見椎間孔變小,齒狀突移位等。④多伴有交感癥狀。排除心腦血管病性眩暈、眼源性眩暈、耳源性眩暈,以及顱內病變、高血壓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眩暈者。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牽引結合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療。①牽引:采用伊藤牽引裝置TM-300行枕頜吊帶坐位間歇牽引,患者頭前傾5°~15°,根據病情和影像學資料給予適當調節,牽引力一般由8~10 kg開始,每2 d增加1 kg,直至患者感覺效果最佳而又無明顯不適,但最大牽引力不超過14 kg,15 min/次,1次/d,10次為1個療程。②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采用日本MINATO公司生產的ALB-200H型紅外偏振光治療儀照射百會、風府、雙側風池、天柱、天宗、太陽等穴?;颊呷∽?,取治療導子緊貼患者皮膚,每次選取3~4個穴位,采用輸出1 s、間隔4 s的照射模式,輸出功率1 260~1 440 mV,每個穴位照射10 min,1次/d,10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單用牽引治療,治療方法、儀器同治療組。兩組患者均在2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4 療效評價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活動正常,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可參加一般活動,但遇寒、遇勞有輕度頸部不適、頭暈;好轉:癥狀、體征有改善,仍有頸部不適、頭暈,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影響;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

2 結果(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治療組的治愈顯效率(87.5%)明顯高于對照組(62.5%),經統計學比較,χ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現代醫學目前對CSA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數學者認為是由鉤椎關節增生、頸椎失穩、后關節松動和移位等刺激椎動脈,從而導致的椎動脈痙攣、狹窄,椎間盤變性造成椎間隙狹窄和頸椎高度縮短,引起椎動脈彎曲、扭結,致使血流緩慢而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椎動脈壁分布有交感神經纖維,該神經受到持續性刺激可引起椎動脈攣縮,影響椎動脈供血??傊?,本病發病機制的基礎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頸椎牽引可增大椎間隙,牽開被嵌頓的小關節,調節小關節錯位,解除肌肉痙攣,同時可松解粘連,恢復正確的解剖關系,解除交感神經受到的異常刺激而引起的椎動脈痙攣,使頸部血供恢復正常,從而減輕相關癥狀[4]。

“腦為髓之?!?,《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百會、風府為髓海的外在腧穴,刺激二穴,可使氣血足,腦髓養,則眩暈自止。風池、天柱穴是臨床治療CSA的要穴,二穴均能治療眩暈、頭痛、頸項強直、耳鳴等癥,均位于頸部椎基底動脈附近,能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5]。天宗穴是治療頭痛項強、耳目疾患等病癥的常用穴,配天柱或風池有通經活絡,舒筋止痛作用,主治頸項強痛。紅外偏振光治療頭選取波長0.7~1.3μm的紅外偏振光,可穿透人體組織5~7 cm,被稱為人體光學窗口,是一種無痛無創的光針灸。用紅外偏振光照射相應腧穴,能改變血管通透性,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淤血和水腫的吸收,從而舒張局部血管,改善腦部供血狀況[6],使CSA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得到改善。

從本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治療組的治愈顯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可見采用牽引結合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療CSA有較好的協同作用,較單純牽引療效顯著,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紅星.實用頸椎病防治指南[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75.

[2]孫宇,陸琪宏.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J].中華外科雜志,1993,31(8):472-474.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196.

[4]張朝霞.針灸配合牽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2010,26(3):35-36.

[5]董宇翔,張萌,孫曉峰.針刺風池、天柱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5,25(12):841-843.

[6]懷智勇,賈冬梅.推拿結合紅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2):171-172.

1005-619X(2011)11-0966-02

2011-06-21)

猜你喜歡
偏振光椎動脈供血
基于光的偏振教學思考與探索
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探究
部分偏振光分解的研究①
辣語
超聲診斷右側椎動脈罕見變異1例
線偏振光振動合成矢量端點軌跡方程的推導
回回藥方失荅剌知丸膠囊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36例療效觀察
推拿配合熱敷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89例
三針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10例
三芪湯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氣虛血瘀型)4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