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十七大以來五年成就回顧(經濟、政治、文化)

2012-01-28 03:17朱丹陳堅樊銳
中共黨史研究 2012年8期
關鍵詞:民主政治建設

朱丹 陳堅 樊銳

本刊專稿

中共十七大以來五年成就回顧(經濟、政治、文化)

朱丹 陳堅 樊銳

編者按:中共十七大以來,我國各項事業均取得重大成就。為了迎接中共十八大勝利召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研究人員成立了 “黨的十七大以來五年成就回顧”課題組,對五年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民主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改革開放、社會建設、國防與軍隊建設、對臺工作和港澳工作、外交工作等八個方面取得的成就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總結。本刊將分三期刊發。

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中共十七大以來,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和一系列重大風險的挑戰,中共中央緊緊抓住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濟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成就。

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市場機制與國家宏觀調控有機結合的經濟。做好宏觀調控工作,對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當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經濟發展出現重大起伏時,宏觀調控的作用更加不可或缺。

2008年,始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給世界主要經濟體,包括對外開放度日益提高的中國帶來重大沖擊。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加上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使中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的難度急劇增大。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共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及時、靈活地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下,2008年中國經濟增速從上一年的14.2%,回落到9.6%,其中第四季度增速從第三季度的9.0%滑落至6.8%。面對經濟可能下滑的嚴峻形勢,黨和國家預見早、判斷準、行動快,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2008年11月,果斷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其后,進一步形成了較為系統完整的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①指中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組合,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施總額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實行結構性減稅,擴大國內需求;二、大范圍實施調整振興產業規劃;三、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四、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擴大城鄉就業,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按照 “保增長”的要求,在一攬子計劃的拉動下,2009年,中國經濟度過了進入新世紀以來最困難的一年,經濟增長9.2%,在世界各國中率先實現回升向好。2010年,經濟增速回升到10.3%。

在實施宏觀調控的過程中,國家既注重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又注重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重點和力度。面對物價上漲、資產泡沫隱憂、產能盲目擴張等風險進一步加大的情況,2010年12月,中央及時調整宏觀調控方向,決定在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同時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注意處理好速度、結構和物價的關系。2011年,穩定物價總水平成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國家堅持綜合施策,合理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調節貨幣信貸增速,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大力發展生產,重點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保障供給,堅定不移地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搞活流通,加強監管。在一系列經濟政策作用下,2011年下半年以來,物價漲幅出現回落趨勢,12月物價從7月高漲的6.5%逐步回落到4.2%。同時,全年經濟增長保持在9.2%,呈現增長較快、價格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使中國的經濟總量邁上新的臺階,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十一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二五”規劃開局良好。201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007年的246619億元增加到471564億元,年均增長超過9%。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五年來提升了兩個位次。200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財政收入和外匯儲備保持穩定增長。2008年全國財政收入超過6萬億元,2010年超過8萬億元,2011年進一步超過10萬億元。國家外匯儲備在2006年超過1萬億美元后,2009年超過2萬億美元,2011年首次超過3萬億美元。

實踐證明,當經濟發生重大波動時,國家根據市場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強有力的宏觀經濟政策,對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和物質投入,對資源環境保護和自主創新重視不足等粗放型特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原有經濟發展方式的不適應性更加凸顯。為此,中共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更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變得刻不容緩。2010年2月,中共中央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就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統一了思想、部署了任務。

五年來,黨和政府在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在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國家沿著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方向,大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調整。2005年,國家制定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不同產業分為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2011年國家對此目錄進行了修訂,更加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更加鼓勵自主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對產能過剩行業的限制和引導。五年來,在產業政策的積極引導下,新一代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成長,信息、咨詢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傳統產業改造效果明顯,工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總體水平和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業基礎地位不斷鞏固。2011年,第一產業比重由2007年的11.7%下降到10.1%,第二產業的比重由49.2%下降到46.8%,第三產業的比重由39.1%提高到43.1%。產業結構調整,使三次產業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經濟增長由第二產業帶動為主正逐漸向三次產業協調帶動轉變。

在需求結構調整方面,國家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方針,通過鼓勵消費,進一步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重點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等方面,如,增加對城鎮低收入居民和農民的補貼、實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改善城鄉商業流通、鼓勵新型消費等。在各項政策措施推動下,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高,2007年至2010年,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1.9%、91.0%、138.9%和92.1%。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擴大內需政策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2009年,在外需對經濟增長為負貢獻的情況下,國內需求增長有效彌補了外需的下降。擴大內需政策,顯著增強了經濟的內生動力,投資、出口、消費在帶動經濟增長的協調性不斷增強。

在區域結構調整方面,國家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積極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2009年和2010年,相繼出臺了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此外,還制定實施了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以及一批經濟區、經濟帶發展規劃。在這些政策積極引導下,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特色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振興和資源型城市轉型取得積極進展,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和自主創新積極推進。區域增長格局發生重大可喜變化,繼2007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首次超過東部地區后,2008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全面加速,均超過東部地區增長水平,2008年至2011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連續四年經濟增速超過東部地區,地區發展差距逐步擴大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同時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在生態和環境保護上也取得積極進展。

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有助于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增強了經濟發展的長期動力,提高了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扎實推進

中共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人口和資源環境的建設。新世紀以來,黨和國家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人口多、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國情沒有改變,資源環境對經濟增長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大。為使城鄉人居環境更加美化、人與自然關系更加和諧,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次將生態文明作為新的文明理念正式提出,其實質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黨和國家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2007年以來,國家頒布實施了 《節約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等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穩步推進了水油氣等能源資源價格和資源稅改革,積極開展了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和示范工程,突出整治了重金屬污染、重點流域區域污染等嚴重損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

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08年至2011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2.81%。大批落后生產能力被淘汰。在電力行業,2007年以來共關閉落后小火電機組8000萬千瓦,相當于歐洲一個中等國家的裝機容量。水電、風電、核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展加快,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環境質量總體穩定。2007年至2011年,林業重點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積1684萬公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1.5萬平方公里;城市污水處理率從59%提高到82.6%;在監測城市中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 (含二級)標準的城市從69%提高到88.8%。

五年來,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性不斷增強。

四、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

科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科技的進步。2005年中共中央作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共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擺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首要位置。五年來,國家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政府和社會對科技事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首先,公共財政用于科學技術的支出增長較快,支出結構也不斷優化。2011年,全國財政科技支出達3806億元,是2007年的2.1倍,其中,中央財政用于科技支出的金額突破2000億元。五年來,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的重點更加突出、管理更加科學。國家既重視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也重視應用開發、產業化的工作,還專門設置了科技重大專項、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實驗室等預算,特別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等方面增加了投入。其次,在加大對科學技術財政投入力度的同時,國家還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全社會對科技事業的投入。2011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達8610億元,是2007年的2.3倍,居世界第三;R&D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1.83%,比2007年增加了0.43個百分點,社會資源配置對于自主研發的傾斜力度進一步加大。

國家繼續落實 《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在基礎研究和高科技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2007年至2011年,國家共安排4300多項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和4800多項“863”計劃課題,突破了包括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鐵路、基因測序等在內的一批核心和關鍵技術?!版隙稹币惶?、二號探月衛星成功發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關鍵技術的國家;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成功發射并順利實現首次無人交會對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勝利完成首次載人交會對接;載人潛水器 “蛟龍”號成功完成7000米海試;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 “天河一號”研制成功;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支線飛機完成總裝下線并首飛成功。

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加快,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日益體現,對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愈發明顯。企業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11年,全社會研究開發資金的支出中有74%是由各類企業投入的。企業在國家研究開發任務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截至2011年,96個企業建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涵蓋了材料、礦產、能源、醫藥、信息、制造、農業、交通等國民經濟建設的主要領域,主持承擔的國家“973計劃”、“863計劃”項目課題總計1500余項。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不斷增強,2011年,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79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824家,比2007年分別增長59%和70%,國內企業授權發明專利從2007年的40.2%提高到52%。

科技進步和創新的快速發展,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支撐,有力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五、高度重視“三農”問題,農業和農村保持穩定發展

解決好 “三農”問題歷來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以來,中央連續九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2008年,十七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新的綱領性文件,闡述了新形勢下農村改革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任務和改革路徑。五年來,黨和國家統籌城鄉發展,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突出加強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和農村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國家不斷加大對 “三農”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對 “三農”投入大幅增加,2011年首次超過1萬億元。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繼續落實,對農民的各項補貼標準不斷提高,覆蓋范圍不斷擴大,2011年中央財政用于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的支出達到1406億元,補貼政策已拓展到畜牧業、林業、草原、節水灌溉和農業保險等領域。

國家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問題。近年來,國家穩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加大主要農產品收儲力度。2008年,《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發布,強調要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符合中國國情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使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201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2020年達到10800億斤以上。為順利實現2020年糧食生產的目標,2009年全國啟動了新增千億斤糧食戰略工程。針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薄弱,嚴重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問題,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以水利改革發展為主題,部署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任務。

隨著耕地、淡水等資源的剛性約束進一步加劇,國家更加重視依靠農業科技進步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實現持續穩定發展。201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促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部署。近年來,雖然農業科技在成果創新和轉化、農技推廣服務、農業科技人才等方面與現代農業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但農業科技還是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如在動植物遺傳資源和育種、種植和養殖、農業機械化、生物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發展,實現了雜交水稻等重大核心技術的突破,培育出了一批水稻、小麥、棉花等優質新品種。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農產品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克服嚴重自然災害影響,糧食連獲豐收,產量實現八年連續增長,2011年邁上1.1萬億斤新臺階。肉禽蛋奶、水產品和蔬菜等市場供應充足;大宗農產品生產繼續向優勢產區集中,13個糧食主產省對糧食增產的貢獻達到90%以上。農產品優質化率進一步提高,2010年水稻、小麥、玉米優質化率分別達到80%、73%和62%。

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六、加強薄弱環節建設,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發展成效明顯

十七大以來,黨和國家為擴大國內需求、克服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

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投入快速增加?!笆晃濉睍r期,鐵路運輸業累計投資22688億元,年均增長46.0%;城市公共交通業累計投資7543億元,年均增長37.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累計投資6.9萬億元,年均增長28.7%;農林牧漁業投資年均增長37.7%。以上各項投資均快于整體投資的增長速度。

能源安全供應能力顯著增強,原煤、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穩步拓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展迅速,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升級。2011年,中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31.8億噸標準煤,比2007年增長34.2%,全國能源狀況得到一定改善。

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運輸能力明顯增強。2010年全國運輸總里程達704萬公里,全社會主要運輸方式完成客運量328億人,旅客周轉量達27779億人公里,分別比2007年增長47%和28.7%。2007年底,“五縱七橫”12條國道主干線提前13年基本建成。京津、京滬等高速鐵路投入運營,極大提高了全國鐵路的運輸能力,到2010年底,高速鐵路投入運營里程達8358公里。

郵電通信能力進一步增強。2011年電話普及率每百人達到94.9部,比2007年的每百人69部增長了37.5%;互聯網使用人數從2007年的2.1億人增加到2011年的5.13億人,增長144.3%,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8.3%。

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加強了國民經濟薄弱環節的建設,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共十七大以來,中國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同時應該看到,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尚未完成、仍處在攻堅時期,經濟平穩運行也面臨著一些突出矛盾。這些問題終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在繼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得到解決。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助理研究員 北京 100080)

逐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和根本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七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 “審慎、穩定、團結、民主”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新的成就。

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戰略構想與部署

進入新世紀以來,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形勢,中共中央高瞻遠矚、與時俱進,提出并全面闡述了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戰略構想。

這些戰略構想主要包括:一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高揚的一面旗幟,也是黨成立以來就明確提出并不懈追求的一個目標。2008年2月,中共十七屆二中全會再次重申:“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薄拔覀凕h要始終牢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更高地舉起人民民主的旗幟?!边@充分表明,黨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上的認識清醒、立場堅定、態度鮮明。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十六大以來的實踐和發展,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更加鮮明地提出,要從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戰略高度出發,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這里,民主政治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的有機組成部分,被完整地提了出來,標志著黨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三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建設應有之義,但選擇什么樣的發展道路和體制模式,必須從本國國情出發,充分考慮本國的社會歷史背景、經濟發展水平、文化發展水平等重要因素。那么,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應該走什么道路呢?對此,中共十七大作了鮮明的回答: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這三者的有機統一,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的核心和特征,也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四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本質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改什么,朝什么方向改,這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也是關系到改革的性質問題。2008年2月,胡錦濤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一文中,談到這一問題時深刻指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 “集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好、發展好這些制度”。換句話說,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的本質就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在探索和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戰略構想的同時,中共十七大對推進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也作了戰略部署和規劃。這些部署和規劃主要內容大致包括: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實的民主權利;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同時,十七大報告還提出把 “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確定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項重大任務,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提出用制度來保障 “法治國家”的實現等等。

上述一系列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戰略構想和部署,對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道路,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民主政治建設的全面推進與主要成就

五年來,我們黨以民主政治建設的戰略構想為指導,圍繞十七大確定的基本目標,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穩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實施依法治國戰略,帶領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新局面。

(一)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中共十七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不斷發展。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這一時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重點是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和健全監督機制,以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有效實現,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障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修改選舉法,完善選舉人民代表選舉制度。2010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選舉法修正草案,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這一法律規定體現了人人平等、地區平等和民族平等,保證人民當家做主。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健全。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要求出發,不斷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向前進。進一步健全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和界別聯系群眾工作機制,把培養選拔黨外干部納入干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的總體規劃,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政協和司法機關中擔任領導職務作了更為具體規定。以2008年統計數據為例,全國各級人大代表中有黨外人士18萬多人,各級政協委員中有黨外人士35萬多人,各級政府和司法部門中擔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黨外干部有3.2萬多人,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斷發展。十七大以來,黨中央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充分保障少數民族地區自治權和發展權。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國務院有關部委制定了22件配套性文件或規章,四川、海南、重慶等省市出臺了13個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個自治條例、510個單行條例、75個變通和補充規定。這些文件或規定不斷推動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4.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創新與完善?;鶎尤罕娮灾沃贫?,是人民當家做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中共十七大首次將基層群眾自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推動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理論指導。(1)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法律制度體系,農村基層民主政治的組織建設不斷加強。截至2011年,90%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制度,95%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等組織。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形式不斷豐富。近年來,各地普遍建立了以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為主要載體的民主決策的組織形式,全國35%以上的村每年召開村民會議,75%以上的村每年召開一次以上村民代表會議。(2)城市社區居民自治建設不斷健全。穩步擴大社區居民委員會直接選舉覆蓋面和社區居民自治范圍,切實保障社區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同時,制定城市社區建設綱領性文件。2010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意見》,為未來10年城市社區居委會改革繪制了藍圖。(3)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不斷推進。探索建立職代會報告制度、職代會預告預審制度、職代會票決制度、職代會質量評估制度、職工代表信息反饋制度等,開展了職代會規范化建設,制訂職代會工作考核體系。同時,在企業民主管理體制上,有些地方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如2010年12月,上海市制定頒發《上海市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對職代會的建制要求打破了所有制界限。此外,條例擴大職工代表構成,勞務派遣工也可當選職工代表。

(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五年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了重大進展,取得了很大成效。

1.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2008年,我國啟動第六輪政府機構改革,涉及調整變動的機構近20個。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27個,減少6個正部級單位。隨后,按照中央的總體部署,地方機構改革也漸次展開。至2009年上半年,省級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各省 (區、市)政府廳局機構得到不同程度的精簡,全國共減少局級機構80多個,朝著建立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邁出關鍵一步。至2010年底,市縣政府機構改革也陸續到位。

2.進一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環節。2010年7月,國務院進行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184項。至此,國務院已分5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2183項,占原有項目總數的60%。地方各級政府取消和調整7.7萬多項,占原有項目總數一半以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

3.大力推動推動政務公開。2007年國務院制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步入法制化軌道。隨后,各地區各部門將公開與服務有機結合起來,著力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截至2011年底,已在全國31個?。▍^、市)內設立政務 (行政)服務中心2912個 (含各級各類開發區設立的服務中心)。2011年全國省級政務 (行政)服務中心共辦理各類審批和服務事項227.7萬多件,按時辦結率達到98%。各級政府還紛紛開通政府門戶網站,建立政府新聞發布會和發言人制度等,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

4.建立和推行行政問責制和績效管理制。中共十七屆二中全會提出,要建立行政問責制度和績效評估體系。200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于進一步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與此同時,中共中央還在全國黨政部門推行績效管理制。至2010年底,全國約一半以上省份不同程度開展了政府績效管理工作,有些地方還出臺相應的法規。我國逐漸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各級政府逐步向現代型服務型法治型政府轉變。隨著行政問責制度的建立,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先后對河北省石家莊市 “三鹿奶粉事件”、山西襄汾縣 “9·8尾礦潰壩”、陜西 “華南虎照風波”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事故進行了問責,嚴肅處理了有關責任人。

(三)依法治國戰略全面實施。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們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在新的起點和高度進一步推動依法治國,在立法執法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中國特色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國的基本前提是有法可依,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環節是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十七大后,我國加快推進立法工作。截至2011年8月底,我國已制定現行憲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規706部、地方性法規8600多部,涵蓋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一。

2.執法體系日益健全。各級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加強和改進對政法工作的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繼續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全面推行量刑規范化改革試點;加強地方政法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司法保障體系,制定實施 “六五”普法規劃。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切實保障了法律的有效實施,加快了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

3.依法行政穩步推進。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十七大后,國務院在在推進依法行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如加強政府立法工作。僅2009年一年,國務院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法律議案5件,制定行政法規22件。完善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和法制,提高預防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規范行政執法,確保法律法規正確實施等。

總之,五年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有序推進,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和發展的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政治基礎,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制度保障。

三、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經驗

十七大以來,我們黨從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實現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戰略高度出發,在科學總結和正確運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主要經驗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采取審慎穩妥的方針,有領導有步驟有秩序地逐步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體制改革中最復雜、最困難的一部分,是一項全新的系統工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過程中,自覺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同社會可承受程度結合起來,以政治穩定保證改革發展,以改革發展促進政治穩定。同時,政治體制改革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涉及利益調整、體制轉換和觀念更新,其面臨的阻力和風險不可輕視。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過程中,必須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堅定果斷,審慎穩妥,逐步展開;先示范后遵行,先突破后普及,先調整后完善,由易到難逐步深化。因而,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走一條在黨的領導下漸進穩妥的改革道路。這條道路,既能保證我國社會政治的穩定,又能平穩推進政治改革。

2.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這個重要論斷,既堅持了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也突出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和經驗的科學總結。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完善黨的領導和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基本途徑。堅持把這三者統一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充滿活力的根本保證。

3.以發展基層民主為重要突破口,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我們黨多次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堅持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條是黨內民主,另一條是基層民主。中共十七大首次將發展基層民主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并且決定 “重點推進”。實踐證明,優先發展基層民主,從基層民主逐漸由下向上推進,不僅有利于擴大人民參與民主政治的途徑,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而且還有利于社會政治的穩定和民主政治經驗的積累??傊?,以發展基層民主為重要突破口,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是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現實道路和最佳路徑選擇。

鄧小平曾深刻指出:“我們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三條:第一是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第二是看能否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產力是否得到持續發展?!卑凑杖龡l標準,十七大以來的政治體制改革是成功的、卓有成效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體制、機制、程序、規范以及具體運行上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發揮人民創造精神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的難題需要破解。但是,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闊。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助理研究員 北京 100080)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共十七大發出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號召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新的文化發展理念逐步形成,文化建設的方向更加明確

中共十七大以來,黨在推動文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把握更加準確,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要求。

中共十七大在黨代會報告中首次使用 “文化軟實力”概念,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蔽幕泴嵙κ菄臆泴嵙Φ暮诵囊?,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就是提高國家文化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概念及其基本內容。中共十七大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角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出進一步部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十七屆六中全會更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稱為 “興國之魂”。

十七屆六中全會重點研究文化改革發展問題,首次將我國的文化發展道路概括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并將其基本內涵概括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 “二為”方向和 “雙百”方針;堅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中共十七大還把 “和諧文化”、 “文化權益”、“文化生產力”等概念寫入大會報告。這一系列新的文化發展理念的提出,進一步系統回答了新時期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設的主要功能、發展路徑和動力,文化建設要遵循的方針和原則等重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觀,進一步指明了文化發展的方向。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營造提升全社會思想道德水平的良好氛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中共十七大以來,我們黨著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個方面。通過制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施綱要,回答七個 “怎么看”,劃清“四個重大界限”等理論熱點問題,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方面,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取得新進展,做好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 《列寧專題文集》出版發行和宣傳推廣工作,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編制了一批新教材并投入使用。

在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方面,不斷加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和普及力度,推進學習型黨組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管用有效的學習制度。

在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方面,推進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活動,整體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成效顯著;紅色旅游全面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歌詠活動廣泛開展;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深入人心,人民群眾的愛黨愛國意識不斷增強,向英雄學習的風氣日益濃厚。

在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方面,加強形勢政策教育,不斷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形成全社會關心青少年成長的良好環境,廣大青少年的道德素養日益提升;進一步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文化科技 “三下鄉”活動,推動 “五個一工程”獲獎文藝作品進院線、進社區、進校園、進軍營;全國 “道德模范基層巡講”活動影響深遠,在全社會形成了學習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圍。

三、文化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文化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

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就是要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充分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充滿生機活力的文化發展體制機制,厘清政府和市場的職能,重構文化宏觀管理體制和微觀運行機制。

中共十六大報告首次把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出區分,提出 “抓緊制定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中共十七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并對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提出清晰的目標和任務。

中共十七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打破了長期束縛文化生產力的制度和體制藩籬。自2003年正式確定北京、上海等九地為文化體制改革綜合性試點地區以來,2006年決定在原有9個地區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開,2007年改革逐步向縱深拓展、向面上推開。2009年召開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后,文化體制改革進入全面鋪開階段,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的進展。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背景下,文化產業逆勢上揚,成為經濟增長中的一個新亮點。經營性文化事業轉企改制全面推進,截至2011年底,已有近1200家國有文藝院團、570余家國有出版社、1600多家報刊完成轉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基本實行了全員聘用制和崗位責任制,保留事業性質的文藝院團實行企業化管理,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進一步發揮。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基本建立,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進一步實現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現代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新世紀以來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2005年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06年,我國出臺第一個專門部署文化建設的中長期規劃 《“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完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齊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十七大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大財政投入。2010年,全國文化基建項目1198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390.07億元,比2007年增長46.4%;建筑面積1243.46萬平方米,比2007年增長140.8%;竣工項目5260個,竣工面積315.53萬平方米,比2007年增長129.8%?!笆晃濉逼陂g,國家安排了中央預算內投資39.48億元,支持2.67萬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截至2011年底,需要中央補助投資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項目23748個(不含黑龍江農墾項目)。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積極開展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取得顯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不斷完善,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具有便利性、基本性、均等性、普惠性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廣播電視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國共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600多個,已建成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有線、無線、衛星等多種手段并用的廣播電視網,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6.78%,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7.62%。文化資源和文化服務向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力度逐步加大。公共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工作全面推進。2011年底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 (站)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2012年底前各級美術館將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文藝院團文化下鄉活動深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農村和基層文化生活更加活躍。廣大人民群眾享受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加趨于均等化。

五、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整體規模和實力快速提升

2000年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 “文化產業”概念。十六大首次在黨的政治報告中把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相提并論。十七大進一步提出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十七屆六中全會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深刻認識,提出 “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并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作出全面部署。

中共十七大以來,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力度不斷加大,文化企業規模實力快速提升。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逐步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基地和特色產業群建設加快推進。各類文化產品交易平臺日益健全,重大會展活動成功舉辦。多元化投資格局初步形成,所有制結構得到優化。演藝、娛樂、影視制作、新聞出版等傳統產業快速發展,動漫游戲、數字音樂、數字電影、網絡視頻等新興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文化產業門類日益齊全。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逐步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據統計,2008年至2009年間,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文化產業仍繼續增長,其消耗少、污染低、容納就業多、附加值高等優勢得到進一步凸顯。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4年的1.94%提高到2010年的2.75%。電影產業迅速增長,2011年我國生產近700部電影,電影票房超過130億,其中國產電影票房連續8年超過進口影片,占據了票房的半壁江山。出版行業整合資源、改革體制,資產和產值雙雙過百億的大型企業集團已有江蘇鳳凰等4家,出版業的上市公司也從寥寥數家發展到目前的47家。文化市場主體的培育力度不斷加大,逐步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國際文化貿易逆差局面明顯改觀,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逆差逐步減少。

六、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十分活躍,精品不斷涌現、市場日益繁榮

文化產品主要是指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哲學社會科學產品。中共十七大以來,我們黨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堅持 “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創造精神,優秀文化產品大量涌現,豐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十七大在十六大提出 “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的基礎上,強調“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戰略部署。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國家 “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把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作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一項重要內容,并作出新的部署。

國家通過設立繁榮文藝創作專項資金,開展文華獎、群星獎、百花獎、金雞獎、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等一系列評獎活動,組織中國藝術節、全國性比賽、展演等具有導向性的藝術活動,不斷加大對文藝創作的扶持和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銳意創新,文藝創作積極活躍,各個藝術門類百花競放、異彩紛呈,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藝術精品脫穎而出。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更好地發揮了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

七、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優秀民族傳統文化進一步弘揚

保護文化遺產是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是連接民族情感的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五年來,以 《文物保護法》和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為基礎的文化遺產保護法律體系不斷完善。2007年12月,我國《文物保護法》進行了第二次修正,與以往的文本相比,政策界定更為清晰嚴密,適應了不斷變化的新情況。2011年2月,為履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責任和義務,我國通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根本依據,使經費投入、傳承人扶持等得到有效保障,有力地提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科學水平。

在文化立法逐步完善的同時,2007年開始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新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40多萬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確定近56萬個項目,收集了珍貴實物和資料達26萬多件。國務院先后公布6批235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批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目前,我國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世界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雙遺產共41處,總數居世界第三;28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6個項目入選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數位列世界第一。重要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得到加強。生產性保護取得突破,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整體性保護不斷推進,已設立1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文化遺產宣傳活動廣泛深入,社會各界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

八、文化 “走出去”步伐加快,中華文化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

2000年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第一次在經濟領域明確提出實施 “走出去”戰略。近年來,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個國家、地區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各種文化之間加速影響和融合,文化的重要作用愈加凸顯。我國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在經濟領域提出 “走出去”戰略不久,在文化領域也明確提出要實施文化 “走出去”戰略。2005年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要加快實施文化產品 ‘走出去’戰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秉h的十七大進一步提出 “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戰略任務,要求 “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在這一部署下,我國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施文化 “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嶄新形象和我國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目前,我國同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良好的文化交流關系,與145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和近800個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劃。海外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我國已在海外設立360多所孔子學院。主流媒體國際傳播能力不斷提升,對外廣播和影視在播出語種、播出時間和發射功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節目和頻道在境外有效落地、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快速增長,在歐美國家的市場占有率逐漸提高,出口規模不斷擴大。中國正以文明、開放、包容的新形象,行進在中華文化世界展示的征途上。與此同時,有序地引進國外優秀的文化藝術產品,豐富了我國群眾的文化生活。

中共十七大以來,文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其中,文化發展理念更加清晰,文化建設方向更加明確; “文化產業”和 “公共文化服務”覆蓋了兩個彼此互生互動的領域;“文化體制改革”是使這兩大領域在制度和法規層面上得到重構的重要保證;文化產品是文化建設的最直接的可見成果;保護文化遺產是保持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文化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文化 “走出去”是根本任務和目標指向。上述方面構成緊密的邏輯關聯,體現出我國文化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推進。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顯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顯著增強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仡櫄v史,我們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文化發展道路,面向未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已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研究員 北京 100080)

(責任編輯 高遠戎)

征集龔育之同志文稿、書信、題詞啟事

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龔育之文集》已經列入 “十二五”時期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該文集將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為盡可能完整搜集龔育之同志的作品,特向龔育之同志的親屬和生前友好、同事、學生誠征他的文稿、書信、題詞 (原件、復印件、電子版均可),亦歡迎各位知情者提供線索。為配合文集的付印和出版,所征作品請在2012年12月31日以前寄北京市海淀區大有莊100號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轉韓鋼收,郵政編碼:100091;電子信箱:hangang1018@gmail.com。

誠致謝意!

《龔育之文集》編輯組

2012年7月

猜你喜歡
民主政治建設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國式民主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