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2012-01-28 03:17
中共黨史研究 2012年8期
關鍵詞:依法治國民主特色

陳 堅

逐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陳 堅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和根本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七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審慎、穩定、團結、民主”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新的成就。

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戰略構想與部署

進入新世紀以來,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形勢,中共中央高瞻遠矚、與時俱進,提出并全面闡述了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戰略構想。

這些戰略構想主要包括:一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高揚的一面旗幟,也是黨成立以來就明確提出并不懈追求的一個目標。2008年2月,中共十七屆二中全會再次重申:“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薄拔覀凕h要始終牢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更高地舉起人民民主的旗幟?!边@充分表明,黨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上的認識清醒、立場堅定、態度鮮明。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十六大以來的實踐和發展,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更加鮮明地提出,要從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戰略高度出發,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這里,民主政治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的有機組成部分,被完整地提了出來,標志著黨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三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建設應有之義,但選擇什么樣的發展道路和體制模式,必須從本國國情出發,充分考慮本國的社會歷史背景、經濟發展水平、文化發展水平等重要因素。那么,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應該走什么道路呢?對此,中共十七大作了鮮明的回答: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這三者的有機統一,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的核心和特征,也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四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本質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改什么,朝什么方向改,這是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也是關系到改革的性質問題。2008年2月,胡錦濤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一文中,談到這一問題時深刻指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集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好、發展好這些制度”。換句話說,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的本質就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在探索和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戰略構想的同時,中共十七大對推進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也作了戰略部署和規劃。這些部署和規劃主要內容大致包括: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實的民主權利;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同時,十七大報告還提出把“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確定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項重大任務,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提出用制度來保障“法治國家”的實現等等。

上述一系列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戰略構想和部署,對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道路,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民主政治建設的全面推進與主要成就

五年來,我們黨以民主政治建設的戰略構想為指導,圍繞十七大確定的基本目標,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穩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實施依法治國戰略,帶領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新局面。

(一)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中共十七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不斷發展。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這一時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重點是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和健全監督機制,以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有效實現,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障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修改選舉法,完善選舉人民代表選舉制度。2010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選舉法修正草案,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這一法律規定體現了人人平等、地區平等和民族平等,保證人民當家做主。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健全。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要求出發,不斷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向前進。進一步健全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和界別聯系群眾工作機制,把培養選拔黨外干部納入干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的總體規劃,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政協和司法機關中擔任領導職務作了更為具體規定。以2008年統計數據為例,全國各級人大代表中有黨外人士18萬多人,各級政協委員中有黨外人士35萬多人,各級政府和司法部門中擔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黨外干部有3.2萬多人,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斷發展。十七大以來,黨中央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充分保障少數民族地區自治權和發展權。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國務院有關部委制定了22件配套性文件或規章,四川、海南、重慶等省市出臺了13個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個自治條例、510個單行條例、75個變通和補充規定。這些文件或規定不斷推動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4.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創新與完善?;鶎尤罕娮灾沃贫?,是人民當家做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中共十七大首次將基層群眾自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推動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理論指導。(1)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法律制度體系,農村基層民主政治的組織建設不斷加強。截至2011年,90%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制度,95%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等組織。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形式不斷豐富。近年來,各地普遍建立了以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為主要載體的民主決策的組織形式,全國35%以上的村每年召開村民會議,75%以上的村每年召開一次以上村民代表會議。(2)城市社區居民自治建設不斷健全。穩步擴大社區居民委員會直接選舉覆蓋面和社區居民自治范圍,切實保障社區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同時,制定城市社區建設綱領性文件。2010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意見》,為未來10年城市社區居委會改革繪制了藍圖。(3)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不斷推進。探索建立職代會報告制度、職代會預告預審制度、職代會票決制度、職代會質量評估制度、職工代表信息反饋制度等,開展了職代會規范化建設,制訂職代會工作考核體系。同時,在企業民主管理體制上,有些地方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如2010年12月,上海市制定頒發《上海市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對職代會的建制要求打破了所有制界限。此外,條例擴大職工代表構成,勞務派遣工也可當選職工代表。

(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五年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了重大進展,取得了很大成效。

1.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2008年,我國啟動第六輪政府機構改革,涉及調整變動的機構近20個。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27個,減少6個正部級單位。隨后,按照中央的總體部署,地方機構改革也漸次展開。至2009年上半年,省級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各省 (區、市)政府廳局機構得到不同程度的精簡,全國共減少局級機構80多個,朝著建立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邁出關鍵一步。至2010年底,市縣政府機構改革也陸續到位。

2.進一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環節。2010年7月,國務院進行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184項。至此,國務院已分5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2183項,占原有項目總數的60%。地方各級政府取消和調整7.7萬多項,占原有項目總數一半以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

3.大力推動推動政務公開。2007年國務院制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步入法制化軌道。隨后,各地區各部門將公開與服務有機結合起來,著力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截至2011年底,已在全國31個省 (區、市)內設立政務 (行政)服務中心2912個 (含各級各類開發區設立的服務中心)。2011年全國省級政務 (行政)服務中心共辦理各類審批和服務事項227.7萬多件,按時辦結率達到98%。各級政府還紛紛開通政府門戶網站,建立政府新聞發布會和發言人制度等,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

4.建立和推行行政問責制和績效管理制。中共十七屆二中全會提出,要建立行政問責制度和績效評估體系。200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與此同時,中共中央還在全國黨政部門推行績效管理制。至2010年底,全國約一半以上省份不同程度開展了政府績效管理工作,有些地方還出臺相應的法規。我國逐漸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各級政府逐步向現代型服務型法治型政府轉變。隨著行政問責制度的建立,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先后對河北省石家莊市“三鹿奶粉事件”、山西襄汾縣“9·8尾礦潰壩”、陜西“華南虎照風波”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事故進行了問責,嚴肅處理了有關責任人。

(三)依法治國戰略全面實施。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們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在新的起點和高度進一步推動依法治國,在立法執法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中國特色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國的基本前提是有法可依,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環節是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十七大后,我國加快推進立法工作。截至2011年8月底,我國已制定現行憲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規706部、地方性法規8600多部,涵蓋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一。

2.執法體系日益健全。各級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加強和改進對政法工作的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繼續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全面推行量刑規范化改革試點;加強地方政法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司法保障體系,制定實施“六五”普法規劃。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切實保障了法律的有效實施,加快了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

3.依法行政穩步推進。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十七大后,國務院在在推進依法行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如加強政府立法工作。僅2009年一年,國務院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法律議案5件,制定行政法規22件。完善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和法制,提高預防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規范行政執法,確保法律法規正確實施等。

總之,五年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有序推進,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和發展的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政治基礎,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制度保障。

三、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經驗

十七大以來,我們黨從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實現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戰略高度出發,在科學總結和正確運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主要經驗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采取審慎穩妥的方針,有領導有步驟有秩序地逐步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體制改革中最復雜、最困難的一部分,是一項全新的系統工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過程中,自覺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同社會可承受程度結合起來,以政治穩定保證改革發展,以改革發展促進政治穩定。同時,政治體制改革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涉及利益調整、體制轉換和觀念更新,其面臨的阻力和風險不可輕視。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過程中,必須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堅定果斷,審慎穩妥,逐步展開;先示范后遵行,先突破后普及,先調整后完善,由易到難逐步深化。因而,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走一條在黨的領導下漸進穩妥的改革道路。這條道路,既能保證我國社會政治的穩定,又能平穩推進政治改革。

2.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這個重要論斷,既堅持了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也突出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和經驗的科學總結。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完善黨的領導和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基本途徑。堅持把這三者統一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充滿活力的根本保證。

3.以發展基層民主為重要突破口,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我們黨多次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堅持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條是黨內民主,另一條是基層民主。中共十七大首次將發展基層民主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并且決定“重點推進”。實踐證明,優先發展基層民主,從基層民主逐漸由下向上推進,不僅有利于擴大人民參與民主政治的途徑,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而且還有利于社會政治的穩定和民主政治經驗的積累??傊?,以發展基層民主為重要突破口,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是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現實道路和最佳路徑選擇。

鄧小平曾深刻指出:“我們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三條:第一是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第二是看能否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產力是否得到持續發展?!卑凑杖龡l標準,十七大以來的政治體制改革是成功的、卓有成效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體制、機制、程序、規范以及具體運行上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發揮人民創造精神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的難題需要破解。但是,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闊。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助理研究員 北京 100080)

猜你喜歡
依法治國民主特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國式民主
特色種植促增收
禮贊70年:從五四憲法到全面依法治國
全面依法治國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依法治國: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鏡頭·中國
欲望的位置:論兩種慎議民主取向之爭
選舉年的民主危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