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倫理道德的社會功能及當代價值

2012-04-12 04:32金建鋒
關鍵詞:戒律倫理道德佛教

金建鋒

(江西教育學院中文系,江西 南昌 330032)

佛教倫理道德的社會功能及當代價值

金建鋒

(江西教育學院中文系,江西 南昌 330032)

佛教倫理道德是指佛教倫理指導處理人與人之間在實踐中所應有的道德行為和人們之間的道德關系。佛教倫理道德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佛教倫理道德與其它宗教倫理道德社會功能相比,既有特殊性也有共性。在和諧社會中,佛教倫理道德具有很強的當代價值。

佛教倫理;道德;社會功能;當代價值

“倫理,原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處理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原則。倫理思想,就是論述處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原則的理論學說,也是有關道德的學說,其中涉及道德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的規律,以及道德修養、道德實踐與道德的社會作用等的理論學說。佛教倫理則是佛教的道德理論、道德觀、道德規范和道德實踐的教義學說,它是佛教教義的重要組成部分?!盵1](P1)也就是說,佛教倫理是佛教道德的理論體系,指導處理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準則。馬克斯·韋伯說:“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所產生的心理約束力的影響,這些影響轉而指導日常行為并制約個人行動,而這些約束力在很大程度上則是從它們背后的各種宗教思想的特點中衍生出來的?!盵2](P73)

佛教產生于古印度,佛教倫理道德隨之產生,因為釋迦牟尼創立佛教是為了解決人生問題,尋求解脫人生痛苦的方法,佛陀最初的教義中許多內容是有關倫理道德的說教。事實上,佛教倫理道德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在佛教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內容和特征。佛教傳入中國后,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尤其是占統治地位的主導思想——儒家倫理道德的影響。在歷經沖突與調和之后,佛教倫理道德帶上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色彩,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佛教倫理觀念,在人生觀、孝親觀、戒律觀等方面有明顯的體現。

佛教倫理道德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但是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平等的道德觀念佛教是因反對當時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而起,思想武器之一就是提倡平等,出身卑賤的人一樣能成為賢人,如《長阿含經》云:“汝今當知,今我弟子,種姓不同,所出各異,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問,汝誰種姓?當答彼言:我是沙門釋種子也?!盵3](卷6,P37)可見,佛教提倡平等是對種姓制度的反對,佛教認為不論哪一個種姓,只要信奉佛教并進行修行,就可以得到解脫,終成正果。佛教的平等從信仰和修行上著手,不同種姓出身的僧侶之間一律平等,這種團體之間的平等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印度社會中對中下層民眾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人們在社會中雖然各有差別,但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是不合理的階級社會人為造成人的出身和種姓的不平等,人人都有消除不平等的愿望,而佛教正好為此提供了一個平臺。后來,佛教還宣傳眾生一律平等,甚至由一切有情物擴展到一切無情物。

(二)止惡揚善的道德觀念佛教早期就提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的行為準則?!对鲆话⒑洝吩疲骸爸T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靜;自凈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盵4](卷1,P551)分別從個人外部的行為規范和內心的自我修行來達到沒有任何煩惱,超越善惡對立的境界。佛教在“六道輪回”中設置了畜牲、餓鬼、地獄的恐怖來禁止信眾作惡,同時利用對可能成佛后的凈土仙境的描述,促使信眾行善。止惡揚善就特別需要克己,也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行為和意識。因為人的惡來源于欲望,欲望產生煩惱。止惡揚善既包含信奉者為追求人生苦難的解脫,又指出了具體操作的行為規范,成為佛教倫理道德中的基本觀念之一。

(三)慈悲利他的道德觀念《大智度論》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5](卷27,P256)所以慈悲可以分開來講,“慈”指使眾生快樂,給他們幸福,“悲”指去除眾生的苦惱,使之擺脫痛苦。[6](P447)慈悲的道德反映了佛教對人生和對世間一切事物的關懷,體現了菩薩救助眾生的偉大情懷,所以普渡一切眾生成為了佛教的口號。小乘佛教追求自身的解脫,所以理論和實踐上體現為自利,大乘佛教宣揚只有解脫了他人,自己才算是解脫,所以體現出來的是利他觀念。利他與慈悲觀念緊密相連,兩者目的是一致的,為了眾生成佛,不惜奉獻自己的一切。

(四)佛教戒律觀中的道德觀念由于宗教信仰或多或少包含倫理道德方面的內容,那么就具有種種道德約束力,而這種約束力在佛教體現為佛教戒律。方立天說:“佛教的戒是禁制之意,具體指皈依佛教的信徒為了對治煩惱所必須遵守的戒條、規則。戒的作用,抑制方面是防非止惡,積極方面是求是行善。戒與律連在一起構建為合成語‘戒律’,其中律是僧團必須共同遵守的準則。佛教制定戒律,其目的是為了規范佛教信徒的行為以及僧團的生活。佛教戒律就是佛教倫理道德規范,佛教的戒律之學即佛教倫理道德學說?!盵7](序1,P1)由此,佛教戒律觀中體現了佛教倫理道德思想的內容。佛教戒律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層次信眾有不同要求,小乘佛教比較常見的是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等,大乘佛教雖有選擇性遵守,但是另外制訂了菩薩戒,如《梵網經菩薩戒本》、《瑜伽戒本》等。戒律中的許多戒條成為佛教倫理道德的一部分,規范信眾的生活,甚至影響到普通民眾的生活。佛教戒律的道德觀念與平等、止惡揚善、慈悲利他有著密切聯系,因為這些道德觀念都是為了同一個終極目標——為了求得解脫。

(五)仁孝的道德觀念佛教是一種外來文化,傳入中國之后,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沖突也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不可避免地帶上了對方的色彩。因為佛教只有適應中國傳統文化才能存在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需要佛教的某些因素,由此佛教倫理道德傳入中國后,形成的最大特色是具有中國的仁孝觀念。方立天指出:“中國佛教是以孝為中心來展開它的倫理道德學說的?!盵8](P272)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是以家族為本的宗族社會,以孝道來維持,正所謂“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盵9](P2)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中國古代統治階層,對孝道提倡不遺余力。雖然佛教徒出家遠離家族,但是面對強大的傳統文化壓力,佛教很快吸收了中國的孝道觀,在多次儒佛論爭中,佛教代表人物不是反對孝道,而是努力向孝道靠攏,出家也附會成一種“孝”?!叭省笔侵袊糯髁魑幕寮业恼斡^念,佛教本來主張無欲解脫,但是由于要在中國生存,不能不受此影響,所以也講起了“仁”?!叭省笔恰靶ⅰ钡捏w現,“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孝”具有了統一性。最明顯的就是佛教的五戒比附于儒家的五常,《魏書·釋老志》云:佛“又有五戒,去殺、盜、淫、妄信、飲酒,大意與仁、義、理、智、信同,名為異耳?!盵10](P3026)

佛教倫理道德觀念是建立在佛教教義基礎上的,其中許多規范和信條對佛教徒具有很大的約束力,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由于佛教徒的廣泛宣揚和封建帝王對佛教的扶持,許多普通民眾生活受到佛教倫理道德的影響,所以佛教倫理道德擴展到了民眾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

佛教倫理道德有與其它宗教倫理道德不一樣的社會功能,這是由佛教的特殊性決定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俗諦和真諦具有統一規范性社會功能。雖然佛教不同學派對俗諦和真諦有不同闡釋,但本質認識是一致的。俗諦是對于世俗的認識,體現為現實的和世俗的層面;真諦是圣人智慧了知一切法皆空,體現為哲學的和精神的層面。真諦和俗諦的結合是佛教所獨有的,而佛教倫理道德在這兩個層面都有統一規范性社會功能的作用,如現實的方面,用因果輪回關系來說明現實社會存在貧富貴賤等不平等現象的合理性等。哲學方面,則通過心靈凈化和無欲無求,由世俗世界走向彼岸世界,成為信眾的精神寄托,從而對佛教徒從事佛教活動和參與世俗社會起到約束作用。

其二,中印倫理道德互相認同性社會功能。佛教從兩漢之際由印度傳入中國,作為異域宗教,必然與中國本土儒家為主體的傳統文化有許多不同地方。雖然如此,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這就成為兩種文化相互認同的基礎。佛教能夠吸收和適應中土傳統文化的要求,佛教的思維模式與中土傳統文化相一致,最重要的是佛教能彌補中國道德資源的不足。中土傳統文化面對佛教的進入,也在汲取佛教某些內容,如因果報應、六道輪回等等,這些被當時統治者利用,所以佛教文化能夠被中土傳統文化認同,成為中國三大文化體系之一。由此,印度佛教倫理道德與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互相認同,這一點是佛教所獨有的。

佛教倫理道德還有與其它宗教倫理道德同樣適用的社會功能,這是因為佛教與其它宗教倫理道德具有共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補償性社會功能:心理慰藉人們由于在現實生活中會碰到許多受到外部力量支配而無法認識和改變的事情,往往會求助宗教。因為人類對自然社會認識能力還有限,特別是廣大普通民眾,一旦遇到什么異?,F象,他們有的只能是從佛教中得到心理慰藉,如對于社會中一些不合理現象的存在,民眾不能改變時,可能會想下輩子會得到報應等。還有佛教在心性上提倡平等,一定上緩和了現實上的不平等。這些認識,某種程度上使部分民眾容忍了不正?,F實,但是他們從佛教中得到了正常生活的心理慰藉。

(二)調節性社會功能:規范行為,增強自律人是處在一個大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是靠道德和法律來維持的。佛教倫理道德具有一定的約束力,成為部分人的行為準則,這些行為準則有不少是有利于人與人的良性發展。比如佛教的五戒,即不殺生——尊重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尊重個體生存,不可殺害;不偷盜——不能擅取他人的東西;不邪淫——尊重所有的異性,不能發生不正當的男女關系;不妄語——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能隨便亂說,要努力做到句句實言,誠實待人,也不要挑撥是非,不能刻薄謾罵;不飲酒——不能飲用帶有刺激性的易于麻痹神經擾亂心態的飲料,以隨時保持心神的寧靜狀態。前四戒可以說是人與人和平相處的基本準則,所以能起到規范自我,增強自律的作用。

(三)博愛性社會功能: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和愛護環境佛教所提倡的慈悲利他以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體現了善待他人的情懷和人與人的心性層面的平等,這樣就能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充滿人性的關愛,甚至超越階級、出身和財富等方面的差別。無情物也有佛性,有利于人們愛護大自然,保護生存環境。人們可以把自身品德修養、個人生活和生命質量以及關心生存環境質量結合起來,多做一些扶危濟困造福社會的善事,實現一個充滿博愛性的社會。

(四)整合性社會功能:消解矛盾,和諧社會社會中各種矛盾無時不在,有的矛盾只有靠宗教力量來化解。佛教具有此項功能,中國古代封建帝王提倡佛教,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給老百姓提供精神麻醉劑,緩和階級矛盾。目前社會上仍存在很多自私自利的行為,物欲橫流、金錢至上、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等,很容易引發社會矛盾,佛教的無欲無求和戒律等能夠起到一定約束作用,引導人們和諧相處,共同進步。

佛教有關倫理道德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是有利于社會良性發展的,具有很強的當代價值。佛教是人類文化的歷史遺產之一,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真正發揮佛教倫理道德對當今社會和人民生活的有益補充作用。

[1]業露華.中國佛教倫理思想[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

[2](德)馬克斯·韋伯著,于曉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北京:三聯書店,1987.

[3]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大藏經(第1冊)[A].長阿含經[C].臺北:財團法人教育基金會,2001.

[4]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大藏經(第2冊)[A].增一阿含經[C].臺北:財團法人教育基金會,2001.

[5]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大藏經(第25冊)[A].大智度論[C].臺北:財團法人教育基金會,2001.

[6]姚衛群.佛學概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7]丁福保.佛學大辭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8]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9]汪受寬.孝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北魏)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1]方立天.佛教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 趙立人〕

Research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n EthicalMoral of Buddhism

JIN Jian-feng
(Departmentof Chinese,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Nanchang Jiangxi,330032)

The ethicalmoral of Buddhism guides people to themoral action which is used to dealwith something and themoral relation in practice.The ethicalmoral of Buddhism include five dots.These root in many ideas.The ethicalmoral of Buddhism has the especial social functions.

Buddhist Ethical;themoral;the social function;modern value

B948

A

2011-11-28

金建鋒(1978-),男,江西永豐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古典文學文獻和宗教文化。

1674-0882(2012)01-0043-05

猜你喜歡
戒律倫理道德佛教
《世說新語》與兩晉佛教
企業倫理道德視角下的安全生產
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
城鎮化進程中新的倫理道德文化的遷移與重塑
自覺遵守“十條禁令”、“十條戒律”承諾書
戒律和自由
突發新聞采訪中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和倫理道德平衡
對新聞攝影倫理道德的研究
論鼎湖山慶云寺的戒律學傳統與地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