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及其對策

2012-04-12 04:32王紅燕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大學生

王紅燕

(山西大同大學政法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及其對策

王紅燕

(山西大同大學政法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近年來,暴力事件、自殺事件或休學、退學現象在大學校園頻頻出現。這引起了高校和全社會對大學生以及大學教育的廣泛關注和深刻反思,同時也引起了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高度重視。鑒于這種狀況,本文分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特點和形成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對策

一、心理問題的概念和標準

關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國際衛生組織將其定為:具有充分的安全感;了解自己,能恰當地判斷自己的能力;能保持與外界環境的充分聯系;具有符合實際的生活目標;擁有完整、和諧的性格特征;具備學習各種知識的能力;人際關系和諧良好;能對自己的情緒進行適當地控制;能對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進行適當地發揮;能一定程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國內學者認為,所謂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統一,是人格的完善協調。根據心理學觀點,人的心理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并且這一過程是一個連續變化的過程,健康與不健康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主體自身的生活以及外來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并由原來所表現出的心理平衡狀態慢慢走向心理失衡狀態。包括輕微的心理不平衡、心理障礙以及變態人格等三種不同強度的心理失衡狀態,這三種狀態都會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與情緒,這就表現為一種病態的心理狀況,通俗地說,就是心理疾病或心理問題。簡言之,關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標準目前還沒有達成一致,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既存在不同區域文化上的差異,也存在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

筆者認為,判斷個體心理是否健康,應把握以下四個標準:

(一)主體經驗標準即被研究者根據個人的一些主觀感覺來判斷自己健康與否,研究者根據已有的理論知識和研究經驗對被研究者的心理健康做出一定的判斷。這種標準主要著眼于被研究者的主觀心理感受,這一研究標準主要考慮到個體之間先天遺傳因素以及后天所處的環境的差異,因此,對于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主體的認識、體驗以及評價都會不同。

(二)社會適應標準這一標準主要以社會生活中大部分人的正常心理狀態為參考標準,以主體是否具有大多數人所具有的心理特點來辨別行為主體的心理健康與否。研究者會綜合大多數大學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狀態以及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的因素來辨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否。例如:大學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是應當具備獨立生活與自主處理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的能力,但是,如果某些大學生表現出自理能力低下,不能解決其正常的生活問題,這時便要考慮其心理是否健康。

(三)統計學標準即憑借著對盡可能多的正常心理狀況進行研究比較,最后得出一個常模作為參考標準,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往往用研究主體的心理與常模作對比,從而辨別其心理是否健康。

(四)自身行為標準即以主體在過往生活中所表現出的常態的行為模式為判斷依據。主體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決定了判斷其心理健康與否的標準是相對的,與此相適應,判斷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否的標準必然也是相對的。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應把握相對性、整體協調性和發展性這三個判斷標準。即,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研究時,應注意到被研究者當時所處的境地及其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其心理問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產生并逐漸發展升級的。把握住了這一標準,就必然會注意到某種特定的心理危機和心理困難僅屬于某一特定的群體,比如那些人生期望值較高的大學生往往會因為學業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壓力等產生相應的心理困惑。除此之外,還應注意,有的心理問題具有一定的階段性,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心理也會逐漸成熟,而原來的心理問題也會隨之得以解決。

上述四個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一個人心理不健康,不一定表現在所有方面,而往往表現在某幾個方面,一般要結合各個方面的表現來判定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一)適應性問題適應性問題主要是指主體對其所處的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等表現出的一系列問題。而當代大學生的適應性問題主要是指大學生面對一個嶄新的環境--新校園、新同學、新生活,在生活上、學習上所表現出來的不適應。

(二)人際關系問題大學就是一個微型的社會,在大學期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對于社會和大學生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大學高達48%的學生都遇到了人際交往問題,進而對人際交往漸漸失去信心和勇氣,同時感到郁悶、孤獨、無聊。

(三)戀愛及性意識困擾大學生處于青年發展的中期,其心理發展的最顯著特征就是伴隨著生理的變化,性心理快速發展并逐漸走向成熟。這種狀況與大學階段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目標相違背,這便使得性意識困擾的問題在大學生中更為普遍,通常表現為:性好奇、性渴望、性幻想、性沖動等。面對著這些問題,一部分大學生能夠正確地看待,較好地應對,而也有些大學生卻不能很好地適應和調節,從而導致了不良的情緒和行為,甚至出現明顯的心理障礙。

(四)學業問題伴隨著國家招考制度的改革,當前我國的招生規模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這也使得在校大學生的構成成分走向復雜化、多樣化,大學生的學業不良問題日益突出:第一,在學習中,大多數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不足。第二,學習成績不理想,不及格率常常很高。學習困難學生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他們往往基礎較差,學習吃力,厭學情緒也較重,與此同時,還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第三,學習動機功利化。他們往往關注如何獲取各類含金量高的專業證書,忽視對系統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尤其是各類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認為這類課程形同虛設,毫無價值,對自己的人生和將來的幫助不大。這是因為各類專業證書是其將來求職的必備條件之一,是走向工作的通行證,正是出于這種打算,許多同學往往不惜重金參加社會上所組織的各種證書培訓班,相反,對本專業課程的學習卻不那么熱心。

(五)就業和發展問題近年來,由于大學生就業人數龐大,就業崗位少,大學生專業素質不高,就業觀念陳舊,就業信息不通暢以及就業政策體系的不完善,大學生就業和發展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后無法順利就業,或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這一問題尤其在一些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這一部分學生往往是背負著個人和整個家族的期望來到陌生的大城市,生活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之中。加重了大學生的心理負擔,并使相當一部分學生產生了心理問題。

研究顯示,當代大學生92·5%的心理問題是源于上述五個方面,這也成為大學生最主要的心理危機和心理困難。

二、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錯綜復雜的,既包括當前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包括大學生個體所處的家庭、學校環境,更包括現代日益發達的網絡環境等多方面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一)社會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社會壓力、文化背景、價值觀以及不良的社會現象等。陳杰峰認為許多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是各種各樣的社會壓力。[1]鄭翔認為,當今時代是一個東西方文化交互發展、各種各樣的價值觀沖突的時代,而處于這個時代的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他們接受新文化、新觀念的機會和途徑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也大大的增加了。面對不同于中國傳統教育的文化背景,以及各種各樣的價值觀,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都難免會在茫然、疑惑、混亂中徘徊,并最終走上心理失衡。[2]

(二)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家庭成員關系、家庭經濟狀況以及父母婚姻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中國,大多數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都保留在傳統的包辦式的教養階段。而大學又是一種相對寬松和自由的環境。這種環境對于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要求相對較高,習慣于包養式教育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中常常會感到困惑、迷茫,以至于無所適從。其次,父母關系狀況也會對孩子形成一定的影響。家庭生活中,父母關系緊張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在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時,常常會顯得較正常家庭生活中的孩子更為自私,他們也多會用敵視的眼光看待社會和他人,道德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再次,家庭經濟狀況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往往表現出一種自卑的心理。最后,單親也容易導致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產生問題。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遇事往往很敏感,性格也較常人孤僻、冷漠、粗暴、自卑。這些孩子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三)學校因素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包括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把傳授知識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重心,作為考核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憑證,必然忽視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忽視對學生心理發展的正確引導,加之很多學校缺乏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和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陳舊,使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疏導和解決。其次,伴隨著高校的擴招,大量的畢業生涌向社會,造成了大學生就業困難,而面臨這樣的狀況,學校并沒有及時地在教育教學計劃的教學課程設置中添加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導致許多大學生在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認識分析能力的情況下,一畢業就面對失業,從而對大學教育產生失望與迷茫的情緒,并逐漸導致心理上的失衡。

(四)迷戀網絡部分大學生患上網絡成癮癥,整天沉湎于虛擬世界,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等等,樂此不疲。忽視了現實生活中正常的人際交往,影響了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與此同時,網絡中還存在著大量的色情暴力和低級庸俗內容甚至虛假的信息,所有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大學生,使大學生逐漸對社會和他人充滿失望,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更無法定位人生價值應如何實現,從而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危機和心理困難。

四、解決當代大學生心理困境的措施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知識的獲得以及思考問題、認識問題的方式方法,影響著大學生人生價值的實現,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和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首先,高校教育者要樹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在關注提高大學生自我心理調節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從而培養出能夠滿足未來社會所必須的全面發展的四有新型人才。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把行之有效的理論教育與錯綜復雜的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與此同時,大學生個人也應該認識到做人的重要性,在學習科學文化的同時,不忘對其思想的改造,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

其次,針對大學生中實際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高校教育者還要主動了解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依靠社會力量幫助大學生創造良好的身心發展環境。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正確地認識和對待自身所面臨的各種心理危機和心理困境,知道并能夠適時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心理與情緒,在需要心理幫助的時候向有關單位和部門尋求心理咨詢和心理援助;除此之外,高校工作者還應該充分認識到文化對人的影響作用,營造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使學生在參與校園文化的活動中樹立集體意識,增強社會責任心,并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及時疏導不良情緒,減緩學習就業中所帶來的壓力。

再次,高校教育者還要積極地拓展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就內涵而言,高校教育者應該積極地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學習的環境和條件,使其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行為選擇以及正確的價值取向。就外延而言,高校教育者應該積極地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法紀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使其達到統一協調。

最后,針對部分大學生存在沉迷網絡,網絡依賴心理嚴重的狀況,高校工作者應加強對學生網絡知識的教育和正確應用網絡的指導,提高學生對網絡的認識能力。要加強對學校內部互聯網的監督和管理,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同時要加大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讓學生感悟到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樂趣,從而減輕對網絡的需求。

[1]陳杰峰.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3):35-38.

[2]鄭翔.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對策研究[J].福建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5(3):52-54.

[3]齊平,安莉娟.大學生心理問題形成原因探析[J].教育探索,2006(2):48.

[4]馬俊,王偉.大學生壓力應對方式特點及應對方式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6):89-90.

[5]杜喜榮.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2008(3):97-98.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ANG Hong-ya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In recent years,some bizarre events commonly occur on college campus as violence,committing student,suspension of schooling and dropout,which arises the social and colleges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profound reflec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ge education aswell as the highly importance attached by the concerned authorities of our party and country.With such situation existing,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ief manifestations,the reasons accounted for and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puts forward solving methods with the help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 upon the related documents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s;mental health〔責任編輯郭劍卿〕

G641

A

2011-11-01

王紅燕(1971-),女,山西寧武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心理大學生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讓心理描寫點亮全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