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均衡發展與和諧統一

2012-05-10 02:11吳家賢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均衡發展語文教學

吳家賢

摘要:生活中有平衡的理論,社會要和諧發展,教育也要均衡發展,均衡發展在教育領域中日益普遍受到人們的關注,高中語文教學也有一個均衡與和諧問題值得探討。下面就怎樣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做到均衡發展、和諧統一談談本人的實踐和體會。

關鍵詞:語文教學;均衡發展;和諧統一

均衡發展就是追求平等發展,追求效率,教育公平的實現要以提高效率做物質保證。其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個學生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終極目標是通過教育促進全社會每個人的全面發展。這樣理解教育均衡發展的思路,是目前受到普遍關注的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

一、因材施教與均衡發展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大課題?!耙虿氖┙獭睆娬{的是個體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均衡發展”強調的是群體的進步,在實際的教學中這是一對矛盾,教學時常常優等生、后進生難以兼顧。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來研究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能力這一對矛盾。學生的學習目標看起來大家都是一致的,實際上由于個體能力的差異,學習目標的實現程度也是有很大的差別,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人能考上清華北大,有人只能考上???,有人甚至連參加高考的資格都沒有爭取到的。這正如登山運動,有人能登到山頂,有人只能登到半山腰,還有人走到山腳下不行了。就象我們不能強求只能走到山腳下的老弱病殘者要登上山頂一樣,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同學都能考上大學。

基于以上教學理念,我們也可以結合高考對現行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再認識。我們知道許多數理化教師對成績不是很突出的學生明確提出高考最后幾道綜合性難題不做,或者在保證前面的題目都檢查完后再做,要把精力相對集中到做前面的基礎題上,拿自己能拿的分數。我們語文學科為什么不也提出讓學生拿自己能拿的分呢?如作文,目前高考的分值是60分,理論上分基礎等級40分,發展等級20分,而實際閱卷教師是不可能嚴格按照評分標準去打分的,由于某些復雜的原因,學生高考作文達到基本要求后,多數情況下是拉不開分數的,大家在42分左右。因此,對成績不是很突出的同學來講,作文重要的是能拿基礎分。鑒于這種實際狀況,高三的作文的訓練中可全面抓基礎分,鼓勵優秀生爭取多拿發展等級分。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到其他知識點的學習上。如:背誦古詩文也是學生需花費精力的事情,記憶力差的同學因為記憶的內容太多,記不住。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讓他們突出重點——記名句,其他非名句就作為一般性了解。譬如:《孔雀東南飛》一文有七段要背誦,記憶力不強的同學要記下來須花很大的精力。而其中真正稱得上名句成為高考考題的恐怕只有“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和“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了。用上述方法處理課文的背誦問題,各類學生花的時間差不多,各人在不同層次都有所得,不失為一種既現實又較理想的一種方法。

總之,把因材施教和均衡發展有機地統一起來,使不同類的同學都有適當的學習量。從而達到整體發展的目的。當然,要做好這個工作,需要教師平時備課時就周密地安排好,并不斷地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

二、轉換師生角色促進均衡發展與和諧統一

以調動學生發言突破被動的學習觀念在新課改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交流式”課堂教學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交流式”的教學,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課堂教學必須要以師生“平等”的方式進行。

傳統的觀念認為,課堂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的一個過程而已。過去的語文課堂教學往往不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而把教師僅僅看成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教師處于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在教育均衡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平等”的方式進行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把自己的角色從“權威教學”到“共同探討”的轉變,把自己當成是學生學習的助手,一位引路人,與學生共建一種平等、互教互學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進入平等的對話氛圍,享有平等對話的權利,這是“交流式”教學的前提條件。

(二)轉換角度、互換角色回頭看自己的課堂。

在公開課或示范課后,學校往往會組織有關教師圍繞課題,展開說課、評課活動,并且還通過名師的點評,取其精華,剔其糟粕,借以發揚光大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然而,教師們審視課堂教學的角度,難免會從單一的教師視角來品評教師的教法,這樣,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往往會有失偏頗。所以,我們能否換一個角度,從學生的學法角度來重新審視教師的課堂教學呢?有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喜歡設計好話題,讓課堂教學在自己設計好的思路走下去,我認為這樣反而會束縛學生的思維發展?!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預先設定固定模式,可在實施過程中開放地納入源于個人的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臨場體驗,鼓勵師生即興發揮,超越預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靈活多變地授課,不受教材、課本、課時的限制。比如在語文必修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毛澤東《沁園春·雪》。我將這個單元設計成討論課,以學生討論為主。讓學生橫向比較同一時代的不同作家他們的作品。這樣,既能使學生對當時時代背景有比較宏觀的整體的認識,也有助于加深他們對作品內涵、作者情感的體會和理解。而通過比較,作家們的個性與人格魅力亦能得到更清晰的展現,從而更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意蘊。

(三)在課堂教學中要轉換師生角色。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钡谡Z文實際教學中,人們往往走入單純“老師教,學生學”的誤區。教師是課堂的主人,對著教材照本宣科;學生在作筆記,兩者都成了書本的奴隸。而“交流式”教學的實質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手不管了。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就像一條奔騰的河流,如果沒有了岸的約束,就會左沖右突、肆意泛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者”“引導者”這一角色,既要讓這河水滾滾向前,又不讓它沖出了堤岸。這樣“對話式”教學就有了保障。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身份是一名“組織者”“引導者”?!皩υ捠健苯虒W是在平等、開放的氛圍中進行的。因為高中剛剛實行課改,學生對討論這一課堂模式還不是很習慣,在所任教的中學是全縣唯一的重點中學,招收的生員片區大。不少學生來自不同鄉鎮各所中學,有少數學生交際不廣,閱歷不深,在公共場合說話時大多表現出口訥神態,儀態欠佳,或是臉紅耳赤,抓耳撓腮;個別敢說的不是音量低、語音含糊,就是語句不連貫、辭不達意、缺乏條理。難免會出現課堂只有個別學生參與而課堂氣氛冷淡的情況。而這時教師要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其他學生參與進來。但由于“交流式”教學討論的次數較多,難免有時會出現課堂喧鬧的情況,這時教師應弄清產生喧鬧的原因,組織好課堂紀律,保證對話正常有序地進行;當學生各執已見、不能互相理解而爭執不下時,教師要糾正對話雙方的思維錯位,使之正面碰撞。學生對話時對問題的回答,對某種觀點的見解,固然有獨特透徹的時候,但大多數時候是不成熟的,如不全面、尚未完全正確或者只停留在表面。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去思考、探究,啟發學生繼續對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

在學生討論時,教師也可積極地參與學生的討論,對學生的見解給予一定的評價,以自己的學識、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當然要避免“搶戲”,在對話時學生始終是課堂的主角。通過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教師可以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地加以改進。學生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受到啟發,增長見識,找出自己的優缺點。

“交流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它使學生在對話中豐富知識、增長見識、體現自我,成長為具有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合作精神的新世紀學生。

三、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均衡發展與和諧統一

語文教學往往要涉及字詞句,篇章結構,修辭手法,寫作特色等內容。這作為一種知識和技能,學生的學習是必要的,但作為一種教學過程,卻是一件非??菰锏氖虑?。所以,為了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在保證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努力采用新鮮、多樣、有效的形式,以使教學過程不乏味。如:一些以時令季節、自然景物描寫為主的散文,可以帶學生到相關、相近的場景中去感受。然后領悟作者的文字描寫,就會有更深的體會。如: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條件的學??梢詭W生晚上到荷塘邊,在朦朧的月光下實地看一看,感受一下,將會取得課堂上難以收到的效果。一些表現人物關系的作品,可在班上創設相類似的人物關系場景,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的人物關系上體會人物的語言、動作、思想、品質、個性等。如:《林黛玉進賈府》人物眾多,關系復雜,又是古典名著,可以由學生再現當時的場景,讓學生體會小說中的人物。課本劇更可讓學生演出,通過學生自己演出、評論使他們深刻體會劇本中的人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和高超的藝術技巧。常規的教學也要努力做到波瀾起伏,富有變化:平鋪直敘的事設置懸念,使人有意料以外,情理之中的快感;單調的知識點配以生動的事例,會有茅盾在西北高原上看到白楊樹的興奮;抽象的道理用身邊的事例闡釋,就會讓人在親切自然中領悟??傊?,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從上第一節課開始,我們語文教師就要在求新、求變上多花功夫,努力使學生時時感到老師教學上的新意,感到每一天的太陽都是新的,每一天的課堂教學都有樂趣,力求以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揭示科學嚴密的教學內容。

總之,我們執教三尺講臺,面對莘莘學子,惟有在勤奮工作的同時,努力創設師生平等、和諧、民主、生動的樂園,因材施教,常思進取,探討原理,注重創新意識,勤于持續學習、閱讀相關知識,既讓學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既能探幽發微,索驪得珠,又能發現規律,以簡馭繁,及時地從低微教學的桎梏中解脫出來,肩負責任,時刻反思創新,這樣才能讓每堂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對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均衡發展的目的。

猜你喜歡
均衡發展語文教學
職業教育區域均衡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
初探關于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
金融均衡發展對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實證研究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資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讀
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教育,揭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