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本真:寫作教學的應然之義

2012-08-15 00:47江蘇丁衛軍
作文教學研究 2012年6期
關鍵詞:生活語文教師

江蘇 丁衛軍

回歸本真:寫作教學的應然之義

江蘇 丁衛軍

寫作教學難。有人說,難在無統一的教材,難在無科學的序列,難在無明顯的實效……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寫作教學效率低,誰之過?說是我們一線教師似乎有些不公平,但是一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不作為”的問題的確值得反思。我們寫作教學的隨意性、盲目性太強了。

程少堂先生說,做人要公,作文要私。這話從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寫作實在是一件主觀性、個性化極強的活動。這也是寫作教學之難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我們很多教師認為寫作指導作用不大的原因之一。

毋庸諱言,那些寫作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以說不是教師教(訓練)出來的。這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教師教的作用。我們的教,能幫助那些不會寫的學生寫得像作文了,能幫助那些會寫的學生有一些提高,能幫助那些能寫的學生寫出一定的格調出來,做到這些就功莫大焉了。

華東師大中文系鄭桂華博士指出:當下教育與生活分離的弊端,反映在寫作教學中,便是把學生的素養知識化、把過程的抽象化。一句話,使表達者脫離豐富真實的生活,變成了一種虛假。(引自《虛假向真實的追求》《語文教學通訊(B刊)》2012年第5期)

那么寫作教學教什么呢?寫作知識、寫作技法還需要嗎?

在叩問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首先搞清楚這樣的問題:寫作教學到底為什么?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寫作教學到底為什么?答案似乎已經很明確了,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而教。這樣的回答,對一線教師而言,又似乎顯得那樣的茫遠。

有研究者指出,寫作有兩種狀態:一種是為生命的,一種是為生存的。為生命的寫作更多是一種自主自由,而為生存的寫作,更多的是一種指令性,是為了某種特定目的目標和要求需要的寫作。大多數教師關注更多的是為生存的指令性的寫作,甚至將之窄化為以應試為唯一指向的。我以為無論是為生命的寫作還是為生存的寫作,無論是自由寫作還是指令性寫作,都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組成部分。如果把寫作教學窄化或異化為單一的“應試技能”的訓練,顯然是違背最基本的教育教學規律的。

可以看到,學生日常的寫作更多的是指令性活動,是實現自由或者生命的基礎性活動。我們研究、探討的寫作,更多的基于教學意義上的寫作。

鄭桂華博士認為虛假寫作主要是指學生動機、對象都是虛構出來,具體表現為:寫作題目不是來自表達者與他人的需要,而是命題人臨時設定的,因而這種表達除了考試以外往往沒有實在意義。學生的表達環境被抽取了具體的時間、空間標志,即既不知道寫給誰,也不知道在哪里寫,更不知道為什么寫,只剩下一個概念或知識的空殼。沒有具體的閱讀對象,沒有具體的語境,學生的心目中只有一個虛擬的閱卷老師,這個老師常常不知道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更不知道他有哪些性格特點,有什么閱讀愛好。

鄭博士的描述非常真實,是一種普遍的存在。其實,這樣的表現,也帶有非常鮮明的教學意義特征。也正是這樣的寫作狀態或者寫作教學狀態,學生寫作呈現出這樣的一些弊?。阂皇切问桨b下的內容空乏,二是華麗語言偽飾的情感蒼白,三是敘議雜糅的文體錯亂,四是無“我”的情感荒蕪,五是無“故事”的簡單無味。(拙作《中考寫作的五大硬傷及教學反思》人大復印資料《初中語文教與學》2009年第4期)

寫作是綜合性的語文活動,既有單純的表達技巧,也有具體語境下的運用,包含觀察、認知、記憶、思維和表達等多個緯度。就這個意義上講,我以為寫作知識和寫作技法等一些基礎性的常識,有教的必要。正如《語文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那樣“隨文滲透”,切忌概念化、系統化的教學,為教而教。我更強調寫作教學是一個“過程”性的活動,訓練過程必須具體化。

語文教師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寫作教學序列,讓寫作回歸本真。

我根據自己的實踐經歷制定了初中寫作教學三年規劃,在循序漸進的螺旋式訓練中,力求使學生寫作能力達到一定的高度。第一,“入格”,這里的“格”,是寫作的一般性規范。掌握必要的規范,教給學生必要的寫作知識,寫作的審題、立意、選材、結構等等,這些看起來有些的“老”的知識,我覺得還是需要讓學生了解,了解這些知識的過程就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規范的過程。入“格”是奠定寫作能力的基礎和抓手。第二,出“格”,讓學生寫作跳出“規范”,放膽,走向自由,突出個性,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關注心靈體驗。教師寫作指導的形式要更多樣,方法要更靈活。第三,升“格”,在對寫作的材料(立意)、語言、結構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訓練基礎上,提升達到一種新的高度,使學生寫作達到有“情趣”、有“意趣”,有“理趣”的境界。

情趣、意趣、理趣,是我多年寫作教學的整體追求。簡言之:情趣,寫出真情,寫出自己想說的心里話,這是寫作的基本要求。言為心聲,寫作就是為了表達自我。在自我的表達中,打動自我,感染他人,這應該成為初中生的基本出發點。意趣,學會自我的感動,還要學會自我的發現,學會有自己的獨特的思考,讓筆下的生活從“有意思”走向“有意義”,這是寫作教學追求的另外一種境界。這樣的寫作,可以讓他人在會心的頷首之后,有一種頓悟的明澈。理趣的達成對初中生來說,似乎有些高。但是學會理性思考,生活應該是最好的教材。引導學生從小我走向大家,從閱讀體驗和生活體驗中提升分析、審美能力。讓學生的寫作煥發出理性之光,少點文縐縐的脂粉氣,多一點開闔自如、收放有度的大氣。這也應該是寫作教學的應然之義。

當然也有人提出疑問:這樣的序列會不會僵化了學生的思維,會不會扼殺了學生的個性?這樣的序列帶有我個人對寫作教學的理解。在這樣的序列實施中,我特別關注以下問題:

讓經典閱讀墊高靈魂。無論在什么時候,閱讀與寫作都是語文教學中相互依存又相對獨立的不可偏廢的主體。讀是寫的附庸,寫是讀的剩余,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閱讀經典,就是種植精神的種子,讓我們的學生變得更加清明與健朗,讓我們的學生產生仁愛和智慧。這些都是寫作中最為重要的精神元素。沒有豐富的閱讀積累和生活積累,要實現寫作的飛躍,那顯然是無稽之談。語文教師要做好與寫作教學相匹配的閱讀經典的規劃。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軒先生在給我班學生的寄語里這樣強調“要寫出見心性的文字,閱讀必不可少。我認為閱讀必須是一個以經典閱讀為基礎的閱讀,才可能是一個理想的閱讀。但是,今天這個社會為孩子所創造的文字,大部分缺少經典的許多寶貴品質——比如,經典作品中的憂郁感、悲憫、雅致、美感、圣潔、莊重和意境等等。我們缺乏感動,缺乏悲憫,缺乏面對苦難時的從容,因此無法擁有一種大智慧去洞察世界,也無法品味到人生真正的樂趣。我們的快樂似乎總是欠缺些什么,幽默也只是停留在熱鬧搞笑的層面上,一笑而過。所以,我建議孩子首先讀那些被專家被時間考驗過的經典名著,接下來要讀一些原創的、具有文學色彩的、講究審美的、講究悲憫的、具有經典性的作品。這兩大類是閱讀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再讀一些喜歡的書?!保▍⒁姟毒G洲》雜志2006年第2期)

就初中三年而言,初一、初二要有充分的課外閱讀指導和閱讀積累(初三過后在現實的教育中,學生用來讀書的時間真的太少太少了)。語文教師要不遺余力地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營造閱讀氛圍,創造書香教室,要把學生自由讀書的權利還給學生,要舍得騰出時間給孩子讀名著,讀經典,讀時文;要舍得花精力組織主題閱讀活動,開展專題性閱讀指導活動和讀書心得交流活動;要創造機會邀請名家大師與學生對話。讓學生愛閱讀,真閱讀。我想學生親歷親為的這些活動,不僅僅是讀了什么寫了什么發表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讀寫中品嘗了快樂,獲得了閱讀與寫作的興趣。我常年堅持開展“今天我講詩”的課前活動,讓學生與古典詩詞對話,學生在大量的資料搜集與整理中,豐富了文化底蘊,寫作語言平添了幾分文化氣息,使文章主題更有情更有意更有理。

精心指導為學生的寫作提升搭建腳手架。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必須采取多種形式加以落實。過程指導的不到位也是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學生固然有其天性,但學生寫作與作家的創作有其內在的差別,教師的作為會直接影響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質量。當下寫作教學中的指導不是擔心過于精細的問題,而在于隨意性或者教師的不作為。就寫作的審題、立意、構思、選材、修改等都應該有一個具體的指導方案,做好規劃。如選材問題,我要求做到“五應”:應景、應情、應時、應人、應事。情景相生,因時生情,情因人而異,事因情而變等等,在現實的情境、真實的場景中,捕捉動人的細節,展示生活、情感的沖突。

寫作評改效率是影響寫作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學生自批互批,被普遍采用,可大多流于形式,未能形成能力。教師要強化學生批閱方法的指導,教給學生從題旨、材料、結構、語言等角度評判寫作的優劣的方法,給予學生一定的可以效仿的“范式”,讓學生學會寫批注,寫總評。有小組的評改交流,有班級的佳作評改推介,還有教師的精批精評示范,輔之教師的重點面批。這樣多形式多渠道立體化的寫作評改才能取得成效,同時把教師從繁重低效的寫作批閱中解放出來。

以《我的母親》開頭片段為例。曹溢同學《我的母親》的開頭:您,一位美麗、慈祥而嚴厲的母親。同學認為雖然有簡潔,開門點題等優點,但還是覺得概括性過強,缺少情味。我讓曹溢同學接著讀第二小節。第二小節寫的是三歲時母親喂飯的情景。第一句話是:你的懷抱也一樣溫暖著我的世界。我感覺第一句話可以結合開頭的修改做些文章,于是要求大家模仿“你的懷抱也一樣溫暖著我的世界”寫兩句話。小組接龍交流,句子的形式相似,但內容就比較直白了,如你的關愛……,你的教育……,你的言行……,比較選擇,形成一組排比:你的懷抱溫暖著我的世界,你的雙眸明澈著我的心靈,你的雙手為我托起一片天空。這樣的句子連接上曹溢的開頭,還是顯得有些生硬。如何更有抒情性,大家動腦筋。我提示,能否引用些什么?集中大家的智慧,修改后的開頭是這樣的:“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边@是冰心對母親的深情訴說——母親,你的懷抱也一樣溫暖著我的世界,你的雙眸也一樣明澈著我的心靈,你的雙手為我托起一片天空,我的美麗、慈愛而嚴厲的母親,今天我拿起筆,書寫我心中的歌。

這樣的修改指導,重在過程,師生共同參與,合作共生,讓學生在共同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成果,我想不僅對于被修改者,對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是有所裨益的。我們還可以設計修改結尾、穿插情境描寫、添補過渡句段等等專題,形成修改指導的系列。

用豐富的活動拓展提高寫作能力的空間。在寫作中提高寫作,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日記,有教師把它異化為單純的“小作文”訓練,但我更注重通過日記讓學生養成主動關注生活,主動觀察生活,自覺反思生活的習慣,較好地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使學生的寫作有了鮮活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活水。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日記是一種精神的長跑。很多時候,學生外在的眼盡管打開了,可是寫作還是平平淡淡,千篇一律,我以為不是學生缺少生活,而關鍵在于沒有用心,眼中的生活沒有成為心中的生活。外在的眼睛打開了,內在的眼睛還遮蔽著,學生對生活缺少了內在的心靈關照。正如特級教師管建剛先生所言:“我對‘觀察’的一大擔憂是,一天到晚強調學生睜大眼睛、豎起耳朵,觀察外部世界,他們很容易被紛繁復雜的世界迷惑并迷惘,漸漸丟失自我,聽不到自己內在的聲音的召喚,也看不到內在的自我世界?!保ā度嗣窠逃?011年第3期)日記正是讓學生傾聽自我,表達自我的平臺。

課前的“話題式口頭作文”,提前一天給學生一個話題(命題),第二天上課口頭作文,或敘事,講眼中所見,或議論,談心中所想,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表達的感染力,提高了思維的敏捷度和審美能力。下水,是對學生習作的一種引領和示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熱情。堅持和學生一起,展示自己的文章,和學生平等交流,做到“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學生也會因此多一種信心,形成和諧的氛圍。師生共創共生,也是一條寫作教學值得嘗試的課題之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寫作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成什么文字?!比~老同時強調:“生活充實的含義,應該閱歷得廣,明白得多,有發現的能力,有推斷的方法,性情豐富,興趣饒富,內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到這地步,會再說虛妄不誠的話么?”2011年版“課標”指出,要讓學生“能具體明確、文從句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這一總體目標和內容為我們指明了寫作教學的方向,即走出虛假的泥潭,走向真實的寫作。讓學生的作文寫出“誠實、自己的話”(葉圣陶語),在貼近自我中,實現超越自我。

回歸本真,寫作教學的應然之義。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石港中學)

猜你喜歡
生活語文教師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圓我教師夢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