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學研用合作培養應用型本科個性化IT人才的研究

2013-04-12 18:29任向民張曉歡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3年8期
關鍵詞:分流產學研應用型

任向民,楊 玲,張曉歡

(哈爾濱學院軟件學院,哈爾濱 150080)

目前在我國IT人才市場上,出現了企業招不到合適的員工,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2009)》顯示[1],各學科之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已經成為就業率最低的專業之一,在《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藍皮書中,“2012年就業紅牌警告”的高職高專專業就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等。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企業招聘時,非常注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關于計算機人才需求調研報告》[2]中指出,有87.9%的人力資源主管和81.7%的IT項目主管認為在招聘員工時會看重應聘者的實踐經驗,這說明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認識與目前高校通行的素質教育在內涵上存在差異。差異在于社會對IT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結構[3]:一類是懂技術、行業知識和管理的軟件高級人才,即“金領(Golden Collar)”,位于金字塔的頂端;一類是如系統分析及設計人員,即“白領(White Collar)”,位于金字塔的中間位置;一類是能夠熟練編程的技術工人或基礎程序員,即“藍領(Blue Collar)”,位于金字塔的底部。目前IT從業人員的結構呈橄欖型,既缺乏“高精尖”人才,又缺乏“藍領”,多數IT人才集中在像軟件工程師白領的層面上,而且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白領的。實際的人才供應情況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只有與社會需求的金字塔結構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個層次IT人才的就業率,滿足社會需求,降低企業的再培養成本。

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顯然應該培養具有實踐經驗的應用型IT人才,處于金字塔的底部偏上位置,即高級“藍領”。在辦學定位上、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模式不同于研究型院校,應堅持“立足地方經濟,依托行業發展,以就業為導向,校企合作、資源共享”的辦學思想,應在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建設、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方面進行探索。

顯然,應用型本科IT人才的培養應突出“應用”[4],而本科教育是根本,“應用”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也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學定位。應用型本科IT人才的培養須根據其培養目標,遵循本科人才培養規律,加強實踐環節,突出應用,通過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等模式,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

哈爾濱學院是一所新升本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培養應用型IT人才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注重及時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以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立足應用型IT人才培養定位,建立動態的教學機制,適時調整教學計劃,2005年開始對IT類專業進行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等的大力度改革,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開展校企合作,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解,進一步明確專業方向,分流培養,以適應社會的要求。

一、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1.校企合作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

以研究所為研發和實訓場所,以導師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研發為主線,構建具有自主性的“產、學、研”一體化校內實踐平臺。2008年軟件學院與哈爾濱奇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組建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學生通過參與研究所軟件產品的研發,提高了軟件開發、項目管理和團隊合作等專業實踐能力,培養了科研意識和創新意識。教師以項目導師的身份長期參與軟件項目研發,使得教師能夠了解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和趨勢,獲得先進的科研、管理和技術應用經驗,穩步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水平,促進了科研成果轉化。近年來,學院教師承擔了省市多項專項資金項目,為企業提供了11個大項目和21個小項目的技術支持,獲得軟件著作權9項;與企業共同研發了醫藥行業的ERP、HIS、OA、CRM等系列產品,同時,利用“產、學、研”一體化平臺,為研究所進行了充足的軟件人才儲備,增強了在區域社會中的競爭力。

2.深入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企業,學校,教育,合作”[5],是校企合作的組成要素,也概括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含義。我校軟件工程專業在與企業合作開展實踐教學和“產、學、研”合作過程中,隨著與企業合作的不斷深入,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經歷了校企合作培養、校企聯合培養和校企聯合辦學三個階段。

校企合作培養階段。采用“3+1”人才培養模式,即3年完成校內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培訓,1年完成企業實訓和專業實習,建立了相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校企聯合培養階段。校企聯合培養采取“2.5+1.5”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共同制定并實施了“專業知識及專業基本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實訓、生產實習、就業上崗”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方案。學生用兩年半時間在學校完成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培訓;一年半時間進入企業實訓實習。

校企聯合辦學階段。采用校企聯合辦學的“2+1+1”人才培養模式。其中“2”是指第一、二學年,在學校完成工程基礎類課程教學和專業技能培養,同時引入合作企業進行課程(群)設計項目訓練;第一個“1”是指第三學年,通過校企合作,把企業案例和軟件工程專業理論相融合,完成工程專業類課程教學及實訓。第二個“1”是指第四學年,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進行與生產實習相結合的畢業設計(企業真實項目研發)及上崗就業。

產學研一體化平臺的構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使得我校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與就業質量明顯提高,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每年畢業生就業率近100%。

二、分流個性化培養

分流培養就是根據學生個體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目標定向和學生的意愿等差異,施以針對性的培養策略,以“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及充分發現或發揮學生的潛力”為基本目標的一種培養方式。只有在培養實踐中充分注意到這一點,并實施不同的培養,才能收取較為良好的培養效果。

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認識能力、意識傾向、興趣愛好等都各不相同,這種不同構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而人的各種能力是可以互相補償的,同時,人的能力又是可以通過教育培養提高的。培養中只有針對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性化需求因材施教,才能更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既有利于爭取大多數學生達到培養要求,又有利于造就一批優秀的人才。

1.分流培養原則

根據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并結合專業的特點,堅持“兩年打基礎,一年定方向,一年實訓技能訓練”的原則,采用校企聯合辦學的“2+1+1”人才培養模式,即大學一年、大學二年側重于夯實基礎知識,使學生基本完成基礎學業,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和意愿,在大學三級階段,根據產學研一體化平臺不同的企業各自優勢,劃分專業方向,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層面,對其進行分流培養,在大學四年級,通過校企合作,對其實施從業能力分流培養,突出學生的從業技能、社會適應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強化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復合型、多層次、能適應不同崗位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2.分流培養實施方案

以我校2009級軟件工程專業采用的“2+1+1”人才培養模式為例。

(1)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在三年級時學生自主選擇產學研一體化平臺中優秀企業的優勢專業方向,進行分流培養。軟件工程專業分為包括Java軟件研發方向、.NET軟件研發方向、嵌入式軟件研發方向、3G開發技術方向,同時啟動相關輔修專業,增加學生專業方向的選擇。其中,Java軟件研發方向與哈爾濱哈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培養,3G應用技術方向與北京中軟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養,.Net軟件研發與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養,嵌入式技術與北京尚觀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養。

(2)在大學四年級,突出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根據IT領域對人才的需求及我院的實際,再分流。成立考研指導中心,配備強有力的師資,加強指導,一部分學生有機會進一步深造;根據大學三年級的四個專業方向分流,學生進入與培養方向一致的企業頂崗實習,生產實習時相結合畢業設計(企業真實項目研發),上崗就業。

三、分流個性化培養效果

這種分流方式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歡迎,因為實現了教學與實踐零距離,同時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因為學生畢業與上崗零過渡,學校的學生就業問題也得到有效的解決,實現了三贏的局面。在今年畢業的2009級的143名學生中,有6名學生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吉林大學等985和211院校的研究生;有31名學生在北京中軟國際參加了實習實訓,有30名在沈陽東軟集團實習和實訓,有41名學生在北京尚觀科技有限公司參加了實習實訓,有41名學生在哈爾濱哈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習實訓,現已全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陽等地就業,就業率近100%。

四、結束語

實踐證明,通過產學研用合作對應用型IT人才分流培養的辦學模式,增強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是提高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徑。

:

[1]http://wenku.baidu.com/view/7bb3e68371fe910ef2df8d 8.html.

[2]李曉明,陳平,張銘,朱敏悅.關于計算機人才需求的調研報告[R/OL].百度文庫.

[3]Ren Xiang-min,Zhou Xue-yan.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ultivation of IT talents in App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rough Business-Education Partnership[C].Proceedings of 2009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Education,2009:1469-1472.

[4]洪林,王愛軍.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9):5 -9.

[5]蘇俊玲.美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實踐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猜你喜歡
分流產學研應用型
精益求精產學研 繼往開來朝陽人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與觀護制度比較及完善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完善轉化機制 推動產學研融合
紡織摘獎項目產學研居多
基于MEC的LTE本地分流技術
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肝膽胰外科手術與動、靜脈自然分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