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英語I結構學分評價模式初探

2013-04-12 18:29吳松陽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3年8期
關鍵詞:學分基礎英語

王 姝,吳松陽

(牡丹江師范學院西方語言學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人才培養質量是英語專業教學管理的首要關注重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不斷調整是較為普遍的教學改革重點,但評價方式的改革也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內容,評價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和發展的指揮棒。學分制本身是一種教學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學生學習自由基礎上的一種教育理念,表現為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進程方面的自由。同時,它也是衡量學生學習質量的一種測量手段,對學生學習效果和觀念也存在一定的反撥效應。結構學分是指某門課程的整體學分由不同部分組成,是對學分制的縱深拓展。

一、結構學分的理論依據

該評價機制的理論基礎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學習者知識的獲取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也就是說,學習者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通過學習者的協作、對學習資料的搜索與分析研究,提出問題、提出設想和進行驗證,發現規律以及對某些學習成果的評價。因此,學習目標、內容、方法、過程、評價應是學習者自身統籌安排的事情[1]16。

此外,學習資源的有效開發同自主學習所蘊含的學習自由理念有直接關系。受教育者,尤其是大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獨立學習能力,能夠有效地判斷自己需要的知識,進而自覺地履行學習義務、享受學習權利。通過將學習任務和預定目標分解并將其傳達給學生,學生可以在進入學習狀態之前就了解自己應該達到的預定學習效果,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自行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保持一定的學習節奏,從而使學習本身變成一套適應學生自己需求和特征的常規性工作。并在履行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發掘和尋求一定的幫助和指導來實現自己的學習權利,養成并發揮學習自主性,保證良好的學習效果。除學習內容、方法外,學習時間和空間也是學習資源的主要元素。如果課程教學中,學生僅是教師指令的執行者,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就很少,其學習自由度就會降低。但如果給予學生清晰明確的、內容豐富的學習指令,學生就能獲得足夠的時間,并開拓課堂以外的任何可能空間來學習,以完成教學指令規定的內容,實施自主學習[2]。

二、基礎英語I結構學分評價模式特征描述

結構學分的兩個重要特征是多元性和過程性。在將此評價模式應用到基礎英語I課程中時,我們細致討論并精心設計了其具體實施方法,以最大化地夯實學生語言基本功、保證其語言技能(包括交際能力)的全面發展,培養嚴謹的學風和自主學習意識,完善個人價值觀為最終的落腳點。

1.多元性評價

多元性評價在基礎英語I中的具體表現是多元化的形式、內容和評價主體。從形式方面來說,評價方法包括課堂評價,如筆試、課堂監測、筆記檢查、作業成果課堂演示等等,此外還增加了口試項目,此項目不在課程授課過程中,體現了對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全面關注,是對英語專業學生多元化交際能力的整體評價。在評價內容方面,各類考評方式所涉及的內容包括教材內容、基于教材內容學生所持觀點及表述能力、課外經典文選、學生對社會熱點話題的思考和探索。以語言學習為切入口,提升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用英語表述自身價值判斷能力[3]。在評價主體方面,教師和學生多元主體間的共同體驗評價是該評價模式的最終準繩。教師和學生自身對該生每一節課的課堂表現、每次作業、每次測試均作以評價。此外,每位同學還要負起為其學習伙伴課前預習情況打分的責任。要求各評價主體務必以嚴謹的態度實施評價,教師與學生自評如出現不吻合的現象,在經過師生討論后確定責任歸屬。若為教師疏忽,為學生重新打分;若屬學生虛報,需扣除該生部分分數,以示懲戒,以培養學生務實的精神和責任感,以及嚴謹的評價之風,以便其更好地完成生生互評的任務,同時也為將來樹立良好的職業操守奠定基礎。

2.過程性評價

結構學分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其重點在于考核評價的過程化?;A英語I考核的過程化體現在授課過程本身和口試的過程化。學生在基礎英語課程的每一節課的出勤、預習、回答問題、參與討論、背誦情況都在嚴格的監測之下。學生每節課都依據自己的上課狀態而獲得確切具體的分數。所學各單元被分成三部分進行階段性測試,測試的內容包括教材內容和課外能突顯學生能力的題目,其中最后一次測試覆蓋面較廣。作業是以小組合作方式,就社會熱點話題實施社會調查,賦予語言知識和運用以具體有趣的語境,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另設進步分,需綜合以上各節課、各階段的得分情況給分。除以上課堂評價外,口試也是分成三次進行考核,每次占30%,另設10%的進步分。并設計專門的表格,方便考核教師將學生每次背誦具體情況記錄下來,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使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進步狀況,以便進行及時的調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基礎英語I結構學分評價模式實施成果及應用價值

基礎英語I結構學分改革在牡丹江師范學院英語教育系一年級學生中進行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學生調查問卷中100%的支持率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本學期筆者所教授課程的年級及格率高達99.1%,所教授班級更是全員過關。由于本項實踐的應用對象是一年級上半學期的學生,沒有學期縱向比較的可能,因此只能將學生入學和各階段的成績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成績有所提高,部分同學學習態度和積極性有了明顯的轉變,班級形成了積極向上、學習進步的良好勢頭,該評價模式的實效性可見一斑。

首先,最突出的變化是教學質量有所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了明顯提高。過程性考核對每節課、每個階段學生學習效果的關注,使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成為可能,為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具體的指導提供了基礎。隨學隨考、隨學隨評,有利于學生始終保持緊張而有序的學習狀態,細致消化所學知識直至掌握牢靠。

其次,培養了學生嚴謹的學風和務實的精神。通過監測自身學習狀況的變化,學生能獲得及時反思、調整或尋求相應幫助的自然動力,并逐漸形成習慣,從而避免了期末突擊,為應付考試而開夜車的情況,減輕了學生考試周的壓力。這對學生保持持續性發展是十分關鍵的,有益于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學習動機、態度和學習過程與結果的關系。

此外,轉變了教師與學生之間考核與被考核的矛盾關系,使學習和考核本身成為學生自己的事。課程成績的獲得過程是全程公開的,而且學生自身也參與其中,公平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關系,教師成為學生尋求自身問題解決和進步的得力幫手,深化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增進了情感,使課堂氣氛更為融洽、更為自由。

基礎英語I結構學分評價模式的應用實踐為學生創建了寬松的學習環境,明確了學習目標,樹立了積極的學習態度,提供了有力的、學生信賴的教學幫助,學生語言能力的進步是可想而知的。我們將繼續總結經驗,深入探索研究,促進基礎英語I課程評價體系的科學發展,給這門英語專業最為綜合的基礎課程注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創造力,使之成為英語專業教學體系發展的堅固基石。

[1]趙祥鳳.繼續教育英語課程結構學分評價模式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09,(8):16 -17.

[2]薛成龍,鄔大光.論學分制的本質[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7):138 -192.

[3]梁中賢.推廣結構學分教學評價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N].中國教育報,2011-11-15(10).

猜你喜歡
學分基礎英語
“不等式”基礎鞏固
“整式”基礎鞏固
學分美食
斯皮爾伯格為什么要歷時33年修完學分?
讀英語
頸部淋巴結超聲學分區
酷酷英語林
“五抓五促”夯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