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國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2013-04-12 18:29陳正權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3年8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民族文化

陳正權

(黔南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都勻 550400)

一、中國民族文化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結晶

中華民族是中國各個民族集合在一起的民族群,各個民族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并以此為紐帶,將中華民族凝聚在一起。盡管這期間發生過歷史的變遷、動蕩和分化,但中國民族文化仍以巨大的凝聚力將各個民族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進程中正是依靠這種凝聚力推進了中華文化的融合和發展。

中國是一個以華夏文明為核心逐漸發育而成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不斷進行融合和同化,逐步發展成今天的56個民族。我國遵循著“民族融合”這一自然規律,它體現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往往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古代中國所發生的幾次極具規模的民族大遷徙,使中國民族文化逐漸形成了一次次的交流和匯合,諸如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南北朝、隋唐以及元、清兩代,古代中國北方游牧區域和中原南方農耕區域的各個民族之間的遷徙,都促成了民族文化的進一步交流,讓各個歷史時期較為活躍的民族文化不斷地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促成了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整體發展和進步壯大[1]。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曾有數以百計的民族相繼形成、發展和消失,這些民族共同創造、培育、豐富了中華文化。中國民族文化已經成為一棵東方絢麗的文化大樹,它以漢族文化為主干,同時匯聚著全國各個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所有民族的文化共同締造了中華文化這樣一個藝術結晶體。因此,在注重漢族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貢獻時,也應充分強調少數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貢獻,這不單單是我國落實民族政策的需要,更是對中華民族文化長遠發展歷程的尊重和理解。如果沒有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貢獻,如今的中國民族文化將變得空洞與無力,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文化生活也將單調和乏味。少數民族文化對中國民族文化進行了豐富和充實,包括它們在政治上的激勵作用,對中國遼闊邊疆的開發和保衛,對農業和畜牧業的特殊貢獻,以及在宗教、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對漢族文化的充實,并且同漢族文化一起構建了完整的中華文化。

二、中國民族文化對當代中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構筑具有時代特征的精神支柱,凝聚中華民族的全部力量。因此,我們必須大力繼承和弘揚中國民族文化,樹立共同的理想信念。

大力弘揚中國民族文化,有利于提高我國廣大人民的整體素質。中國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的魂,同時也是我國及世界人類文明進步的先導和旗幟。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與文化,中國民族文化已經逐漸成為我國的一種軟實力,成為了中華民族在世界舞臺中立足和成長最為重要的精神力量,它直接關系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甚至將決定著中國未來的國際地位。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來,中華文化都讓全國各地的中國人、全世界范圍的海外華人引以為榮,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只擁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卻不能在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有所提高,那么這個國家就算不上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這個民族也稱不上是一個強盛的民族。進一步說,一個國家如果只是經濟強國、軍事強國,但也是一個文化弱國,那么它也談不上是一個真正的強國。歷史的變遷過程中,近代的中國曾一度落伍于世界,但是經歷了艱苦的磨難和頑強的奮斗之后,日益崛起的中國正在向著現代化發展,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中國民族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中國一旦發生了文化的崛起,必然會帶來軍事、經濟、政治的崛起。

一個國家人民的素質預示著這個國家的未來。中國人口眾多,因此,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把人口大國建設成為人才大國,任重道遠。中國要建設文化大國,其首要任務在于提高全國人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我們應根據中國民族文化的傳統性與時代性特征,高舉弘揚中國民族文化的大旗,積極倡導和推動人民素質的提高。中國民族文化擔負著提高中國的教育科學發展水平和中華民族綜合素質這樣一個歷史使命,對推動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十分關鍵,它也直接關系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順利實現。

弘揚和發展民族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體現,是我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武器。我們建設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要求我們在建設過程中把握其核心價值體系及其精髓,那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我們弘揚民族文化,正是為了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認可和遵循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打牢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教育和科學,是中國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弘揚中國民族文化,就是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發展教育和科學,不斷提高全國各族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充分發揮中國民族文化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三、中國民族文化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碩果僅存的國家,源遠流長、從未間斷的中國民族文化一直連綿不絕地推動和影響著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文明的發展動力源于“文化”,文化則是人類在每一個歷史時期的實際活動與精神活動的方式及其物質成果與精神成果的總和。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早在數千年前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經過各民族的長期融合和發展,中國民族文化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其內涵越發博大精深,并且隨著中國各個少數民族文化以及世界各地區文化的不斷融合和匯入,各種文化形式之間相互貫通和影響,中國民族文化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進步。

中國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其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所產生的影響和取得的成就也舉世罕見。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將近四千年。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中國遠古文化和古代文明,創造了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豐富的文化典籍,中華民族用火藥、造紙、指南針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進而推動了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從文學的角度看,中國民族文化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大瑰寶。在世界文學遺產中,中國的古典文學最為繁榮和豐富,唐詩、宋詞、元曲,以及四大名著,在世界許多國家廣為流傳,影響深遠[2]。

從醫學的角度看,中華民族文化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中國的醫學源遠流長,經歷了五千多年的豐富和完善,中國醫學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獨立的體系,深邃神秘的中藥、中醫和針灸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健康的福音,對世界醫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從藝術的角度看,中國民族文化為世界建筑藝術提供了豐富的極具魅力和價值的作品。中國古代擁有無數令人驚奇的建筑,這些藝術珍品無一不體現出中華民族文化在人類文明中所表現出的最高智慧,至于遍布全國的無數寺院、古塔和石橋等等建筑藝術,同樣匠心獨運、美奐絕倫。

從哲學的角度看,中國民族文化為世界文化庫提供了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學。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學,以老莊為代表的道教,以及融入中國文化之后的佛教哲學,這些思想作為中國的主流思想,在中國以及整個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對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各民族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中國民族文化強烈的時代性和突出的地域性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中國民族文化海納百川,它在保持自己獨有特色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中華民族各民族以及異域國家民族的優質文化內涵,形成了具有強烈時代性和突出地域性的中國民族文化。

中國歷史有著鮮明的特征,那就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展格局。各民族不斷融合,形成了以漢族為中心,具有強大向心力的中華民族大家庭。這一歷史特征,決定了中國民族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在保持中發展,在發展中保持的特征。中國民族文化基本上是以黃河流域的華夏文化為主體內容,吸收融合各少數民族文化的內容形成的,可以說,二者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中國民族文化在自我互補的同時,“有容”地吸收了異域的外來文化并不斷加以改造,借以豐富民族文化的內涵。比如佛教東來,基督教東漸以及異國音樂舞蹈、飲食服飾、生產技術等[3]。與此同時,中國民族文化也不斷向外輸出。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絲綢與瓷器等對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民族文化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并很好地融入了世界文化體系之中。

:

[1]牟岱.從古代哲學思想延續看當代中國文化價值特點[J].學習與探索,2007,(2).

[2]夏濤.多元與綜合之辯——關于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思考[J].安康師專學報,2005,(6).

[3]趙洪恩.中國傳統文化通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民族文化
我們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