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文化引領社會文化建設路徑探析

2013-04-12 18:29劉興旺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3年8期
關鍵詞:政黨建設文化

張 科,劉興旺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廣東佛山 528041)

社會文化建設與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相互交融,是體現綜合國力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升民族創造力與凝聚力的重要支撐。在當今政治文明下,社會文化建設的有效運轉離不開黨的文化的積極推動,黨的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密切相關。黨如何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始終引領和整合多元社會文化思潮的發展,是當前社會文化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黨的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

在當代政治視域下,黨的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實現權力執政與意識形態文化建設,它與政黨心理、政黨思想、政黨行為、政黨制度規范等共同構成黨的文化建設的有機整體。自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意識始終堅持以人民利益為取向,實現社會主義是黨帶領中國進行社會文化建設的價值理性追求。而社會文化建設是社會體系化建設中的一個分支,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廣義上看,群眾性文化活動、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都屬于社會文化建設領域。社會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人民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吧鐣髁x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保?]因此,中國特色社會文化建設要在黨的先進文化方向指引下,發揮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指導作用,形成共同的價值理念、精神力量與道德風尚。

二、黨的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的相互關系

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分別用“政黨主體對客觀世界的意義”與“客觀世界對于生活主體的意義”來理解黨政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二者之間的關系。

首先,黨的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毛澤東指出:“一定形態的政治和經濟是首先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然后,那一定形態的文化又給予影響和作用于一定形態的政治和經濟?!保?]中國共產黨是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基礎上構筑自身的文化體系。這種根植于中華文化的政黨的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打上中國社會文化的烙印。黨的民主革命思想,團結向上、廉潔修身的情懷,以至對理想世界的追求都存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而黨的文化一旦形成又將反作用于社會文化,中國共產黨用自己先進的黨的文化改造了形成近38年的民國公民文化,最終將各種社會亞文化整合到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下,社會文化實現了空前的統一,人民大眾獲得了空前的革命與建設的斗志。由此可見,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的有機整體。

其次,社會文化建設對黨的文化建設具有巨大的自主學習力?!爸灰覀凕h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保?]政黨精英乃至每一個黨員,其言行和思維方式都是社會模范的對象。黨的文化建設的重要價值就在于對社會文化建設的示范作用,通過作用于社會文化建設將黨的文化直接轉化成為社會的政治認同,從而鞏固政權,維護社會穩定。這要求黨的文化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將其核心要素形態化、規范化,要通過制度、黨風、執政方式等文化內核的塑造來規范每一個黨員的行為舉止,塑造良好的政黨形象,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典范來凝聚人心,整合社會,引領社會文化建設潮流。

再次,黨的文化建設具有對社會文化建設的整合力?!艾F在我們要特別重視建設物質文明。與此同時,還要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要使廣大人民有共產主義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保?]一方面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可以調動全社會力量來參與文化建設,形成社會文化建設的強大合力。同時將權力意識形態文化外化為社會思想運動,特別是全民理想信念教育,將社會各階級統一到社會主義建設中來。另一方面黨建文化的開放性使得黨在弘揚主旋律的同時,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通過對社會利益的調整,將不同的文化要素協調為統一的社會文化整體。只要黨的文化建設具有統攝全民的理想信念,社會文化就會擁有共同的精神紐帶,人們的行動就能產生一致的方向,就能保證穩定的社會秩序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最后,黨的文化建設對社會文化建設具有變革力。建黨以來,每一個低級綱領到高級綱領的實現,都是中共成功將執政權力意識外化成為全民對中共的擁戴,最終獲得執政價值上的合理與合法的過程。經革命文化和改革文化武裝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跨過了歷史的各種檢驗。當前,轉型期的中國社會文化建設面臨“世俗化”的挑戰。消解理想、推斥崇高、道德滑坡、人的生命的終極價值失去社會文化的涵養,這些世俗化的文化都迫切需要執政黨對其進行變革。通過先進文化的熏陶,給予社會以價值期待。

黨可以將建設和諧的社會文化作為整合社會文化建設的落腳點,把握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及產業屬性,促使社會文化由“利欲人”向“追求理想的人”的轉向,為中華文化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

三、黨的文化建設引領社會文化建設的路徑

黨的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建設具有密切的關系。歷史上,黨建文化的轉向多次引領社會文化建設的成功變革。面對新時期的社會需要,我們可以通過二者關系的研究,比照歷史、關照現實,從以下幾個途徑引領社會文化建設。

(一)發揮黨的文化社會化機制,構建社會和諧文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通過單向度的思想教化與強制疏導來調節社會文化建設的手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政黨政治文明與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執政黨可以通過其文化的示范效應,在潛移默化中引領大眾文化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主體可以通過自覺學習黨的指導思想,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接受黨的文化體制來提高黨的文化價值與社會文化價值的一致性。這也充分體現了黨的文化社會化的意義與價值,提高黨的文化社會化,發揮黨的文化示范功能:

1.要積累政黨權威。人們對權威有天然的學習性。陳獨秀在《新青年》第一期《政治改造與政黨改造》中提出了“無征不信,不信民弗從”的政治文化邏輯。發揮黨的文化建設的示范作用必須要建立人民群眾擁戴的社會文化秩序,黨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積累政黨權威。

2.要打造政黨形象。毛澤東指出:“什么是宣傳家?不但教員是宣傳家,新聞記者是宣傳家,文藝作者是宣傳家,我們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傳家?!保?]良好的政黨形象不僅對于政黨本身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政黨形象作為社會先進文化的典范,能凝聚人心,引領社會文化潮流。打造良好的政黨形象需要有專業的公關宣傳人員,也需要用政治標準與社會道德標準來統一每一個黨員的言行。黨員、官員的道德表率,具有其他途徑所無法比擬的引領效果,能有效統一社會思想,促成民眾的積極行為,增進社會文化建設共識。

3.要弘揚黨際合作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黨的文化。其中,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政治信念,愛國為民、合作共贏的價值追求以及合作、參與、協商的基本精神理念,是我們黨獨特的文化形態與文化優勢,多黨合作的歷史實踐是中共稀有的文化示范歷史資源,能有力引導全社會弘揚傳統,建設社會主義和諧合作的新文化。

(二)發揮黨建文化意識形態整合功能,引領社會文化建設方向

文化觀念可以內化和塑造一個人的行為,正如蘇格拉底的名言“人追求更美的生活,遠過于生活本身”一樣。只有具有終極理想關懷的中國社會才能使社會大眾迸發出建設社會主義的高昂熱情,維持中國社會的長治久安。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晶,“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當前黨的文化本質與路徑選擇。對政黨本身而言可以“肅清宗派觀念的殘余,團結全黨像鋼鐵一樣”[6],對社會文化建設而言,其一,可以用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整合社會各種亞文化,消解次文化的消極影響;其二,由于黨的文化本質屬性的先進性,黨的文化建設居于社會文化建設的主導地位,能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促進社會大眾的認同與接受;其三,黨的文化建設的內容還可以為社會文化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

意識形態的整合與引領并不意味著用黨的文化控制社會文化建設。二者是引領與包容的關系。指導思想一元化,文化建設多樣化,我們要在馬克思主義意識文化的指引下,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提升社會文化建設的品質,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意識,在差異中謀共識,在穩定中求發展,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社會主義繁榮文化。

(三)研究社會文化建設規律,提高文化轉換成效

社會文化有其特殊的運行規律,黨的文化與社會文化建設之間不是簡單的等號關系。要想提高黨的文化對社會文化建設的引領效果,必須遵循社會文化建設的特殊規律。

首先,馬克思主義話語與人民群眾語言是兩套不同的話語體系,語言風格、概念規范都有不同之處。在黨的文化建設過程中,要著力找出二者之間的聯系,主動消弭人們在接受馬克思主義語言上的反感情緒,同時減少傳播的中間環節,避免信息損耗,提升黨的文化對社會文化建設的影響力。

其次,學術界是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撐,黨的文化影響力與學術影響力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有效地提高黨的文化對社會文化建設的轉換力、影響力。通過學術積淀與傳播,可以將黨的政治意識形態轉化為主流意識形態,產生更加廣泛的政治認同。胡錦濤在十七大上強調指出,要“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7]。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對黨在文化上的影響力做好職能定位,在發揮二者互補功能的同時,避免出現政治過度干預學術的現象。

再次,任何文化都不是盡善盡美的,黨的文化也有其不足的一面。黨的文化不可能永遠對社會文化建設只發揮其正向功能,也有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在引領社會文化建設方面,應該關注黨的文化正負兩個方面的功能,做到“趨利避害”。

最后,社會精英對構建社會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他們扮演著經濟支持與意見領袖的共同作用。引導精英思想,匡正精英行為,對引領社會文化建設進入社會文化軌道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共產黨應該以其文化的先進性為依托,建立吸收和錄用社會精英的有力機制,將社會精英納入到政黨體制,以此潛移默化影響社會文化建設方向,培養社會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才能贏得廣大大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四)正視黨內制度缺陷,積極推進黨的制度建設

黨的制度建設也是黨的文化建設的核心部件。作為“代表先進文化建設”的執政黨,其文化目標必然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求最大化的公共利益。改革開放以來,黨主要通過制度“雙軌制”來解決由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過程出現的問題,但是由于舊有的制度文化更新需要一段時間,社會建設,特別是社會經濟與文化建設方面出現了部分社會群體“普遍利益”文化與精英群體的“特殊利益”文化沖突矛盾的現象,具體體現在組織文化、決策文化、溝通文化上出現失調。

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一直高度重視黨規黨制的建設工作,努力避免封建文化潛規則流毒對黨的制度權威的侵蝕。鄧小平改革開放后明確指出:“現在應該明確提出繼續肅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殘余影響的任務,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實的改革,否則國家和人民還要遭受損失?!保?]因此,在引領社會文化建設過程中,黨應正視制度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推動黨內民主建設、監督制約機制建設、依法治國建設等文化制度建設,消除黨內潛規則影響,推進社會文化建設健康發展。

:

[1]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解放日報,2011-07-02.

[2]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4.

[3]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7.

[4]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5]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8.

[6]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8.

[7]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8]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5.

猜你喜歡
政黨建設文化
“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政黨”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黨制度的“三個新”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民主黨派政黨認同的有效構建
俄羅斯政黨的最新變動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