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國家建設中公民責任意識的思考

2013-08-15 00:43栗曉宏
行政與法 2013年10期
關鍵詞:責任意識義務公民

□ 栗曉宏

(中共吉林省委黨校,吉林 長春 130012)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空間上的全面化和時間上的加快性將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方略提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公民是法治國家建設的基本主體,因此,培育具有責任感的公民是社會良性運行與和諧發展的前提。

一、增強公民責任意識的必要性

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發布的 《中國社會管理創新報告:社會管理科學化與制度創新》藍皮書顯示,當下“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權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由此導致公眾權利意識強與社會責任意識弱并存的現象?!保?](p12)在深入農村調研中我們發現,人們反映最多的是現在農民生活富裕了,但責任意識淡漠了。例如在抗洪過程中,眼看著水壩就要決堤,而決堤的后果就是農田受損(包括自家的),但農民并不愿意出義務工,也不想吃苦。再如在農村的許多公共場所,人們大多都隨意丟棄各種雜物,缺少保護公共環境的意識。此外,當前社會上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享樂奢靡等現象以及“小悅悅死亡”事件等都說明一部分人缺少自覺主動對社會責任和集體責任的擔當意識。目前,公眾對公共事務的態度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言:“凡是屬于最多數人的公共事務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顧的事務,人們關懷著自己的所有,而忽視公共的事務,對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對他個人多少有些相關的事務?!保?](p48)2010年美國的智庫蘭德公司發表了一個關于中國的報告,預測十年后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原因之一就是中國人不了解他們作為個體對國家和社會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當然報告的科學性還有待于證實,但所提出的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根據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原理,公眾責任意識缺失的原因在于我國傳統的經濟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對人的思想觀念、生活和交往方式產生的影響,其動搖了公眾主動承擔責任的心理基礎。從馬克思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又具有反作用”的角度看,對于公眾責任意識的嚴重缺失和極端個人主義現象,如不加以重視并予以矯正的話,不僅會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帶來消極影響,還會影響到法治秩序的構建和法治國家建設。因此,在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今天,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提高公眾的責任意識,實現公眾追求正當權利與承擔社會責任的內在統一,是我國實現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課題。

二、法治國家權利本位下的責任意識

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是一個以權利為本的社會,權利本位是一個相關性概念,“它體現了權利義務的相關性。權利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存在于權利和義務的關系之中,離開義務,權利就成為一個絕對的、單純的‘異己’,也就不發生、不存在權利的本位問題?!保?](p209)權利意識、平等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已成為公民法治精神的重要體現,“權利本位(至少我們所主張的權利本位)并不是個人利益至上,”“在社會主義社會,無論在法律上還是事實上都不容許存在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的特殊任務和特權階層”。[4](p209)馬克思指出:“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保?](p16)即權利和義務不可分割。因此,強調權利和義務、權利和責任的統一性,是權利本位的突出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

作為現代社會的公民,既是社會生活的主體,更是國家的“主人”,因此,作為主體和主人就更應該承擔社會、國家和自己的責任。正像我國臺灣學者呂宗麟所說:“民主國家的公民資格不僅是國籍或國民的性質;公民的資格已成為一種職責,它帶來某些權利與責任?!保?](p34)2012年《社會管理藍皮書》強調:“公民既是權利的實施主體,也是義務的履行者,這是一個成熟公民應具有的特征?,F代公民責任意識的塑造,必須使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主動承擔起一個國家和社會中主人的角色,權利與義務從來都是對等的”。[7](p13)馬克思說:“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系而產生的?!保?](p329)

責任是強調個人或集體處于特定角色時,對其他人、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和使命,責任是與自由相對應的范疇。哈耶克說:“自由與責任實不可分?!薄皥孕艂€人自由的時代, 始終亦是誠信個人責任的時代?!保?](p84)因為責任是法律的生命,公民具有良好的責任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公民能否依法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利。而享有權利的同時就要履行責任和義務,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并應自覺地去遵守法律,承擔管理國家的責任和使命,對社會的責任是作為社會成員對社會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保證公民能在社會中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笆澜缟系臋嗬拓熑味紒碜灾黧w的實際地位和作用,它們應該是密切聯系、相互制約的,在對象客體面前,主體的權利所在,也就是其責任所在,反之亦然。責任意識的增強將保障權利和自由不被侵犯,不會濫用,使自由得以實現?!?/p>

公眾責任意識是公眾的自覺活動,權利和自由是公眾社會責任意識的前提。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民主法制觀念的不斷普及,公眾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不斷增強。我們既要強調充分尊重公眾的權益、需求、意愿與價值,凸顯公眾的價值與權利,使每個公眾真正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當家做主的權利,也應強調公眾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責任?,F代法治社會和民主制度的形成不僅依賴于基本制度的正義,而且有賴于身處制度和社會中的公民的素質和責任意識,即他們在享有法律賦予的廣泛的權利的同時,必須有為促進公共利益承擔責任的愿望。羅爾斯指出:“所有的職責都是從公平原則中產生的,如果一個制度是正義的或公平的,亦即滿足了兩個正義原則,那么每當一個人自愿地接受了該制度所給予的好處或利用了它所提供的機會來促進自己的利益時,他就要承擔職責來做這個制度的規范所規定的一份工作”。[10](p343)

權利與責任往往是硬幣的兩面,培養權利本位意識要求避免權利無限擴大,走向“絕對化”、“個人化”,導致“責任話語”的迷失和不在場。離開權利意識培育基礎的單純責任意識的強調,只會走向道德的虛無;而只強調權利意識忽視責任意識的培養則會陷入與當代西方自由主義同樣的社會困境。因此,必須從我國的現實出發,在權利意識與責任意識之間尋求平衡點。

三、增強公民責任意識的路徑

建設法治國家,要注重公眾責任意識的培育。從權利產生權力的角度可以將公民責任分為領導干部責任和民眾責任兩類,構建法治社會,強化領導干部責任是推進依法行政的關鍵和首要所在,但普通公民也必須負起應有的責任。

(一)通過自身約束和外在的立法增強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

各級領導干部作為執掌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等公權力的特殊群體,作為運用法治方式治國理政的執政主體,必須具有較高的責任意識。就像其必須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戰略意識、辯證思維意識和能力一樣。領導干部法治責任意識是其法治意識和能力的集中體現。

首先,各級領導干部在治理國家、管理社會、行政執法、與老百姓交往時必須時刻牢記法律授權和法定職責,必須嚴格遵循法律規則和法定程序,必須切實保護人民的權利和尊重、保障人權,必須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須自覺接受監督和承擔法律責任。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法律,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要堅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

其次,領導干部行使的權力是公權力,公權力的特點既是權利也是義務;這種權力應該是有邊界和不擴張的,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在履行職責義務時不失職,不辱使命。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就要求權力必須接受監督和制約。法治開始于約束公共權力,“約束公權、保障私權”始終是法治的精髓。因此,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樹立與人民群眾真誠平等、溝通的理念,為滿足和實現公眾需求做出最大努力。

最后,通過法律強化行政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外在的硬約束轉化為內在的自覺的軟約束。一些領導干部缺少責任意識的根本原因在于心存僥幸心理,因而建立責任法規是當務之急。在公共責任法制、法規比較健全的英、美等國,都形成了比較有效的公共責任監督制約機制,“如美國的聯邦預算法即是以美國憲法為根本依托,以《政府業績和結果法案》、《預算和會計法案》、《反超支法案》等多種具體的制定法為實施依據的零基預算法律體系。因此,必須不斷完善我國的公共責任法制、法規建設,如公共財政領域預算法應細化到每一分錢,逐步構建城市公民公共責任法、慈善組織法等法制法規,以實現對城市公民的公共責任角色的法治化約束與監督?!保?1]

公民的政治服從是建立在政府能夠很好地履行責任的期待之上的,在日常行政行為中,政府只有模范地履行自身的職能,打造出對國家、對人民負責任的形象,才能促使公民履行社會責任,強化公民的責任意識。

(二)通過賦予公眾權利培育公眾的責任意識

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的培育既是法治國家建設的結果,又是法治國家建設的前提和要件。

首先,要使公眾真正享有憲法上的權利,同時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否則,公眾的政治和法律熱情就會逐步降低,責任意識就會日益減少,注意力就會漸漸集中在權利的獲取上?!靶麄鞴襁@些權利,就是最好的公民責任意識教育”。[12]公眾責任意識的生成和培育主要是后天的教育和教化問題,而處在社會轉型期的當代中國,公眾責任意識教育是與法治密切相連的。這不僅是因為“正義的制度是公民道德品行得以形成和充分展現的制度條件”,而且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行對秩序形成和制度建設能夠提供實踐者和反思批判者的主體性構建?!保?3]目前,在法治建設過程中中,在賦予和保護公眾權方面,相應的制度建設還很落后,需要相應的制度安排和實施機制,建設法治國家需要創造形成這種責任意識的機制與條件,進而激發公眾更多地投入、更多地參與、更多地共同行動,使國家與公眾之間形成一種以責任、制約、妥協、寬容為特征的平衡和互動的關系與法律架構。就我國的國情而言,國家依然是一個掌握巨大資源的實體,對于社會權利的供給、公共利益的增加,無論從歷史傳統還是從現實需要方面政府都具有無可爭議的義務。

其次,通過行政體制改革促進公眾參與,使政府滿足公眾的多元利益需求,不斷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及效能,形成政府與公眾雙向責任關系的良勝互動。在社會轉型期,我國大量帶有慈善性、公益性的民間組織以其鮮明的倫理內涵和道德特征,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抵制現代化發展所導致的責任意識淡漠、人際關系原子化的積極力量。民間組織“在表達著一種市場上所不存在的特殊的價值,這種價值被稱為愛、關懷、慈善或別的什么”[14]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學者認為“民間組織道德整合功能使道德屬性的功能表現得以發揮,可以極大地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15](p45)而公眾的廣泛參與是現代民主意識的現實基礎。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吉林省永吉縣岔路河鎮的做法值得借鑒。他們在37個群眾文化社團基礎上成立了群眾文化藝術社團社區聯合會,社區聯合會積極引導群眾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和認同,讓群眾參與到社團之中,使群眾不再是分散的個體,讓群眾在自己的文化活動中唱主角,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了群眾對社會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正是在中間性社團的參與實踐中,群眾的主體意識、權利意識與責任意識才得以確立。社區組織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即使最為冷漠的人也不可能完全回避社區生活對他的影響,社區可以成為其他社會資源發揮作用的平臺,從而形成推動公民責任意識發展的合力。

最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責任融匯在“國強、民富、人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及落實途徑里,因為責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基礎和保障。具體而言,責任意識是一種自覺意識,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解到各自崗位,樹立責任意識,身體力行,付諸實踐?!扒宄卣J識到自己的責任并自覺認真履行,使責任意識成為崇高價值理念真正心理內化并指導實踐的保障?!保?6]換言之,具有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公民,作為獨立自由的個人,既要伸張自己的權利,也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既對社會制度的正義價值有不懈的追求,也要為這一追求的實現而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總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貫徹實施,依法行政的具體落實,既需要規范和強化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也需要所有公民切實擔負起自己應負的社會責任。做到既要善待個人又要善待社會,既要尊重權利又要尊重秩序。法治只有在權利意識、責任意識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1][7]連玉明等.社會管理藍皮書:中國社會管理創新報告NO.1[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2]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81.

[3][4]張文顯.權利與人權[A].法學文選(卷三)[C].法律出版社,2011.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C].人民出版社,1964.

[6]呂宗麟.公民與文化——現代與后現代的省思[M].亞太圖書出版社,1998.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64.

[9]里德利·馮·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鄧正來譯.三聯書店,1997.

[10]羅爾斯正義論[M].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11]胡艷蕾.我國城市公民公共責任意識培育機制的建構[J].東岳論叢,2013,(02):77.

[12]李慶英.今天, 我們怎樣做公民[EB/OL].http://www.bjd.com.cn/gdjc/200801 /t2008-01-28.

[13]吳威威.追求公共善:當代西方對公民責任的研究[J].唐都學刊,2007,(01):106.

[14]王名等.民間組織通論[M].時事出版社,2004.

[15]龍靜云.民間組織在現代公民社會中的道德整合功能[J].江漢論壇,2007,(11):60.

[16]責任意識的培養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倫理基礎[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02).

猜你喜歡
責任意識義務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學家
論公民美育
我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高校大學生責任意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幸福的人,有一項獨特的義務
三十載義務普法情
不斷強化責任意識 著力提高辦理實效
跟蹤導練(一)(4)
“良知”的義務
十二公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