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認同感教育 提高全民凝聚力

2013-08-15 00:53陳伯凱
重慶行政 2013年2期
關鍵詞:廣大群眾認同感民族

□ 陳伯凱

作 者:中共重慶市巫溪縣寧廠鎮黨委書記

認同感是指群體內的每個成員對自我和外界的一些重大事件與原則問題,通常能有共同的認識與評價。這主要是由于各成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彼此間存在一致的利害關系。

一、開展認同感教育的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進步,廣大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在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也受到了西方國家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潮的腐蝕,盲目崇洋媚外,追名逐利,心理表現十分浮躁,相當部分群體信仰缺失,認同感危機凸顯。因此,很有必要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措施,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開展認同感教育,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責任感、榮譽感和歸屬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精神動力。

二、開展認同感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認同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

縱觀中華文明史,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民族或族群,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互動整合,從多元走向一體,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潮流和趨勢。全球化使地球越來越小,使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越來越便捷。無論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還是國際社會,都應該認同中華民族。當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要真正實現對中華民族的全面認同,不僅僅是文化和學術上的認同,不僅僅是空喊幾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口號,而是真正意識到中國各民族要和平、要生存、要發展、要繁榮,必須更緊密地團結起來,必須把對中國56個民族的民族意識升華為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必須把對56個民族的民族認同提升為對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

(二)認同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在中國文明歷史進程中,我們創造了輝煌燦爛、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其中蘊含諸多道德理念,包括尊老愛幼、上慈下孝等,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是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傳統文化中一些有價值的思想,經過數千年的積淀,形成了我們的民族風骨和氣度,培育了我們的民族品德和精神,成為維系包括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培養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真正發自內心地尊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加強與世界文化的交流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關鍵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證明,什么時候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黨和人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么時候削弱了黨的核心領導地位,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順利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梢哉f,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

(四)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我國在改革開放實踐中找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十幾億中國人民擺脫貧困、走向溫飽、小康和中等發達的必由之路,是進一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的幸福之路。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如果說,在鴉片戰爭以來160多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通過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找到了救中國的唯一正確的理論和道路,那么,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則通過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找到了一條振興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唯一正確的理論和道路??梢哉f,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認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是振興發展中國的唯一正確選擇。

(五)認同我國改革開放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國力的強盛也使得中國有更多的機會將自己的形象展示于國際舞臺。中國經濟實現了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長速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當前的第2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折合成美元,中國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3萬億美元,與此同時,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份額也有明顯上升,1978年為1.8%,2011年提高到7.3%,中國已一躍而成世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更是全球政治經濟穩定的“穩壓器”。因此,我們根本沒有理由不認同中國人創造的巨大經濟社會成果。

三、開展認同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通過舉辦居民講習所,提高廣大群眾的認同感。以互動的方式,每月至少舉辦一期居民講習所,邀請縣屬部門相關領導或業務骨干、農村致富能手、先進典型、社會賢達等進行“互動式”授課,將黨建知識、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宣傳下去,開拓群眾了解國情、市情、縣情、政策、法律、法規的渠道,讓人民群眾近距離領會共產黨的偉大,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切實增強對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感。

(二)通過黨風廉政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實踐活動,培養廣大群眾的認同感。通過黨風廉政責任書的簽訂、黨風廉政教育宣傳、黨務政務公開、警示教育片播放和廉政教育基地參觀等實踐活動,培養廣大黨員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和家庭美德意識,塑造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鎮、村(社區)紀檢干部廉潔從政思想,嚴格履行監督職責,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做黨的忠誠衛士,做人民的滿意公仆,為打造“干凈巫溪”作貢獻。

(三)通過傳統節日活動培養廣大群眾認同感。通過端午、中秋、重陽、大年、清明等傳統節日對廣大群眾有針對性進行尊老愛幼教育和重視親情教育,強化老一輩教化年輕人的力量,塑造年輕人既要洋為中用,更要傳承我國傳統美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內心熱愛祖國文化,在根源上培養愛國主義思想,讓愛國主義思想根植于心、根植于行,從而帶動一家人,影響一批人,讓美好的認同感愉悅于心,努力實現全民認同。

(四)通過“學雷鋒,見行動”等實踐活動,培養廣大群眾的認同感。在鎮、村(社區)特別是轄區內中小學校繼續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組織開展“學雷鋒,見行為”等系列活動,加強廣大教師群體愛黨愛國教育,努力營造“創先爭優”良好氛圍,認真學習深度發掘身邊的“活雷鋒”,并通過國旗下講話、思品課、宣傳欄和表彰等形式,教育廣大青少年學習雷鋒群體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青少年認同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認同革命前輩的代表性。

猜你喜歡
廣大群眾認同感民族
我們的民族
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發揮更大的作用
多元民族
淺析大學實習英語教師的身份認同感
職業認同感對新入職護士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基于實證的高職教師組織認同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護士職業認同感影響因素分析
堅持原則和團結群眾是一致的
豈不落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