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適能”概念應用于體育教學與訓練領域的理論探究

2013-12-05 21:05姜宏斌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13年4期
關鍵詞:機體概念理論

姜宏斌

(安陽工學院 體育教學部,河南安陽 455000)

1 前言

“體適能”是描述人體機能對環境適應能力的一個概念,同時它也是人體健康狀況的一個衡量標準,該名詞的出現對體育教學和訓練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體適能”概念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的影響,旨在說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更新以及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適能”概念及必將與體育教學和訓練更加緊密結合,從而促進體育的終身化、個性化和健康化進程。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專業學術網站及CSSCI文獻數據庫,查閱“體適能”概念、學校體育指導思想與運動訓練理論的相關文獻,通過收集整理分類歸納等環節對相關期刊文獻資料去偽存真,消化吸收,基本了解“體適能”與競技訓練理論領域研究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汲取中國學校體育指導思想發展歷程的優秀理論成果及演變規律,為本論文前期文獻調研、思路梳理等研究過程做好理論儲備。

2.2 邏輯分析法

通過運用邏輯學相關原理與方法,對當前體育教學與訓練領域存在的問題,“體適能”理論在體育教學與訓練實踐領域的結合及運用的可能性進行詳盡解讀與分析,以期對“體適能”在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廣作前期的理論探索與嘗試。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體適能”的理論背景

3.1.1 “體適能”的概念

“Fitness”一詞最早來源于美國部分健身俱樂部及民間體育舞蹈組織協會,通常翻譯為“體適能”,其是“健康”概念某種程度與方向的擴展與延伸,常作為國際上通行的運動康復及健身領域評價機體健康指數的的一項重要指標。學術領域將其定義為:特指機體自組織不斷調整與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1]。官方及世界衛生組織將“體適能”定義為:在正常的工作學習余暇時間,人體的生理與心理狀態沒有出現過度疲勞癥狀,且能夠心有余力享受生活的休閑時光,及時沉著的應對與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2]。目前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強力推進與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體適能”理論在體育教學和訓練領域應用呈現出方興未艾的局面。

3.1.2 “體適能”的類型及內涵

體適能依據個人需求劃分健康體適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與運動體適能(sport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3]。健康體適能涵蓋: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軀體柔軟度、體成分、疾病免疫抵抗及神經肌肉系統興奮抑制調節的能力等,它是機體維持健康水平、抵御疾病侵襲以及獲得高于日常工作、學習與生活質量水平所必備的體適能內容,也是學校體育教學大綱與運動訓練目標制定的根據。運動體適能涵蓋: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及柔韌等身體素質等,是運動員體適能狀態在競技比賽中展現良好競技能力及獲取優秀運動成績的體能基礎。當前國內外學者相繼又提出代謝性體適能,涵蓋血脂、血糖、骨密度、血胰島素等一些生理生化指標,是機體健康狀態及良性運轉的微觀體現,指標及數據的細微變化是常見非傳染慢性疾病發生發展的前兆,不容忽視[4]。理論上體現人體體適能狀態的不同方面是相互關聯且制約的,其參數值原則上都應該在合理范圍之內且比例合理。實踐中具備良好健康體適能水平的個體不一定都是優秀技能體適能狀態的擁有者,它僅僅是獲取高超技能體適能狀態的前提與基礎;技能類體適能需在健康體適能水平水平基礎之上進行長期系統專業適當的動作訓練。

3.1.3 “體適能”的理論與實踐需求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與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發展對學校體育教育的定位與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遵循體育教學自身運行規律的同時,適時的滿足教育對象的個性化需求,將是今后一段時期體育教學發展的新趨勢,對比學校體育課程傳統授課模式中的現象,如:以競技、軍事與勞衛等為體育教學目的,采用傳統運動項目為媒介的技戰術實踐課作為核心教學內容;應試教育體系中體育成績定量統一評定的標準化模式抹殺了教學對象的個性化需求與鮮活的表現力。以上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與固有特征已經遠遠滿足不了新時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的多樣性與個性化需求?!绑w適能”概念的提出某種程度上為應對學生個體的理性需求提供了理論儲備及實施的可能性,并在實踐環節的方面潛移默化與多方位的影響體育教學過程。

3.2 “體適能”在體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

3.2.1 體適能水平差異與體育教學的分類

依據體育教學對象體適能水平的高低及遵循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差異實施教學分類,對其身體情況適合的體育課程內容、項目與目標而采用不同的教學分類,通常分為健康(促進)與運動(提高)二種類型[5]。其中運動(提高)類型包括:1)高水平運動隊。該組織承擔的部分教學任務與內容某種程度上是體育課程的拓展與延伸,其在教學目標的制定與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與普通學生大相徑庭;2)體育選修課或校內單項俱樂部。學生群體中有一些具備特殊運動天賦、項目興趣與優異運動技能表現的學生,其身體素質明顯高于普通學生,針對此類學生劃分的若干層次的依據來源于授課初始階段、年度體檢與入校期間歷年的身體素質測驗,具體操作環節還應該從細節入手,謹慎對待在生理上(如肢體殘疾、超重與先天疾病等)和心理上(膽怯、焦慮與憂郁等心理疾病障礙等)需要特殊照顧較特殊的群體并給予關懷激勵。

3.2.2 “體適能”健康觀念的滲透與體育教學目標的重新定位

傳統體育教學中對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師往往關注的更多是近期目標的確立,在授課環節鋪天蓋地向學生灌輸大量的運動要領、動作要求等知識量,以及展示名目繁多紛繁復雜的各項技能,然后通過機械重復大量的長期練習掌握技術動作乃至熟練應用。教師缺乏學習方法的傳授,尤其是在挖掘學生自身潛能,激發訓練積極性與興趣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方面亟待提高。培養學生自主自我鍛煉,終身體育鍛煉,利用現有體適能狀態與運動技能,學習新的運動項目技能,保持健康水平等新的學校體育教學給“體適能”概念的推廣搭建了廣闊的應用平臺,通過教授和應用健康“體適能”概念終極目標概括為:促進學生發展與形成的體力充沛、科學健康的生活方與習慣、掌握一定運動項目技能、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與良好衛生的行為,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6]。

3.2.3 “體適能”理論內涵與體育教學內容的更迭

“體適能”理論在體育教學內容方面主要體現如下:體成分的評估與鑒定,運動對機體有氧耐力的干預、軀體柔韌性、骨骼肌的力量和耐力、運動營養、運動保健衛生及康復醫療知識,提高學生健康“體適能”概念重要性認知水平、了解運動處方與鍛煉原則。實踐中遵循“體適能”概念選擇運動項目,多采用有氧、中等強度與具備終身體育鍛煉價值的項目內容,如健美操、中長距離跑、太極拳、游泳、舞蹈、自行車等運動項目,其對學生運動基礎及身體素質要求不高,學習興趣濃厚,且便于開展能長期堅持。

3.2.4 “體適能”概念與體育教學方法的變革

相對于傳統體育教學方法,“體適能”概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鍛煉,是教學內容個性化設計與因材施教教學方式完美結合的典范,能夠充分調動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以項目興趣為契機全面推進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和健康行為生活方式的習得?!绑w適能”概念的引入導致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轉變,由課堂教學主導地位演化為開放自由學習氛圍下的交流媒介與橋梁,是學生運動健身健美與競技水平展現的伙伴及指導者,其對教師的教育功能定位及時適應、學習儲備掌握的運動知識以及對體育教學過程中應付突發情況的觀察分析判斷能力提出苛刻要求。

3.2.5 “體適能”理論與體育教學評價標準的制定

傳統學校體育的評價,往往在《國家體質鍛煉標準》范圍內設定的運動項目及相應身體素質量化體系作為學生體育課成績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绑w適能”概念對體育教學評價推行統籌兼顧技能與身體素質的統一結合,利用科學計量與縱橫向評價體系對學生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評估[7]。其克服了傳統體育教學評價的諸多缺點,如強調學習結果忽視學習過程的評價,較多采用橫向評價而極少顧及縱向發展,由此導致學習自信心不強、學習興趣消極下降,制約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

3.3 “體適能”概念在體育訓練領域的應用

競技運動專項化訓練是對人體生理極限潛能的最大挖掘與塑造,運動員若想形成良好的競技能力與表現出優異的運動成績,就必須調動機體諸多方面的生理潛能且都將其調整到最佳狀態。按照經典運動訓練學理論,專項運動的“體適能”訓練涵蓋以下內容:1)體能訓練(Training),訓練員(trainner)利用運動生理、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康復及運動營養等相關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與手段,為提高與改善運動員適應高強度負荷及發揮精湛技戰術能力而采取的特定專項化的身體能力的訓練[8];2)Coaching,則是指教練員((coacher)依據運動項目的專項特征與動作結構特點,利用運動訓練原則與人體運動生物力學規律而進行的機體動作及功能訓練;3)Conditioning,常指心理治療師(Instructor)利用運動心理學相關理論知識與干預手段,調整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使其運動參與者在比賽及訓練期間能夠較長時段保持心理狀態平穩,從而具備較高競技能力。綜上所述,競技能力與運動成績是由體能水平、技戰術能力與心理因素等方面構成及制約的?!绑w適能”概念倡導,日常的運動訓練是在近似比賽環境條件下,機體對超負荷體能狀態的模擬,使機體逐漸適應比賽氛圍及環境,從而達到發展運動專項“體適能”能力。

3.3.1 “體適能”理論對運動訓練觀念轉變的影響

“體適能”概念是運動生物學原理與方法在運動訓練領域的實踐應用,特指機體在內外環境生理與心理負荷刺激作用下,人體為應對與適應外界環境變化而獲得一定訓練效果,強調運動訓練實踐活動對人體固有及潛在能力的挖掘與開發[9]。其涵蓋以下方面:對人體機械性運動的適應、體內外環境的適應及對運動即刻人際關系的協調等。實踐過程中的應用體現在以下兩方面:1)在高原長期生活的人,其機體的組織器官在結構與功能上將會適度的變異與演化,尤其是運動呼吸循環系統的適應性變化表現出顯著性差異,由此,引起了人們對高原缺氧環境的代謝性適應能夠顯著提高改善運動員機體有氧耐力水平的關注度、相關理論研究及實踐嘗試?,F代高原訓練已經作為一項常用的發展機體力量與心血管耐力的手段常,且呈現出運動員訓練基地海拔高度持續增長的趨勢,體現出人體“體適能”水平超強的可塑性與適應性。2)運動負荷量與強度的迥異造成對機體特定獨特的刺激方向,外界機械重力與克服自身體重的負荷刺激方向主要針對機體的運動系統。如利用人體肌纖維在外界反復多次機械性壓力的作用下,其結構上表現肌纖維增粗與肌細胞數量增多,神經-肌肉偶聯的功能得到改善,肌肉內外間協同性同步與高效,從而導致局部特定肌肉體積增大與力量水平提高。肌肉結構與功能的改變是人體在外界機械壓力與重力作用下本能的調節與適應性改變,尤其是專門性設計的訓練動作其引發的人體形態與肌肉力量的提高表現顯著?!绑w適能”概念的提出的理論依據來源于運動訓練效應的獲得的現象與原理,在實踐過程中長期觀察不同項目與個體運動員機體形態與結構的顯著變化,利用現有運動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的理論知識,分析人體“體適能”適應性變化的原因,從而為科學合理安排運動訓練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借鑒。綜上所述,“體適能”概念的提出引發了現代運動訓練的觀念的轉變。

3.3.2 “體適能”理論對運動訓練負荷審視角度轉移的影響

負荷與強度是競技運動訓練中提高“體適能”水平及運動成績的關鍵因素,訓練與恢復的不合理安排是運動成績停滯不前與運動傷害發生的首要誘因[10]。由于“體適能”概念的導入,教練員在涉及大運動量和超負荷的訓練計劃時都會謹慎設計,適時調整,同時提高運動員疲勞期的營養的補充與疲勞消除,及運動受傷期間運動康復治療的水平,避免由于過度訓練引發慢性疲勞與運動傷病,以運動員“體適能”水平作為疲勞監測與恢復程度理論的依據,將會為科學制定運動訓練計劃與康復治療程度提供客觀標準。

3.3.3 “體適能”理論對運動訓練專項化需求的影響

現代高水平運動訓練特征之一是專項化[11]。運動項目專項化的認知是實現專項訓練與提高運動實踐成效的前提,包括專項體適能、專項技術和專項競賽致勝規律等方面的理論認識。其中“體適能”概念是當代運動訓練專項化理論領域的重要特征,如專項化理論認為,對于具體運動項目來講,最好的專項化訓練就是重復機械的完成整體動作,尤其是基本動作環節與關鍵技術環節,在完成該項技術動作的限制時間與空間內,機體的各部分組織、器官與系統的生理結構與功能都會為適應專項技術而對“體適能”重新塑造與改善,強調“體適能”訓練結果的質量與目的性,構建完整的競技運動能力。

4 結語

作為現代運動生理學領域提出的概念—“體適能”,它是評價與監測機體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領域理論變革的指導性概念。在“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新一輪課程成改革中,“體適能”概念導入符合以人為本,順應自然的教育理念,使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的實施過程中能夠從科學與客觀的角度,采用定量與專項化的視域,改善與評價學生的健康水平。建議今后在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領域不斷提高對“體適能”概念重要性的認知,發展豐富的教學手段與方式,將其滲透到體育教學和訓練實踐的各個環節,真正實現“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1]龔憶琳.何為體適能[J].體育學刊,1995(2).

[2]香港體適能總會.體適能推廣計劃研究報告簡介[J].體育學刊,1997(3).

[3]張健忠,謝佩娜.美國高?!绑w適能與健康的原理與應用”探討與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3).

[4]何雪德.體能概念的發展演繹著新時期訓練思維的整合[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19(1).

[5]楊世勇.體能訓練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6]何仲愷.體質的概念及其與健康的關系[J].體育科學,2002,22(2):37-38.

[7]郝樹源.論體質與健康的關系[J].體育學刊,2002,9(2):126-127.

[8]董新光,戴儉慧,柏扣蘭.健康素質概念的辨析—兼談體質、身體素質與健康素質3個概念的混用與統一[J].體育科學,2005,25(11):72-75.

[9]田珊.體育運動與人的健康素質初探[J].體育與科學,2003,24(2):24.

[10]蒙雪.21世紀我國國民體質增強策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45(2):58-62.

[11]江崇民,張一民.中國體質研究的進程與發展趨勢[J].體育科學,2008,28(9):25-32.

猜你喜歡
機體概念理論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堅持理論創新
Ω-3補充劑或能有效減緩機體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機體健康和繁殖性能的關系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幾樣概念店
鄧俊峰作品選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飼糧鋅在畜禽機體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