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武術方法盛行招法的流逝與發展

2013-12-05 21:05李東岳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13年4期
關鍵詞:技擊格斗本質

李東岳

(廣州大學 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南拳拳法剛猛,步伐穩健,氣勢恢宏;長拳動作奔放流暢,身疾步捷,一氣呵成;刀術砍殺有力,大開大合,勢如猛虎;棍術輪轉迅疾,劈打一片,氣度非凡。武術的一招一式不僅蘊涵中國古典美學的方法論,也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勃勃的生命力。但武術在近代傳習過程中,卻不自覺地將其招法摒棄,更注重武術方法。即為獲取武術競技表演的成功,刻意追求武術動作的驚、奇、美,而將傳統的武術招法拆解得面目全非。招法特指固定的傳承下來的武術動作和相應的練功方法的技擊元素,或從傳統武術中創新實踐出可行的格斗技法[1],而方法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途徑、步驟、手段等[2],既無根源且沒經過實踐的武術動作技法。從解釋學可以看出招法更接近事物的本質,但從武術發展來看,武術身體技法卻正面臨由招法向方法的歷史流變,那么這種歷史的流變對當代武術的發展是利是弊?目前鮮有關于武術由招法向方法歷史流變的研究報道?;诖?,對中國武術方法和武術招法進行比較研究,一探武術招法流逝之因果,與武術方法盛行之根由,為武術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1 武術招法的流逝現狀

“中國武術的動作更注重招法,而跆拳道更多的是講究方法,所以便于接受和推廣。所以我們不能追求這種速成的方法,而更多的是研究招法的文化?!保?]王國志在文中曾如是說道。其實不然,事物的發展總是有一個規律性的,武術從保家衛國的格斗技擊術到與眾學科的融合,有了武術文化的提升,而逝去的是傳統武術的招法,招法的實質是經過戰爭或競技格斗被踐行證明了的固定動作,是技擊的載體?,F今官方比賽的競技武術套路鮮有格斗的招法,傳統拳的打也無人問津,學校武術課程按部就班的初級長拳、24式太極拳強化給學生的更多的是模仿復制出的四肢運動,武術者們妄談更多的是方法的“說招”,而武術的招法卻被現代人潛意識的丟棄,流傳下來的防身術變成了無實之體。也許是因為武術被信息社會分解的過于泛濫的原由,而被利益的事物融合的過多導致武術的本質越來越找不到有形的骨架。談到起源生于存技的中國功夫,是先輩遺留下的生活經驗的具體體現,至現今這個經驗依然對國家起著非常重要的現代作用。但我們把這個經驗有沒有繼承或發展呢?原由何為?如王國志所講:“中國武術的動作注重招法”。相反,如今大多數拳種中的招法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輝,原因:一是官方的重視程度不夠,二是傳承人年老或逝去。而根本原因像劉宇峰在《略論技擊的構成要素—以冷兵器時代軍事需求為背景》一文中說道:“技擊的獲取過程是練就的,不是無意間的一個動作就能稱為技擊?!闭f的是招法應該怎樣獲得。事實證明了短時間隨意的拆招用招,練不出真正的招法,同時也反證了實用招法的獲得必須是長期性循序漸進性的,也凸顯了武術招法的流逝現狀,而武術方法的運用變成了沒有前提的空談。傳統招法亟待挖掘整理,應制定出嚴謹系統的招法傳授體系。

2 招法是武術技擊的本質

散打的發展是在提煉傳統武術招法的前提下,借鑒其它拳術發展的一項體育運動,雖然攻防內容不多,但卻發展了30多年,與世界各國功夫基本都有對決,特別是摔法的招法特點在世人面前展現了它的競技格斗魅力,但從招法的成熟度上以及功法訓練上還有待從傳統武術中獲取正能量,說明了一個好的技擊術需要實實在在的招法,更需要母體的潤澤。反之,我們把散打的招法轉變為只講究方法的套路演練,散打技擊延伸出的其它屬性都將淡化,它練就的意志力洞察力以及外顯的速度力量所展現的格斗招法,都說明了這個技擊“靈魂”附著的外形招法不能丟失。我們注重方法是因為先有了招法這個根本前提,再通過方法來運用招法,發展武術不能改變事物發展的規律,更不能出現本末倒置的因果關系,所以散打的出現是武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適應世界格斗術對壘的必然需求,也同時證明了武術招法要亟待挖掘整理。武術的產生本來就是以格斗技擊為目的的繼承發揚,但時至今日的武術本質——技擊,卻丟失的一敗涂地。隨著農耕文明的解體,村落民俗和其中的武術活動都面臨著傳承危機,亟需搶救[4]。對于武術本身拯救的是技擊招法的不斷流逝,武術招法是武術技擊本質主要元素之一,是技擊的“形體”,是文化的物質展現,目前武術技擊招法的發展被以西方為代表的奧林匹克競技體育蒙蔽了武術應該走的道路。同時,我們也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現今武術發展的多元化,以適應社會發展的人類需求,武術究竟發展出什么樣的形勢,是武臺戲、還是舞蹈武術。應該讓武術與社會的需求去結合,只要對社會有用,我們就不要太多的限制武術的方向[5]。既然如此,武術的本質技擊招法更不能丟棄,它是武術外延屬性發展的源動力。

3 其它格斗項目對傳承招法的啟示

今日我們看到的朝鮮半島上流傳的跆拳道和經濟發展的日本國的空手道,也是經歷了一個歷史的質與量的發展階段,這兩個項目都是本國早期用來保家衛國的工具,是中國傳統武術和本國格斗術融合而成的現今格斗項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跆拳道和空手道也經歷了套路表演娛樂的階段,也經歷了怎樣發展本國國術的思辨階段。最后發展出了有品勢(空手道稱:型)、技擊競技、功力、品(型)舞表演的四大塊,發展的原則是格斗項目本質不丟的格斗技擊和功力,適應人類需求休閑娛樂為目的的品勢(型)和品舞(型)。從簡單實用到運用招法的方法體現,有德有技的身體表達,到至今跆拳道和空手道為不斷的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發展的指導方針,從這里可以看到兩個項目發展的思路規劃是簡單實用的格斗招法的傳承為主,綁定傳統品勢的身體技法文化為內涵的主線。

泰國的泰拳和西方的格斗術(拳擊、MMA、自由搏擊、格雷西柔術等等),都突出的體現了項目本身的本質——技擊,這些項目的展示是赤裸裸的打斗,從最早的為了生存,為獲得多余的產品而起源發展的殺人技,到有規則的競技格斗,所展示的人的極限和人對大自然的不服輸的征服心理,從而體現出的各國家對格斗術的思維導向所展現的身體意識或身體文化項目。就是因為這些改造大自然的的原本物象本質沒有丟失,才迎合了現代人對生活的精神的需求而進行的競技比賽格斗項目。

再看現今中國武術過于講究傳授方法的運用,對招法的功力訓練都沒了詳盡的教習和記載,而招法不牢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勞,招法是方法的主脈,武術嫁接了太多的現代健身方法,又不甘舍去武術文化的傳承,又想把武術生產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形態,實際就形成了什么都想有什么也說不清說不深的怪圈,到最終武術技擊招法的無形丟失,導致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損失。傳統招法應通過打練的對接方式保留,且形成理論并與現代科學訓練手段融合繼承,但現今練武術很難尋覓到習武者對招法的再細化研究提高以及相應的功法練習,現在看到的是沒有根源的過多的“招法”導致過多的方法的出現,競技武術套路“舞蹈化”就是實證,這幾年對于增加傳統身體招法的呼聲越來越大,通過傳統招法所再現的傳統身體文化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楊建營在研究競技武術套路發展歷程一文中談到:技擊本質和文化特色回歸將是其發展的大勢所趨[6]。

我們應該以他國的同類格斗項目的發展歷程為前車之鑒,用審慎的態度看待目前不斷流逝的武術招法,雖然有待商榷的中國文化的含蓄、不張揚、低調思想的大環境的影響,潛意識的對這種有“暴力“之稱的傳統體育項目的鞭笞,作為正在發展的中國社會,這個代表國粹的國術應該溯本求源的發展,應該以改革創新的思維維度去重新審視武術本質延展出的文化、教育、體育的功能產生的現代語境。所以我們要保留重視武術的技擊招法。

4 重視本質發展中華武術

武術所固有的本質特點是技擊,是武術得以在歷史長河中發展延續的理由,是武術眾多屬性產生發展的根源,是武術這個物質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離的特性,是武術作為民族精神的重要展現。有些學者認為,強調武術的技擊功能會使武術越來越野蠻,越來越沒文化。其實,恰恰相反,只有突出技擊才能使武術更具文化特征,武術在長期的傳統文化熏陶下,身體技法與身體文化所呈現的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行為規范、審美觀念、心態模式、價值取向在武術中都有集中的反映。武術與中國古代哲學、宗教、儒家倫常、人體養生、兵家都能從武術的技擊體系——訓練體系——戰術體系——指導思想中窺見,而這里的技擊體系是武術發展的根源,沒有了前者,后者無從出現。技擊的要素就隱藏在武術招法內,是經過歷史實踐驗證了的證據“物件”,武術招法是武術本質技擊的“肉體”,而技擊本身是武術招法的“元神”,兩者互為一體形神并進。技擊是人的意識是看不到的指導思想,是人的目的所指;招法是看的到的技擊運用實物,它是經過格斗實踐得知的真理,固定的傳承下來的或創新實踐出的可行的格斗技法動作,或延伸的相應練功方法,不是任何實物(動作)都是招法。從武術推廣的角度講,我們應該注重的是武術本質的推廣,而不是過多考慮內容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傳承壓力寄托武術于一身,都想利用所謂的國粹武術這個工具來發展現今的社會,但卻忘記了武術生產的初衷,而以這個初衷發展起來的武術所附著的其它屬性才是當今社會需要的,但不能以犧牲母體的核心本質為代價,那些武術內容繁雜的、厚重的、不易接受的武術方法就更說不清楚了。

既然武術本質是技擊,且方法堪稱世界第一,但是有幾個人走出來去和世界接軌的呢?難道是國家不培養嗎?所以我們把現今發展的武術人為的格斗技擊含金量太重了,附注了太多的武術社會責任,武術的發展應該用理性的思維,在武術招法繼承的基礎上借鑒融合其它格斗招法來提高武術的技擊?;@球巨星姚明、百米跨欄高手劉翔為何能走出去,為何能創造出那么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呢?就是因為我們去適應了社會的潮流,融匯了東西方的訓練方法,重視了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才會成功的。當社會發展得和諧幸福的時候,武術技擊被看作“暴力”的時候,武術的技擊招法被遺棄一旁不理不問,但真正需要的時候,卻發現掌握這種招法的持有者已經物是人非了,作為生產武術的人又怎能推脫責任呢?而原因又何在呢?統計分析發現武術理論的研究成果多于技術研究的成果。這個過于失去武術本質的研究應值得任何人的深思。如果武術的本質技擊都低層次了,那武術文化的、健身的、代表民族精神的價值還從何談起呢?

5 結語

武術招法亟待挖掘整理,應摒棄虛妄的武術方法,制定出嚴謹的系統的招法傳授體系。在東西方體育交匯時期,西方體育項目優勢經濟的環境下,眼前的武術利益和武術的本質發展原則相矛盾時應堅持哪一面,應做出科學的長遠的規劃。簡單實用的格斗技術,突出招法,有利于傳播推廣武術文化。重視武術方法,輕視武術招法,影響了武術的推廣,淡化了武術文化。任何格斗項目在世界上的出現不是偶然也不是必然,因此,應審慎地對待和處理。武術的推廣應重其本質的挖掘和傳承,繼承發展傳統招法是發展技擊的最好途徑。目前經濟飛速發展,堅持武術招法的繼承和再發展是推廣中國武術的前提也是基礎條件,如果說武術精神就是民族精神的話,那我們武術人的責任是肩負著民族的希望去發展武術。

[1]曹先擢,蘇培成.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907.

[2]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3]王國志,王崗.中國武術與韓國跆拳道的比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36(1):48-51.

[4]李東岳,牛愛軍.對村落民俗中武術的研究—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9,29(3):67-70.

[5]盧元鎮.中國武術競技化的迷途與困境[J].搏擊·武術科學,2010,7(3):1-2.

[6]楊建營,屈政梅,石旭飛.從競技武術套路的發展歷程探討其未來趨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3):135-138.

猜你喜歡
技擊格斗本質
關注本質 為理解而教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設計的本質
人文視域下武術技擊術規則的演變與發展
張偉麗 格斗玫瑰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少林拳實戰技擊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擊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