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腹瀉并乳糖不耐受癥小兒去乳糖飲品喂養方式的探討

2014-03-08 00:32李思思
護理學報 2014年8期
關鍵詞:乳糖酶乳糖飲品

李思思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兒童消化科,浙江 溫州325027)

母乳富含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是嬰兒的最佳食品。受飲食、遺傳、感染諸多因素的影響,一些嬰兒體內乳糖酶活性相對較低或缺乏腸黏膜乳糖酶,不能完全分解食用乳及乳制品中乳糖,未充分分解的乳糖進入腸腔被細菌分解,導致腹脹、腹瀉等一系列消化系統癥狀,稱乳糖不耐受癥[1]。乳糖酶缺乏最終引起嬰幼兒營養不良,研究發現乳糖酶缺乏嬰幼兒身高、體質量均較正常兒低,且患佝僂病、貧血比例顯著高于正常兒[2],因此目前國內外對乳糖不耐受癥均提倡給予去乳糖奶粉喂養,但對去乳糖奶粉喂養時間尚有爭議。筆者對98例乳糖不耐受癥嬰幼兒實施短期去乳糖奶粉喂養,探討喂養時間與臨床癥狀及體格發育有無相關性,為臨床乳糖不耐受護理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兒科收治腹瀉患兒96例,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齡5~24(10.40±2.72)個月。納入標準:足月兒;確診為乳糖不耐受癥;患兒法定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研究,具有母乳喂養能力。將符合納入標準患兒按住院號分為觀察組(雙號)和對照組(單號)各48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情等各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去乳糖飲品喂養方法 觀察組采用短期去乳糖奶粉喂養,即暫停母乳,改為去乳糖奶粉喂養1次/ 2 h,每次喂食時間<15 min,根據大便情況逐漸調整母乳喂養次數、喂養量,即乳糖奶粉:母乳每天喂養次數從4∶1—2:1—1∶1,過渡3~5 d,逐步恢復至全母乳喂養。對照組則采用長期去乳糖奶粉喂養,即發現乳糖不耐受癥后一直予去乳糖奶粉。兩組均按計劃添加輔食。

1.3 評價指標

1.3.1 療效判定 參照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關于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補充建議》[3],療效判定標準:痊愈,大便次數、性狀恢復正常,服用含乳糖食物后無或輕微腹脹0.5 h內消失;有效,大便次數減少至治療前的1/2或以下,性狀好轉,服用含乳糖食物后出現腹脹,腹脹不適1 h內消失;無效,大便次數及性狀無明顯改善或惡化,服用含乳糖食物后腹脹明顯,2 h內不能好轉。

1.3.2 監測指標 觀察兩組在患兒喂養過程中腹瀉癥狀消失時間,3個月體質量增長值、呼吸道感染率。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6.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乳糖不耐受癥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7.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5.8%,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乳糖不耐受癥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兒腹瀉癥狀消失時間,3個月體質量增長值、呼吸道感染率的比較 兩組患兒腹瀉癥狀消失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3個月體質量增長值高于對照組,而呼吸道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腹瀉癥狀消失時間,3個月體質量增長值、呼吸道感染率的比較

3 討論

3.1 實施短期去乳糖飲品喂養的理論研究 乳糖不耐受癥是由于腸道黏膜缺乏乳糖酶導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礙而引起的以腹脹、腹瀉、腹痛為主的一組消化道癥狀。腸道乳糖酶含量過少或活性過低,或胃腸道蠕動過快時,乳汁中乳糖成分水解不充分,在排入結腸后細菌作用使乳糖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同時由于乳糖使腸腔內容物滲透壓的升高,阻礙了結腸吸收水份,既而引發腹脹、腹瀉、腹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導致大量營養素特別是鈣吸收障礙[4]。因此,為防止乳糖不耐受癥的發生,予去乳糖奶粉喂養是非常重要的。乳糖酶具有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損,但恢復較快的生物學特點[5]。本研究根據此特點,采用短期去乳糖奶粉喂養方式,去乳糖奶粉是除乳糖外保留其他成份營養配方,蛋白質、營養元素齊全,又可降低乳糖負荷,能緩解腸黏膜乳糖酶不足,輔助腸黏膜再生修復,保持腸黏膜滲透性,防止誘發腸黏膜萎縮[6]。而過度限制乳糖的攝入會導致營養物質缺乏而影響腸黏膜的修復,采用短期喂養去乳糖奶粉只是暫時替代母乳,在乳糖酶恢復后即停止,不影響母乳中免疫因子吸收,增強患兒喂養耐受性。

3.2 實施短期去乳糖飲品喂養的效果分析

3.2.1 短期去乳糖飲品喂養可確保乳糖不耐受癥患兒的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癥總有效率9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6%,表明去乳糖奶粉喂養對乳糖不耐受癥有良好治療效果,兩組均采用去乳糖喂養,作用在于使腸道乳糖吸收負擔減輕,促進腸黏膜的修復,縮短病程,從而取得滿意療效。另外,菌群分解去乳糖奶粉不產生氣體,可輔助減輕腹脹等不良癥狀。而觀察組與對照組腹瀉癥狀消失時間差別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兩組喂養方式臨床效果相近,說明乳糖不耐受癥患兒不是長期不能母乳喂養,而是暫時不能喝母乳,這與乳糖酶“恢復較快”的生物學特性有關,因此觀察組采用短期去乳糖奶粉喂養是有效可行的。

3.2.2 短期去乳糖飲品喂養符合患兒生長發育要求

由于乳糖不耐受癥不僅導致腹瀉遷延難愈,而且未被吸收的乳糖堆積分解后更加重了腸黏膜損傷,使腹瀉癥狀惡化,營養物質大量丟失[7]。本研究采用短期去乳糖奶粉喂養既減輕了腸道吸收乳糖的負擔,又不會因過度限制乳糖的攝入而引起營養物質的缺乏,這樣可以有效促進腸黏膜修復,維持患兒機體需要。從表2可以看出,觀察組3個月體質量增長值高于對照組,說明短時間去乳糖奶粉喂養利于患兒的生長發育。

3.2.3 短期去乳糖飲品喂養增強患兒免疫力 研究發現,觀察組呼吸道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原因可能在于觀察組短期去乳糖喂養后,間斷性母乳喂養使飲品中營養素更全面、比例更均衡、更易于吸收,還能為患兒提供多種免疫因子。因此,短期去乳糖奶粉喂養對于患兒免疫功能的維護顯著優于長期去乳糖奶粉喂養。

綜上所述,乳糖不耐受癥患兒采取短期去乳糖奶粉喂養方式,既符合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特點,又可以維持其免疫功能的平衡,值得在臨床推廣。

[1]常桂芬,彭 麗,宋麗君,等.去乳糖飲食輔助治療嬰幼兒病毒性腹瀉[J].中國婦幼保健,2009,5(14):1987-1988.

[2]徐家驊,黃 瑛.腹瀉期去乳糖奶粉輔助治療嬰兒急性腹瀉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2(7):532-536.

[3]劉蘭海,朱維麗.去乳糖奶粉對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治療作用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7(4):56-57.

[4]劉秀榮,單益梅,劉蘭海.去乳糖奶粉對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治療作用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 13(24):167-168.

[5]李志瑤.急性腹瀉小兒的飲食管理[D].成都:四川大學,2006.

[6]姜雪瑩.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與乳糖不耐受的相關性研究[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10.

[7]齊艷麗,汪明清.安兒寧用于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16(6B):76.

猜你喜歡
乳糖酶乳糖飲品
小兒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嬰兒乳糖酶缺乏的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號稱能告別“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譜嗎?
用食品安全級載體
——殼聚糖固定化乳糖酶條件的優化
高顏值飲品高顏
天熱了飲品暢歡
舒化奶“終結”不了乳糖不耐癥
乳飲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離鑒定與篩選
微生物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