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在眼底黃斑部疾病篩查中的應用

2014-04-01 08:16關改新
關鍵詞:黃斑部前膜裂孔

關改新

(河南省省直第一醫院,鄭州 450000)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作為一種成像診斷技術,通過全面掃描,可得到二維或三維生物組織構成圖[1]。本文選取145例行OCT眼底黃斑部疾病的篩查受檢者,全部采用OCT篩查方案進行臨床診斷結果分析,評價應用OCT對眼底黃斑部疾病的臨床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河南省省直第一醫院行OCT眼底黃斑部疾病的篩查145例受檢者,男女比例為75∶70,年齡23~78歲,平均(47.23±1.23)歲,視力0.06~0.8。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眼前暗影、無應用OCT檢查禁忌證。排除標準:機體心、肝臟等重要器官嚴重障礙者;其中,OCT檢查相關禁忌證:視力低下不能固視的患者;眼部活動性炎癥患者;屈光間質渾濁的患者。

1.3 診斷方法 OCT檢查前患眼均用復方托品酞胺充分散瞳,OCT(德國 Zeiss-Humphrey OCT-3000)掃描深度參數為4.00~4.50 mm,據病灶范圍調整合理掃描長度[2]。在黃斑中心凹采用鏡頭內注視點方法對受檢者行水平及垂直徑線掃描,繼以45°間隔行放射掃描,對清晰度穩定的掃描成像進行觀察分析[3]。OTC篩查符合率尤為顯著,主要表現在以下各類型眼底黃斑部疾病中:①黃斑裂孔:OCT檢測成像顯示黃斑中心正常凹陷狀態變淺或消失,局限性神經上皮全層明顯消失,脈絡膜復合組織反射局部增強。②單純性黃斑出血:OCT檢測成像顯示黃斑區外層視網膜深層出血,呈中高度帶狀及偏狀反射。③黃斑區視網膜劈裂:OCT橫截面檢測成像顯示黃斑區整個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厚度明顯增加,內核層形成多腔囊樣結構,外核層變薄,內外叢狀層之間劈裂;IS/OS結構欠清晰;但對周邊部視網膜的病變,因部位受限,難以得到理想圖像。④黃斑視網膜前膜:OCT檢測成像顯示黃斑區視網膜表面高反射線,可呈連續性或間斷性,黃斑視網膜與前膜間光帶間隙無反射,視網膜內界膜前出現高于玻璃體脫離形成的反射光帶,并且神經上皮層顯示粗糙突起,黃斑中心凹狀態消失,視網膜水腫持續增厚[4]。

1.4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篩查結果行FFA診斷標準進行判定。

2 結果

2.1 眼底黃斑部疾病情況觀察 145例受檢者行OCT眼底黃斑部疾病篩查的結果為:黃斑裂孔45例占31.03%(45/145),單純性黃斑出血33例占22.75%(33/145),黃斑區視網膜劈裂 27例占18.62%(27/145),黃斑視網膜前膜30例占20.68%(30/145)。

2.2 眼底黃斑部疾病篩查符合率 145例受檢者行OCT黃斑部疾病篩查的結果符合率為:黃斑裂孔占99.23%,單純性黃斑出血占98.79%,黃斑區視網膜劈裂占98.56%,黃斑視網膜前膜占97.93%。

3 討論

眼底黃斑區主要位于眼球后極部,直接關系視覺、色覺等眼部視功能,作為視網膜重要區域之一,疾病一旦發生,患者中心視力急劇下降,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眼前黑影、視物模糊或變形,如何準確診斷是治療眼底黃斑部疾病的重要前提。OCT是光學診斷近十年來一種新型非接觸性無創光學影像診斷技術,通過掃描,觀察分析不同組織間分布構成位置,得到二維或三維立體構成圖[5]。目前OCT已廣泛應用于眼科臨床篩查中,眼底黃斑部疾病診斷效果尤為顯著,且近年來多數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實驗結果證明,OCT對眼底黃斑部疾病具有重要的臨床篩查價值。

本研究提示高篩查結果符合率是提高眼底黃斑部疾病臨床治療有效率的重要技術,采用OCT檢查能夠清楚直觀了解黃斑裂孔視網膜各層細胞組織分布,清楚裂孔形態大小、邊界,甚至能夠明確黃斑裂孔分期,對患者確定治療方案及預后具有重要指導價值。同時還可檢測黃斑裂孔直徑、積液范圍以及視網膜厚度,并且對檢測參數提供價值參考信息,能夠靈敏、精確掌握黃斑裂孔變化情況以及手術治療方案的裂孔修復。

OCT篩查能夠清楚顯示黃斑邊界出血情況,可預測手術操作方案,準確的直徑測量對手術治療具有積極指導意義,最大程度提高此類型黃斑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成功率。同時利用OCT篩查技術能更明確視網膜神經上皮層組織間分離情況,提高黃斑區視網膜劈裂確診率,手術后對黃斑部進行全面掃描,能夠明確了解術后創面愈合及視功能恢復情況,并且OCT篩查能夠清楚觀察各種不明細胞在視網膜表面生成的纖維細胞膜,明確顯示黃斑視網膜前膜殘留組織是否完全清除,客觀預測評估手術方案及術后患者視功能恢復程度。OCT篩查是根據組織結構不同發光性質進行合理恰當區分,對于患者眼部神經上皮間結構組織分辨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如何提高OCT篩查眼部各類型組織結構的準確性,是當下醫療工作者的主要研究目標,最大程度挖掘OCT在人類眼科疾病中的診斷價值,為眼部各類型疾病患者早日恢復光明,提高生活質量做貢獻。

綜上所述,OCT在眼底黃斑部疾病篩查中具有重要積極作用,高臨床篩查符合率,是診斷黃斑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案,對提高此病癥患者臨床診斷率,增強治療有效率,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光明,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1]李娟娟,盛智超,胡竹林.眼前段OCT在眼球穿孔傷術后的運用[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7):488-489.

[2]徐海峰,應 良,白 曜,等.卵黃樣黃斑病變的眼底表現與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特征[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1,20(1):199-201.

[3]董道權,董應麗,李舒茵,等.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引導下黃斑分支靜脈阻塞激光治療的初步臨床觀察[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2,34(12):167-168.

[4]劉 敏,劉 麗,趙 華.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在眼挫傷眼底病變中的臨床價值[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2,34(9):239-240.

[5]肖 穎,葉信海.眼前節OCT技術對人眼水平直肌止端解剖結構的研究[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1,29(7):498-499.

[6]劉艷珍,張志軍,孟祥峰,等.眼科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質量控制參數的測量方法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2013,19(7):2691-2692.

猜你喜歡
黃斑部前膜裂孔
黃斑前膜如何治療
老年好發黃斑部裂孔
裂孔在黃斑
眼內的“青紗帳”
黃斑視網膜前膜需要手術嗎?
黃斑視網膜前膜需要手術嗎?
濕性黃斑部病變成老年人視力隱憂
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后復發嵌頓再手術一例報告
腹腔鏡聯合胃鏡引導下治療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間質瘤的臨床應用
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聯合胃底折疊術治療食管裂孔疝三例術中測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