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生涯阻隔與生涯信念的現狀調查與研究
——以杭州市某高校為例

2014-08-06 06:21
關鍵詞:生涯信念差異

(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杭州 310018)

大學學習階段是個體生涯發展中銜接學生和工作者角色的重要轉折時期,作為個體重要的生涯探索階段,大學生對自我的內在沖突與外在挫折的感知直接影響到個體的生涯發展。近年來,大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關注,針對大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在各高校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作為生涯規劃教育的對象,大學生們在生涯發展歷程中遭遇的困難和阻礙因素是什么,大學生最需要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者提供什么樣的幫助,如何尋找高校生涯規劃教育的有效路徑從而對癥施藥,這些問題都是高校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與解決的。

一、概念澄清

(一)生涯阻隔

生涯阻隔(career barriers)是指個體在生涯發展的歷程中所遭遇到的種種內在沖突與外在挫折的總和,由克萊茨(Crites)于1969年首次提出,是目前職業生涯研究領域的熱點。著名生涯發展理論專家舒伯(Super)指出:將自我知覺應用于生涯決定上容易獲得成功,青年學生若因資訊不足,而在自我認知與職業世界的知識之間造成落差,將在生涯規劃上遭遇困難。這些所存在的落差、困難、不一致,即可能形成生涯發展阻隔[1]。

(二)生涯信念

生涯信念(career beliefs)是認知治療理論被逐漸引用到生涯咨詢的研究后形成的研究領域,是一種重要的有關于生涯的認知因素。Amundson[2]認為人們關于他們自己和生涯世界的各種信念,都會影響他們學習新技能、發展新興趣、設置生涯目標、做出生涯決策、采取行動邁向生涯目標的傾向。金樹人[3]認為生涯信念是指一組對自己及對自己在工作世界未來發展的綜合性假設。研究表明,生涯信念對個人的生涯決策具有較好的預測作用。正面、積極的生涯信念對生涯發展有促進作用,負面、消極的生涯信念對生涯發展有阻礙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杭州市某高校541名在校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619份,回收603份,剔除無效問卷6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7.4%。為保證問卷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問卷調查中給每一位參與調查的大學生贈送禮物表示感謝。研究對象基本情況如下表1所示。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二)研究工具

問卷調查分大學生生涯發展阻隔因素量表、生涯信念量表和個人基本情況三部分。采用臺灣學者陳麗如編制的《生涯發展阻隔因素量表》[1]和吳芝儀的《生涯信念評量》[4],并對問卷題項語言的表述進行修訂使其符合大陸學生的用語習慣。調查使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生涯發展阻隔量表分為方向不明、信心不足、學習干擾、堅持不足、發展阻撓、意志薄弱、猶豫行動、科系困擾和決策干擾九個分量表。生涯信念評量表分絕對適當(高分者對生涯選擇抱持完美或絕對適當的預期,認為工作應可滿足各方面需求)、工作世界(高分者認為生涯選擇需順應社會價值觀及滿足工作世界的需求)、期望標準、決定方法、自我懷疑、決定結果和人境適配(高分者認為所選擇的職業或生涯方向須與個人各方面特質、興趣、專長等充分配合)七個分量表。兩個量表的題項根據“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以“4、3、2、1”四點計分。生涯阻隔量表所得分值越高,個體感知到的生涯阻隔越高,生涯信念量表所得分值越高,其生涯信念的不適應程度越強。

(三)數據處理

對量表的信度檢測:生涯發展阻隔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值為0.937,生涯信念評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值為0.826;以描述統計分析生涯阻隔與生涯信念的平均數、標準差;以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子方差分析法檢驗各變量間的差異情形;以典型相關了解生涯阻隔與生涯信念間的相關情形。

三、結果與討論

(一)不同群體的大學生生涯阻隔及其差異情形

樣本中大學生的生涯阻隔整體構面平均為2.43,九個分量表每個題項的平均分值如圖1所示。

圖1 生涯阻隔分量表題項平均分

由圖1可以看出,其中信心不足和決策干擾的平均分都高于2.5分,其次為發展阻撓和科系困擾,都在整體平均分(2.43)以上。說明觀測的樣本大學生對個體生涯發展方向還存在較多困惑,大學生普遍比較擔心自己的實踐經驗或個人條件不足,擔心現實環境或時機問題,從而影響其采取與生涯發展有關的行動。偏高的決策干擾得分表明大學生的某些決策受到某些因素干擾而未能果斷決策,包括相關的評價、猶豫的態度、個人的刻板印象等,以致大學生猶豫做決策或未盡全力去做準備。

通過數據分析顯示,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生涯阻隔總體得分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信心不足、發展阻撓和決策干擾三個分量表的分值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如表2所示。

表1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信心不足、發展阻撓和決策困擾的差異比較

注:*p<0.05,**p<0.01

女大學生在自信心、感知到的發展阻撓因素和決策干擾方面都略低于男生,兩者存在低度關聯強度。這與國內學者李雅儒等[5]在性別維度上研究得出的結論“女性在職業發展中受到更多來自性別因素的阻力”相符合。

隨著年級的遞增,大學生感知到的生涯阻隔存在先弱后強再弱的特點,圖2為不同年級大學生的生涯阻隔平均數。

圖2 不同年級大學生的生涯阻隔平均分

由圖2可以看出,學生在進入大學一年級時感知到了一定程度的生涯阻隔,隨著對大學學習和生活的適應,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思考,學生普遍在大二時遭遇到來自內在沖突和外在挫折的更多生涯阻隔因素,阻隔在大三逐漸變弱,大四最低。研究用單因子方差分析方法得出,大二和大四學生的生涯阻隔得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說明大學生在剛進入大學的低年級階段特別是大二階段更需要生涯規劃教育和生涯咨詢輔導的介入。

運用單因子方差分析法研究發現,學習成績班級排名前30%的學生與成績在班級排名中等的學生在生涯阻隔表現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學習成績在班級排名后30%的學生其感知到的生涯阻隔低于學習成績班級排名中等的學生,如圖3所示。

圖3 不同學習成績排名學生生涯阻隔平均分

對樣本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法研究顯示,生涯發展定向與生涯發展未定向學生在生涯阻隔表現上存在顯著差異,t值為-5.333(P<0.01)。這與臺灣學者湯慧娟等[6]研究的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間存在關聯性研究相符合。專業類別、生源地、家庭經濟困難生、是否有校外兼職經歷等不同群體的學生在生涯阻隔表現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二)不同群體的大學生生涯信念及其差異情形

對樣本中生涯信念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樣本中大學生的生涯信念整體構面平均分為2.58,具體各分量表層面的題項平均分見圖4。如圖4所示,大學生在絕對適當和工作世界兩個分量表的題項平均分特別高,說明大學生在這兩個層面的生涯信念不適應程度較為突出。表明樣本大學生普遍存在對生涯選擇抱持完美或絕對適當的預期,認為工作應可滿足各方面需求;工作世界的高得分表明大學生普遍認為生涯選擇需順應社會價值觀及符合工作世界的需求。

圖4 生涯信念分量表題項平均分

對樣本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發現,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生涯信念適應程度上無顯著差異,但是在期望標準層面的表現上,男、女大學生存在顯著差異,t值為2.216,p=0.027<0.05,達到顯著水平,η2為0.009,顯示一種低度關聯強度。

藝術類與非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在生涯信念的總體表現上無顯著差異,但在人境適配和工作世界兩個層面中存在顯著差異(p<0.05),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低度關聯。就工作世界來看,藝術類學生比非藝術類學生更認為生涯選擇需順應社會價值觀及工作世界的需求。在人境適配上,藝術類學生更認同所選擇的職業或生涯方向須與個人各方面特質、興趣、專長等充分配合,如表3所示。

表3 藝術類與非藝術類專業學生在工作世界和人境適配的差異比較

注:*p<0.05

數據分析顯示,學習成績排名中等的學生不適應生涯信念最強,其次為學習成績排名前30%的學生,而學習成績排名后30%的學生相對其他兩個群體的大學生表現更好。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男、女大學生在生涯信念各分量表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大學生的期望標準表現出顯著差異(p=0.027<0.05)。男大學生在期望標準上的平均分高于女大學生,說明男生更傾向于對個人未來的生涯發展或是生涯選擇條件具高度期望,如表4。

表4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生涯信念期望標準的差異比較

注:*p=0.027<0.05

年級、生源地、家庭經濟困難、生涯發展定向與否、是否有校外兼職經歷等不同群體的學生在生涯信念的適應程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從生涯信念平均數來看,有校外兼職經歷的大學生生涯信念適應性愈強;大二年級的學生生涯信念不適應程度最高。

(三)大學生生涯阻隔與生涯信念適應情形之間的相關情形

用積差相關法對大學生生涯阻隔與生涯信念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生涯阻隔與生涯信念適應情形之間存在顯著相關(p<0.01),相關系數值為0.426,關聯程度為中度相關。說明大學生感知到的生涯阻隔愈強,其生涯不適應信念也愈強。兩個變量間的決定系數為0.181,表示生涯阻隔變量可以解釋生涯信念變量總變異的18.1%。生涯阻隔和生涯信念7個層面均存在顯著性相關(p<0.01),其中尤以自我懷疑層面與生涯阻隔的積差相關最高,其相關系數值達到0.421,為中度相關。

四、結論與建議

(一)大學生生涯阻隔與生涯信念的現狀及建議

大學生的生涯阻隔整體情況良好,在信心不足和決策干擾層面感知到較高的生涯阻隔,影響了個體的生涯發展。大學生的生涯不適應信念主要表現在絕對適當和工作世界兩個層面,表明大學生普遍缺少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對生涯選擇和發展抱持理想主義色彩。

建議:1) 增進大學生對自我的了解和覺察,高校生涯規劃教育不僅要實現課程的全覆蓋,也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提供針對個體的生涯咨詢與輔導,為學生自我覺察,自我探索提供幫助;2) 大學生應積極探索和了解工作世界和周圍環境,通過生涯訪談、實習實踐等方法轉變生涯不適應信念;3) 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生涯自信和生涯決策能力,化被動選擇為主動出擊,弱化生涯阻隔,提升生涯主動應對能力。

(二)不同群體大學生生涯阻隔和生涯信念的差異情形及建議

差異情形方面,就性別來看,女大學生在生涯阻隔的信心不足、發展阻撓和決策干擾方面比男大學生遭遇更多的內在沖突與挫折;在生涯信念方面,男、女大學生在期望標準上存在顯著差異,男大學生對未來的生涯發展持更高的期望;就年級而言,大二學生遭遇到最多的生涯阻隔,同時在生涯信念上表現出了最強的不適應狀態;就學習成績來看,學習成績排名中等的學生面臨最高的生涯阻隔和表現出最高的生涯信念不適應狀態;藝術類與非藝術類學生在生涯阻隔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生涯信念的人境適配與工作世界兩個層面表現出顯著差異。

建議:1) 開展針對不同需求群體的生涯規劃團體輔導活動,如針對女大學生因性別刻板印象導致的決策干擾、信心不足和發展受阻等專題輔導;2) 根據學生的年級特點開展針對性的生涯規劃教育,如面向大一新生重點實施學涯規劃,大二重點加強對工作世界的探索和非專業素質的培養,大三重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目標和就業觀念,確定未來的職業方向,大四重點幫助學生提供有效的就業信息、求職技巧和就業心理輔導;3) 引導學習成績排名中等的學生轉變不適應信念,主動探索自我,挖掘潛力,積極培養綜合素質,提高個人就業競爭力;4) 培養藝術類學生的自我覺察和統籌探索能力,喚醒生涯規劃意識,提高生涯規劃能力,引導學生拓寬生涯選擇領域,提高生涯選擇的靈活性和應變力。

(三)生涯阻隔和生涯不適應信念之間呈顯著正相關及建議

大學生的生涯不適應信念越強,其遭遇的生涯阻隔因素也越高。其中生涯信念中的自我懷疑層面與生涯阻隔的相關度最高,呈中度相關。

建議:高校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大學生主動了解社會和工作世界,幫助大學生轉變不適應生涯信念,提升大學生面對未來生涯選擇的自信和控制能力,指導學生利用有效途徑和資源主動弱化個體遭遇的生涯阻隔。

參考文獻:

[1] 陳麗如. 生涯發展阻隔因素量表指導手冊[M]. 臺北: 心理出版社, 2010: 1, 29.

[2] Amundson N. Myths, metaphors and moxie: the 3M’s of career counseling[J].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1997, 34: 76-84.

[3] 金樹人. 生涯咨詢與輔導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31.

[4] 吳芝儀. 我的生涯手冊[M]. 北京: 經濟日報出版社, 2008: 213-216.

[5] 李雅儒, 汪 抒. 全國大學生職業生涯阻礙因素的調查研究[J].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07(5): 50-54.

[6] 湯慧娟, 宋一夫. 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相關研究: 臺東大學體育系學生為例[J]. 臺灣運動教育學報, 2010, 4(1): 43-58.

猜你喜歡
生涯信念差異
JT/T 782的2020版與2010版的差異分析
相似與差異
我的教書生涯
為了信念
冠軍賽鴿的信念(上)
吐槽退役生涯
發光的信念
關于中西方繪畫差異及對未來發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異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