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視化分析
——基于1998-2011年CSSCI文獻統計

2014-08-06 06:16,
關鍵詞:期刊文獻學科

,

(浙江理工大學, a. 圖書館; b. 黨委宣傳部, 杭州 310018)

引 言

從20世紀末以來,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穩步提高,中國經濟和政治的主題詞不斷呈現令世人矚目的變化,市場經濟、全球化、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等關鍵詞,勾勒出中國向前發展的軌跡和取向。在此大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經歷了深層次、多方位的變革。近年來,中國興起運用知識圖譜等可視化方法來探究學科前沿和知識基礎發展動態的浪潮[1]。目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可視化研究,分析現狀和發展動向的成果還比較少。本研究對被CSSCI收錄的相關主題論文進行文獻計量統計,繪制相關主題的科學知識圖譜,以窺視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動向。

一、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研究數據主要來自中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SSCI)中1998—2011年來源文獻主題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圖分類號G641)的所有期刊論文,共計1 923篇文獻,包括題名、作者、機構、關鍵詞、刊名、發表時間、被引文獻等信息,然后對這些數據去重與格式規范,以圖形的方式進行直觀分析。信息可視化技術融合了人際交互、數據挖掘、圖像技術、認知科學等諸多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II作為可視化分析工具[2],分別選擇關鍵詞、機構、作者、文獻共引、作者共引、期刊共引作為網絡節點(均按默認閥值設置),進行文獻詞頻統計和知識圖譜繪制。

二、結果分析

(一)關鍵詞共現分析

共現分析通過描述關鍵詞與關鍵詞之間的關聯和結合,可以揭示某一領域學術研究內容的內在相關性和學科領域的微觀結構。1 923篇文獻共計422個,360種關鍵詞,圖譜1選擇出182個代表關鍵詞及之間的593條連線,反映了學科的研究熱點和變化趨勢。

從圖1的關鍵詞聚類,可以看出目前學科研究主要聚集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支撐的基礎理論研究,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二是以加強和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代表的教育教學研究,如“05方案”、“思想品德課”、“美育”、“教材建設”、“教學改革”等;三是以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實踐研究,如“教育創新”、“教學實效性”、“學科建設”、“問題意識”等;四是以加強校園文化、網絡文化、心理健康等的應用研究,如“網絡教育”、“自我意識”、“校園環境”、“厭學研究”等。

圖1 關鍵詞共現圖譜

從圖譜位置和出現頻次看,“馬克思主義”處于學科知識的中心位置,對學科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學科研究融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成為理論和實踐創新的源泉。這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在的、本質的、辯證的關系,從根本上指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的正確方向。

表1和表2數據均來自1 923篇來源文獻。系統對1 923篇文獻的所有關鍵詞(422個,360種)進行了統計分析,出現頻次最高的25個關鍵詞(表1),分年度的頻次變化較大的前4個關鍵詞(表2)。學科重視實踐和應用層面的研究,突顯“實效性”和“對策”意識,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園文化、實踐教學、人才培養等作為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緊跟時代潮流,把握社會發展脈絡,年度頻次變化較大的代表關鍵詞與當年社會發展主題具有較高的契合度,能自覺地把公眾關注焦點引入為學科研究的熱點,體現了理論研究來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的原則,如近年來涌現的“新媒體”、“金融危機”、“微博”等都成為了關注的熱點。

表1 出現頻次最高的25個關鍵詞

表2 年度頻次躍遷變化較大的代表關鍵詞

(二)機構分析

1 923篇文獻涉及1 411個發文機構,圖2顯示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機構發文量位居前列。這些機構擁有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或者相關二級學科的博士點,研究實力雄厚,學術影響力較大,是國內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此外,教育部和一些非高校研究機構也有不少成果發表,顯示出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和相關機構的重視和關注。雖然研究機構眾多,范圍較廣,但基于合作研究的學術成果不多,單篇文獻中有兩個及以上不同機構的文獻數量不到總數的10%,表明學科間協作和協同能力還有待提高。

圖2 機構發文量排名

(三)高產作者分析

1 923篇期刊文獻共有2 508位作者。從作者時間圖譜看,2005年之前顧海良、田建國、胡樹祥、徐柏才、佘雙好、劉獻君等作者發文量較高,2005年之后黃蓉生、鄭永廷、劉建軍、沈壯海、楊曉慧、曲建武、駱郁廷等作者發文量較高。與發文機構排名情況基本一致,他(她)們大多數來自領域內的重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實踐和應用研究方面有深入的探索,組成了學科高產作者方陣。

圖3 作者時間圖譜

圖4 作者發文量排名(按第一作者)

(四)關鍵文獻共被引文獻分析

文獻共引分析是通過兩篇或兩篇以上的文獻同時被別的文獻引用次數(即共引強度)來測度文獻在內容方面的相關度。本文通過文獻共引、作者共引和期刊共引三種途徑,以揭示學科的知識基礎。

1 923篇文獻共有效引文4 818條,平均每篇論文引用2.51篇文獻。從知識理論看,關鍵節點的文獻(共引強度較大)是領域內提出的重大理論或者創新概念的文獻,也是最容易引起新的研究前沿熱點的關鍵文獻。

領袖經典著作和高被引學科專業文獻是領域內主要關鍵文獻群體?!多囆∑轿倪x》、《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胡錦濤十七大報告、《毛澤東文集》、《列寧選集》和《江澤民文選》等領袖著作,被引次數較高,被引時間跨度較大,成為理論創新的經典必讀文獻,充分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本學科理論基礎和直接理論的科學性和客觀性[3]。

如表3所列,共被引頻次最高的10篇學科專業文獻主要論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理論,是學科入門的專業基礎文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如張耀燦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第2版)吸取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研究成果,在多方面作出了新的努力,被全國多所院校指定為學科必讀書目[4];魯潔的《德育新論》從道德哲學和文化學的高度,系統而又有新意地闡述了德育研究等內容,時至今日仍被認為是最有含金量的德育著作之一[5]。

從被引文獻類型看,圖書被引多,期刊被引少,在被引頻次前100位的文獻中,圖書占83.1%,期刊占9.2%,其他占8.5%(報紙、報告等),而被引最高的10篇專業文獻皆為圖書;中文被引多,外文被引少,在全部被引文獻中中文占85.3%,外文占14.7%。由于期刊文獻較圖書的知識更新速度快,信息也更為精簡凝練,顯示學科領域知識基礎的文獻老化速度較慢,知識結構較為沉穩,體現了人文社會學科發展一般規律。

表3 學科專業文獻被引頻次排名

(五)核心作者共引分析

共被引作者分析使作者按照被引證的關系聚集成一個個作者相關集群,從而揭示學科專業人員之間的聯系和結構特點。作者共被引頻次反映作者之間學術相關性強度,被引頻次越高,從某一方面顯示作者成果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更大,是反映領域內有突出作用的核心作者指標之一。所有被引文獻有3 961名被引作者,圖5顯示了學科核心作者分布情況和作者之間的學術相關性,連線越多越緊密,表明學術相關性越強。圖6列出被引頻次最高的前10位作者,他們基本上是學科關鍵文獻的作者(見表3)或者是學科高產作者(見圖4),對學科發展和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圖5 作者共引圖譜

圖6 作者被引頻次排名(按第一作者)

(六)共被引來源刊分析

被引文獻來自期刊、專著、報紙、報告和網頁等不同類型,其中期刊占66.3%,圖書占18.2%。學科高被引期刊主要來自高等教育、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期刊,此外,其他學科的期刊也有較高的被引頻次,如心理學、哲學等,反映出相近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已經成為學科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和新的生長點。

與文獻共引情況類似,圖書文獻雖然種類上不占優勢,但是總被引頻次(722次)遙遙領先,說明經典專著仍然是學科研究的知識基礎,特別是核心作者的專著;中文期刊被引多,外文期刊被引少,表明學科研究國際視野還需要進一步擴大。

表4 期刊被引頻次排名

三、討 論

1) 關注問題,加強實效研究。從關鍵詞共現可以發現,這些年來不斷更新和涌現了不少“問題”關鍵詞,大學生發展面臨的現實困境和成長煩惱無一例外地成為了研究的熱點。問題是時代的回音,是發展的產物。進入新世紀以來,高校理論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極大推動了學科的發展創新。鮮明的問題意識已經成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研究理論創新的重要特征[6]。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高校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肯定會碰到一些新境遇、新問題。自覺關注而不輕視,深入揭示而不掩藏,積極回應而不躲避,從生活中關注問題,從身邊發現問題,從理論中辨別問題,從實踐中解決問題,促進了學科的蓬勃發展,成為理論創新的重要源泉。必須要強化問題意識這個核心要點,立足于當代高校思想政治研究的實際,深入研究存在的“真”問題和“急”問題,“真”關鍵在于是否能從實際出發,是否能接地氣、有生氣,解決實際問題,“急”關鍵在于是否能順機而動,占領先機,把握主要矛盾,解決問題的主要方面,從而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和長效性,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必由之路。

2)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開闊研究視野。當今社會,全球化趨勢不可避免,多元化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存在,價值觀的沖突,思維方式的融合,文化傳統的滲透,話語體系的對接,使得中國和世界更緊密結合在一起。西方社會有著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形成了不同的學術流派,在實踐方面也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如西方社會提倡的“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等理念對當下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7]。但是從文獻的研究熱點和引用情況來看,西學東漸的探索較少,外文文獻引用率較少,中西學術思想交融成果還不多。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肩負著培養什么人和如何培養人的時代重任,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立足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努力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和理論成果,立足于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特征,深入探索他們的成才規律。同時還要放眼世界,積極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開展縱向和橫向的比較研究,樹立有民族特色和中國氣派的研究風格,為理論創新提供新的支撐點。

3) 加強學科整合,促進學科建設的科學化。當前人們面臨的問題日益復雜,依靠單一學科進行“單打獨斗”以解決社會問題的研究思路已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不同學科的研究正在不斷滲透、融合,日益成為學術創新發展的突破口,交叉研究已然是學術創新的必然路徑。因此一方面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基本支撐,增強學科發展意識,堅持學科獨立特征,完善學科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需要積極吸收其他學科的有關知識,發揮相關學科協同效應,借鑒教育學、倫理學、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新興學科,只有加強體系建設,才能贏得學科發展的空間,只有促進不同學科研究方法的深層交融,才能加快發展,與時俱進。同時也要拋棄簡單的“概念轉換”、“方法套用”、“體系移植”等認識誤區,加大學科開放程度,積極推動跨越式發展,為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全面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則淵. 科學知識圖譜方法與應用[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16-21.

[2] 陳超美. CiteSpaceⅡ科學文獻中心趨勢與新動態的識別與可視化[J] . 情報學報, 2009(3): 401-421.

[3] 平章起, 梁禹祥.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研究[M].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10: 21.

[4] 張耀燦, 鄭永廷, 吳潛濤.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 北京: 人民學出版社, 2006: 1-3.

[5] 馮建軍, 高德勝, 趙志毅. 用生命譜寫教育學: 魯潔教授學術思想記述[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6(4): 10-17.

[6] 馮 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研究[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 284.

[7] 陳篤彬.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101.

猜你喜歡
期刊文獻學科
期刊更名啟事
期刊簡介
【學科新書導覽】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期刊問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超學科”來啦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