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思想品德課

2014-12-26 14:32王麗燕俞雅飛
中小學德育 2014年12期
關鍵詞:價值引領思想品德課情境教學

王麗燕++++俞雅飛

摘 要:法律內容的教學一直是思想品德課的難點,需要教師探索有效的教學手段?;趯W生熟知的生活事件,以一個簡單的教學情境貫穿課堂,引領學生在探究與思考中獲得法律知識,實現價值引領。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情境教學;價值引領

中圖分類號:G41 ? ?文獻編碼:A ? ?文章編號:2095-1183(2014)12-0027-03

適應學生的成長需要,促進學生法律意識的進一步發展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的重要任務。如何讓法律基礎知識薄弱的初中生積極學法、懂法、守法、護法,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過程。陳家晶老師執教的“無形的財產”(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一課,用一個情境串起整節課,帶給學生一場法律學習的“盛宴”,更帶給筆者諸多啟示。

一、“舌尖上的向往”——激趣引思

美國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依賴于樂趣,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鄙险n伊始,陳老師播放了剪輯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美麗的中國影像,誘人的地方美食,牢牢抓住了學生的興趣。此時,教師拋出了第一個話題——何謂智力成果。

【教學片斷1】

師:剛才大家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

生1:美食的制作工藝。

生2:中國美食的傳統文化。

師:有我們寧波元素嗎?

生3:有,年糕和湯圓。

師:年糕有什么含義?

生4:年年高。

……

師:《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是怎樣拍攝下來的?進行了怎樣的藝術創新再加工?你又想到了什么?你怎樣評價創作團隊?

生5:視覺的盛宴,紀錄片給我們帶來品賞美食中國的藝術享受。

生6:智慧的結晶。

師:說的非常好??茖W技術成就、發明創造和文學藝術作品等,都是人類的——智力成果(板書)。說說你所了解的智慧成果。(引出主題——無形的財產)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法律板塊的教學往往因為內容枯燥而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渡嗉馍系闹袊肥菍W生熟悉并喜愛的電視節目,但美食與“無形的財產”有何聯系?這一懸念迅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之后,陳老師拋出第一個話題,從美食——藝術——智慧結晶,引出了本節課的主題——無形的財產。用“舌尖上的導入”,為學生帶來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讓學生初步感受無形財產的價值與魅力,并對后續學習產生了期待,以高度的熱情投入課堂。

二、“舌尖上的紛爭”——探疑解惑

在本課教學中,陳老師以《舌尖上的中國》為情境載體,以“品味美食,走近智力成果——以案說法,維護智力成果權——聯系生活,我有智力成果權——落實行動,鼓勵創新、支持原創”為線索,貫穿課堂。教學過程“懸念”重重,“情節”跌宕起伏,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

【教學片斷2】

教師呈現案例:《舌尖上的中國》海報侵權案。為了宣傳《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片,張發財答應幫朋友設計一張海報。他未經作者許欽松同意,就將從網上搜來的《嶺云帶雨》改編成為一幅“臘肉山水畫”。此案當時頗為轟動,學生多有所了解,由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師:價值兩千多萬元的畫作變成了“臘肉畫”,這里有沒有侵權行為?生活中,哪些屬于智力成果權呢?

生1:許欽松有著作權。

生2:商標權、著作權。

師出示法律知識“加油站”,讓學生了解智力成果權的相關內容。

師:許欽松擁有哪些權利?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張發財又該承擔哪些責任?

生2:許欽松有使用權和報酬權。

師:這一案例屬于哪種侵權?

師:請你用已有的法律知識來為他們作出解答。(學生先討論后發言)

生答略。

老師總結學生發言,出示依法維權的途徑。

對學生而言,《舌尖上的中國》海報侵權案真實、有趣;陳老師又拋出了懸念重重的問題:“兩千多萬的畫怎么變成了臘肉——是否侵權”“屬于哪種侵權”“當事人如何維權,該承擔怎樣的責任?”“最后結果會怎樣”。如此,以問題引發探究,促進學生調動已有法律知識,在探究學習中進一步了解了智力成果的內容,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權,更要學會依法維護智力成果權。這樣的法律學習鮮活生動,讓學生印象深刻,自然達成了學習目標。

三、“舌尖”上的享受——提升素養

2011版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課要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狈蓛热莸慕虒W不僅僅是法律知識的普及,更是一種價值引領,要讓學生樹立法制觀念,不斷提升公民素養。學習“無形的財產”,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智力成果權,學會依法維護智力成果權,更要鼓勵學生積極創造智力成果,為祖國、為人類作貢獻。因此,陳老師在課的最后設置了“化干戈為玉帛”這一環節。

【教學片斷3】

師:最后結果到底怎樣?播放視頻:化干戈為玉帛。海報設計者張發財承認自己侵權,篡改了畫家許欽松的山水畫《嶺云帶雨》,并致以誠摯的歉意;許欽松也并未動怒,反而因為自己的作品通過《舌尖上的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而高興。事情得到圓滿解決,大大出乎人們意料。

師:沒有唇槍舌劍,也沒有對薄公堂,不僅讓人想起了海報上的那塊臘肉,美味可口。(微笑著引導)看完《化干戈為玉帛》,你又想到了什么?

(學生進行討論)

生1:我們必須要有版權意識,法律意識。

生2:必須要有依法維權意識。

生3:侵犯了他人權益要主動承擔責任。

生4:社會要加強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勞動。

……

師:未成年人也有智力成果權,智力成果權不受年齡限制。生活中處處有創新:展示2013年寧波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部分作品)。建議同學們課后開展“智力成果”小競賽,請說出你的創意。

生1:撰寫一篇關于創新的政治小論文。

生2:我要畫一幅宣傳畫,鼓勵創新,反對抄襲。

生3:我要通過小發明改變我們的生活。

……

“化干戈為玉帛”的結局,讓學生在法律的嚴肅之外,領略到了人性的美好和溫情;“智力成果”小競賽的創意,則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熱情。從美食——法律紛爭——智慧創新,陳老師用跌宕起伏的教學“情節”,激發了學生學習法律和勇于創新的熱情。

此外,精心設計和靈活運用板書,是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增強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1]板書設計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陳老師引領學生用概念圖構建起了本節課的知識網絡(見下圖)。陳老師先將關鍵詞——智力成果在

預設的位置板書出來,之后,伴隨著教學進度完成板書。每一個關鍵詞都由學生思考得出,從智力成果權——無形的財產,昭示法律的尊嚴;從如何維護智力成果權——有形的保護,讓學生學會用法,提高創新意識。概念圖直觀準確、精巧簡約,幫助學生構建起清晰的知識框架,為本課學習作出了清晰的總結與詮釋,也為此次舌尖上的“盛宴”畫上了美麗的句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陳老師基于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創設情境,為學生帶來了一節“舌尖上”的思想品德課,更帶給學生一場思維的盛宴。讓學生學法、懂法、守法、護法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必然要求,如何優化教學過程,需要我們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

[1]孫全軍,鄒德勝."非連續文本"資源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中小學德育,2014,(2).

(作者單位:寧波市曙光中學

浙江寧波 ?315040)

責任編輯 ? 毛偉娜

猜你喜歡
價值引領思想品德課情境教學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情境教學模式探究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課升華的金鑰匙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多元價值觀背景下的價值引導與美德塑造
淺談思想政治課中負面案例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