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關系設計:從含糊性到織造性1

2015-01-22 06:16邁克阿紐薩斯蒂姆英戈爾德MikeAnusasTimIngold孫志祥辛向陽
創意與設計 2015年4期
關鍵詞:表層物體設施

文/邁克·阿紐薩斯 蒂姆·英戈爾德(Mike Anusas, Tim Ingold) 譯/孫志祥 辛向陽

1.引言

本文認為,西方工業社會的主流設計追求形式邏輯,這種邏輯削弱了我們認知與周邊世界的物質關聯廣度和深度的能力。根據這種形式邏輯,物質和能量循環管/線都被包在不透明的密封表層里面,它們合謀阻礙人們對這些循環的認知,所呈現的是分立完美的實體的外表。依據維蘭·傅拉瑟(Vilém Flusser)2Vilém Flusser, The Shape of Things: A Philosophy of Design (London: Reaktion, 1999).的哲學思想,我們認為這種邏輯的根源在于人們需要給物質世界披上“物”的外衣,結果使人類陷入了環境日益異化的惡性循環之中。本文探討整個人為設計的世界——其產品、建筑和空間——追逐這種需要的方式。同時指出,由此人們越來越難以追蹤其活動的物質蹤跡和環境后果。本文提議,重新定位設計目標,重新進行形式構想,從而使形式抵制將物質世界“物化”的傳統。我們建議,視形式具有“織造性”,視物質世界由能量線組成,視設計為強化人與環境關系的實踐。本文結語部分評述了本文所依據的跨學科活動,借以呼吁設計師加強學科聯系,拓寬設計創造性地參與不斷改造世界的視域。

2.錯誤的邏輯

西方工業化設計所創作的對象都是表層和所謂的“層下設施”3我們自創了“infrastitial”(層下設施的)這一術語(infra=“在……之下”+stare=“臺,座”),替換“infrastructural”(基礎設施的)一詞,以便避開后者基礎支撐這一隱含意義。由此派生的術語還有“infrastices”(層下設施)和“infrastitiality”(層下設施狀態)。的分割。所謂“層下設施”,是指各類電氣、化學和機械構件,它們的部件、結構和管道,以及它們所傳送的能量、氣體和流體?!氨韺印蓖ǔJ遣煌该鞯?、平滑的固態層,諸如鑄殼、石膏壁、鍍層和鋪面。將層下設施密封在表層之內,破壞了其連續性,形成單一的、不相關聯的物質實體——一個物體。隨著層下設施成為隱蔽的內部存在,需要其他物質元件——界面——刺穿物體的表層,使該物體得以使用并與其他物體相接。主流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巧妙的創造,4蘋果iPhone 手機、平板電腦和MacBook Air 筆記本是這種形式邏輯的典型代表,其特點是產品表層封裝幾乎天衣無縫,表層下的元件高度隱蔽受控。實施這種形式邏輯,并且盡其所能完善這一邏輯。由于這種創造,表層成為人類日常感知的主要基質,物體獲得了最高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地位。5加里·哈斯維特(Gary Hustwit)的紀錄片《物化》(2009)的片名和主題很好地說明了“物體”在西方工業化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盡管這一邏輯已被接受,無處不在,卻給環境感知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將世界建構為一系列表面上獨立、分立的物體,很難感知到世界彼此依賴、相互交織的本質特征。物質流動具有重要的環境意義,卻像層下設施一樣被掩蓋,被賦以較低的感知價值。其間的蘊含就是,局部活動應該發生在有限的外殼里,基本忽視日常生活周圍、維系日常生活的物質的連續性。這種感知到的不連續性應該引起當下設計的關注。當下設計應該響應并承認感知、物質形態和環境可持續性之間的緊密聯系,1許多可持續設計學者承認,物質形態和環境可持續性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如Stuart Brand, How Buildings Learn: What Happens After They’re Built (New York: Penguin, 1994); Jonathan Chapman, Emotionally Durable Design: Objects, Experiences, and Empathy (London: Earthscan, 2005); and Stuart Walker, Sustainable by Design: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Earthscan, 2006)。許多人類學家承認,感知和環境可持續性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如Tim Ingold, 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dge, 2000) and Kay Milton, Loving Nature: Towards an Ecology of Emo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2).承認世界的不同組成成分相互依賴這一世界觀的重要性。2許多關注環境可持續性的學者強調世界相依的觀點,參見James E.Lovelock, Gaia: 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David W.Orr, Ecologic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and John Thackara, In the Bubble: Designing in a Complex Worl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5).

我們還應質疑這種傳統形式邏輯事實上的合意性和現實性。一切形態的生命都是難以控制的。每當看到預制成型的封閉表層,好奇的人類常常謀求突破表層,弄清表層本身的構造,試圖與內部的復雜構造創造性地互動。3人類的聰明才智每天都用在對現有產品、建筑和空間的解構、革新和再設計上,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類的好奇心。每當看到分割的地貌、不同居住和活動形式的指定空間,人類往往猶豫彷徨,對周邊的世界充滿無限的好奇感。4從籠統的(如本地行走和遠行)到具體的(如猜火車或跑酷),形形式式的“休閑”活動都彰顯了這種好奇心。

許多物質都和活性生物一樣充滿活力,很少屈從于控制。樓宇常常發生液體滲漏現象,居民從中得知日常使用資源的流轉路徑。有些資源管線因其規模和潛在的封入表層之內的經濟費用,無法設計為“層下”(例如,高壓電網是一個龐大的結構,在空間上上下下無序地延伸)。

因此,以表層和層下設施分割為基礎的形式邏輯不一定符合生命的動態屬性;這種分割似乎更多地限制而不是有助于實現人類的欲望和物質的特質。然而,這種形式邏輯和現有的美學、人類工程學、安全、商務和管理思想具有內在的聯系,因而質疑這種形式邏輯無疑是一種挑戰。為了有所進展,我們圍繞最受關注的問題:物體,開展哲學批評。

3.設計:清除障礙的障礙

本節的標題取自哲學家維蘭·傅拉瑟的一篇文章。維蘭·傅拉瑟的論點和我們非常相似,關于物體的問題屬性有以下著名的論述:

‘物體’(Object)就是造成不便或成為障礙的東西,一個就像擲到你路上的拋射物(projectile)一樣的問題(problem)(就像projectile 的詞源一樣,源自拉丁語的obiectum,希臘語的 problema,既有物體的屬性,又有問題的屬性)。只要世界有障礙,世界就是客觀的,實在的,成問題的?!杏玫奈矬w’就是人們使用的物體,需要將其他物體移開的物體。這一定義本身具有內在的矛盾:清除障礙的障礙?5Flusser, The Shape of Things, 58.

傅拉瑟認為(我們同樣認為),以物體形式出現的物質文化造成了障礙問題:更具體地說,它阻礙我們在行動的路上進行關系追蹤。傅拉瑟繼而提出了一些潛在的方法,應對這些物體以及它們對我們所形成的障礙:

我在路上遇到了障礙……;我推翻了其中的一些障礙……為了繼續下去,所推翻的障礙結果又成了障礙本身。繼續得越多,為有用的物體所礙越多(更多地是以汽車和后勤機械的形式,而不是以冰雹和吃人的老虎形式)……我越是繼續,文化變得越客觀、實在和成問題。6同上。

這一段文字了凸顯了我們借以取得突破的事物、得以前行的事物是如何成為障礙物本身的。隨著我們前行,這些障礙成倍地增多。這著實讓我們想起現代社會狀況,即往往通過進一步技術化和物化的方法應對環境問題,從而導致更大規模的障礙,以及隨之而來的諸如浪費、污染、氣候不穩定等環境負面影響(繼而又通過進一步技術化和物化的應對方法,造成惡性循環)。該段文字同時總結了產生環境信息界面的效應——這一點我們會回過頭來再講。鑒于這種無望的情形,傅拉瑟給出了一條出路:

圖1 豐田普銳斯轎車能耗界面

為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我自己拿出設計:我自己把有用的物體擲到他人的路上。那么,我拿出的設計應該是什么形式,我身后的人才能繼續使用下去,同時又能盡量避免受阻呢?這既是一個政治問題,又是一個美學問題,而且成為創造事物的核心問題……

……因此,有用的物體是我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媒介(中介),而不僅僅是物體。它們不僅僅是客觀的,而且是主體間的,不僅僅是成問題的,而且是對話性的。有關創造事物的問題,也可以這樣來問:我拿出的設計形式能不能更多地強調互動性、主體間性和對話性,而不是客觀性、實在性和問題性呢?1同上,58-59。

在此,傅拉瑟提出了人類主動參與創造物質世界的角色,這個物質世界以關系和互惠為基礎,以中介、對話和互動屬性為特征——就像他所堅持的那樣:“我自己拿出設計:我自己也在擲”。在尋求置換傳統形式邏輯的同時,應該能夠將設計重新構想為一種實踐——通過更多的物質參與,為人與環境的中介對話提供便利。

傅拉瑟在文章的結尾將物體的問題性和更宏大的問題關聯起來。他主張,以物體為主導的文化往往內聚焦在物體本身,忽視對話關系,導致社會自由受限、物質浪費和熵增加。他的結論將物質形態特征定位為關系到主流社會和環境問題的核心問題。

4.學科障礙

為了更詳細討論起見,茲回顧一下產品、建筑和城市設計學科中傳統形式邏輯生產物體的方式,以及這些學科謀求應對環境關系問題的方式,并且分析一些案例。在這些案例中,這些學科提出了一些形式以便挑戰層下設施和表層的傳統分割。

4.1 產品設計

在產品設計中,我們所關注的是批量生產的日用品。這些產品的制造和使用依賴物質和能量,如電話、吹風機、計算機、洗衣機和汽車。在主流產品設計中,這些物體都遵循傳統的形式邏輯,因而很少考慮激發產品使用者與維系產品生產使用的能量和物質循環進行交互。

當然,政府和制造商確實認識到環境意識問題的重要性,而且謀求通過產品和銷售點的交互來應對這一問題。一種慣常做法就是,以標簽形式給產品附加環境信息。所謂的“生態標簽”的重點在于傳遞日用品量化的“環境影響”,如洗衣機、冰箱冰柜和吸塵器。這種做法始于20世紀70年代,在國際上已很普遍。2Cecilia Bratt, Sophie Hallstedt, K.-H.Robèrt, G?ran Broman, and Jonas Oldmark,“Assessment of Eco-Labelling Criteria Development from a Strategic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9 (2011): 1631-38.

然而,采用生態標簽的做法恰恰強化了我們的論點,進一步表明現代產品及其物質形態本身并不能有效地深化使用者對環境關系的感知。為了彌補這一有效性的缺失,制造商最近給產品標記引入了環境信息界面,其通常形式就是能量監測(見圖1)。這一最新發展表明,物質形式完全能夠為追蹤環境影響提供有效的位點。然而迄今為止,這些影響的表征形式只是從孤立的儀表測量提取的、以地圖、表格、曲線圖和圖像等形式轉述的數據匯編。這些數據顯示所預設的是存在一個客觀屬性的世界,這些屬性基本獨立于人的直接感官,而人通過這些感官感知并逐步了解所處的環境。這樣,正如傅拉瑟所預言的那樣,這種環境影響監測只會促進物化的設計,更難推進使用者感知環境關系。

圖2 安東·古斯塔夫森和瑪格娜斯·吉倫斯魏德設計的電源提醒線:電源線根據相連電器的耗電情況發光。 攝影:卡爾·達爾斯泰特(Carl Dahlstedt)

最近,有形交互設計已經謀求克服圖形顯示的感知缺陷。例如,安東·古斯塔夫森(Anton Gustafsson)和瑪格娜斯·吉倫斯魏德(Magnus Gyllensw?rd)1Anton Gustafsson and Magnus Gyllensw?rd, “The Power-Aware Cord: Energy Awareness Through Ambient Information Displa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HCI), Portland, OR, April 2–7, 2005.設計的“電源提醒線”(見圖2)等原型表明了把人們的注意力直接引到產品運轉所依賴的物質能量循環上的方式。這種設計創新開啟了種種可能性,值得關注。同時表明,直接感知存在廣闊的創意范圍。然而,這些與物體的物質文化相比,尚處于概念化階段。物質文化中的層下設施和表層的分割現象依然存在,很難克服。

4.2 建筑設計

大多數日常建筑都具有相同的特征:表層元件和層下設施原件分割。表層元件意在可感知,層下設施元件意在隱蔽。表層不僅包括與水、能源和電信基本供給有關的界面元件(如控制板、龍頭和插座),還包括外表層(如房屋立面和屋頂)和里表層(如地面、墻面和天花板)。層下設施元件包括地基、通風井口以及垃圾、水、能源以及電信信號管道。盡管一些層下設施元件通常具有一些人群(在不列顛叫做“DIY 愛好者”)感興趣的素材,但是大多數層下設施元件主要是為專業技術人員(叫做“手藝人”)設計的。在這種背景下,層下設施元件在日常物質文化中不再重要,結果形成了符合主流審美價值的通用物質形態,但不是直接幫助居民跟蹤物質能量循環。

隨著后現代“高科技”風格的來臨,隨著樓宇服務顯示成為主要的審美特征,這些建筑設計傳統受到了挑戰。在最極端的情形下,表層和技術構件之間的關系遭到顛覆,技術構件被置于“頂部”成為“在上設施”,而不是在下(見圖3)。然而,這種風格既沒有破壞也沒有淡化表層和技術結構各物質元件之間的分割。分割仍然存在,只是被倒置了而已。此外,高科技風格的中性、抽象、機器似的形式受到普遍批評,斥其忽視了歷史背景和地域感,而且和人類住宅的通常規模不相適應。這些批評在回歸傳統形式邏輯的同時,也為后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打開了方便之門。2有關近代、現代和后現代建筑風格演變的評述,參見Charles Jencks, Architecture Today (London: Academy Editions, 1988)。

為了更好地感受到層下設施的能量流通,當代建筑設計更加注重設置的環境信息界面,這一點和產品設計領域有相似之處。這些界面通常為能源監測組件,位于一般的家居空間,具有數字圖像顯示,讓普通居民一目了然。和產品設計一樣,這些裝置能夠有效地突出建筑居住使用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但是使這些影響以抽象信息一覽表的形式出現,又合謀再現了阻礙直接感知環境關系的形式邏輯。

圖3 理查德·羅杰斯(Richard Rogers)1986年設計的倫敦勞埃德大廈,顛覆了表層和工程結構的傳統建筑順序,把結構和服務顯露在建筑外部,賦以整潔的內部以表層的特征。攝影:彼得·麥克德莫特(Peter McDermott)

4.3 公共空間設計

現代城鎮鄉村的公共空間也體現了表層和層下設施之間的分割,這和產品設計以及建筑設計所碰到的情況類似。人們可以直接感知到景觀和建成環境的成型的表層——包括田地和公園用地,人行道和道路。土壤、地洞和根基等地下結構,水、污物、能源和電信管道,以及諸如消防龍頭、維修孔和電話接線盒等界面元件,都是藏而不露,無法感知的。

公共空間層下設施元件都受其位置及其表層的模糊性所遮掩,這一點又過于產品設計和建筑設計。它們常常遠離一般居住地,如遙遠的高原或者指定的工業區;或者位于日常視線之外,如頭頂上的電線或電信線路。1反之,侵占人們日常居住空間或有損風景的層下設施開發都會招致強烈的抗議。這些利用遙遠地點、按照實用美學設計層下設施元件的做法,使得這些層下設施元件和日常生活失去直接的聯系。只要它們繼續運轉,它們總是永久背景的一部分,無人關心。和日常生活關系更緊、意義更大的是景觀和建成環境的表層特質,它們為人們在具有主流文化意義區域的日常住行提供了方便。這種傳統的公共空間設計并不能讓人從物質的角度理解人和周邊環境之間的不解之緣。

如果把我們的觀點用于公共空間,顯然我們的觀點和社會學家伊麗莎白·興登堡(Elisabeth Hindenburg)的觀點相同。2Elisabeth Heindenreich, “Spaces of Flow as Technical and Cultural Mediators Between Society and Natur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11 (2009): 1145-54.在此,興登堡記載了所謂的資源層下設施從先前的有形物態——如古代的溝渠——變成感官無法感知到的當今狀態的歷史過程:“管線都隱藏在地下或者墻壁內,人眼再也看不到它們了”。3同上, 1149。她認為這種隱形體現了“一種將自然資源消耗與自然環境及環境影響割裂開來的文化觀”,4同上, 1147。導致公眾環境意識下降,最終對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她在結語中呼吁,“讓隱形的流轉過程‘有形’”5同上, 1154。,將資源層下設施轉變為物質文化的有形形態,使得環境參與能夠超越有限的“抽象知識”,并且成為一種“具體的體驗和感性的認知”實踐。6同上。

第二,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識字學習的能力。識字教學十分枯燥還很抽象。在課堂學習的時候,我們老師應該開動自己的腦筋,運用所學開發一些新的科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興趣并且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所以在我們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創設一些有趣的課堂小游戲,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刻記憶所學知識,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拉近師生距離,更能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學生喜歡學習,課堂效果肯定就提高了。例如,采用“蘿卜蹲”游戲,把生字學習與記憶以比賽的形式進行,課堂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除社會科學以外,我們還發現了層下設施的不可感知性造成環境關系貧乏的其他證據。借助于實證研究,通信和可靠性研究科學家卡倫·泰勒(Karen Taylor)和 安 德 魯·W· 凱 勒(Andrew Widlea Koehler)認為,如果設計方法降低了層下設施系統在公共空間的感觀和文化存在,則對它們的社會技術性能具有負面影響。7Karen Taylor and Andrew Widlea Koehler, “In Defence of Ugliness: The Role of Technical Presence i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System Endurance,”(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as Vegas, NV, May 31–June 2, 2007).試比較一下新奧爾良、洛杉磯和荷蘭的堤岸系統性能,不難發現,荷蘭的堤岸系統不僅具有顯著的感觀和社會存在,而且享有較高的技術性能記錄;而新奧爾良的堤岸系統,感觀和社會存在都要低得多,在2005年的卡特里娜災難中驚人地潰堤??▊悺ぬ├蘸桶驳卖敗·凱勒發現,荷蘭堤岸的公眾可見性,加上相關的教育計劃、旅游信息和民俗,確保人們能夠充分認可這些系統的價值,盡管這些系統表面上看來并不美觀。這樣,這些系統贏得了公眾的高度尊重,吸引了經濟投入,并按照最高標準進行維護。相比之下,新奧爾良的堤岸系統和周邊公園用地融合無痕,人們很少會注意到它的存在。因此,它們沒有能夠得到特別的關注。也正是由于公眾的漠視,經濟投入水平和維修標準都大大低于荷蘭??▊悺ぬ├蘸桶驳卖敗·凱勒的結語和我們的觀點不謀而合:“重要基礎設施的美學形態促成該系統的終極效率”。1同上。

5.從含糊性到織造性

那么,摒棄表層和層下設施之間的分割,重新建構物質文化,意義何在呢?事實上,意義就在于打開將物質能量循環掩蓋在侯美婉(Mae-Wan Ho)稱之為“含糊的、乏味的、僵化的數字表層”2Mae-Wan Ho, “The Role of Action in Evolution: Evolution by Process and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Perception,” Cultural Dynamics 4, no.3 (1991): 348.之下的傳統形式邏輯。這一表層密謀欺騙不加懷疑的觀察者,將事物的外在罩殼視為現實。但是,倘若表層不是含糊的,那又會怎樣呢?倘若表層是物質自身在生產的混合流動中、從活靈活現的運動織造而來,又會怎樣呢?再者,倘若環境并非我們常常以為的分立物體的網絡化組合,而是運動中的物質所形成的纏繞交織的網,事物形態不斷從網中涌現,那又會怎樣呢?物體留下固定的點痕、預期的“終點”或者終止的時刻。然而,物質運動并不是點到點的運動,而是永遠在點間移動,3Gilles Deleuze and Félix Gua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London: Continuum, 2004), 323.避開或克服傅拉瑟所謂的業已成為前進障礙的物體。

按照這一觀點,我們可以把居住的世界視為相互交織的線所形成的織錦,而不是彼此相連的物體所形成的圖設。4Tim Ingold, Lines: A Brief History (Abingdon, UK: Routledge, 2007).而且我們可以認為,環境關系沿著這些線不斷伸展。它們所織造的不是模糊的表層,而是透性膜。這一透性膜并不導致里外分割、顯隱分割或者表層與深層的分割。蘇珊·庫奇勒(Susanne Kuechler)認為,“真正重要的是一種新型的表層本體論,用互補的關系取代里、外的對立,隱、現的對立,物質與非物質的對立。這種互補的關系需要的是轉化而不是切分”。5Susanne Kuechler,“Technological Materiality: Beyond the Dualist Paradigm,”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25, no.1 (2008): 116.這樣,事物的表層就和其結構合而為一,而不是表層和深層分離,表層的和層下設施分離。這些表層不再是表面的,結構也不再是層下設施;相反,無論是表層還是結構都是間質的,“處于事物之中”。通過關注環境的實踐,將表層織入世界的間隙之中。傳統所強調的是表層形式(如建筑立面或外殼)的功能,從而掩蓋底下的或內在的事物。相比之下,我們的方法強調表層的織造,或者可以叫做織造性。6Tim Ingold,“The Textility of Making,”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34, No.1 (2010): 91-102.

基于物質能量管線和循環路徑織造的間質性表層的織造性,我們提議遵循以下方法,思考人類、物質和環境關系。首先,我們可以思考如何通過把人類-造物的運動及實踐線和能量使用流相結合,增強環境關系意識。麥德斯·延森(Mads Vedel Jensen)關于釀造過程操作工的分析說明了這一方法。延森指出,技能性實踐中的人體運動節奏設計可以通過管道、閥門和龍頭系統與液態介質的循環相協調。7Mads Vedel Jensen, “An Anthropological Move Towards Tangible Interaction Desig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ordic Design Research Conference, Copenhagen, May 29–31, 2005).對于從業者而言,該系統并不是一種物體組合,而是通道、運動和流通所形成網絡。運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考慮重新設計烹飪和造物,讓食品制作的體態和技能響應能量的提取和流通,或者重新設計公共空間臨時通道,讓行人和車輛運動與水電的物質軌跡相一致。

第二,在連接遠、近環境間質關系所形成的織物中,將物質能量流通管線直接可感知化,那么成為審美焦點的將不再是織物的外觀,而是織物的物質特性。以這種織造性的方式將物質能量視為線,是當代一些工藝學者-實踐家作品中的顯性主題。例如,麥琪·奧斯(Maggie Orth)在“電子紡織品”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表明,電子器件和導電纖維可以編織在一起形成高感交互織品(見圖4)。8“Maggie Orth, PhD,“Art, Technology, Design,” http://www.maggieorth.com/ (accessed November 30, 2012)。

第三,我們可以考慮如何以紡織品為焦點反思建筑設計的一些基本概念。當然,建筑物是織出來的而不是造出來的并不是什么新思想。早在19世紀,戈特弗里德·森佩爾(Gottfried Semper)就有經典的論述,認為建筑物的起源“和紡織品的起源不謀而合”。9Gottfried Semper, “Style in the Technical and Tectonic Arts or Practical Aesthetics,”in The Four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and Other Writings, trans.Harry Francis Mallgrave and Wolfgang Herrman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54。 文章最初發表于1860年。近來,建筑史學家肯尼斯·弗萊普頓(Kenneth Frampton)在《建筑文化研究》一書中進一步研究了這一問題。他主張,建筑物“不僅具有視覺效果,而且是可感觸到的”。1Kenneth Frampton, 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 The Poetics of Construction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5).這樣,對建筑物的體驗,既是對建筑中融為一體的材料和力的近距離觸摸,也是對其圍合起來的客觀形態的遠距離凝視。在題為“居所、屏障和帳篷”一文中,傅拉瑟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他以游牧帳篷為例討論所謂“幕墻”的時候,把它描繪成一塊織布,“不僅愿意接受各種體驗(愿意接受風,愿意接受神),而且儲存這一體驗”。2同上,2。

圖4 將傳統的紡織纖維和電路編織在一起的電子紡織品:麥琪·奧斯《電子藝術100年》

6.結語:設計人類學在認識和造就世界中的作用

本文批評了主流設計意欲型塑世界的方式,批評了主流設計對于人們拓展環境關系范圍所帶來的局限性。然而,這種批評并不是要貶低設計。相反,我們旨在呼吁一種更加反思型的設計實踐,呼吁加強設計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擴大設計的社會影響范圍。

依據傳統,對于環境問題,設計往往采用技術決定論,關注物體及其最終結果。這種方法有它的價值和地位,但是在理解人類實踐和感知方式方面具有其局限性。為了克服這一局限性,環境設計研究已經更加關注體驗、行為和文化。3Flusser, The Shape of Things, 57.在此,我們強調需要采用人類學的方法進行形式分析及其與環境感知關系的分析。和設計一樣,人類學具有跨學科性質,而且人類學的發展,大多得益于人類學積極參與其傳統學科以外的研究領域。此外,人類學已經超出了其以人為中心的根基,進行與材料、技術和生態相關的探究。同時,設計——傳統上發源于材料研究——已經發展到更加深入地關注文化現象和生態過程。在這兩大學科發展之間,存在出現設計人類學的空間,將人類學的方法論和知識的深刻見解與設計技能和過程的創造性實踐相結合。

因此,我們所呼吁的是這樣一種設計實踐:反思自身學科的創新,分享對生命的理解,深諳感知、文化和材料之間的關系,不斷積極地、創造性地美化人類生活。設計在這種實踐中的作用不僅僅在于將產品封入外在的形式之中,從而增加產品的價值(其外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迎合了消費者的鑒賞力),而是致力于解決一些重大問題,即人類實踐在環境關系結構中的作用等相關問題。

擴大設計的知識、潛力和范圍,對現有設計實踐的傳統和范圍勢必是一種考驗。本文簡要地提出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理解物質形態的方法。如果把其間所表達的思想運用于當下商務和管理背景,無疑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可以理解的。在有關設計未來的學術命題中,我們必須像所有社會批判研究一樣,將這些背景視為文化現象,它們自身也會受到批評和爭議,也會發生變化。我們還主張,在認識和創造世界的共有軌跡中,這些研究不只是哲學和社會分析的任務,也會吸引設計師的創造性研究。

猜你喜歡
表層物體設施
民生設施非“擺設”
半潛式平臺表層卡套管處理與認識
水體表層沉積物對磷的吸收及釋放研究進展
深刻理解物體的平衡
我們是怎樣看到物體的
公共充電樁設施建設正當時
擅自啟用已查封的設施設備該如何處罰?
為什么同一物體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樣?
機電設施非正常損壞理賠修復的思考
超聲波光整強化40Cr表層顯微硬度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