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巖畫中人物的服飾形式及特征考釋1

2015-01-22 06:16童永生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創意與設計 2015年4期
關鍵詞:發式頭飾巖畫

文/ 童永生(江南大學 設計學院)

人物畫是我國巖畫重要表現內容,尤其是在南方區域巖畫中,如廣西、貴州、云南等省發現的巖畫中,表現人物活動的內容占半數之上。見于巖畫上的人物,從事著各項活動,按活動內容來分類主要有:勞動生產類如狩獵、放牧、轉場、馴獸、捕魚、采集、收割等;原始宗教類如祈禱、祭祀、作法、巫術;娛樂類如舞蹈、踏歌、踢毽、雜耍等;戰爭類如作戰、操練、格斗等。如果按中國南北巖畫的區域特征來大致分類的話,南方人物多以表現舞蹈活動為主,北方人物多以表現狩獵活動為主,人物的形象生動活潑。

我國各地的人物巖畫,由于各自的區域文化傳統和民族習俗不同,人物在形體上也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北方草原地區的人物巖畫,軀干部分或粗或細,或長或短,四肢較粗大,部分人物束腰系帶,上肢或舉或垂,下肢或叉或立,各不相同,一般不予表現手指部位。西南山地巖畫,人物的形像特點鮮明,四肢甚細,僅作示意性表現,身軀作倒置三角形,一般是上肢較長,而下肢較短,部分人物表現手指,著重表現上肢,下肢僅作模式化姿態表現。

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在中國各地巖畫中出現的人物形象有著較為顯著的人物裝飾,主要分為衣飾、尾飾、發飾、頭飾、耳飾、鼻飾等。這些人物裝飾有著鮮明的民族特征和區域文化內涵,反映了我國遠古時期的先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形成的審美情趣與文化特征,是我們今天研究民族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形象的文獻資料。

一、中國巖畫中的人物衣飾

圖1 內蒙古陰山巖畫中人物著裝與今日蒙古牧民著裝之比較

圖2 新疆天山巖畫中的女性服飾與今日維族女性服飾之比較

圖3 云南滄源巖畫中羽衣

中國的早期巖畫(距今大約一萬年以前)一般不表現衣著,人物的形象是裸體的,或者是人物的衣著表現不明顯,只有晚期巖畫(距今大約5000-3000年)中的人物表現衣著。

(一)中國北方巖畫中的人物衣飾

內蒙古是我國巖畫的集中區域,巖畫中的人物形象,一般表現為身著大衣或長袍,束腰系帶,與今日在內蒙古牧區所見到的牧民形象差不多。比如,在陰山巖畫中描繪的一幅蒙古牧民人物形象,頭戴盔狀帽,身著長袍,腰中束帶,腳穿氈靴。

而在新疆草原巖畫中的人物衣飾則出現了另一種裝束:身著上窄下寬的裙裝,腳著長靴,這與今日新疆維族女性服飾十分相近。如在新疆天山溫宿縣小庫孜巴依巖畫區發現一幅雙人狩獵巖畫,畫中表現了兩位獵人,身著等腰三角形長裙,正盤弓搭箭射殺一群山羚羊和羚鹿。我國的裙子有著古老的發展歷史,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學會使用骨針將兩片獸皮連綴縫合起來,形成類似裙子的雛形,借以遮體護膚。到了周代,婦女的衣裳多采用上下相連、顏色相同的袍制,現在的連衣裙可能由此演變而來。

綜觀我國北方草原區域的人物巖畫,人物著裝大多數以長袍或長裙為主,這說明至今流行于蒙古民族的蒙古長袍和流行于新疆維吾爾族的長裙,在我國源遠流長,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這種服飾的發展演變過程也是與區域氣候相適應的,這是因為蒙古及新疆等草原地區,春季多風且早晚溫差較大,夏天炎熱多蚊蟲叮咬,冬季寒冷干燥,因此,牧民身著長袍或長裙是最合適的服裝選擇。

(二)中國南方巖畫中的人物衣飾

中國南方巖畫中的人物形象及服飾與北方巖畫殊有不同。如云南滄源巖畫中的人物形象,多在身體上粘飾鳥類的羽毛或身披羽衣。

這種身飾羽毛或身披羽衣的習俗在中國古代文獻中也多有記載,如《山海經》一書中就有多則“羽人”相關的神話故事。古代的云南也有這種裝飾,如云南文山開化銅鼓中的“羽人”圖案,不僅頭上插著羽毛,而且背部亦插羽毛。云南的少數民族民間傳說中也有有關“羽人”的描述。如云南滄源佤族民間故事《巖惹惹木》描述:善良的孤兒巖惹惹木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娶來龍王的女兒,但被貪心的王子看中并企圖霸占。后來其妻施計,讓巖惹惹木以百鳥羽毛織衣,誆王子穿上,王子身體被羽衣捆住,不能動彈,被狗咬死,其妻得歸。1董秀英.巖惹惹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在云南滄源巖畫中還有一些“羽人”的描繪一般比較簡略,多為倒三角形,“僅在臂部和腿部或在肘關節處畫短線條,可能代表纏有羽毛,又可能表示戴有藤圈之類,或藤圈內又粘羽毛?!?汪寧生.云南滄源巖畫的發現與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72

圖4 貴州關嶺巖畫中桶裙與今日貴州仡佬族桶裙之比較

圖5 內蒙古陰山巖畫中的獵人尾飾

在貴州關嶺“馬馬巖”巖畫中有一組反映農家生活場景的圖像。其中,有兩個女性人物身穿桶裙,頭戴包頭裝飾,胸前乳房高高隆起。正是這幾個人物的著裝與打扮,給我們提供了貴州少數民族著桶裙、戴頭飾的民族習俗的信息。這種直立裙裝與尖狀頭飾與今日貴州仡佬族服飾幾乎無異。

關于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與裝扮,自唐以來的很多古代文獻中都有詳細記載。如:

五代后晉的劉昫等人所撰《舊唐書》中載:“南平僚……婦人橫布兩幅,穿中而貫其首,名曰通裙?!?劉昫等.舊唐書·卷197·列傳第一四七·南蠻西南蠻·南平獠[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3365.

宋朱輔撰《溪蠻叢笑》記載了仡佬人的裙裝為“裙幅兩頭縫斷,自足而入,闌斑厚重、下一段純以紅范?!?陶宗儀.說郛·卷36(第6 冊)[M].北京:中國書店,1986.27

清康熙刻本《黔書》載有:“(仲家)女人男子以帕束首,……衣尚青,婦人多纖好而勤于織,以青布蒙髻著帽絮之狀?!?田雯,張澍,李宗昉,吳振棫.黔書·續黔書·黔記·黔語[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01.

清乾隆年間的謝圣綸《滇黔志略》卷二十九《貴州苗蠻》曰:“仡佬,其種不一,所在多有。男女以幅布圍腰,旁無襞積,謂之桶裙?;ú荚换ㄘ罾?,紅布曰紅仡佬?!?謝圣綸.滇黔志略[O].古永繼,點校.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清道光年間的《黔南職方紀略》記有:“打牙仡佬,婦人以青羊毛織為長桶裙?!?愛必達,羅繞典,杜文鐸.黔南識略·黔南職方紀略[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77.

直至今日,著裙裝、結椎髻、戴頭飾仍是貴州少數民族流行的服飾與裝扮。

二、中國巖畫中的人物尾飾

(一)中國巖畫中的人物尾飾的種類及特征

中國巖畫中的人物飾尾風俗普遍可見,尤以北方巖畫居多。在各地巖畫中,飾尾之人,大多為獵人或牧人,或為祭祀舞蹈者。尾飾的種類和形狀也各不相同,或粗或細,或長或短,或為牛馬羊駝類家畜之尾,或為狼虎熊豹類猛獸之尾。所飾之尾大都夾于胯下兩腿之間或垂于臀后,多數人物僅有一根尾飾,個別人物飾有二根尾飾。

在內蒙古陰山巖畫中發現一幅連尾而舞的舞蹈畫面,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畫面共有二組畫面構成,其中有四個飾尾的舞蹈之人臂連臂,相互手挽尾飾,翩翩起舞。據粗略統計,尾飾人物約占人物巖畫比例三成之多,可見當時飾尾之風甚為流行。

(二)有關“尾飾”的文獻載述

飾尾之風自古就有,這在中國的很多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中都可得到印證。如甲骨文“尾”作,就是指象人系尾;卜辭中的“仆”作,象人奉箕,其臀下系尾。此外,陜西臨潼姜寨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上的舞蹈人物圖案,甘肅馬家窯文化出土的半山型彩陶上的人物紋樣,青海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彩陶上的舞者形象皆有尾飾。特別有趣的是,青海大通孫家寨發現的一座馬家窯文化的墓葬,出土一件彩陶盆,在內壁有一組集體舞蹈的形象,他們并肩攜手,連臂踏歌,臀后皆有尾飾?!渡胶=洝匪浬袢宋魍跄?,臀后便拖著豹尾?!渡胶=洝の魃浇洝の鞔稳洝肥沁@樣描述的:“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0.

圖6 內蒙古陰山巖畫中的操尾舞蹈圖

圖7 青海馬家窯舞蹈紋彩陶盆中的人物尾飾

古代系尾的風俗,不僅中國巖畫中常見,世界其他國家的巖畫中也屢見不鮮。如亞洲的北海道巖畫,歐洲的卡累利亞、斯堪的那維亞巖畫,南美洲的智利巖畫,非洲的博茨瓦納巖畫中,人物的胯下或臀后多系有尾飾。2張士智.非洲巖畫[J].世界美術,1981(03):26-30.

從現有的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比較來看,我國古代先民的尾飾之風,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流行于青銅時代,大約至戰國晚期逐漸消失。這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可以得以印證參考,許慎對“尾”的解釋為:“尾,微也,從到,毛在尸后,古人或飾系尾,西南夷亦然?!痹S慎為東漢之人,他既然釋“尾”為古人之風,便可充分說明許慎本人所處中原地區已不再飾尾,但在邊遠地區仍有此俗。如南朝范曄編撰的《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說南蠻“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3范曄.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第14 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5:2829.我國古代西南地區的濮人(先秦時期南方少數民族統稱,由于部落分散,支系眾多,不相統屬,又有“百濮”之稱。)也以飾尾聞名,《太平御覽》中記載永昌“郡西南干五百里檄外有尾濮,尾著龜形,長三、四寸”。4王叔武,輯.云南古佚書鈔(增訂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19.這種飾尾習俗在其他的考古資料中也能得以印證,如內蒙古察右后旗趙家房子村漢代鮮卑墓葬出土的系尾人形陶器,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西漢時期的滇族青銅樂舞俑也裝飾著獸尾,四川西昌出土的飾尾舞蹈漢畫像磚等等,都證實了巖畫中所描繪的西南少數民族流行尾飾的史實。

(三)尾飾的起源與功能

關于人類用動物的皮毛、獸角之類做為人體裝飾物的起源和緣由,俄國的普列漢諾夫在其論藝術的著作《沒有地址的信》中有過詳細的論述:“野蠻人在使用虎的皮、爪和牙齒或是野牛的皮和角來裝飾自己的時候,他是在暗示自已的靈巧和有力,因為誰戰勝了靈巧的東西,他自己就是靈巧的人,論戰勝了力大的東西,誰自己就是有力的人?!?,“這些東西最初只是作為勇敢、靈巧和有力的標記而佩帶的,只是到了后來,也正是由于它們是勇敢、靈巧和有力的標記,所以開始引起審美的感覺,歸入裝飾品的范圍?!?普列漢諾夫.沒有地址的信[M].曹葆華,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11-12.

起初,中國的遠古先民同世界其他國家地區的人類一樣,利用動物的皮毛只是本能地為了遮體避寒,久而久之,便逐漸發展為顯示勇敢、代表力量以及紀念捕獲野獸勝利的象征。

其次,遠古人類披獸皮,飾獸尾還有另一功能和作用,就是扮成獸類模樣,迷惑野獸,以達到接近其并射殺的目的。比如在中國北方區域巖畫中就有很多獵人形象,或頭戴鹿角,身披鹿皮,臀下系尾,偽裝成野鹿之形;或身披牛皮,頭插雙角,臀下系尾,扮作野牛之狀,目的就是為了迷惑和接近野獸,伺機偷襲。這種裝扮成動物模樣去捕獵的習俗至今仍在我國東北的鄂倫春獵人中沿用。

再者,尾飾還與氏族、部落或民族的圖騰崇拜相關聯?!逗鬂h書·南蠻西南夷傳》記載了我國古代民族哀牢夷的圖騰崇拜習俗:“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后漸相滋長。種人皆刻畫其身,象龍文,衣皆著尾?!盵10]2848顯然,哀牢人鏤身、文身,以龍為崇拜,是對自己圖騰的模仿。

圖8 四川珙縣麻塘壩巖畫中的人物頭飾與今日四川彝族頭飾之比較

圖9 廣西左江巖畫中人物頭飾的分類

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的提高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氏族或民族的圖騰崇拜意識便逐漸淡薄,圖騰崇拜形式也由對動物形象再現性轉為表象性。這種演化過程也可在相關文獻記述中看到,如先秦的《山海經》對西王母的描述是“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表明這時的人類還處在對動物的全面模仿階段,到了《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中對盤瓠后裔的穿著裝束的記述發生了明顯改變:“盤瓠死后,因自相夫妻??椏兡酒?,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盵10]2829 從嚴格意義講,盤瓠后裔的“尾形”裝束已沒有早期人類對動物能跑能飛等神奇能力的崇拜,只具有圖騰象征性的意義,其儀式性大于實用性。

總之,我國巖畫中的人物尾飾,其主要功能為一是模擬野獸,偽裝狩獵;二是崇拜動物,圖騰象征;三是古老習俗,代代延續。這種尾飾的功能演化也反映了我國遠古人類在與嚴酷的自然搏斗中,不斷提高自我認識,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

三、中國巖畫中的人物發式與頭飾

(一)中國北方巖畫中的人物發式與頭飾

中國北方草原巖畫中,相對南方山地巖畫比較而言,人物的發飾與頭飾不甚復雜,種類與形式也較為簡單。最常見的發式主要分為二種:一是在頭左右兩側扎辮,向下垂伸;二是在頭頂中部與左右各扎三綹辮者。人物的頭飾主要分為四種:一是頭飾鹿角或羽毛;二是頭戴盔狀帽子,三是頭戴尖頂氈帽子,四是頭戴獸頭形帽子。如內蒙古烏海市召燒溝巖畫中有一位人物形象,其頭飾相當精彩有趣:頭左右兩側各垂一長辮,頭頂立一長棍,上穿四顆串珠。此外,在寧夏賀蘭口巖畫中的人面像,也有各種發式和頭飾,或頭扎兩根或多根長辮,或頭飾串珠,或頭飾花瓣和花草,或頭戴獸頭帽。

(二)中國南方巖畫中的人物發式與頭飾

南方巖畫中人物發式眾多,頭飾豐富多樣。主要以四川珙縣麻塘壩人物巖畫、廣西左江流域人物巖畫、云南滄源人物巖畫最為獨特和有趣。

在四川珙縣麻塘壩人物巖畫中,大多數人物的頭部,都飾有尖角形椎髻,其中有少數人像頭上插有羽毛。這種發式和頭飾與今日四川涼山地區彝族的“英雄髻”或 “天菩薩” 是非常相像的。

廣西左江流域人物巖畫中的發式與頭飾最為豐富,且形式多樣,生動有趣,有的發式與頭飾至今仍在該地區少數民族中流行,通過認真梳理與細分,共有36種之多。

經梳理歸類如下:1、椎髻形;2-5、侈頂形;6-9、獨角形;10-14、雙角形;15-18、倒“八”字形;19-23、飄帶形;24、規矩形;25、丫字形;26、人字形;27-29、三角形;30、四角形;31、刺羽形;32-33、面具形;34、芒圈形;35、托圈形;36、獨辮形。

圖10 云南滄源巖畫中的人物飾羽頭飾與今日滇中少數民族頭飾之比較

圖11 云南滄源巖畫中的人物飾角頭飾

云南滄源巖畫人物的頭飾最為華麗,多彩多姿。其中,普遍特征為頭飾鳥類毛羽或頭插絢爛翠花。這種頭上飾羽或插花之俗,在古滇西少數民族中流行已久。如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中記載有:“蒲蠻,名撲子蠻,在瀾滄江邊迤西。性勇健,專為盜賊。騎馬不用鞍,跣足衣短,膝頸皆露。善用槍弩,首插雉尾,馳突如飛?!盵4]27這種裝飾在當時應該是展示英武力量的象征,就在《云南志略》中還有一處記載:“金齒百夷……遇破敵;斬首置于樓下,軍校畢集,結束甚武。髻插雉尾,手執兵矢,繞俘首而舞?!盵4]26,同樣也是襯托和反映人物的英武形象。明代錢古訓等《百夷傳》謂:“百夷……貧賤皆戴筍籜帽?!逡源浠?,被以毛纓,飾以毛羽?!睆奈墨I所反映的史實來看,在當時,頭飾鳥羽,頭插翠花,已經成為云南少數民族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裝束,說明此時的這種人體裝飾方法也已從宗教儀式形態轉向生活化形態。

此外,云南滄源巖畫中的人物還有用動物的獸角或獸齒來作為頭飾,一般是在頭部雙側畫雙角形,作頭飾獸角的描繪;或在頭頂畫一直線,上開雙杈,作頭飾獸齒獠牙的描繪。這種頭飾方法在其他文獻中也有旁佐,如唐代樊綽所撰的《蠻書》中記載了云南古詔國少數民族的服飾習俗:“尋傳蠻,閣羅鳳所討定也。俗無絲綿布帛,披娑羅籠,跣足可以踐履榛棘,持弓挾矢射豪豬,生食其肉,取其兩牙雙插頂傍為飾,又條其皮以系腰。每戰斗,即以籠子籠頭如兜鍪狀?!?樊綽.蠻書[M].北京:中國書店,1992:36.

(三)中國巖畫中的人物發式與頭飾的審美情趣

首先,中華民族具有共同的審美情趣。發式是人類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人體裝飾形式。人類通過發式的變化及其裝扮,具有引起自己和他人審美快感的功能。通過對全國各地巖畫中的人物發式的綜合比較,可以發現,中國南北區域的人物發式雖然各有不同,發式裝飾也是形式多樣,但發式的裝扮特征是一致的,具有共同的審美情趣,在審美意識中具有獨立的位置和含義。比如在北方區域的陰山巖畫和黑山巖畫中人物發式,常有長長的“辮發”之發式,同樣,在南方區域的左江巖畫中,人物發式常有“椎髻”、“被發”和“辮發”三種發式,這其中的“辮發”發式,南北區域的裝飾手法基本一致。

從我國南北不同區域巖畫比較來看,雖然由于分處不同的地理區域,各地的自然環境、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及民族習俗也存在著較大差異,但他們之間還有著另一共性,即南北區域巖畫中的人物,都出現了用動物的角、尾、牙或飛鳥的羽毛來作為頭飾。

其次,中華民族具有多重審美美感的追求?!氨话l”與“辮發”是中國遠古先民最早出現的發式?!氨话l”在文獻記載中又稱“斷發”、“短發”、“剪發”或“劗發”。在廣西左江巖畫中的人物“被發”有長短兩種發式:一種為留發較短,發型隨頭部造型呈圓形,發長至頸部以上,耳部外露;一種為留發較長,發型隨頭部造型自然下垂呈長方形,頭發蓬松,發長至肩,頭頸相連,耳部被頭發覆蓋?!稗p發”出現晚于“被發”,見于廣西花山巖畫中的人物有單辮和雙辮之分。單辮者頭發向后梳攏,在腦后束之,下垂至頸或腰部;雙辮者頭發從腦后梳攏分垂于耳旁,下垂至頸或腰部。其中還有一位女性的辮發長至及地,發辮末端結飾,與今日女性的發辮裝飾無異,給人以端莊秀美,淳樸簡潔之感。先民這種按照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審美喜好,去選擇頭發的發式和長短,表明了他們對發式美的不同見解和追求。

圖12 今日云南苗族婦女之飾角頭飾

圖13 內蒙古陰山巖畫中的人物文面與今日獨龍族婦女文面之比較

中華民族傳統的發式為“髻”,也稱“結”。中華先民發現,早期的“被發”或“辮發”容易散亂,不便梳理,也不便生活與勞作,于是發明了一種在頭頂或腦后盤成各種形狀的發式,謂之“髻”。見于左江巖畫中人像的“髻”形式多樣,主要有單髻、雙髻、項髻之分,以單髻占大多數,雙髻次之,項髻再次?!绊楓佟笔菍㈩^發梳向腦后,系束成髻,垂于頸部,還有一種不太常見的“螺髻”,是將頭發高高梳攏,挽成一個球狀束結,聳于頭的正中部位,此外,為了方便束結和成型,先民使用了直形或曲形的發笄。左江巖畫中的人物“椎髻”多樣化形態,也反映了遠古先民多種美感的要求和豐富的審美情趣。

從以上各種發式看,左江先民已經懂得利用不同的發式、發的長短及美飾來增添自身的美感和魅力?!拔覀兘裉煜矏鄣脑S多風尚,是影響到與外貌相聯系的精神領域。對婦女來說,這一點特別真實?!?利普斯.事物的起源[M].汪寧生,譯.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0:48.

四、中國巖畫中人物的其他裝飾

中國巖畫中的人物形象裝飾,除了服飾、尾飾、頭飾和發飾審美外,還有一些身體其他部位的裝飾,如文身、耳飾、鼻飾等等。

文身,起源何時,無法考證。實際上,文身和文面之習俗在我國北方游牧民族早已有之,《漢書·匈奴傳》載:“匈奴法,漢使不去節、不以墨鯨其面,不得入穹廬?!币馑紴闈h朝使者在進入匈奴人氈帳前,須放棄旄節,并且要用墨黥面。其中,“墨黥其面”就是匈奴民族的傳統風俗,“黥面”又稱“雕青”,在面額上刺動植物、人首、太陽以及其他幾何圖案,以墨涅之。這是一種內涵極為豐富奇特的人類文化現象,一直沿習至今,不但我國早有,世界很多民族都有此俗。對于文身(包括文面)的動機,有美飾說、尊榮說、標志說、吸引說、巫術說等等。但不論做何解釋,它都是人類原始精神世界的一種突出現象“向人們顯示了一部活史,一部活在人類肉體上的造型史,一部鐫刻著痛苦與意志的精神現象學”。2徐一青,張鶴仙.信念的活史:文身世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

人物的文身裝飾在中國巖畫中出現不多,主要集中在北方區域巖畫群,如內蒙古陰山巖畫中有一幅文身舞蹈人物,身體紋有圖案,甚至面部也刻有圖案,顯示有較強的文身信息。上述陰山巖畫所反映的文身信息正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的習俗。

耳飾是我國先民常用的人體裝飾方法。耳飾的種類也很豐富,較今日之耳飾要復雜和夸張。明代的謝肇淛在《滇略·夷略》中記述:“遮些,……男女皆貫耳佩環。清代的倪蛻也在其《滇小記》記載:“僰夷,……婦女耳大環”,“蒲人……(男子)手銅鐲,耳銅圈?!?/p>

圖1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M].蔡慕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80.4 云南滄源巖畫中的人物耳飾與今日滇西少數民族婦女耳飾之比較

見于云南滄源巖畫中的人物形象約有三種耳飾,其一為圓形或環形大耳環、大耳墜,材質可能為銅或玉石,今日云南西部的少數民族婦女仍有此種裝飾方法;其二為彎弓形大耳環,材質可能為獸牙,今日云南的怒族、納西等少數民族仍有此俗;其三為直線形管狀耳墜,材質可能為骨管、木棍,今日云南的傣族及崩龍族婦女仍沿用此習俗。此外還有畫成雙翅形的,不知代表何種耳飾。[2]72

中國巖畫中的人物鼻飾較少見到,在內蒙古陰山巖畫中有一位鼻飾人物,將一直線形的管狀物橫穿鼻下端為飾,鼻飾材質可能為骨管或玉石。此外,在內蒙古的烏蘭察布巖畫和福建仙字潭巖畫中,還有部分人像飾有項鏈,項鏈為圓球狀串珠掛于前胸,材質可能為木質、動物骨頭或玉石磨制而成。

結束語

中國巖畫中的人物裝飾,形式多樣,種類繁多,絢麗矚目,情趣各異。這種人體裝飾形態包含了宗教、社會、生活、舞蹈等多種意味在內,同時也作為一種美的形態,和其他意味綜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中國遠古先民的人體裝飾文化。其中的宗教、社會、生活等意味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逐漸減弱,最終只保留審美形態。

在中國巖畫中出現大量裝飾人物,說明我國遠古先民對于人體裝飾的審美價值有了足夠的認識?!罢T使人們將自己裝飾起來最大的、最有力的動機,無疑是為了想取得別人的喜悅”1格羅塞.藝術的起源[M].蔡慕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80.,其目的也在正于此。這些飾物,當人們從審美角度感受時,不僅感受到裝飾物的本身美,而且還會感受到裝飾物的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

[1] 董秀英.巖惹惹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2] 汪寧生.云南滄源巖畫的發現與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 劉昫等.舊唐書·卷197·列傳第一四七·南 蠻西南蠻·南平獠[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3365.

[4] 陶宗儀.說郛·卷36(第6 冊)[M].北京:中國 書店,1986.

[5] 田雯,張澍,李宗昉,吳振棫.黔書·續黔書·黔 記·黔語[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01.

[6] 謝圣綸.滇黔志略[O].古永繼,點校.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

[7] 愛必達,羅繞典,杜文鐸.黔南識略·黔南職方 紀略[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77.

[8]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0:50.

[9] 張士智.非洲巖畫[J].世界美術,1981(03):26-30.

[10] 范曄.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第 14 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5:2829.

[11] 王叔武,輯.云南古佚書鈔(增訂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19.

[12] 普列漢諾夫.沒有地址的信[M].曹葆華,譯.北 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11-12.

[13] 樊綽.蠻書[M].北京:中國書店,1992:36.

[14]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M].汪寧生,譯.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0:48.

[15] 徐一青,張鶴仙.信念的活史:文身世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

[16]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M].蔡慕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80.

猜你喜歡
發式頭飾巖畫
改革開放以來苗族頭飾研究的學術史梳理與回顧
啟發式提問
炫彩頭飾
詩情畫意:唐代女子的發與飾
淺析清代漢族女子發式造型對當代發式設計的影響
古代女孩流行什么發式
孜孜榮巖畫
頭飾類恐龍
陰山巖畫
寫實與抽象:金沙江巖畫考古認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