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法治理念中國化的必要性及路徑

2015-01-25 19:54宋紅巖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公權力中國化法治

宋紅巖

(濱海公安局,山東 東營 257000)

現代法治理念中國化的必要性及路徑

宋紅巖

(濱海公安局,山東 東營 257000)

伴隨著中國法治進程,現代法治理念的中國化已全方位地滲透到中國法治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它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既是一個繼承和借鑒的過程,也是一個改革和創新的過程。

現代法治理念;法治導向;改革創新

對于中國而言,現代法治理念是由西方輸入的。脫胎于西方文明的現代法治理念自然并不完全適應中國的文化環境和社會環境,即當代中國法治理念的現代化過程不僅僅是中國法治理念西方化的吸收過程,還是一個西方法治理念中國化的運籌過程。厘清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才能把握中國法治進程的突破點和制高點,對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的理論先導意義和實踐指導意義。

一、現代法治理念的中國化

法治理念根植于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諸方面的必然性要求之中,它是法治的靈魂,是法治進程的精神動力和思想指導,所要解決的是為什么實行法治以及如何實現法治的問題。

現代法治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法律的權威性是法治賴以實現的根本保障,限制公權力是法治的基本導向,平等是法治的核心精神,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法治的價值追求。

現代法治理念的中國化,最初的思路是把西方法治理念原原本本的輸入中國,但經歷了多次挫折之后,中國共產黨人才找到正確的方向,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必須堅持五個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其中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核心理念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從歷史發展和治國理政的更高層面涵蓋了現代法治理念,但現代法治理念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對于解決中國現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將現代法治理念以適當的形式轉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容,為推進中國的法治化進程服務。

二、現代法治理念中國化的必要性

具有人治傳統的中國需要現代法治,需要現代法治理念。原因在于: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偉大事業需要法治的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需要法治的背景和標準;人民群眾呼喚法治;困擾當代中國的許多難題急需現代法治來解決。

現代法治在履行自己的歷史使命的時候,必須理念先行,把現代法治理念貫穿到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當中。但是,現代法治理念畢竟來源于西方文化,在許多方面都和中國傳統的法治理念存在沖突,甚至是立場和觀點的直接對立。兩者的矛盾和差異成為現代法治理念必須實現中國化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的權威性

在當代中國的社會生活當中,權大于法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法律來源于政權,中國是先有政權,再有維護政權的法律。當法律和權力發生沖突時,最后的裁判是“領導”而不是法律。在法律執行的過程中,中國人經?!办`活處理”,法律的權威性大打折扣。社會大眾不相信法律是最高的權威。

與中國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相對比,從西方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出發,才能在更高層次上把握法律權威性的本意。西方法治起源于古羅馬,公元前449年,羅馬平民為了限制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在政治、經濟、法律上維護自己的利益,要求貴族十人團制定和公布了十二銅表法?,F代法治起源于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推翻國王詹姆斯二世的統治,次年制訂了《權利法案》,這也是君主立憲制度的開端。

在現代法治的發展過程中,法律的權威性是法治賴以實現的根本保障。西方法律的四個特點保證了它的權威性:第一,法律是自下而上的,是廣大民眾的利益需求和思想信仰。第二,法律是以最高的和最后的裁判的面目出現。第三,法律的執行是公開的、嚴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法律產生的最初目的就是要限制公權力,法律的權威性自然高于公權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既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解決實際問題,發揮自身優勢,又要吸取現代法治理念的精華。堅持黨的領導是政治優勢,堅持以德治國是文化優勢,在發揮優勢的同時維護法律的權威性,這是現代法治理念中國化的首要問題。

(二)限制公權力的法治導向

公權力是國家、社團、國際組織等社會組織為生產、分配和供給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促進、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而對組織成員進行組織、指揮、管理,對組織事務進行決策、立法和執行的權力[1]。

公權力是為了維護和增進公益而設,但公權力在執行的過程中會走向異化,擴大公權力執行者的私權利,形成對公益的剝奪和對個人權利的妨礙。所以,西方法律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身負限制公權力的使命,法治進程的發展不斷加強了法律對公權力的監督和制約。

中華文明是早熟的文明,推崇實踐理性,政治是社會的主導力量,特別是中國又有民族融合和中央集權的傳統,政府成為公權力的主要代表。所以,中國的法律是自上而下的,甚至是由公權力制定的,自然也就以維護公權力為使命。

皋陶以獬豸治獄,算是中國刑法的開端,獬豸的判案完全沒有規則,直接拿角去頂。不僅如此,獬豸——灋——也就是法神、法獸是黃帝——當時最高的統治者送給他的,黃帝肯定在法律的管轄之外。這恐怕就是后來皇帝言出法隨的開始?;实鄣臋嗔κ堑湫偷墓珯嗔?。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法治理念的是唐律。唐代法典包括律、令、格、式四部分:律即刑法典,令即制度政令,格即百官職責規定,式即各部工作章程。政治法律化,法律政治化,法律已經完全依托于公權力,由此也造成了中國的王朝循環,公權力由于失去法律和體制的制約,僅僅依靠道德的約束而失控,成為腐敗的根源。

執政黨最大的危險就是腐敗,而當代中國的公權力主要來自黨和政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必須堅持限制公權力的基本導向。這已經是對目前中國社會狀況判斷的一個共識。不以限制公權力作為法治的基本導向,人民當家作主就會成為沒有法律支撐的空話。

(三)平等的法治精神

柏拉圖堅稱天賦的不平等導致政治的不平等,霍布斯則表示正好相反: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羅爾斯主張在確保自由的前提下,既關照弱勢群體,又激勵提高效率。三人觀點不同,但契約精神是相同的,西方文明所孕育的平等精神成為法治的核心精神。

中國人講善惡、論尊卑、求和諧,但極少講平等。在中國傳統法治理念中,是“為民做主”而不是“民主”,“為民做主”的主語恰恰是上位者,法律的基本作用是懲惡,是伸冤,再進一步是秩序,是穩定,最高的追求是和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中國人思想和個性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中國人從來沒有象今天一樣強烈地渴望平等和自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必須順應這種浩蕩的精神洪流。

(四)法治的價值追求

法律的價值是指法律對于人的意義,尊重和保障人的權利是現代法治的價值追求。人作為主體,對于權利的尊重和保障高于一切制度、理論、思想和信仰,法治的進程,就是這一價值的追求過程。

現代法治理念和中國傳統法治理念是一對難兄難弟,正確認識和處理兩者的矛盾和差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才能適應新時代,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否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只能成為空洞的條文和高高在上的原則,甚至會成為中國改革發展的障礙。

三、現代法治理念中國化的路徑

現代法治理念的中國化,必須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把中西文化中關于法治的優秀精神成果繼承下來并發揚光大,結合現代法治發展的內在要求,為法治進程的發展把握正確的價值取向。

中國法治的現代化,關鍵是要消除人治。因為法治的最大阻力來自人治以及人治背后的政治傳統、文化傳統,正是人治傳統阻礙了法治進程[2]6。破除人治傳統意味著,不僅要破除特權思想、官本位思想,還要觸動某些既得利益,特別是當法治與人們的傳統觀念和自身利益發生沖突時,人們自然會選擇已經習慣了的人治。

雖然現代法治理念在中國的扎根過程會異常艱難,但不是沒有希望。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1)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精神和毛澤東思想的群眾路線,為現代法治理念找到理論的基礎?!叭耸侨咳祟惢顒雍腿咳祟愱P系的本質、基礎?!盵3]“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4]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精神和現代法治理念的內在精神都來自西方文化,并不沖突,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為現代法治理念的中國化做好了理論鋪墊。毛澤東思想的群眾路線就是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精神的中國化,提出和堅持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這和現代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是不謀而合的,為現代法治理念的普及打下堅實的理論的基礎。

(2)大力提高領導干部對西方文化特別是對現代法治理念的理解和把握,這是普及理念的組織基礎。領導干部是整個社會的榜樣,他們的示范帶頭作用巨大,特別是公檢法隊伍的領導干部,他們是法律實施、法律監督和法律保障的決策者和直接執行者,他們的一言一行直接關系到現代法治理念在多大程度上在中國落地生根,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中國民眾對待涉法事務的態度。

(3)大力推動科學技術的進展、國民教育的發展和媒體傳播的擴展,為現代法治理念的精神價值提供主流渠道??茖W技術不僅通過對生產力的巨大推進而改變了整個人類的歷史,而且直接改變了近現代社會理念的主要潮流。大力推動科學技術的進展,弘揚科學的理念,技術的理念,能夠為現代法治理念的傳播提供理性的人文社會環境。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法治理念的形成,只有通過長期的耳濡目染,社會、家庭和教育機構的共同推進,才有可能產生預期的效果,形成全社會的法治氛圍。媒體是信息的傳播者,媒體的理性和規則意識、自律和責任擔當,對整個社會形成法治理念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媒體的導向很重要,只有當媒體展示真相、客觀表達、嚴守規則、維護公義的時候,社會才能恢復理性、尊崇法治,我們期待的現代法治理念才會形成[2]6。

(4)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符合現代法治理念的經濟關系,特別是政府和企業的關系,企業和員工的關系。

中國社會已經進入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無論是經濟社會發展對于穩定的要求,制度建設對于各方利益平衡的需要,還是謀求整個社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謀求道德、文化的發展,都需要依靠法律協調各方關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建立符合現代法治理念的經濟關系,才能把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快速的反映到法治理念的變化中。

(5)現代法治理念一定要通過制度建設貫穿到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之中,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明確政治保證、體制機制、工作布局和努力方向[5]。廣大涉法工作人員要在制定法律、實施法律、遵守法律、落實法律的過程中時時刻刻不忘時代的責任和使命,秉承現代法治理念。

[1] 趙奕凌.我國物流業集群化演進中的政府公權力實現機制研究[J].管理學刊, 2011(3):76-78.

[2] 馬懷德.如何讓法治成為信仰[J].人民論壇,2013(16).

[3] 黃玬森.人類中心主義在不同領域中的是與非[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3-5.

[4]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2.

[5] 人民日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系列報道[EB/OL].[2015-01-15].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126/c40555-26098662.html.

[責任編輯] 譚愛蘭

2015-06-08

宋紅巖(1976—),女,山東威海人,濱海公安局政工師,主要從事現代法治理論與實踐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3.011

D920.4

A

1673-5935(2015)03- 0036- 03

猜你喜歡
公權力中國化法治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正確認識和把握藏傳佛教中國化的幾個問題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人大戰“疫” 法治為要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法治向度
國家公權力對我國相關用益物權的影響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