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課本材料在作文中落地生花

2015-03-19 09:22
學周刊 2015年29期
關鍵詞:屈原寫作能力人生

讓課本材料在作文中落地生花

閆長青 (山東省嘉祥縣第一中學萌山校區 272400 )

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教材內容潛移默化地提升寫作能力。具體做法:以教材為立足點,積累課內相關的素材;以現實生活和人生體驗為依托,將課內素材與實際相聯系;以現實生活和人生體驗為依托,將課內素材與實際相聯系。

課本材料 作文 實際

作文是高考語文試卷中的重頭戲,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文成績的高低。但寫作文對學生來說卻是很頭疼的事情,他們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時常感到“無下炊之米”,所寫作文內容空洞、單薄。當前針對高考中的寫作出現了許多的應考技巧,這容易造成寫作的模式化,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另外,一部分教師想通過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來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這又涉及到了閱讀的時間問題、內容的選擇問題、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問題等。其實,大家都忽略了我們身邊最好的一本素材——課本教材。那么,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教材內容潛移默化地提升寫作能力呢?

縱觀歷年來我們所見到的那些優秀作文特別是高考滿分作文,考生所選用的素材很多都是我們教材中、課堂上所學習過的,可大部分學生卻不會用,甚至想不到用,即使想到也都是人云亦云,或者是簡單的人物事件的堆積,自己不會組織材料,更談不上出新意了。因此,我們在抓學生基礎的時候,可以嘗試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把握現有的教材內容知識,讓教材中、課堂上的材料走進學生的作文,讓這些知識在學生的作文中“落地生花”。

一、以教材為立足點,積累課內相關的素材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跳板,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簡捷、最直觀的途徑。教師不可能保證每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和數量,但可以讓學生以最有效的方式學好教材,保證對教材的閱讀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教材為出發點和立足點,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入理解每一篇課文的內容,領會課文的內涵,積累每一課涉及到的關于作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經歷、遭遇以及在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某些優秀品質、崇高精神、價值導向等,特別是在詩詞和名句名篇中表現出這些內容的要熟讀成誦。這樣,學生就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掌握了應有的知識,又于無形中提升了文化素養,具有了一定的文學積淀,這就為運用課內素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教材內的每一篇文章都要做到深入把握、拓展延伸。如學習屈原的《離騷》,在深入理解并掌握屈原為國為民的理想和抱負以及高潔的品行的前提下,熟練背誦與之相關的語句,如“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同時將屈原的遭遇和寫作背景延伸拓展,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品味屈原這一人物形象,這就使得學生從知識面、素養和能力等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一些相關的片段,如“堅守”“追求”“執著”等,以此加深學生的認識和體會。

還有對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以及《史記》中其它作品的學習,要引導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寫作背景及作者的遭遇,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

其次,要對課內人物進行全面的、縱向的把握,即從不同的角度和時期把握不同的性格特點。如對李白的認識就要根據不同的詩篇理解作者不同的性情、風格,既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還要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豁達;既要有明知“行路難”卻仍然“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堅持,又要有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的灑脫。還有孔子、蘇軾甚至陶淵明,都有前后的不同表現。

學生只有在理解文意、把握內涵、識記課內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積累課內素材,更廣地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夠做到胸有成竹,才可以讓課內知識成為自己寫作的基本素材。這是學生能夠寫作的保障。

二、以現實生活和人生體驗為依托,將課內素材與實際相聯系

有了課內知識作為基礎后,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深層內涵聯系現實、人生等各個方面,將學生的個體體驗與書本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帶著對現實、人生的認識和體驗陳述課內素材的指導意義,并根據一些實際問題和現象運用課內素材分析、論證,從而將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將書本和生活結合起來。

當學生能夠做到這一步,我們的作文教學就初顯成果,至少學生不會再為了寫作材料而生拉硬套,不會再為了字數東拼西湊,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課內素材這個源頭。

三、以寫作為出發點,做好課內素材的遷移運用

在學生既掌握了豐富的課內知識素材,又能夠運用這些素材論述一定的觀點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知識活學活用,把積累的課內素材運用到寫作中去。因為每一個素材表達的意思都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所以在運用中要根據作文的內容傾向選擇材料的不同角度。如與屈原相關的知識能夠運用到“理想”“追求”“堅持”“生命的絕唱”“人生的坐標”等作文立意中,與蘇軾相關的知識可以運用到“成熟與淡泊”“苦難人生”“樂觀”等作文立意中,這要求學生結合作文的具體立意學會靈活使用。

同樣的素材,怎么寫才能與眾不同,才能夠標新立異打動閱卷老師,這需要學生換一種思路和角度來遷移運用這些課內素材。做到這些,學生的作文就能夠在考場上綻放異彩。何況在我們的教材中,每一篇文章,不管是文言文、詩詞,還是現代文,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有素材可以積累,只要教師大力挖掘,廣泛拓展,就一定能使學生積累大量寫作素材,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教材活水來?!痹诮虒W中,教師要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將書本知識與寫作相聯系,幫助學生積累素材,這樣學生就能寫出內容豐富、說服力強的文章來。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再加上詞匯與表達能力的培養,多管齊下,學生作文就不會作難了。

(責編 房曉偉)

猜你喜歡
屈原寫作能力人生
端午思屈原
挖掘創造潛能,提高寫作能力
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寫作能力
人生中的某一天
斜倚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