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無效教學行為的成因分析

2015-03-19 09:22
學周刊 2015年29期
關鍵詞:成因偏差情境

小學數學教學中無效教學行為的成因分析

靳書紅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鹽場堡小學 730030)

由于教師對教材解讀的不深入,對學生了解得不到位,使得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授課偏差,這些偏差導致了課堂教學中低效或無效的教學現象的產生。因此,我們迫切希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實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讓不同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不同的發展。

數學課堂 無效教學 成因分析

高效的數學課堂是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由于教師對教材解讀得不深入,對學生的了解不到位,使得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偏差,比如情境導入偏差、合作學習方式偏差、教學方式偏差以及評價方式偏差等,這些偏差導致了課堂教學中低效或無效的教學現象的存在,因此,我們迫切希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實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不同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各個環節優化了,各個細節的效率提高了,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才會提高。下面就結合自己課堂教學實踐,談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些無效教學行為。

一、情境教學失去了數學味

創設情境,是我們數學教師非常熟悉并廣泛使用的一種導入手段,情境創設的目的是為了教學新課做鋪墊,更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追求新異的情境,可謂絞盡腦汁,最后結果卻不讓人滿意。

例如,“倒數的認識”的情境導入一位教師煞費苦心的設計了“神奇的漢字”這一動畫情境導入:先是出示一個“呆”字,然后變成一個“杏”子;接著出示一個詞“相互”,然后變成“互相”;最后出現一句話“橋小流水急”,然后變成“急水流小橋”。同學們,你還在哪些地方發現過這種現象。學生在這一指引下,說出了“吳、音、部、人好、相互、唱歌、牛奶;……”接著,教師又說了幾句能倒著說的句子,在學生的佩服和贊揚的眼光中,教師說,在我們的數學上也有這樣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倒數”,并板書課題。就這樣花了大量的時間,教師終于引出主題了,可惜學生還沉迷于拼湊漢字的樂趣中。上完新課后,教師安排了一個開放練習,讓學生隨意寫出幾組倒數,結果是除了部分正確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寫:6和9;16和61;2.15和51.2的。

成因分析:的確,教師精心設計的情境可謂新穎,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墒菍W生的興趣并不在這節課的學習內容上,加之所選的情境與這節課的學習內涵是不相同的,在情境中沒有數學問題,因此不能達到幫助學生認識“倒數”這一目的,也不能引發學生思考,從而也就丟失了數學課本中的“數學味”。

二、教學評價流于表面

如一年級“9加幾”授課,為了活躍氣氛,在鞏固練習中,教師安排了擊鼓傳花、計算、得獎品的活動,學生的小手舉了大片。近20分鐘,學生在開心地傳花、搶著拿獎品中練習了“9加幾”的口算題目……后來,在筆算9加幾的筆算練習中,許多學生要花好長時間,甚至是數手指才能完成口算。

成因分析:教師的初衷是好的,她希望借助實物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卻沒考慮到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其注意力薄弱,容易分散,過分刺激會過度興奮,從而會忽視重要的內容——學習。這堂課的課堂評價過分注重形式的趣味性,使評價成了流于表面的課堂擺設。課堂在“動”態下,并沒真正“活”起來。

三、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共同完成任務時的責任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促進學生學好數學。因此,許多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利用合作學習這一形式開展教學活動。

有一次在聽“三角形的面積計算”一課時,教師要求小組合作完成把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并思考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面積關系,這時有的組就只有一個學生做了,其他的人無所事事;有的組各做各的,互不相干;有的組不知自己在教師要求的合作中應該做什么。細想,這一過程需要合作嗎?一個人不能獨立完成嗎?

成因分析:這樣的合作學習只是走過場,沒有探討的價值,合作學習不是把學生簡單地分成幾組,而是要讓學生間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的關系,再把小組中的不同思想進行優化整合,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像這種流于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無效的、被動的合作學習,根本達不到實際的教學效果。

四、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沒有發揮

有些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課堂氣氛很熱烈,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在“灌”學生,學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見解,思維訓練仍在舊的層面上重復,師生、生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如在人教版四年級〈數學廣角——合理安排〉這節課上,在教學沏茶問題時,教師問了幾個問題:“沏茶的這么多工序中,什么事情可以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同時做?”這么細的問題就降低了思考的價值。不如教師直接問:“你要怎么做能讓客人盡快地喝上茶呢?”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發現節省時間的方法。

成因分析:沒有把握好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實質。學生站起來發言僅是一種行為的參與,教師沒有關注每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他們是不是主動、積極地思維,思維有沒有深度、廣度;有的教師甚至認為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就是“滿堂問”,盲目追求課堂教學中提問題的數量,而忽視了對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的自主性。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要不斷地去追求完美。在打造“高效課堂”的今天,我們要清楚地看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我們的教學,真正讓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讓不同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不同的發展?!皩W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要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點燃的火把?!蔽覀兘處熕龅木褪遣亮磷约菏种械哪且活w顆小小的火柴棒,然后悄悄地去點燃那一株就要光芒四射的智慧火把。

[1]《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朱繼均.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及思考[J].基礎教育:重慶,2005(1).

本論文是蘭州市2013規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 吳海婷)

猜你喜歡
成因偏差情境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誤區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兩矩形上的全偏差
暈紋石成因解讀(上)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翻譯實踐問題及成因
關于均數與偏差
“酒”類語符兩個修辭場及其成因
自適應兩級UKF算法及其在時變偏差估計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